Ⅰ 看電影《就是鬧著玩的》觀後感
除了葉子角色有堆砌之嫌(不可否認她是我所知的大多數農村人對城裡人、海歸、日本人的幾個典型認知的集中體現),演得也不中,其他都顯得那麼真實。
賣涼粉有著好歌喉的農婦我見過,擺攤就有來收這費那費的我經歷過,審查時的荒謬大家都有體會。另外,長官們的特點,農村人的狹隘有所體現,但是都不夠味,不夠的上拍電影的水準。如果在俺家來個村晚,內容、境遇無疑會和這片有好多相似點。盡管從小長大環境中說的不是鄭汴話,但是性情習慣和這電影好像,畢竟都是中原人吧。
導演是用心在拍值得鼓勵,尤其那段說電視台辦晚會這投錢那贊助,我們農民辦個村晚就恁難!現實正是農村被遺忘的太多,其實農村也有他們的喜聞樂見的藝術,有他們的夢想,也不是粗鄙的代名詞。
最重要的,是我第一次看到鄭汴話喜劇,對聽著豫劇長大以河南人自居的我來說,喜劇效果很好,很有樂。
Ⅱ 電影一村之長之貴婦還鄉的片尾歌曲名字叫什麼歌
《坑》。
《坑》是由潘陽和龍飛龍澤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於專輯《坑》中,發行於2017年1月24日。
歌曲《坑》的其它版本:田子版的《坑》是由田子作曲、作詞,並演唱的一首歌曲,該歌曲收錄於專輯《坑》中,發行於2018年12月4日。
簡介
《一村之長之貴婦還鄉》是江偉、佟岩編劇的電影,2016年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衛星頻道節目製作中心備案,同意拍攝。影片講述了港商四鳳回鄉建廠,與初戀朱一來之間的故事。
港商四鳳回鄉建廠,整蠱初戀朱一來。鄉長讓朱一來全力配合。四鳳使出各種手段被其化解後,又讓朱一來去主持朱二去迎娶李桂飛的婚禮。朱一來還是找到了解決之道。四鳳也認識到錯誤,撤回了自己的苛刻條件。
Ⅲ 阿滿港商是什麼電影
溫柔的眼鏡。溫柔眼睛劇情介紹「80年代,封建迷信在在僑鄉沉渣泛起。縣文化館長鍾本堅把調查封建迷信的任務交給了剛工作的電大畢業生阿滿。阿滿到了王村,先是被當作「金甲貴人」灌醉;後有目睹巫婆王二姨「油鍋里洗手」。鄉長女兒小蘭成為阿滿得力助手。廳長兒子海強糾纏小蘭,污衊阿滿,阿滿的工作進入困境。這時王二姨的寡婦兒媳美嬌出現,兩人相愛了。在美嬌的幫助下,阿滿當眾揭穿王二姨的把戲。惱羞成怒的王二姨拆散了美嬌和阿滿。後來美嬌同港商結為伉儷,阿滿傷感的離去。」
Ⅳ 電影一個都不能少的影評
《一個都不能少》影評
寫在前面
上了十幾年學,沒有寫過一篇真正的影評,至多是觀後感。就個人感覺來看,對電影的評價可能比感想要客觀一些,理性一些,而且要多一些專業色彩。第一次寫影評,請老師批評指正。
一、電影梗概
《一個都不能少》是張藝謀的一部現實主義作品,以獨特的視角,從一個側面反映了中國農村教育的現狀。影片中有許多令人哭笑不得的細節,笑得令人苦澀而無奈,而笑罷,是一種震撼,給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影片講述了在窮山僻水的水泉鄉,由於水泉小學唯一的教師高老師告假照顧病危的母親,一群不同年級的小學生頓時失去了上課的機會,於是鄉長便請了十三歲,只有小學水平的魏敏芝來做代課老師。高老師臨走的時候叮囑她要好好留住學生們:一個也不能少。結果她剛剛就職,就碰到兩宗事情。第一件事情是縣里的人挑選運動員帶走明新紅,第二件事情是張慧科為了還家裡的債務到城裡打工,她歷經波折去城裡找回張慧科。又開學的時候,同學們用彩色粉筆寫滿了黑板……
但是,影片在情節處理中,我認為有些牽強。魏敏芝來水泉村,是為了那50塊錢。但是她簡簡單單為錢而來,主人公又何以做出後續的一連串事跡?價值取向上有一定的矛盾。而且,影片前後的兩個部分讓人感覺到很突兀,銜接很不自然,有些讓人費解。也可能這與張藝謀的一貫風格有關,在他的好多電影中經常會有這種情況。不過從整體上來說,這部電影還是比較成功的。
二、視覺藝術
這部電影用的幾乎所有演員都是非職業的,雖然經過培訓,但卻以真誠質朴的表演,詮釋出震撼人心的故事。整部電影從內容到形式都很平實、簡單、傳統。現在流行的電影似乎都在極力追求感官的刺激,但看過了缺留不下多少回味。《一個都不能少》之所以取得一定的成功,除了其主題因素以外,與拍攝中注重的視覺藝術也有很大關系。
張藝謀從事電影事業,是從攝影開始的。在他拍攝過的許多電影中,都可以看到大量的實景,長鏡頭,強烈的色彩對比。這部電影中當然也不例外。比如說魏敏芝在徒步去城裡的時候,鏡頭由遠及近,又由近及遠,藍天與黃土地對應,而又突出了魏敏芝身上絳紅色的衣服,給人以視覺沖擊。再比如張慧科在城裡流浪,鏡頭焦點對准他,身後是城市的熱浪與浮躁,產生了強烈的反差,突出了他的無助,也牽起了觀眾的心。類似的例子還有很多,這也是張導的慣用手法。但是在具體處理中,也有許多不得當的地方,刻意追求質朴的感覺。比如說在城市中那部分,處理的有些忙亂,使觀眾感覺不知所措。
三、細節分析
電影中有好多的細節,有很強的震撼效果。電影中的細節可能是影片表現力的靈魂。好多細節能使觀眾發笑,但這種笑是苦澀的,無奈的。好多生在富足的城市生活中的人們不了解小山村是多麼的貧困,教育是多麼的落後。
比如,在高老師在交給魏敏芝粉筆的時候,一根一根地數,26支,一天一支,千萬不能浪費,字不要寫太大,也不要太小,太大了浪費粉筆,太小了對孩子們的眼睛不好,然後說寫成驢糞蛋子那麼大就可以了。再比如,高老師給魏敏芝介紹老師辦公室兼住所以及住校生校舍的時候,那樣簡陋的條件,聽起來讓人不可思議。在升旗儀式上,孩子們天真而又機械的動作,以及那群孩子們去磚廠搬磚、喝可樂的「傻乎乎」的行為也讓人感觸頗深。雖然這些細節可能有藝術上的加工,但是卻給觀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影片同樣有很強的對比效果。最明顯的是鄉村與城市。魏敏芝的穿著、行為與城市人中忙碌、麻木或者是冷淡中的人,有著強烈的對比。所有這些,都凸現了農村教育的落後狀況,喚醒人們的良知。
四、社會效應與現實狀況
《一個都不能少》放映後,引起了社會的廣泛關注,使人們的目光轉向佔中國大部分人口的農村,看到了農村教育的現狀。如影片最後的字幕所說,在人們的幫助下,建起了許多的希望小學,孩子們得到了捐助的書本等等。我們也看到了許多志願者如徐本禹等到落後的鄉村中支教的高尚行為。中國究竟有多少農村處於那種狀況,很難說清,現實可能更加無奈。在電影中,我們看到了明顯的城鄉差距,即使同在農村,村長過的日子與平常人家也有很大的差別。電影中魏敏芝堅持不懈,感動了台長,播出了節目,找到了張慧科,結局圓滿,但是,每一個失學輟學兒童都能這樣找回來么?即使找了回來,生活依然窘迫,很有可能再次輟學。我看到了一篇新聞報道,稱該電影的拍攝地——水泉村水泉小學,並沒有因為拍這部電影而留住學生,現狀可能比電影中的更差。生源都留到了其他條件較好的地區,而家庭條件不好的學生,接受不到良好的教育或者是輟學。社會所給的幫助,也是很有限的。這些問題的解決,是一個系統工程。這部電影使更多的人將目光轉向貧困的鄉村,從現實意義上來講,是這部影片的成功之處。
Ⅳ 六年級作文 《沒事鬧著玩》觀後感
中原鄉村方言喜劇以鬧著玩的心態開涮當今權威性的文藝盛宴,卻一本正經的聚焦了草根階層的文藝情懷。以蔡家莊為單位,村晚為線,看似鄉土味濃烈難登大堂的農村小人物的故事卻將藝術在民間的辛酸現狀展現了出來,以蔡有才為代表的草根文藝階層在鄉村現實和文藝理想之間的執著追求讓人無法小視這部電影。
影片無論在題材還是演員場景方面都呈現出一種業余的水平,這業余的水平恰好適應了本片的主題。一群懷有到春晚舞台上展示才華夢想的鄉村人在失意之後辦起了蔡家莊「村晚」。 在開涮這個已經淪為雞肋的春節文化盛宴的同時,順帶著嘲諷了諸如植入廣告、節目審查這些嚴重製約文藝發展的不良因素,對這因素的嘲諷頗為嬉鬧。由「純粹廣告公司」裹挾化肥廠、農葯廠贊助的蔡家莊「村晚」完全變成了廣告秀,影片極富惡搞之能事的編排出農葯廠選送《我們是害蟲》、化肥廠選送《我們要茁壯成長》作為村晚節目這一段子,在笑料之餘對廣告植入的批判也異常深刻。同樣在審查制度上,影片依然以鬧著玩的心態揶揄了審查制度的荒唐。於副鄉長竟然對李白的《望廬山瀑布》詩句提出質疑:「日照香爐生紫煙,太陽照在香爐上怎麼會冒出紫煙呢?」這種荒唐的質疑下,蔡有才不得不將原詩改為「日照香爐彷彿生紫煙,遙看瀑布好像掛前川;飛流直下大概三千尺,疑是銀河最起碼落九天。」這種調侃極富殺傷力。除了對廣告和審查鬧著玩之外,各種嬉鬧比比皆是。王三平王策劃的名字暗指中影老總韓三平,還有對非誠勿擾的模仿「誠懇打擾」,影片甚至用鄉村版的檢閱和村長騰空點火揶揄了國慶閱兵和奧運會。大雪中村長被半吊在空中等待點火命令的畫面既搞笑又心酸,雖然這些橋段的出現過分嬉鬧而無實際意義,但確實可見這次玩的很大。
重點還是在於草根階層的文藝夢想上,蔡有才辦蔡家莊村晚的不懈堅持和到處徵集節目時發現的民間藝人所展現出來的心酸才讓這部鬧著玩的電影有些深度,賣燒烤的二胡男和山路口賣小吃的唱的一首好歌的懷孕大姐,在文藝和現實窘境的對比中著實讓人心酸。文藝在民間一直是一個顛不破的真理。或許是以中國達人秀為代表的草根舞台日益泛濫的緣故,在民間藝人的心酸表現上有種達人秀舞台上草根選手刻意煽情的影子,不過煽情力度恰到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