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流金岁月光影留存,当年那些优秀的抗战老电影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新,电影行业也不例外,在那个时期,由于战争结束不久,涌现出一批现实主义的民族抗战题材的电影,那时的电影大部分都是黑白胶片电影,但故事情节,人物塑造,台词上,还有场景设置上都非常的用心,非常的写实,一部电影下来基本上尿点很少,基本让人看的目不转晴,多年回来再看一看,虽然年代感强烈,但还是回味无穷非常好看。如观现在的抗战题材电影电视剧,什么裤裆藏雷,包子地雷,手榴弹炸飞机等夸张的让人直想都是什么玩意,以前的抗战电影讲究的是与敌人斗智斗勇,现在的抗战题材反到做成了反智和主角无敌的 娱乐 化东西,只增笑耳。
一起来回顾那些优秀的抗战电影吧:
地道战 (1965)
该片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为了粉碎敌人的扫荡,河北地区的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利用地道战的斗争方式打击日本侵略者的故事,其主题曲《地道战》也红遍大江南北,成为经典红色的歌曲
地雷战 (1962)
也是讲抗日战争时期山东地区人民反扫荡,利用地雷战术,消灭来犯的日军,取得胜利的故事。其中影响最深刻的就是那个子母雷和粑粑雷,还有日军拿着大版的放大镜一样扫雷器在路上边扫雷边前进的画面。
铁道游击队 (1956)
讲述了在山东临城枣庄的一支铁道游击队,百姓人称飞虎队,在大队长刘洪、政委李正的带领下,活跃在铁路线上,抗击日寇的故事,里面飞虎队员爬火车的镜头都是演员们在真的火车上练习出来的。主题曲《弹起我心爱的土琵琶》也非常有名。
野火春风斗古城 (1963)
讲述了金环、银环两姐妹等共产党地下工作者在敌人内部进行斗争的故事,
小兵张嘎 (1963)
儿童题材的抗战电影,讲述了嘎子在老钟叔、老罗叔、区队长、奶奶的引导下,成为一名名副其实的八路战士的故事。这部电影的嘎子的扮相是最好的。
狼牙山五壮士 (1958)
真实事情改编,讲述了抗日战争时期五位八路军战士为掩护党政机关、部队和群众转移,和日军作战到弹尽粮绝后跳下山崖的悲壮故事。
鸡毛信 (1954)
也是一部儿童题材的抗战电影,讲述了海娃奉命给八路军送鸡毛信的路上与敌人斗智斗勇的的故事。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部反映中国少年儿童在抗日战争时期的对敌斗争的儿童影片,也是中国第一部获国际大奖的儿童影片。
苦菜花 (1956)
该片是反映了抗日战争初期人民生活的状态从而奋起反抗的故事,在王官庄,地主王唯一勾结日寇横行乡里。大女儿娟子暗中参加了抗日武装,在地下党负责人姜永泉带领下组织了武装暴动。冯大娘锻炼成长成一个有高度阶级觉悟和崇高爱国主义精神的战士。电影插曲“苦菜花开”脍炙人口。
平原游击队 (1955)
根据舞台剧《游击队长》改编。讲述了在1943年秋,游击队长李向阳与敌人机智、巧妙的周旋,并最终克敌制胜的故事。
② 八佰这部电影究竟讲了怎样的剧情
《八佰》这部电影其实是非常值得我们一看的,里面主要讲的是淞沪会战里的最后一战:四行仓库的那场战争。其实这个电影我们从头到尾看完之后内心都会非常的难受,想通过什么方式把它发泄出来却不知怎么做。淞沪会战虽然是我们第一次全面的和日军的交战,但是我们真的输得非常的惨,非常的憋屈。这场战争虽然失败了,但是我们更多的人应该了解这场战争,这场战争中有很多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
其实这所谓的四行仓库保卫战没有什么非常大的意义,就是为了让他们拖延时间好让大部队可以撤离,其次就是为了能够让英国等领事会的人看到我们的决心,让国际方面给予我们援助,但是最后并没有达到这样的效果。这场战争注定是无法胜利的,但是最终他们八百壮士成功守了下来,最后安全撤退,其实他们做的已经很好了,我们应该敬佩他们,牢记历史,发愤图强。
③ 如何评价电视剧《雷霆战将》
虽然没有众多明星,没有大场面,没有考究摄影,没有复杂的剧情,没有好莱坞粉饰过的商业味道,但是还是能够扣动心弦的一部战争题材影片。
影片让我想起了【布列斯特要塞】,很是相像的两部影片,同样的二战背景,都是不被关注的关键之战,对于要塞位置而言,两部影片一攻一守,同样的血腥,同样的真实,影片【黎巴嫩】与【呼吸】同可属该类型,小股部队的真实战争再现。
其实曼宁没有错,他是超级聪明的战士,虽然不知道他如何误打误撞成为了一名二等兵,但是他的战术素养是非常高的,并且是一名聪明的战士,这是他在随后的2次重要打击德军重火力点成功的要素,他可能没有领导力,但是他的协调力和策划力是非常强的,包括在战争中应变能力超强,并且在战场上他并不胆怯,并不简单的因为他是老兵。
其实第一任指挥官并不想以“第八条”放曼宁走,只是利用了这一点迫使曼宁完成了摧毁火炮的任务,结果老天还同时给曼宁开了个玩笑,不但没有成功远离战场,反而迎来了新上司而不得不面对第二天的死亡冲锋,无奈曼宁放手一搏,夜袭德军坦克。
影片的结尾戏剧性的返回开篇的第一幕,同样的受伤被战友背回总部,但是这回的伤者变成了曼宁自己,而不是先前被他安乐死的鲍比,一切的一切还是让曼宁没有逃脱命运的安排,所以曼宁最后笑了,笑出了声,战友此时并没有理解他的笑声,只是默默的向前行走着,曼宁的笑就是绝望的没有任何遗憾的时候,无畏的笑声。
故事结构很简单,从一个逃兵变成关键人物,但是不同于中国式的英雄主义,曼宁不是爱国或者什么,他只是想活着,就这么简单,活着回家,远离这个fucking game。至于两次勇闯敌后方不过是被生存所逼,相信大部分二战期间的盟军都是这个想法,尽快的结束这场血腥的杀戮,他们的眼中充满家人的影响,而相比之下的中国战争影片就很难看到这些,老前辈的眼里只有中国共产党,可想红色教育的神话。
岁月荏苒,参加过二战的老兵也越来越少,每年一次的诺曼底登陆纪念也许是老兵们最后一次的聚会,每一次参加聚会的人也越来越少。一位法国历史学家说:“尘封在人们记忆中长达60多年的故事要保存下来,留给我们的时间不多了....”一名老兵伫立在墓碑前,克制良久,最终忍不住掩面而泣。一名男孩在他周围走来走去,两代人心境截然不同。“我离死亡不远了,82岁,再也无法回到年轻时候了。”美国老兵哈里告诉记者。导演斯皮尔伯格引用父亲当年一句话说:“我们不怕死亡,我们怕被遗忘。”
《雷霆战将》即是描述1944年冬季,美军在诺曼底登陆后,在法德边界\比德边界、在阿登森林中面对德军最后的一次挣扎所展开的反击的真实记录,一批批的新兵变成了老兵,一批批的老兵走进了坟墓,身后留下的是一排排的十字和小山,战争依然要继续,一位老兵在给新人介绍战场情况时说:“我在这里从来没有看到上尉以上的军衔,他们只会在地图上比画他们的战争....”是的,没有士兵的血肉就没有巴顿和麦克阿瑟肩上的那五颗将星。战场就是炼狱,每个士兵都在这里得到重生。这部片子对战争细节刻画得非常仔细,有点象《冰雪勇士》的类型,通过对几个普通士兵个性的的详细刻画和对某个战斗的仔细描写,反映出战争的残酷.....
是的,他们不该被遗忘。
④ 《永不磨灭的番号》是抗战神剧么其中有什么精彩之处
《永不磨灭的番号》讲述的是主角李大本事古灵精怪,常常不按套路出牌,想尽办法同日本侵略者斗智斗勇,并壮大自己的队伍的故事。为了掩护八路军主力撤退,同日本侵略者血战几天几夜,成功完成了阻击任务,却几乎全军覆没,让自己这支的民间部队获得了“永远的番号”。
总结
个人认为,《永不磨灭的番号》的品质不亚于《我的团长我的团》《亮剑》等优秀作品,特别是剧情后段无名英雄慷慨就义的部分,非常值得一看。
您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