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印度人口多,为什么实行了免费医疗
对于任何一个国家而言,教育、医疗、住房都是关乎民生发展的“三座大山”。在这其中医疗更是直接关系到民众的身体健康,也就成为了重中之重。对于发达的福利国家而言,大多建立有完善的医疗保障制度,甚至面向全民以及常驻外国居民免费提供。让人惊讶的是,印度这人均GDP刚刚两千美元出头的国家竟然也实现了全民免费医疗。众所周知印度人口众多,财政十分有限,那么其究竟是如何实现全民免费医疗的呢?
印度免费医疗更多是一个口号或者是美好的向往,更实际点的解决办法是建立其全国性的医疗保障体系。印度也确实进行相关尝试,但是成果十分有限,而且呈现两极分化的趋势。富人可以花钱购买各种商业医疗保险,这只占到人口比重的10%,而穷人却只能去挤公立医疗机构。莫迪在印度大选期间就承诺为全国五亿贫困人口提供一分免费医疗保险计划,用于治疗严重疾病年度医疗保险。这项计划直到去年九月才正式实施,原因就是缺钱,其每年将会消耗印度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总共16亿美元的资金。现如今疫情的扩散使得印度政府压力非常大,这项计划能否继续实施还是一个疑问。
② 印度电影2017 不归路 Nene Raju Nene Mantri 网盘
印地语(Hindi language)是印度的两种官方语言之一 ,印度斯坦族的语言。属印欧语系印度语族 ,是由古梵语发展而来的一种现代印度-雅利安语言。分布于印度中部和北部的中央直辖德里特区等地区。它是印度国内最为通行的一种语言。此外,在毛里求斯、斐济、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圭亚那、苏里南等地的印度裔居民中也有相当数量的人讲印地语。该语言覆盖总人数仅次于汉语,为世界第二大语言。
印地语使用天城文书写。天城文是一种拼音文字,辅音自身带有一个固有的缺省跟随元音,即अ。当辅音与其他元音拼写时,用额外的符号标注。文字从左向右书写,由顶杠把字母连接起来。
印地语标准语有元音11个 ,辅音43个。54个音位中,有1个元音和5个辅音是外来音,只使用于外来语中。印地语原有的10个元音都有对应的鼻化形式。辅音中不但清塞音、清塞擦音等有对应的送气音,浊塞音、浊塞擦音、闪音等也都有对应的送气音。送气音和不送气音有区别意义的作用。一般没有重音,也没有声调。语法比梵语大大简化,名词有阴性、阳性和单数、复数的范畴。在少数代词中还保留了格的残余形式。名词格的形式已经消失。句中名词或代词跟其他词之间的关系是在名词或代词后面用后置词来表示。名词或代词等带有后置词时,其形式有一定的变化。
动词除有人称、性、数等范畴外,还有体、时、式、态等范畴。句子的基本语序为主语—宾语—谓语。词汇方面,基本词汇大部分是从梵语演变而来的。各专业学科的术语,近来的趋向是直接取自梵语,或用梵语构词法创立新的梵语词。在穆斯林统治时期,印地语吸收了大量波斯语和阿拉伯语借词。英国统治时期,它又吸收了大量英语借词,至今还在不断地从英语吸收新的借词。在吸收外来语同时,还吸收了外来语的一些构词手段。
印地语是主语-宾语-动词语言,这意味着动词通常位于句子的结束处而非在宾语之前(而英语经常是主语动词宾语)。印地语还显示了部份作格性,所以在某些情况下,动词一致于句子的宾语而非主语。不同于英语,印地语没有定冠词。如果需要强调的话,可以使用数词एक作为不定单数冠词。
此外,印地语在英语使用前置词的地方使用后置词(这么称呼是因为它们位于名词或代词之后)。其他不同包括性、敬语、疑问词、格的使用和不同的时态。尽管复杂,印度语文法相当正规,带有相对有限的不规则性。不管在词汇和书写上的不同,印地语文法几乎同一于乌尔都语文法。除了完全停顿之外的标点的概念在欧洲人到来之前是完全未有的,印地语标点使用西方习惯的逗号、感叹号和问号。有时用句号来终结句子,尽管传统的“完全停顿”(一个竖杠)仍在使用。
在印地语中,名词有两种性。所有男人和雄性动物(和被理解为阳性的那些动物和植物)是阳性的。而所有女人和雌性动物(和被理解为阴性的那些动物和植物)是阴性的。事物、非生命物体和抽象名词也依据习惯区分为阳性和阴性。这同于乌尔都语和很多其他印欧语言比如西班牙语、法语、意大利语和葡萄牙语,对于只使用英语的人这是个挑战,它虽然是印欧语言,但近乎去掉了所有屈折性。
地语中标准的疑问词包括“कौन”(谁)、“क्या”(什么)、“कयों”(为什么)、“कब”(何时)、“कहाँ”(何地)、“कैसा”(如何、何种)和“कितना”(多少)等。印地语词क्या可以用做经常放在句子开始处的通用疑问词,把一个句子转变为是非疑问句。这在提问的时候是很明晰的。疑问句也可以简单的通过改变语调来形成,和美国英语的疑问句语序(主谓部分倒装语序)不同。
地语只有一个性的第一、第二和第三人称代词。因此不像英语,这里没有“他”和“她”的区别。更严格的说,第三人称代词实际上同于指示代词(“这”/“那”)。动词在变位的时候通常指示出性的区别。代词有额外的宾格和属格,但没有呼格。代词在宾格中还有两分方式的变格。注意对于第二人称代词(“你”),印地语有三级敬语:
- आप正式的和尊敬形式的“你”。在单数和复数之间没有区别。用于正式场合和谈论在工作或年龄上居高的人。复数可通过说 आप लोग或आप सब来强调。
- तुम 非正式形式的“你”。在单数和复数之间没有区别。用于非正式场合和讨论在工作或年龄上居下的人。复数可通过说तुम लोग 或तुम सब来强调。
- तू: 非常不正式形式的“你”。完全的单数,它的复数形式是/t̪um/。除了对非常亲密的朋友或涉及神的诗歌语言,它在印度会被视为冒犯。
祈使语气(请求和命令)在形式上对应于使用的敬语的等级,动词屈折变化来展示想要的尊敬和礼貌级别。由于祈使语气可能已经包括了礼貌,可翻译为“请”的词kripayā比在英语中要少用;它一般只用在著作和通告中,在日常口语中使用它甚至表示嘲弄。
印地语的标准词序一般是主语-宾语-动词,否定是通过在句子中合适的位置上增加词नहीं形成的,或在某些情况下用न或मत来实现。注意在印地语中,形容词居先于它们所限定的名词。助动词总是在主动词之后。一般的说,印地语使用者或作家在放置词语来达成风格化和其他社会心理效果上享有相当大的自由,尽管没有在高度屈折语言中那么自由。
印地语动词结构关注带有基于时态的一些区别的体貌,时态通常通过使用动词होना作为助动词来展示。有三种体: 一般体(未完成体),进行体(也叫做连续体)和完成体。在每种体貌下的动词在几乎所有情况下都用होना的适当屈折形式来标记时态。印地语有四种简单时态:现在时、过去时、将来时(假定式)和虚拟式(被很多语言学家称为一种语气)。 动词变位不只展示它们的主语的数和人称(第一、第二、第三),还有它们的性。此外,印地语有祈使语气和条件语气。动词必须一致于它们的主语的人称、数和性,当且仅当这个主语不跟随着任何后置词。如果这个条件不满足,则动词必须一致于宾语的数和性(假如这个宾语没有任何后置词)。如果这个条件也不满足,动词不一致于二者。这类现象就叫做混合作格。
印地语对于格变化是弱屈折语言;名词在句子中的关系通常由后置词来展示。印地语名词有三种格。直接格用于不跟随任何后置词的名词,典型的用于主语和宾语。间接格用于跟随着后置词的任何名词。修饰间接格下的名词的形容词也以相同方式屈折。一些名词有独立的呼格。印地语有两种数: 单数和复数,但是未明确的展示在所有变格中。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希望我能帮助你解疑释惑。
③ 让我们说说檀香(二)印度檀香、老山檀和白檀
我们先说一个印度匪王维拉潘的故事吧。
2004年10月份,印度匪王,号称眼镜蛇的维拉潘,被印度政府约500人的特种部队围住击毙,据说人被打成了筛子。维拉帕是印度传奇人物,关于他的事迹至少被宝莱坞拍了2部电影。维拉潘于1952年1月18日生于印度卡纳塔克邦的一个小村庄,一生劣迹斑斑、罪行累累,35岁开始行凶杀人。维拉潘主要在泰米尔纳德邦与卡纳塔克邦交界的深山老林里活动。这里丛山峻岭、地雷密布,所以长达40多年里,维拉潘在这里为所欲为。
据印度政府的统计数字,维拉潘一生屠杀的大象达2000头之多,走私的象牙价值260万美元;非法盗伐的檀香木价值2200万美元;2000年7月,他绑架了印度老牌影星库马尔,大约得到了600万美元巨额赎金。而当地村民很多都支持他,为他提供保护,其形象甚至都成为了印度的罗宾汉。相信维拉潘的檀香木大部分流入了中国,也许你们现在烧的印度檀香就是他盗伐的。印度檀香木盗伐屡禁不止,毕竟,这种山里的资源砍下来就能卖钱。和中国的情况一样,印度有人长期从事檀香木的盗伐行当。
言归正传,说说檀香木,檀香木是印度的国宝级的木材,是严禁私自砍伐和出售的,每年印度政府会公开拍卖少量的原木已满足市场的需求,而如果你在印度私自购买了檀香原木被抓住了,那可是重罪。
不过如果你去印度旅游,在当地的国营店里还是能买到檀香制品的,但是据说在印度很多店里出售的檀香制品也是进口的,对的,你没看错,是从国外进口的,而不是本地的印度檀木。印度檀香木温润、醇和,沁人心脾,其味是纯正、极柔和、温暖而香甜的木香,又微带玫瑰香、膏香与动物香,香气前后一致而十分持久,所以一直以来,印度檀香木是市场上紧俏的商品,所以有人说现在国内大张旗鼓自称是印度老山檀的基本都是假货了。
但是如果你足够幸运,在国内你还是能够买到印度檀香木及其制品的,因为中国人的聪明才智足以解决这个棘手进口的问题。早期,印度檀香木是由人私自携带回国的,藏在行李里面,所以号称飞机料,后来由于印度的监管,大量的印度檀香木都是通过自私的渠道进入国内,但是风险是非常大的,所以货源极为不稳定。
老山檀其实就是特指印度檀香木,由于澳洲、印尼等地也出产檀香木,所以为了区分,也有叫做新山檀香。也有说法是“以前是比较深山地区的,年代比较久,叫老山,现在砍伐完了。这一种是比较浅山的,是新的。所以就叫新山。”后来现在所谓的“老山”就指印度所生产的檀木,新山是新开发的其他地区所生产的。
由于市场紧俏,现在也有人把斐济、汤加产地的檀香叫做老山檀香,甚至还有把澳洲檀香也叫做老山檀香的,那就是一个明显的商业行为了。
白檀,其实也是印度檀香木。中国古代称印度檀香木为白檀,可能是为了区分开与其它有颜色的檀木,后来中国香道传到日本,日本一直称印度檀木为白檀,以至于现在很多人说白檀是日本人对印度檀木的称呼,这个就很谬误了。
最近国内很多制香企业也生产白檀香,也是延续中国以前的叫法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