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請問韓國一個女的在飛機上掉了眼鏡,然後看見很多鬼,說不能起飛的電影叫啥名
不是電影,而是韓國電視劇《black》。
第一集主要內容:「······早上,夏江嵐乘坐飛機飛往芬蘭散心,睡著的時候墨鏡滑落到地上,身旁的小女孩悄悄撿起戴了起來,姜夏嵐發現墨鏡不見,尋找時發現小女孩的身後再次出現黑影,正是女孩死後的樣子,姜夏嵐驚恐地望著乘客們,也全部被黑影籠罩,姜夏嵐預感飛機要出事,發了瘋一般嘶吼著阻止飛機起飛,但乘務人員押送她下了飛機,不過多久,飛機失事,乘客無一生還·····。」
(1)什麼是black系列電影擴展閱讀:
1、《Black》是韓國OCN電視台於2017年10月14日起播出的周末連續劇,由金弘善執導,崔蘭編劇,宋承憲、高雅拉、金桐俊、李艾兒等主演。
2、該劇講述了引渡死者的地獄使者(宋承憲 飾)和預測死亡的女人(高雅拉)一起挽救生命的故事,是一部圍繞生死預測的懸疑劇。宋承憲飾演的地獄使者是一個智商極高,情商極低的存在。高雅拉飾演預測死亡的女人,素有「墨鏡少女」之稱。
Ⅱ 黑衣人電影一共有幾部
共4部
1《黑衣人》是一部1997年巴里·索南菲爾德執導的科幻喜劇電影,改編自洛厄爾·坎寧安的同名漫畫作品,由湯米·李·瓊斯及威爾·史密斯主演。電影於1997年7月2日,由哥倫比亞電影公司發行上映。
影片故事發生在未來時代,由於宇宙戰亂不斷,大批外星人紛紛到地球避難。黑衣人作為專門對付外星人的特殊警察,致力於阻止邪惡的外星人對地球採取的秘密入侵和破壞的計劃。
2《黑衣人2》(Men in Black II,縮寫MIB)是一部於2002年上映的美國科幻喜劇電影,為1997年黑衣人的續集,改編自洛厄爾•坎寧安的同名漫畫作品。由湯米•李•瓊斯及威爾•史密斯主演。邁克爾•傑克遜在本片中客串演出。故事發生在第一部的四年之後,邪惡的外星魔女來到地球尋找統治宇宙萬物的關鍵外星人,但是只有K才知道關鍵外星人的藏匿處,J必須讓K趕緊恢復記憶,繼而兩人一起阻止邪惡的外星魔女進行統治地球的故事。
3《黑衣人3》由巴里·索南菲爾德導演,威爾·史密斯、湯米·李·瓊斯主演的一部美國動作、喜劇、科幻影片。主要講述了反派角色Yaz想要回到過去殺死Kay探員,隨之發生了一行系列難以想像的事件。威爾•史密斯扮演的Jay探員也回到了1969年,與年輕時代的Kay執行任務,共同阻止Yaz毀滅這個世界。
4,2015年7月新片,八大看點曝光 看點一:K再次退休,J的搭檔空缺。 看點二:中國著名演員成龍(片中飾演C)的加入,並成為K的繼任者(成龍在中國期間也一直從事著中國版的MIB工作,影片中將會出現近2分鍾的關聯影片。取景地分別是中國香港、上海、北京、西藏) 看點三:片中將提到毛澤東、劉德華、張國榮、梅艷芳、李小龍等人也是外星來到中國的和平星際使者 看點四:在黑衣人2中J炒掉了很多他的同事,而由於K的年邁加上對這輩子所剩不多平凡人時光的期待特別是一直為K隱居於塵世的真愛菲阿娜彼時被確診患上癌症(這點也是J理解並最終沒能留下K的原因)。 看點五:黑衣人組織的跨地域聯盟。這事要追溯到2012月12月21號(瑪雅預言的世界災難日,但通過人類的共同努力,第二天的太陽照常升起) 看點六:J曲折搞笑感人的接受C的過程 看點七:來自未來的卡羅彌爾人偶然被J抓捕牽出太陽系潛在危機。這也是黑衣人4的全片主線,全片將圍繞:偶遇卡羅彌爾人——爆出從未來來地球的原因——C與J聯手找到被安置在美國的引爆裝置 ——牽出幕後操縱者(竟是內鬼)——反間計巧破陰謀——功成 看點八:J愛上了同樣來自未來的女警官,但劇末並未交代她是否願意為愛留下。從而也為黑衣人4留下了一個開放式的結局
Ⅲ 《black 》這個是很震撼的一部電影,可以說境界感覺什麼的是我覺得最震撼的一部印度電影
片名:黑色的風采
導演:桑傑·里拉·布汗薩里 Sanjay Leela Bhansali
主演:阿米特巴·巴強 Amitabh Bachchan
拉妮·瑪克赫吉 Rani Mukherjee
簡介:
米歇爾是一個不幸的女孩,從小就是一個盲聾啞的殘疾人(聾啞和瞎子),在她八歲的時候,一位特教老師遇見了什麼都不懂的她,她很兇,精神迷亂,無法理解自己的生命。她的世界是黑色的,看不到也聽不到這個世界,象動物一樣生活,這位老師把她從黑暗和混沌中帶到光明與希望之處,他使她發現了自我,把她從黑暗帶向了光明。就在她考上大學就要實現自己夢想的時候,她的老師卻得了帕金森健忘症,連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誰。於是,米歇爾又像當初老師教她一樣去幫助老師,一點點喚醒老師的記憶。
2005年,拉妮在影片《Black》中扮演一位雙目失明的倔強女子,又為廣大觀眾留下極深刻的印象,她第二度獲得印度影後殊榮。也奠定了她在寶萊塢影壇上的「大姐級」地位。
Ⅳ 電影《重返黑色/Back to Black》劇情梗概
《重返黑色》是由薩姆·泰勒-約翰遜執導,特·格林哈爾什編劇,瑪瑞薩·阿貝拉參演的一部傳記片!
電影《重返黑色/Back to Black》影片將聚焦懷恩豪斯的音樂和人生,她從一名初露頭角的北倫敦爵士歌手,成為格萊美獲獎的音樂巨星,推出了《Frank》《Back To Black》《Lioness: Hidden Treasures》等熱門專輯,但她長期掙扎於酒癮和毒癮,在2011年去世,年僅27歲。
《Back to Black》是艾米·懷恩豪斯的第二張錄音室正規專輯,也是她生前的最後一張專輯。這張結合了新靈魂樂、當代R&B風格的音樂專輯,是艾米·懷恩豪斯品嘗過痛苦的滋味,她將痛苦化作了創作的源泉,淬煉進歌曲。
在發布《Back to Black》時,她才21歲,她表達的不是憂郁,而是絕望,深不見底、藐視一切,又伴隨美妙旋律的絕望。《Back To Black》這首懷舊色彩頗濃的歌曲唱出這種味道實在是相當難得。她豐富的,具有靈魂風格的獨特聲線更加表現出了她的創作力,一把妖嬈又剛毅的嗓音讓人難忘。
本片瑪瑞薩·阿貝拉飾演懷恩豪斯,薩姆·泰勒-約翰遜(《五十度灰》)執導,馬特·格林哈爾什(《同志亦凡人》《無處的男孩》)編劇。
英國定檔明年4月12日上映。
Ⅳ 《無恥混蛋》你讀懂這部電影的黑色幽默了嗎
黑色電影—深度的表現主義、現實的存在主義、暴力黑暗的文藝交織在一起通過鏡頭展示在觀眾眼球中並能引發觀眾產生深度思維的介於商業和藝術之間的影片我將之稱為黑色電影。
提到黑色電影,浮現在腦海里的總是罪惡、墮落、夢魘般的世界和生活。在這樣的世界中,人們往往在倫理道德和慾望與罪惡之間無從選擇。從簡單的表象來看,黑色電影充斥了整個電影類型,無論是驚悚,偵探,喜劇,恐怖還是愛情還是戰爭我們從其中總能找出一些經典的黑色影片。黑色電影既然已然是一種被商業浪潮分流劃的類型電影,不例外它也有其根源可循。1946年法國電影人第一次將「黑色」這個詞語用在電影類別上,從此黑色電影就被註上了各種隱藏在陽光背後的詞彙標簽。
為能夠更多的在文章中表達一些個人的看法和認識,前幾天專門惡補了幾部和黑色有關的影片,其中法國電影人梅爾維爾在1962年導演的影片《眼線》個人認為是法國黑色電影的經典代表。此片也能算作是早期驚悚黑色電影的代表。
黑色電影起源於歐洲,就像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一樣,美國人在後來好萊塢的時代里將黑色電影全球性的無限放大。美國人更崇尚自由,越是對自由嚮往強烈的民族越是對黑暗的反抗更加強烈,在好萊塢時代,黑色電影業劃上了反抗的顏色。
Ⅵ 女子陰陽眼看到飛機人死亡什麼電影
《black》。
《Black》是金弘善執導,崔蘭編劇,宋承憲、高雅拉、金桐俊、李艾兒主演的懸疑愛情劇,2017年10月14日起在韓國OCN電視台周末檔首播。該劇講述了引渡死者的地獄使者(宋承憲 飾)和預測死亡的女人(高雅拉飾)一起挽救生命的故事。
劇情介紹:
2017年九月的武慶山現場,韓武江隨著前輩冒著暴雨來到一處密林,發現了一具被掩埋的屍骨。晚上,前輩吩咐韓武江到快餐店買漢堡,店中,服務員姜夏嵐正在為前男友點餐,店長粗暴地摘掉了夏江嵐的墨鏡,而墨鏡外的世界裡,夏江嵐看到了前男友背後的死亡陰影,夏江嵐請求他晚點再走,前男友卻不屑一顧,而走出門的那一刻,卻被卡車碾死。
姜夏嵐回到家,對著電視機說起這件事,傷心地大哭,原來能預見人的死亡,是一件多麼痛苦的事情。早上,姜夏嵐乘坐飛機飛往芬蘭散心,睡著的時候墨鏡滑落到地上,身旁的小女孩悄悄撿起戴了起來,姜夏嵐發現墨鏡不見。
尋找時發現小女孩的身後再次出現黑影,正是女孩死後的樣子,姜夏嵐驚恐地望著乘客們,也全部被黑影籠罩,姜夏嵐預感飛機要出事,發了瘋一般嘶吼著阻止飛機起飛,但乘務人員押送她下了飛機,不過多久,飛機失事,乘客無一生還。
Ⅶ 電影行業詞彙(五)
Scene 場,場景
由單一鏡頭或數個鏡頭組成的戲劇單位。
Science-Fiction Film 科幻片
電影類型的一種,其特色的情節包含了科學奇想。喬治里葉的《月球之旅》是電影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Screwball Comedy 神經喜劇
始於1930年代的一種美國劇情片,特點是嘲諷、性坦白、羅曼史、滑稽突梯之情境,以來自不同社會階層可愛的人物為號召,並涉及動作激烈的事件。
Screwball Comedy 脫線喜劇
在1930年中期出現的一處美國喜劇電影,描述的往往是荒唐絕倫、體編統盡失的家庭沖突或愛情沖突。
Script 電影劇本
泛指以文字描述整部影片的人物和動作內容,所採取的各種寫作形式。
Setting 場景
整部或部分電影的拍攝場地。
Shadow Play 皮影戲
在一張半透明的布幕或紙幕背後,操作平面的皮革道具,利用燈光在幕上形成的剪影進行表演的一種藝術表演。最早起源於中國,是電影發明前的活動光影響到影像。
Shooting Script 分鏡劇本
亦稱為"導演劇本",包含動作、對白,以及導演和攝影師的重要工作資料之劇本。
Shot 鏡頭 攝影機單一一次的開機,也指開機所拍攝下來的那段影片。
Slate 場記板
上面以粉筆寫著場次、鏡次、導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資料的小木板,上緣還附有一段拍扳,上塗黑白相間條紋,一端可以開合,可以拍出清楚響聲,以便剪接時聲畫同步作業的進行。
Soap Opera 肥皂劇
濫情的廣播連續劇或電視連續劇。
Sound Boom 麥克風桿
一支供懸掛麥克風用的桿子,可延伸至場景上空隨人或物之移動而移動。
Sound Effects 音效
為增進一場面之真實感、氣氛或戲劇攜飢拆訊息,而加於聲帶上的雜音或聲音。
Sound Track 聲帶
位於有聲影片邊緣的光學聲軌或磁性聲軌,可承載對白、旁白、音樂和音效。
Special Effects 特殊效果
不是以直接的電影拍攝技巧獲取的鏡頭。包括需要使用輪廓遮幕、多重影像蒙太奇、分割銀幕、畫面漸量、模型等技巧的鏡頭。也應用於爆破、彈道效果和機械效果。
Spectacle 大場面電影
具備華麗之美術而設計、史詩主題和雄偉場面等特色之電影。如:《賓漢》(1962)、《星際大戰》(1977)、《窈窕淑女》(1964)、《大地肢笑震》(1975)。 Splice 接合
接合兩段影片的動作——使用的方法包括:粘合、接合、貼膠帶,或以釘子或扣眼處理,亦指影片交疊或接合的部分。
Squib 槍擊效果
電影製作中的一種引爆裝置,用來模擬中彈的狀況。
Stand In 定位替身在安排布景、設定攝影機位置、測光、調整燈光等繁瑣過程中,暫時代替明星站在表演位置上的人。
Star System 明星制度
透過強調領銜主演的演員而非影片的其他成分的宣傳,來吸引觀眾的制度。
Still 定格
電影鏡頭運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為銀幕上映出的活動影像驟然停止成為靜止畫面(呆照)。
Stills 劇照
為了促銷而自一電影場面中拍下來的,或從影片畫面上取下的照片。
Straight Man 搭檔諧星
在銀幕上,以搭檔方式演喜劇的諧星。
Structural Film,Perceptual Film 結構電影,知覺電影
使用或慢或快的攝影機運動、重復配音、極長的伸縮鏡頭、閃爍的影像或拍攝銀幕上放映的影像的電影,目的在探討電影媒體的結構。
Studio Film 片廠電影
在攝影棚內搭景拍攝而非實景拍攝的影片。
Stuntman 特技演員
被僱用來替代電影演員表演需要特別體能、體力的技術動作或危險動作的人。
Subjective Time 主觀時間
影片角色所經驗或感覺的時間,經由攝影機運動和剪接來表現。
Subtitles 翻譯字幕
即印於影片下沿的對白翻譯。
辯棗Sun Gun 太陽燈
一種可攜帶的手持輕電池燈具。
Surrealist Film 超現實主義電影
現代電影的一種運動,1920年興起法國,主要是將意象做特異、不合邏輯的安排,以表現潛意識的種種狀態。
Suspense Film 懸疑片
情節使人對主要人物的命運引起關切,而造成高度焦慮和緊張感的一種電影類型。
Tail 尾片白片
一卷影片末端所接的一段不透明膠片,以確保影片完整的放映到最後一格,也對影片有保護作用。
Talent Scout 星探
指專事發掘那些具電影表演才能,而且有可能成為明星的伯樂。
Teaser 片頭,
開場戲指放在電影片頭字幕前的一場戲,旨在引導觀眾對以後故事的興趣。
Thriller 驚悚片
以偵探、神秘事件、罪行、錯綜復雜的心理變態、或精神分裂狀態為題材的一種電影類型。
Timing 動作時機
在一場戲里頭,導演或演員為達成某種節奏或其它效果,而對戲劇動作的表演時機特意去加以掌控之意。
Titles 字幕
附加在影片上的種種文字,如影片的片名、演職員表、唱詞、譯文、對白、說明詞以有人物介紹、地名和年代等。
Trailer 預告片
將精華片段,經過刻意安排剪輯,以便製造出令人難忘的印象,而達到吸引人的效果的電影短片。
Travelogue 觀光影片
以各種有趣的風土民情為題材的一種紀錄片。
Treatment 故事劇本
電影劇本的一種摘要,在內容上包括了完整的故事情節發展,全部的主要場景,以有一些具有關鍵性的對白。
Underground Cinema 地下電影
做為獨立製片影片、前衛電影和實驗電影的同義詞。也指處理尖銳題材,或故意反傳統的電影。
Universal 環球電影公司
由卡爾藍默爾於1912年成立的一家美國電影公司。
Upstage 後表演區
劇場用語,指一個場景的後邊地帶,即距離攝影機較遠的地帶。
Venice Film Festival 威尼斯影展
世界上的第一個國際影展,開始於1932年,所設獎項為 金獅獎。
Voice Over 旁白
說話者不出現在畫面上,但直接以語言來介紹影片內容、交待劇情或發表議論,包括對白的使用。
Walk On 龍套演員
電影中的小角色,作用是如背景般陪襯主角,而且多半沒有對白,在演職員字幕中也不一定能夠列名。
Walk-Through 試戲
即排演,進行時不按攝影機快門。
War Film 戰爭片
以描寫戰爭或以戰爭為主要故事背景的電影類型。
Warner Brothers 華納電影公司
於1919年,由華納四兄弟成立的一家美國電影製作公
司。拍攝了美國影第一部有聲劇情片《爵士歌手》(1927)
Weepie 感傷劇
美式俚語,原意為"掉眼淚",後來轉借來指那種專門製造感傷情節的愛情文藝片。
Western 西部片
美國特有的一種電影類型,大多以十九世紀後半斯的美國為背景。第一部西部片是1903年愛德溫波特根據1900年匪徒打動火車事件而拍攝的《火車大劫案》。
Whonit 擒凶片
神秘恐怖片或偵探片的俗稱。
Archetype 原型
源自心理學學卡爾容格的名詞,指神話、宗教、夢境、幻想、文學中不斷重復出現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記憶和原始經驗的集體潛意識。這種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細節、劇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喚起觀眾或讀者潛意識中的原始經驗,使其產生深刻、強烈、非理性的情緒反應。
Archive 電影資料館
電影資料館是基於學術研究、歷史研究或社會教育的目的,而收集各種影片、書籍等相關資料,加以歸檔保存的一種機構。電影資料館還有一個國際性組織,"國際電影資料館聯盟"(Fiaf)
Atmosphere 氣氛
一部電影的主導氣氛或情調,能使觀眾透過電影的動作或背景產生聯想,引起心理反應。造成氣氛的要素有很多,包括場地、布景、燈光、節奏、攝影機運動和背景音樂等。
Audio 聲音
原為拉丁文"聽"的意思,電影的構成因素之一。電影的聲音在體分為對白、音樂和音效三個部分。
Auteur Theory 作者論
西文從文藝評論移植過來的一種電影批評理論。根據這一理論,一個導演如果說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現出題材和風格上的某種一貫的特徵,就可算其為自己作品的作者。
Block-Booking 賣片花
指好萊塢製片公司在開始投資和發展自己院線時,所採用的一種影片發行和租映的方式。放映商為了要購買某家製片公司的影片,就必須連帶買下這家公司該年計劃完成的其它影片,即使許多影片都未試映過。
B/W,Black-And-White Film 黑白片
指在葯膜上呈現不同層次的灰色影像的底片所製作的影片。黑白片為表現主義式的光影運用提供了很大的發揮空間,心理意涵往往也可以透過灰色層次的巧妙變化來傳達,場面的氣氛也可以經由影調的處理來加以創造。
Censorship 電檢制度
各國政府對電影檢查採取的制度一般包含三個層次:(1)指拍攝前對電影題材之壓制;(2)指對完成影片之檢查,使其傳播管道貌岸然受到阻絕;(3)指由檢查人員刪剪影片,或鑒於爭議性的內容,禁止整部影片。
"美國電影協會"
在1968年設立分級制度,取代好萊塢的自律守則。分級制度依據影片對不同年齡階層的適宜性,將電影區分四類:G級(普通級,年齡不限)、Pg級(輔導級,年齡不限,但需有家長陪同)、R級(限制級,17歲以下觀眾需有家長或監護人陪同)、X級(成人電影,17歲以下觀眾禁止入場)。
Chambara Film 武士片
描述日本武士的古裝電影,斗劍是此類電影歷久不衰的特色,如《宮本武藏》(1940-41)與《忠臣藏》(1932),這種電影很象我國的武俠片。
Cinecitta 電影城
歐洲的復合式電影片廠,距離羅馬市中心約6哩處,建於1937年,形態似好萊塢,所以被稱為"泰伯河上的好萊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為了節省製作費和稅金的支出,美國電影公司曾在這里大量製作影片。
Cinemascope 新藝綜合體
1928年法國人亨利克瑞雄發明,是一種使用變形鏡頭的寬銀幕系統,1952年由二十世紀福斯公司買下專利權。1953年首部新藝綜合體的商業電影《聖袍千秋》在紐約首映大受歡迎,使其它大電影公司也相繼採用。新藝綜合體的35毫米電影畫面比例為2。55:1。
Cineorama 圓景電影
最早的多銀幕放映系統,是用100公尺長的白色幃幕作成圓形銀幕。曾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展示,但警方認為這種放映系統易引起火災,因此,圓景電影展覽館只放映了三次電影,就被警方關閉。
Cahiers Du Cinema 電影筆記
法國的電影雜志。創刊於1951年,奠定電影批語的美學觀,與當時批評界的矯飾風氣相抗衡,使人重新評估商業電影對電影藝術的貢獻。
Camera-Stylo 攝影機鋼筆論
該詞由法國導演亞歷山大阿斯楚克於1948年所創,字面上的意思是"攝影機筆"。它認為電影已成為一項具特定語言的自主藝術,並倡導依此觀念而來的電影藝術藝術創作、電影藝術家,不僅是導演,也需自撰劇本,從而能主動的控制整個創作的過程。
Cinerama 新藝拉瑪體
一種多銀幕放映系統,首度在商業上使用是在1952年。新藝拉瑪體使用三架攝影機,三架放映機,一個弧形寬銀幕,以及一個復雜的立體聲音系統。三個分離的影像同時被投射到弧形銀幕上,提供觀眾165度的開闊視野。第一部以新藝拉瑪體拍攝及放映的影片《這就是新藝拉瑪體》(1952)基本上只在展示這種系統的特色,但由於引起觀眾好奇,而在商業上成為一次成功的冒險。
Continuity Sheet
1。場記表由場記記載及保管的記錄,註明場景和每一個鏡頭在場記板上的號碼,鏡次的號碼與其好壞,使用鏡頭與光圈的種類,拍攝時演員說出的台詞、動作、道具、服裝的細節等等。
2。套片順序表
指剪接師在剪接負片拷貝時,將每一個場景的主要號碼排列出的順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