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老師•好》︳苗老師的救贖
於謙老師飾演的高一(三)班語文老師,在開學第一天與同學們鬥智斗勇的短視頻,確實吸引了我的眼球。
雖只有短短幾分鍾,就讓人慾罷不能,有了一睹為快的慾望。幸好,字幕上留有《老師•好》,沒費周折便找到了這部片子。
夜色深沉,隨著劇情的跌宕起伏,我回到了曾經的青春校園,回到了那段讓人不能忘卻的年代。
電影講述了上世紀八十年代的南宿一中,開學的第一天,苗宛秋老師推著二八杠自行車,昂著頭走在校園里,人們投來的是艷羨的目光和一陣陣的恭維。
隨後,一身痞氣的洛小乙、寧靜溫婉的安靜、時尚新潮的關婷婷、傻里傻氣的腦袋、喜歡跳舞的文明和建設、喜歡嘰歪的海燕、販賣小物品的耗子等等相繼登場。
從那以後,高一(3)班因為他們的存在,故事而層出不窮。苗老師的自行車,也成了這些故事中,不可或缺的角色。然而,同學們並沒有想到,這位嚴肅的老師會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八十年代的校園里,自行車、汽水等,都有著鮮明的時代感。特別是有同學在課堂上看武俠小說,然後被老師沒收;在課堂上搶話,被老師罰站到黑板前;參加文藝匯演,穿著健美服等等,這些都充滿著時代氣息。
影片中武俠小說愛好者、滿腦子鬼主意的王海;家境富裕、優越感十足的關婷婷;熱愛霹靂舞、搞笑擔當的「文明和建設」;帥氣但「痞氣」的洛小乙;學習好、膽小的安靜等等。他們一個個純真的臉蛋,讓人印象深刻。
另外,本片之所以能讓觀眾有種賞心悅目的觀影體驗,是在於此片一方面將大部分的笑點橋段都集中在「老師教訓學生」與「學生對抗老師」的那些種種細節上,如:學生用計謀跳霹靂舞吸引老師注意力,然後破壞老師的自行車;找人代寫入團申請書,然後寫成了武俠風格濃烈的宣言等等。
還有一方面,本片通過師生相處的細節,去還原那個時代老師和學生的共處狀態,如沒收口紅、罰站;還有為了幫助患腦瘤的學生,老師可以捐出了一個月的工資;老師請學生吃飯;老師還無償給家境落後的非本校學生做課外補習;老師的自行車丟了後,全班同學利用晚自習的時間為老師找回了自行車,老師卻嚴厲地批評了大家浪費了學習時間。
老師和同學們通過長時間的相處,漸漸化解了矛盾,然後互相幫助,逐步形成了「好老師」與「好同學」,而充滿溫情的校園生活。
最後,此片最具有實力派和內容硬核元素的無疑是既是監制,又是主演,更是著名相聲演員於謙老師了。在故事裡,他飾演一名有「缺陷」的苗宛秋老師,他一方面思想專制頑固,刻板於有問題的學生,偏向學習好的學生,以高考成績為導向,以集體榮譽為核心,強調刻苦學習,禁止發展個性;但另外一方面他又宅心仁厚,敬業無私。讓一個有豐富舞台相聲經驗的於老師來飾演這個「缺陷」老師是最好不過的了,於老師也用他的精彩令人難忘的演技成功演出了這么一個性格矛盾 ,性格缺陷的老師角色,使得片中的這個老師形象更為立體,更加有血有肉,也更為真實。
在本片要表達的主要內容硬核和中心思想的,就是影片想通過這個有「缺陷」的苗宛秋老師,去展露以他為代表的那一群被應試教育的壓力而產生的老師的專制形象和「缺陷」性格。
故事中的苗宛秋本來是考上北大的,但家庭原因不能上學,後來做了老師,於此同時又受到當時應試教育是主流的思想頑疾影響,就使得這個仕途坎坷的苗宛秋出現了諸多「缺陷」,這無疑是在應試教育下對老師的一種關懷和同情。
電影還通過品學兼優的 「北大苗子」學生安靜,作為學生代表貫穿全劇。同時在情節上,在師生相處融洽的情況下,影片也巧妙地通過設置戲劇化的表現手法,讓苗宛秋攤上了被冤枉私自收費補課而停課這件事上,而擺平此事向縣政府喊冤的正是學生安靜。
最具戲劇化的並將故事推向高潮的一幕在於,當擺平事情後學生安靜卻在回家途中因車禍導致殘疾了。這就使得苗宛秋內疚終身,也使得他的教學觀念和性格在這學生安靜幫他的這件事上都發生了質的變化,於是他離開原來的教書地方,到了其他教書的地方,繼續用新的教學理念和新的方式履行「老師」的職責,最終實現內心的和解。
但另外在作為應試教育受害者的角度上來說,苗宛秋轉變教育觀念,繼續踏上教師之路,這又何嘗不是一種踏上自我救贖之路?
故事最後一幕,白發蒼蒼的苗宛秋拄著拐杖去看學生安靜,他的背影以及學生安靜的笑容,多少都是令人感到絲絲的師生情深的懷舊情感,但那都是一種表象。
本片的目的表面上是說懷舊最純粹的師生之情,實際上是傳遞和教導大家那種認清生活的真相之後,依然熱愛生活的思想。
而最微妙又隱喻的地方在於,那個「認清生活的真相」的真相就是因為應試教育使得苗宛秋老師和學生安靜都成為了受害者,但他們依然熱愛生活,這就是最重要的。
如果從這種隱喻的批判視角,可以說這個故事的結尾看來是多麼的既溫情又是殘酷悲劇的。這無疑是一種無聲的申訴,這也是一個關於講述應試教育受害者「缺陷」老師的自我救贖的故事。
其實,影片的真正意願是讓這個GJ對應試教育有所反思,從而也踏上一種全新的教育制度的「自我救贖」之路。
⑵ 洛小乙是什麼電視劇里的
不是電視劇,是電影《老師·好》裡面的人物。
洛小乙,一個熱血方剛、桀驁不羈、義氣憤青的倔強少年,為了苗老師的自行車,聯合同學們一起展開了一場曠日持久的「保衛戰」。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於謙飾)老師推自行車昂首走在校園,接受著人們艷羨的目光和紛至沓來的恭維。 桀傲不馴的洛小乙(王廣源飾)、溫婉可人的安靜(湯夢佳飾)、新潮前衛的關婷婷(秦鳴悅飾)、大智若愚的腦袋。
舞痴兄弟文明(郝鵬飛飾)建設(郜玄銘飾)、八婆海燕(徐紫茵飾)、奸商耗子(孫藝楊飾)……三班是一個永遠也不缺故事的集體。 苗宛秋怎麼也不會想到,他即將走進的這個三班將會成為他以及他身邊這輛自行車的噩夢。三班的同學也沒有想到,這位新來的老師改變了他們的一生。
⑶ 關婷婷 洛小乙是啥電視劇
不是電視劇,而是電影《老師·好》。
洛小乙在影片中是一個血氣方剛的少年,他為了苗老師的自行車,和同學們展開了一場持久的防禦戰。影片中的洛小乙由王廣源扮演,他平時很調皮,但是最後還是被苗老師所改變。
《老師·好》是由於謙監制,張欒執導,於謙、湯夢佳、王廣源、秦鳴悅、徐子力、孫藝楊、徐紫茵、郝鵬飛、郜玄銘主演的青春校園電影。該片以苗宛秋老師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師與學生們的「鬥智斗勇」的有趣故事。
影片評價
《老師·好》不僅藝術地再現那個時代的「真」——校園的天真、學生的率真、老師的真誠,而且熾熱地表達了那個時代的「情」——愛生的真情、朦朧的愛情、互助的友情。這種「真」和「情」,以及它們各得其所的呈現方式,賦予了影片一種特殊的格調和魅力,讓蹩腳的故事變得有意思,讓粗糙的人物變得有血有肉。
有了這種「真」和「情」作為底色,電影內外的笑聲就脫離了段子的油滑,淚水也有異於煽情後的無感。而這種「真」「情」,正是教育類電影所缺的,更是當下越來越專業化的校園生活和師生關系中久違的。
⑷ 電影老師好教育局獎勵苗老師一輛
在電影《老師好》里區里的給先 進 工 作 者苗宛秋老師一輛嶄新鋥亮的自行車作為獎勵。
⑸ 電影老師好教育局獎勵苗老師一輛
在電影《老師好》中,區教育局為了表彰先進工作者苗宛秋老師,特意獎勵給他一輛嶄新鋥亮的自行車。這輛自行車不僅象徵著苗老師對教育事業的貢獻和付出,更寄託了教育局對他未來工作的期待與祝福。
苗宛秋老師在電影中的形象,不僅是一位充滿智慧和愛心的老師,更是一位勇於承擔責任、敢於面對挑戰的教育者。這輛自行車成為了他職業生涯中的一件珍貴紀念品,時刻提醒著他肩負的責任與使命。
電影通過展示苗老師與學生們之間的溫馨互動和深厚情感,傳遞出一種正能量。自行車獎勵的背後,是教育局對優秀教育工作者的認可和鼓勵。這樣的獎勵方式,不僅能夠激發更多教師的工作熱情,也能夠促進教育事業的蓬勃發展。
苗老師的故事激勵了無數觀眾,讓他們更加珍視教育的重要性。這輛自行車不僅僅是一件實用的交通工具,更成為了電影中一個充滿象徵意義的符號,承載著對教育事業美好未來的期許。
苗宛秋老師的故事在電影中得到了生動呈現,他不僅是一位出色的教師,更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教育先行者。通過這部電影,觀眾們得以深入了解一位優秀教師的內心世界,感受到他對教育事業的熱愛與執著。
教育事業的未來需要更多像苗老師這樣的教育工作者。這輛自行車獎勵不僅是對苗老師個人的肯定,更是對整個教育領域的一種激勵。電影《老師好》通過這樣一個小故事,向觀眾傳達了對教育事業的深深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