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要找一部美國電影講的是一個中學音樂教師,幫助了許多的孩子,自己的兒子卻是聾啞人,
Mr. Holland's Opus
春風化雨
導演 Stephen Herek
演員
Glenn Holland (Holland先生) Richard Dreyfuss
Iris Holland (Holland太太) Glenne Headly
Bill Meister (Holland的好友,體育教師) Jay Thomas
Jacobs校長 Olympia Dukakis
Wolters副校長 William H. Macy
Holland先生剛剛開始做中學音樂教師時,只是希望能有更多的時間創作自己的作品,並沒有把教書太當回事。直到有一天校長和他談到了這個問題,他才發現教書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於是他開始認真地從事這項看來簡單的工作。
在二十多年的教學過程中,他用他所熱愛的音樂感動了許許多多的學生,也幫助了他們成為有用之才,並且建立了學校的管弦樂隊。他曾經最大的遺憾是他唯一的兒子聽力有缺陷。經過種種努力,他的兒子也終於能夠獨自立足於社會。
由於學校縮減預算,Holland先生的音樂課被迫取消了,他必須提前退休。與他相濡以沫的妻子在學生的幫助下,為他舉行了大型的退休告別會。學校的禮堂坐滿了曾經獲益於他的教育的人。在Holland先生的指揮下,樂隊再一次奏起了樂曲。也許Holland先生從來沒有創作出他希望的偉大作品流芳百世,但是他所教過的學生就是他最好的作品。
--------------------------------------------------------------------------------
這部影片並沒有驚天動地的故事情節,但是卻感人至深。特別是最後的一個場景,Holland先生所教過的學生聚集在禮堂,為他們的老師送行,總是能夠讓人感動得熱淚盈眶。它再一次昭示,再沒有比用自己的生命啟示他人更偉大的愛。
② 一部關於音樂老師的電影
《生命因你而動聽》,非常感人的影片
1995年1月1日上映
製作公司是Interscope Communications
發行公司是哥倫比亞三星影業(Columbia TriStar Film)
影片《生命因你而動聽》英文原名為Mr. Holland』s Opus,這是我見過最貼切而典雅的譯名之一。
在所有的學科中,有一樣東西最沒有實用價值,也最難教,這就是美。因為美不能被寫在教案上,擁有它與否不能改變麵包數量的多寡。而且,一個人進了美的殿堂後,往往變得拙嘴笨舌,或者自私無比,他很難退出來拉著你的手,帶你進去一起參觀,告訴你如何去欣賞。
幸運的是,我們有《生命因你而動聽》里的霍蘭德先生。聽古典音樂打瞌睡?那麼他會在鍵盤上敲擊出爵士樂來刺激你萎靡的精神,然後一點點告訴你,這曲子和巴赫的名曲之間的關系。告訴你,你喜歡的流行音樂和那些你所畏懼的嚴肅音樂之間的傳承關系。
喜歡演奏卻沒有天分?吹單簧管就像個肺癆患者一樣四下走風變音?來,看看霍蘭德先生是怎麼教他的女學生的:他搶走了樂譜,告訴女孩說曲子都在心裡,不需要再看了。當女學生依然毫無進展時,他問女孩子一個非常奇怪的問題:「你最喜歡自己臉上的哪一部分?」女學生回答是頭發,因為她父親說她的頭發像是日落黃昏。於是,霍蘭德先生在女學生耳邊低語:「那麼,吹奏日落吧!」這一次,女學生真的做到了。
而在一開始,霍蘭德先生只想著盡快結束他的教學生涯,以完成他的作曲,成為一名偉大的作曲家。但是他最終沒有那麼做,卻成為一名中學音樂教師,一生如此。他用音樂改變了無數學生的命運。更重要的是,他教會了他們什麼是音樂之美,使生命不再是一個枯燥乏味的循環,而是閃爍著音樂的點點燭光。
生命如歌,如果說美也可以被教授和傳承,霍蘭德先生告訴了我們其中的一個原因:憑著愛。
片之中的何蘭先生好像放棄了自己曾經的理想,但是卻找到了生命中最值得驕傲的事業!幾個片斷給我很深的印象:
1、就是校長問何蘭先生說周二要開會,他說有事情不能參加,校長的一番話「在放學鍾響後,從沒任何師生比你更熱衷和快捷到停車場的」……「作為教師有兩個任務,一是給青少年傳授知識,但更重要的是給他們方向!」這就是我看到中國教育中最欠缺的方面!
2、當他的自己的孩子有聽覺障礙的時候,給學生講貝多芬的時候,那種激動莫名的感受,最大的矛盾由此開始了,你試想自己處於相同情景,怎能不痛心,怎能不感動!
3、當他為了自己的兒子舉辦了音樂會,唱出了自己對於孩子的真摯的愛,全片很多次用他和孩子之間的沖突以及真情流露去打動觀眾。
4、最後的「退休」專場音樂會,曾經的學生也是現在的州長說的一番話:「荷蘭老師對我的一生有深遠影響,對我們許多人的一生亦然。據說他經常在寫交響樂,那可令他名成立就的交響樂,但他沒有發達,也沒成名,除了本區,所以他或會以為自己很失敗,但他錯了,因為我認為……他的成功比名成立就更甚。環顧你四周的人吧,這沒一人不曾受你影響,全因你,我們都成了更好的人。我們是你的交響隊,我們是你作品的音符和旋律,我們是你生命的樂章!」最精彩的片斷,我感動了,不是那種流淚的,而是從內心深處發出的感受,激動不已,興奮莫名!
生命中什麼是最重要的?是地位,是財產,是名譽,還是家庭,或許每個人都有自己的定義,你可以給自己一點點時間,去思考一下這個問題,簡單嗎?不一定,因為你不知道你以後是什麼樣子的,可能你會很富有但卻很孤單,你可能很快樂但是很簡單,你可能很無憂但是很平淡……當你想出來以後,你可能又會後悔,因為我們不是容易滿足的。當你有了DVD去代替VCD和錄像帶的時候,你滿足了嗎?你不滿足,因為你想可能還會有更好的媒介來取代DVD;當你買第一張DVD的時候,你曾經很興奮,大約10元錢就可以享受到了夢幻一般的視聽感受,可是你在想,能不能花更少的錢來買更的盤,所以開始了四處買碟的生涯,就是為了一元錢或者是服務上的滿足;當你營造出了5.1的效果時,你驚奇了,原來還可以這樣看電影,那種身臨其境的感覺很美妙,但是你卻在想,我能不能有更好的效果,更好的音箱、更大的屏幕、更舒服的環境……我們真的那麼難以滿足嗎?也許有太多的未知等我們去發掘和期待~~~
你不能改變生命的長度,但是你能改變他的寬度。
③ 好看的外國電影
推薦幾部非常好看的外國電影,第一部《放牛班的春天》,這是一部法國的音樂電影,講述的是一個懷才不遇的音樂老師來到一個男子寄宿學校,這個學校里都是「問題兒童「。不同於校長的暴力嚴管,音樂老師馬修選擇用音樂打開孩子們的心靈,我們可以看到孩子們純潔的靈魂以及馬修老師偉大無私的精神。
第二部《忠犬八公的故事》,影片講述了一位大學教授收養了一隻小秋田犬八公,並給予它溫暖和疼愛,呵護它慢慢長大,後來教授因病辭世,再也沒有回到車站,然而八公在之後的9年時間里依然每天按時在車站等待,直到最後死去的故事。
第三部《泰坦尼克號》, 影片以1912年泰坦尼克號游輪在其處女座起航時觸礁冰山沉沒的事件為背景,講述了處於不同階層的兩個人窮畫家傑克和貴族女露絲拋棄世俗的偏見墜入愛河,最終傑克把生命的機會讓給露絲的感人愛情故事。
④ 找一部外國電影,關於教師的歐美電影
英文名: Choristes, Les
中文名: 放牛班的春天
在一個封閉嚴厲的寄宿學校里,缺乏關愛的孩子們在音樂老師的幫助下,通過音樂得到心靈救贖的故事。該片以其觸及心靈最深處的真摯細膩的情感,陽光般溫暖的人性光輝和人文關懷,在人口僅7000多萬的法國掀起了850多萬人的觀影狂潮,創下了4000多萬歐元的票房記錄,並被法國選送參加明年奧斯卡最佳外語片評獎,它將與《十面埋伏》一決高下。 片中,Coulais與保加利亞交響管弦樂團以和煦動人的鋼琴、暖和的交響樂搭配影片中童星如天籟般優雅、聖潔、和諧的唱詩班大合唱,將傳統電影音樂的溫情感受與來自童真心靈的頌唱,為影片中的師生,還有深受電影感動的影迷留下一個美好的音樂記憶。片中飾演皮耶的童星尚巴堤莫里耶精採的男高音獨唱更贏得歐陸傳媒的贊賞,推崇為頗有維也納少年合唱團水準的演唱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