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9月3日閱兵背後的故事
2015年9月3日舉行的紀念中國人民抗日戰爭暨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閱兵背後有著諸多感人故事:
- 官兵艱苦訓練:擎旗手趙一鳴肩扛3米長、15公斤重的旗桿訓練,右肩磨破化膿結痂成繭;三軍儀仗隊女儀仗隊員高強度訓練,幾乎每月磨壞一雙馬靴,肩背常出現訓練傷;某型突擊車駕駛員明金山耳朵常泡在汗里,官兵用吸管導汗;李雲龍為糾正「羅圈腿」用背包繩捆膝蓋,還曾吞掉粘在嘴角的甲殼蟲,冰雹中也紋絲不動。
- 將軍積極參與:50多名帶隊受閱的中將、少將平均年齡53歲,最大58歲。劉法峰少將每天以標准軍姿看新聞,兩個月減體重,與戰士同站軍姿;洪江強少將第二次參加閱兵,力求比31年前更完美;女將軍田鷗為糾正敬禮彎手腕,用鐵絲和板子夾手腕訓練。
- 追求萬無一失:某型突擊車方隊總教練趙治平,在高溫下花兩小時排查一顆螺絲;升旗儀式護衛方隊的王丙乾每天練指揮刀動作上千次;坦克駕駛員丁輝第三次參加閱兵,誓保「零誤差」。
- 個人默默奉獻:中士白照陽腳底長泡不聲張,怕影響訓練進度;坦克駕駛員賀國光推遲婚禮參加閱兵,因「閱兵臉」發愁,未婚妻卻視其為榮光印記。
此外,訓練方式也有所創新,利用遠程網路視頻系統監控地面方隊異地分訓,引進北斗定位導航技術研發訓練考核系統,製作電子沙盤和閱兵模擬模擬系統,顯著提高了訓練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