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有哪些大陸人不太知道的卻又非常好看的粵語電影
1982年後的佳片基本上被上面答案說得差不多了,羅列很多,很詳盡,圖文並茂,很有心。
圈幾個關鍵詞,就是黃子華,黃秋生,劉青雲,吳鎮宇,杜琪峰,彭浩翔,陳果,徐克。
我想說的,大陸人也包括兩廣觀眾,而兩廣觀眾有珠江台有翡翠台有鳳凰衛視,上述朋友舉的一些經典港片其實在珠江台等早就看過很多了,像黃子華 劉青雲的阿獃拜壽,幾乎是常播常新。
然而其他地方同樣有錄像廳有點播台(小時候的產物),但可能接受粵語原聲影片的機會微乎其微。
我覺得對於我們來說,很遙遠很陌生的,應該是帶有本土色彩也就是港味濃重的電影,囿於裡面的觀念或者票房以及語言等原因,無機會廣泛地傳播。就像唐伯虎點秋香,當時在上海放映時,被上海紙媒點名批評不知所雲.....大話西遊是與內地合作的,後來的際遇都清楚,不說了。這些現在肯定是為人熟知的,但同樣有一些,歷經時間的洗禮,仍然未能翻案,或者說,所知者甚少。
那我就嘗試捋一捋。
粵語殘片時期的佳片,就不贅述了,新馬師曾,梁醒波的那些南北喜劇,有興趣的可以看看。周星馳承認自己偷師的幾位喜劇大師是:波叔、許冠文。
後來進入了國語片的繁榮時代,電懋、長城、以及後來的邵氏都是拍國語片。比較經典的有《四千金》《太太萬歲》(非內地石揮的那部) 《倩女幽魂》《梁山伯與祝英台》(當時凌波到訪台灣造成台北全城轟動,成為狂人城)
早期的這些年代久遠,大部分與我同齡的年輕觀眾可能都接受無力。但有一部不得不提,就是72年邵氏出品的粵語電影《72家房客》,楚原執導,全明星陣容,一舉成為當年票房冠軍。現在很多香港喜劇電影的橋段,都來自於此。 內地的版本雖然早,但大陸觀眾可能兩個版本都不怎麼清楚,現在珠江台仍然有做這個同名電視劇,一些阿公阿婆仍然看得津津有味。
七十年代中後期,許氏兄弟的喜劇電影受到熱捧,風頭一時無兩。相對來說,北方觀眾可能對許氏兄弟了解不深。 代表作品《鬼馬雙星》《天才與白痴》《半斤八兩》都是質量上乘,以至於82年的《摩登保鏢》仍然能強勢成為票房冠軍。
八十年代的新藝城,後期的德寶,以及九十年代的UFO,都在出產大片的同時,有質量不錯的小眾佳片問世。 特別是像UFO、仝人、學人這些,有很多內地人不太知道的好電影。
新藝城:
《陰陽錯》
有最美的倪淑君,有最好聽的幻影,在當時看來還算新奇的筆仙題材,算得上是經典的愛情電影。
《奪命佳人》
新藝城的劇情片里我認為是堪稱翹楚的影片,以前在邵氏混的有「緊張大師」之稱的孫仲執導,梁家輝的心機男形象讓人發惡夢,林青霞的表現中規中矩,但片子質量不錯。
《聖戰風雲》
林嶺東對於港片迷來說,不算是冷門了。稍微閱片多的朋友都能數道出個風雲三部曲來。然而我覺得這個應該也能算風雲番外篇了,第一次將觸角伸展到北歐,整部片非常有國際范。你能想像黃光亮 韓坤這樣的大老粗對著老外飈英文的場景嗎?那感覺,和周潤發在張耀揚面前說「我大聲講話唔代表我無禮貌」是一樣一樣的。high啊!
《紅場飛龍》
如果說上面幾部我們大陸觀眾都有很多印象的話,這部可能比較少。第一,因為這是個失敗之作,成績不佳導致後來也沒有重映或者修復出碟之類的。第二,我仍然推薦是因為這是個失敗的野心題材。
改編自日本漫畫《淚眼煞星》,同時和蘇聯專制以及當時的時局聯系起來,此外還有日本女忍者的訓練等噱頭。 這樣的題材在當時不爆,真的是導演和選角的問題,我覺得選許冠傑是個錯誤,應該選當時的三劍客之一黎明(還沒有四大天王)。至於為什麼,你們看了這個和《原振俠》就知道了。
德寶還有UFO,以及後來彭胖子和杜汶澤合作的公司,都有些不錯卻遭到冷遇的作品........
打字好累,有空補上後續吧。
希望你們喜歡~~
——————————————————————————————
德寶:
《異鄉故事》
以女性為中心視角的電影一直是我很喜歡的,同時期鄭裕玲葉童的《神奇兩女俠》就頗有點解放女性和追求獨立的意思,後來張艾嘉葉茜文的《莎莎嘉嘉站起來》更是以此為賣點。 這部電影有點港版末路狂花的味道,只不過那時末路狂花尚未問世。
港姐冠軍鄭文雅和台灣大美女蘇明明,也是一大看點。
《操行零分》
壞小子的懵懂愛情,乖乖女的青春日記。
放在三十年後,就是林超賢執導彭於晏 崔始源的《破風》。
《雙肥臨門》
靈魂互換,關系錯亂。你愛的是她的身體,還是愛她這個人?
沈殿霞和張曼玉,你會選哪一個?
《我未成年》
不良少女袁潔瑩李麗珍成長日記
《神奇兩女俠》
片尾伴著林子祥的《敢愛敢做》,鄭裕玲和葉童牽手在大街上歡快地跑起來,情場浪子王敏德還在捂著被掌摑的臉,一臉苦笑。這一幕真的很難忘掉。
《生死線》
德寶公司里劇情片我很喜歡的一部,一個老師帶著一群學生到一個島上聚會所經歷的一場噩夢。
此外,德寶公司的頭牌作品像富貴逼人系列,皇家師姐系列,三人世界系列,以及很多名聲在外拿過獎的像周潤發的等待黎明,地下情,聽不到的說話那些,就不贅述了。
二友:
陳友和張堅庭合作的公司。張堅庭這個人極為有趣,政治立場和感情傾向都不是這路的,但拍出來的東西亦庄亦諧,諷刺效果極佳。改天另說。
《兩公婆八條心》
香港電影的科幻題材真的不多,但不代表香港人沒有想像力。 藍血人算是比較失敗的,但早期張堅庭和曾志偉等人的創造力是非常豐富,同時也是非常大膽的。
這個屬於小故事合集的類型,但勝在每個故事都比較顛覆,想法很前衛。同時有日本艷星渡邊良子的演出。
《標錯參》
這個是粵語的表達,很多片名可能都看不懂。例如扭計雜牌軍,發錢寒,算死草。其實就是綁錯票的意思。
作為喜劇題材來說,構思一般,但劇情的鋪陳和人設做得很好。洪金寶的角色與他一貫的形象十分違和,結尾更是有意思。
《丐世英雄》
不多說,主演許冠文。再爛都會有他的個人秀做保證。何況這部根本就不爛。
看看當時對四大天王的死忠飯的戲謔惡搞,以及屢見不鮮的對內地人的調侃。
《全職大盜》
吳鎮宇和黃秋生在電梯里調情,很嚴肅的事讓人忍俊不禁。
《亡命鴛鴦》
「97後香港都要回歸了,你居然還陪蘇聯人上床!」
這種台詞,真的是張堅庭寫得出來。
元彪和夏文汐的鴛鴦組合,真的不比其他CP差。
同理,代表作表姐你好野系列就不介紹了。
電影工作室:
(金公主的子公司,徐老怪和前妻施南生辦的)
《驚魂記》
林青霞+王祖賢+李美鳳+王小鳳
孿生姐妹製造的懸疑案。給人的感覺是四個美女在演舞台劇。
《棋王》
糅合了阿城和張系國的同名小說的電影。台灣那部分有點扯,但主要被梁家輝的表演蓋過了。
《花月佳期》
好萊塢有人鬼生死戀,我們有花月佳期。
這種愛情輕喜劇,又好玩,又好笑,還好看。真的是值得多看。
《中日南北和》
可以看做是對吳宇森的顛覆,畢竟是胡大為執導的。
可愛的泉本教子,冷艷的小賢,還有清純的張可頤,加上李子雄,鍾鎮濤,陳惠敏三人搞笑的大合唱,本片看點還是很多。
這個徐克電影工作室的遺珠感覺就這些了,本來棋王都不打算說的。剩下的像倩女幽魂系列,笑傲江湖系列,英雄本色3,喋血雙雄,妖獸都市,青蛇,新仙鶴神針,新龍門。。。。這些說內地觀眾當時不知道,可能嗎?
威禾:
成龍的。與洪金寶的寶禾類似,都是嘉禾子公司。
《說謊的女人》
香港導演里,誰最懂女人,最懂得拍好女人的美? 關錦鵬?徐克?
我覺得是區丁平。
這片里的美人有 關之琳,夏文汐,羅美薇,劉嘉玲,周美鳳,金燕玲。搭上老男人曾江,和小男人大帥哥吳啟華。
你可以看看當時都市人的婚戀觀。
《舞台姊妹》
戲曲版《刀馬旦》,戲子人生,悲歡幾許。
林正英演了一輩子的僵屍道長,剩下的都是在三毛成龍的動作片里摸爬打滾,這一次的演出,格外突出,格外難忘。
Ⅱ 邵氏武俠電影大全(那些90後沒有看過的武俠電影)
導讀:邵氏電影可以說是香港電影的頂樑柱,在70-90年代時拍攝了很多好看的電影,邵氏電影廣告語就是《邵氏電影、必屬佳片》,可見這個名氣不小,正如以上說的,邵氏電影不管恐怖片還是武俠片都是很有劇情的,看起來感覺你最後才能猜到結局,邵氏電影我基本上都看過,下面給大家介紹10部我認為最經典的,而且還是最好看的電影,一起來看看吧。
《五毒》是由張徹執導的動作片。由江生、羅莽、孫建、鹿峰等參演。
故事講講述了:五毒門乃江湖上一惡名遠揚的門派,老掌門靠葯浴維系殘年,身邊只有一個弟子楊得(江生 飾)。有感本門惡事作盡,老掌門命楊得清理本門門戶,並尋找其師叔的寶藏。楊得的五位師兄分別習練五種由毒蟲而來的武功,分別是:蜈蚣(鹿峰 飾)、蛇(韋白 飾)、蠍子(孫建 飾)、壁虎(郭追 飾)、蛤蟆(羅莽 飾)。 楊得喬裝成乞兒,迤邐打探到一座縣城,巧遇隱姓埋名的師叔老夫子一家遭人滅門,兇手正是大師兄與二師兄,雖然本縣何捕頭憑習練蛤蟆功的五師兄助拳將大師兄拿獲,但縣令與二師兄勾結反將五師兄下獄害死。三師兄時常蒙面夜會二師兄,掌控全局於幕後。 楊得發現何捕頭即四師兄後向對方亮明身份,兩人決定合力清除大師兄二師兄,暗處的三師兄決定出手了。
《十三太保》由導演張徹執導拍攝,主演: 姜大衛、狄龍、金漢、李麗麗、谷峰等出演。上映日期: 1970年08月14日。
故事講述了:唐末,黃巢起義軍攻入唐首都長安,晉王李克用(谷峰 飾)受命剿賊,收復都城。沙陀族人李克用其是傭兵十萬,麾下猛將如雲,更有義子組成的十三太保能征善戰,一時風光無兩。 汴梁節度使朱溫客訪觀戰,恰逢黃巢手下第一勇將孟絕海搦戰,第十三太保李存孝(姜大衛 飾)出陣迎敵,活捉孟絕海 ,但李為人持勇傲物,朱溫受辱於功宴,懷恨在心。四太保李存信嫉妒李存孝功高,獻計輕兵直入長安取黃巢首級,李克用命九名太保行刺,由李存孝統領。九人夜入長安,連番血戰後在五鳳樓將黃巢射傷,無奈敵兵勢眾,九人於民女燕姑娘家暫避,期間李存信與十二太保康君利慾行不軌,為李存孝趕出隊伍。李存信、唐君利落寞之際被朱溫蠱惑,誘使李克用入汴梁,朱溫灌醉李克用、十一太保史敬思(狄龍 飾)後痛下殺手,史敬思為保李克用力竭身死,千鈞一發之際李存孝率黑鴉兵趕到。
《千人斬》是由丁善璽執導的奇幻武俠片,王祖賢、王羽等主演。該電影於1991年6月28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故事講述了:劊子手袁德泰(王羽 飾)手段高強,金刀斬過,人犯尤不知死。徒弟二五(錢小豪 飾)與公差等每每看得五體投地。是日,袁德泰斬殺悍匪「鬼八仙」團伙三名成員,幾近完成千人斬記錄。鬼八仙頭目朱七被擒,依法亦當斬,行刑前夜,鍾馗之妹(王小鳳 飾)拜訪袁德泰,請托其失手,以延長朱七痛苦,袁德泰畏懼惡鬼尋仇,將這差事交給二五。行刑時,鬼八仙最後一人——玉殘花(王祖賢 飾)伺機營救無果,卻決心向袁德泰一家尋仇。當夜,二五被朱七鬼魂附體,幸而袁德泰身手敏捷躲過一劫,袁德泰之女巧銀(陳法蓉 飾)為二五驅魔不表。不久,袁德泰自感殺孽深重,轉行開酒鋪謀生,玉殘花混入袁家尋仇,某日鍾馗(午馬 飾)拜訪袁家,拆穿了玉殘花真實身份。
《叉手》由導演 張徹執導拍攝。主演: 郭追 / 錢小豪 / 江生 / 朱客等出演。上映日期: 1981年05月15日香港上映。
故事講述了:本功夫片拍於1981年,為張徹導演,倪匡編劇.故事描述,「叉手」為江湖上新崛起之組織,專殺江湖豪俠,彼等行事,眾人都帶著面具,故彼等究為何人,無人知曉.「八臂哪吒」齊山雲(江生)會同曾軍(錢小豪)及梁勇(朱客)等,赴景陽鎮調查叉手總壇之所在,擬一舉殲滅該組織,為江湖除害。
《七煞》導演孫仲執導拍攝。由主演: 鄧偉豪、元彬、元華、 羅軍等人出演。上映日期: 1979年11月23日。
故事講述了:七煞是紫微斗數中14顆主星之一。七煞是一顆堅毅勇敢的星曜,象徵「威勇」,化氣為「將星」,主「肅殺」。具有運用帷幄的能力,擁有理智而獨立、沖鋒陷陣、冒險犯難的特性。本片為邵氏早期經典武俠改編作品。聞風喪膽的七煞會,再次集結各個分壇主,江湖將掀起血雨腥風,最後被正義江湖人士各個擊破,最終消滅了七煞會。
《冷血十三鷹》,導演孫仲,劇本由倪匡改編自武俠小說家秦紅的作品,並由狄龍、傅聲及谷峰主的動作片。
故事講述了:明朝年間,武林中派系林立,爭斗激烈。而點蒼派的《七星刺血大法》被視為武林寶典,都欲爭而得之。飛鷹堡首領越西鴻為奪取寶典,派出殺手冷血十三鷹先後刺殺多名武林高手,終未得到寶典。最後打聽到寶典在葵花聖母手中,於是圍繞著武林寶典,一場血雨腥風的爭斗又更為激烈展開。
《楚留香之幽靈山莊》是由楚原執導,狄龍、顧冠忠、戴良純等主演的功夫片,1982年在香港上映。
故事講述了:香帥楚留香刺殺八皇爺失敗,遭到了朝廷的通緝和追殺,無奈之中, 楚留香來到了幽靈山莊,找到了那裡的當家老鷹。隱匿在幽靈山莊里的,全都是和楚留香一樣身陷困境的大俠和高手,楚留香之後,獨孤美和柳長街接連抵達。經過連番的試煉,老鷹終於相信了楚留香的忠誠。可實際上,楚留香和八皇爺設了一個局,亦在將企圖造反的幽靈山莊眾人捉拿歸案。在此過程中,楚留香發現膽小如鼠嗜賭成性的胡斐竟然也是八皇爺派到這里來的卧底,兩人一拍即合,相互照應。一番混戰之後,老鷹逃走,而他的真實面目,至今無人知曉。
《五遁忍術》由導演 張徹執導拍攝。主演: 龍天翔、 陳佩茜、羅莽、陳惠敏、朱客等人出演。該電影於1982年04月21日在香港上映。
故事講述了:忍者之王劍淵(陳惠敏 飾)為替敗於武林總盟盟主袁增(關鋒飾)手下的東瀛武士復仇,率領大批忍者前來中土,擺下「五遁陣」,向袁增挑戰。袁增派遣門下八位高手前去破陣,卻因對忍術一無所知,全部被殺。劍淵取勝後意猶未足,派出女忍者純子(陳佩茜 飾)混入總盟作內應,以圖稱霸中原武林。
《沖宵樓》由香港導演張徹執導拍攝。由郭追,錢小豪、鹿峰、王力、龍天翔和孫建主演。該電影於1982年1月9日在中國香港上映。
該電影改編自俠義小說《七俠五義》,人物繁多,情節多變,難得張徹處理得有條不紊,角色性格分明。故事講述襄陽王(艾飛飾)在王府中建造機關密布之沖霄樓,又廣招花蝴蝶花沖(鹿峰 飾)、神手大聖鄧車(王力 飾)和小諸葛沈仲元(龍天翔飾)等江湖俠士加盟,以謀造反。包公洞悉襄陽王叛跡,乃命門生顏春敏(孫建飾)前往查沖宵樓的機關設計,險象橫生,配合新一代張家班的熟練合作,拍出奇詭精妙的動作效果,耳目一新。
《天蠶變之布衣神相》由導演魯俊谷執導拍攝。主演:柯受良、陳觀泰、劉緯民、劉永、魯俊谷等出演。該電影上映於1984年03月22日香港。
該電影改編自黃鷹之武俠名著,雲飛揚(徐少強飾)練就天蠶神功後,雖然躍為江湖上兩大高手之一,卻厭倦江湖,無心爭霸,與愛侶倫宛兒(劉雪華飾)隱居;反之獨孤無敵卻閉關苦練滅絕魔功。隨著二人暫息分爭,東瀛甲賀派教主織月蒼龍軒卻欲稱霸中原。
《鐵旗門》是由張徹執導,郭追,江生,鹿峰,龍天翔等主演的一部江湖武俠影片。該電影上映於1980年8月14日香港。
故事講述了:江湖向來紛爭不斷,兩大門派鐵旗門和神鷹堂一直對立,都想將對方連根拔起。一日,神鷹堂的的堂主給鐵旗門掌門鐵麟發了一封請罪貼,邀請鐵麟前往神鷹堂赴宴,以冰釋前嫌,化解兩派矛盾。鐵麟認為這其中必然有詐,正想拒絕,但大弟子曹風則認為不如將計就計,殺他們一個措手不及。鐵麟認為有道理,於是帶領一眾弟子一起前往神鷹堂。果然,神鷹堂里十面埋伏,鐵麟和弟子奮力將敵人一一擊退,不料,意外發生了!
Ⅲ 找一邵氏的老動作片
[五遁忍術][1982]
影片內容及詳細介紹
導演張徹,主演程天賜,龍天翔,羅莽,陳惠敏,詹森
電影講述忍者之王劍淵(陳惠敏飾演)帶領大批忍者前來中土,欲向武林總盟盟主袁增挑戰。東瀛武士曾敗於袁增的手下,此次是為復仇而來。王劍淵並擺下了五遁陣。袁增欲將忍者擊退,便派遣武林高手前去破陣。可惜的是眾高手並不熟悉忍術,結果全軍覆沒。王劍淵大勝之後,派出女忍者純子(陳佩茜飾)混入總盟,以圖稱霸武林……
在線視頻
http://v.youku.com/v_show/id_XMTc3MDYyNjg=_rss.html
電驢下載
http://www.verycd.com/topics/210860/
Ⅳ 求一部邵氏武俠片(也可能不是) 主角好像是姜大衛 劇情忘了 只記得影片後半段一個長老(方丈)
電影《生死決》
【片 名】:生死決
外文名稱 Duel to the Death
更多外文名:Xian si jue 、The Duel .....(International: English title)
【編 劇】: 程小東 文雋 黎大煒
【導 演】: 程小東
【主 演】: 張沖 徐少強 劉松仁 張天愛 高雄 卡薩伐
【上映日期】: 1984年1月13日 中國香港
2006年4月11日 中國香港Hong Kong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首映地點】:中國香港
【影片類型】:動作\劇情
【上映地區】: 韓國\中國香港
【語 言】: 粵語/國語
Ⅳ 最偉大的 10 部邵氏武俠電影
在武俠電影的歷史長河中,邵氏電影廠貢獻了無數經典之作。以下是最偉大的10部邵氏武俠電影,它們不僅在動作設計上獨樹一幟,更在情節與演員表現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大醉俠》(1966),胡金銓導演的這部里程碑之作,以女俠為主角,以其精湛的武術和智謀,挑戰了傳統武俠的女性形象。鄭佩佩的精彩演繹,讓她成為首位女性動作偶像的代表。
緊接著是劉家輝在《少林三十六室》(1978)中的驚人蛻變,這部影片揭示了一個年輕學徒成長為武術大師的歷程,其驚險劇情與劉家輝的精湛演技相互輝映,令人難以忘懷。
《獨臂刀》(1967),作為邵氏工作室的巔峰之作,它重新定義了武俠片的英雄形象,以反英雄和暴力美學*了觀眾對武俠的期待,王羽也因此成為一代傳奇。
劉家良執導的《五郎八卦棍》(1984),以家族復仇為線索,展現了極致的殘酷與熱血,劉家輝的表演讓每個動作都充滿力量和張力,讓人沉浸其中。
《血滴子》(1975),這部血淋淋的武俠電影揭示了一個暴君的瘋狂,血滴子的使用成為一種恐怖的象徵,展現了邵氏電影對黑暗面的深入探索。
而《十八般武藝》(1982)則展現了劉家良導演的深厚功底,武術與劇情的完美結合,為觀眾帶來了一場視覺與情感的雙重震撼。
《金燕子》(1968),張徹的力作,鄭佩佩的颯爽英姿和緊張刺激的情節,使這部電影成為早期女動作英雄的代表作,暴力美學與女性力量並存。
《五遁忍術》(1982)是一部動作與節奏的傑作,羅芒的精湛演技和張徹對忍者題材的獨特詮釋,讓這部電影成為邵氏電影中的經典瞬間。
《五毒》(1978),以其五位武術家各具特色的功夫風格和全球范圍內的影響力,證明了邵氏電影在武俠類型上的卓越成就,即使與張徹其他作品相比,也不遑多讓。
最後,盡管《殘缺》(1978)在知名度上稍遜一籌,但它以其獨特的殘缺美學,以及對武術動作的創新設計,證明了邵氏電影的深度與多樣性。
這十部邵氏武俠電影,每一部都承載了邵氏電影廠的匠心獨運和武俠精神,它們不僅塑造了經典角色,也影響了整個武俠電影的走向,是邵氏電影廠不可磨滅的瑰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