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揭露現實又治癒的電影
擴展閱讀
一個瘸子勵志的電影 2025-08-05 03:21:27
香港電影偷拍勒索 2025-08-05 03:16:13

日本揭露現實又治癒的電影

發布時間: 2025-08-05 01:12:19

㈠ 日本治癒系電影推薦

日本的美食電影總是透出一股日系攝影的風格,小清新且治癒,不勝在情節,倒是畫面分分鍾截圖都是一張張畫面美得不可方物的明信片,下面推薦幾部良心的日本治癒系美食電影。

一  小森林

小森林講述的是一個桃花源式的田園牧歌的故事,故事的主角市子因與男友分手又融入不了大城市的生活選擇回到自幼長大的小森村,循著對媽媽的回憶,春播秋收,用食物串聯起年華。對於烹飪過程的拍攝處處體現細節,節奏慢但不拖沓,台詞少又似乎傳達了很多,看完能神奇地舒緩在都市中疲憊而煩躁的心。

小森林分為夏秋篇和冬春篇,無關爾虞我詐,你爭我奪,只是返璞歸真,認認真真地講述幾道食物的做法。一屋一田一人一餐一飯,以一種與大自然融合的姿態活出與都市不同的另一番滋味。

烤麵包、酸米酒、胡頹子果醬、西紅柿罐頭 、核桃飯、糖水栗子……劇組就這樣循著季節的變化拍攝出最適合這個季節的味道和菜餚。

如果你也有莫名失意之時,真的建議你躲在被窩里靜下心來看看這部小森林,相信你不會失望。

二  街角洋果子店

在繁華的東京的一角,坐落著名為Coin de Rue的洋果子店,遠從鹿兒島而來的女生臼場夏目從來到這里尋找立志成為著名糕點師傅的男朋友阿海。

然而阿海並不在其信上所說的在街角洋果子店,在東京舉目無親的夏目決定留在店裡打工以繼續尋找男友,期初她糟糕的技術遭到同事們的挑剔,不過夏目沒有放棄,不斷精進技術,甚至遇到了結識了傳說中的名西點師十村遼太郎,溫暖治癒又帶著些許勵志。

「你為什麼不放棄呢?我是絕對不會逃跑的」。

有人形容蒼井優的臉似一朵小清新的野雛菊,如拂面春風給人治癒之感,也推薦她飾演的另一部美食劇《料理仙姬》。

三  深夜食堂

深夜食堂大家都不陌生,只在深夜12點開的料理店,來來往往的食客帶來他們悲歡離合的故事。老闆憑現有食材製作出顧客想要的菜式,不似臉上刀疤的兇狠,而是可靠又穩重。

那些深夜拖著疲憊身軀的人們在這里不僅果腹,還追求一種精神上的交流和寧靜。

脫衣舞娘瑪麗琳,無名歌手美幸,喜歡吃納豆的情侶……紅色香腸和雞蛋燒、茶泡飯、拉麵……食物和人的故事交織,更添幾分情義。

深夜食堂從漫畫到劇版到電影版都受到無數追捧,自有它自己的內涵在。

四  月代頭布丁

這部電影講的是一個穿越的故事,古代穿越而來的武士成為一名和果子師,還遇到了現代的單親媽媽,和她及兒子友也度過了一段幸福溫馨的時光。影片中出現的甜點遠遠不止布丁,武士手藝熟練後還和友也還一起參加了父子手制糕點大賽,用十個小時時間搭建了一座江戶時代的城堡蛋糕。

身為武士的剛毅和堅強與製作布丁時的細膩和手巧統一於一人,整部影片隱約含著微微的溫情,簡單卻能打動人心。

五  幸福的麵包

《幸福的麵包》講述的是從東京移居至北海道的水縞夫婦在北海道開了一家咖啡店,也製作手工糕點和留人住宿。

經營期間,有失戀的女子在這里找到真愛,有小女孩和父親來這里追憶逝去母親,也有彌留之際的老夫妻在這里度過安詳又溫馨的生命的最後一程。

每當客人心情不佳,夫婦倆總有辦法製作出能慰藉人心的糕點來使人重振精神。印象很深的是影片還還原了玻璃瓶的過程,吹玻璃的大嬸給玻璃罐都賦予了美好的祝福意義。

看完電影後覺得有種在理想與現實間徘徊的感覺,有時候幸福其實沒有那麼復雜,它很簡單,簡單到就是一個美味的全麥麵包。

六  海鷗食堂

《海鷗食堂》這部影片講述的是一位日本的中年女子在芬蘭首都赫爾辛基的一個街角開設了一家名為「海鷗」的餐廳,以飯團作為招牌菜招攬食客。在逐漸的運營過程中,又有兩位日本女子前來幫忙,其中一位女子甚至是被從餐廳里傳來的肉桂的香味所吸引的。

影片對於細節的描寫很動人,從胖海鷗的歌聲到硬幣清脆的聲音,甚至是肥貓的呢喃都能刻入腦子里。人物之間台詞也很簡單,但卻通透,總覺得多咂摸幾分能體味出一種別樣的人生哲理。畫面超美。

「不管到那裡,傷心的人還是傷心的,孤單的人還是孤單的。」

「人都在變,只要往好的方向變就行了。」

七  南極料理人

《南極料理人》講述了西村淳作為廚師每天為在南極冰天雪地中工作的性格任性怪異的八個隊員做飯的故事。南極的一片蒼茫和零下幾十攝氏度的氣溫之下,從食材到加工的程序再到隊員們臉上的笑容,食物化成微小的溫暖成為極寒天氣里活下去的堅持和生活里的小確幸。

平常的一日三餐和嬉笑怒罵在這里卻有不一樣的味道。

有一段隊員們跟隨著錄像中的美女做早操的畫面,有些滑稽卻不知怎的眼中看得含淚。

世間多紛擾和憂愁,難過失意時或暴雨傾盆時躲在房間的一隅,拋開平日里雜亂浮躁的心,靜靜看完一部這樣的治癒系美食電影,得空了自己下廚試試,也未嘗不是一種撫慰心靈的享受。

㈡ 日本治癒系電影有哪些

都說良葯苦口,電影界卻有這樣一種可口的良葯,原產地日本將它命名為「治癒系」電影。

疲憊的生活里,給自己一份美好吧。

步履不停

時長:115分鍾

豆瓣評分:8.8

推薦理由: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

劇情簡介:橫山一家,位於偏遠小鎮的一角,生活平靜祥和。

退休的老醫生在家仍然關心著診所的事務,他的長子純平原本要繼承父業,卻在十五年前為救溺水兒童而死。

而次子良多生活在哥哥的陰影之下,滋生了叛逆的性格,他與父親不和,前往外地當繪畫修復師。

純平的祭日到了,久不回家的良多帶著妻兒踏上歸程。

這時的他已經失業,生活困頓但不好意思和家裡人說。

良多的姐姐也在這天回來,並帶上了丈夫和兩個孩子。

姐姐和母親都顯得十分高興,一家人非常熱鬧。

表面的平靜下卻總有些不和諧的因素,父親總是神情嚴肅,老兩口對於兒媳並不是很滿意,死去的大兒子純平也從未在家人心中消失……

看點:電影幾乎就是把一家人平平淡淡的一天拍了下來,看似波瀾不驚,實則暗流涌動。

這一天或許也是一生的縮影。每一個今天都包含了無數的昨天,昨天的事今天沒有了結,將來或許也不會了結了。

抓住今天吧,人生中多少事情都是過時不候的。

比海更深

時長:117分鍾

豆瓣評分:8.7

推薦理由:面對夢想與現實的尷尬距離。

劇情簡介:良多15年前曾憑借寫作才華獲得文學獎,然而就江郎才盡了,如今當私家偵探混日子,身影落魄。

他一回到家就找家裡值錢的東西,偷拿母親的私房錢,把父親的留下的東西去典當,還一副心安理得的樣子。

良多的父親去世得早,母親淑子獨自一人在郊外生活,日子雖然平淡寂寞,但她卻十分積極地生活,把一個人的日子過得津津有味。

面容滄桑的良多卻像一個沒長大的孩子,撐不起一個家。

妻子響子即使對他有感情,也選擇了離婚,響子決定獨自帶著兒子生活,不願他成為父親那樣的人。

之後妻子響子遇到了新歡,良多才坐不住了。

良多和母親試圖把母子二人留下,點燃復合的希望……

看點:既有生活里的溫情,也有扎人的刺。

電影試圖直面現實人生的無力感,不是每個人都能成為理想中的自己。

是安於現狀還是追求夢想?導演沒有給出答案,他只是平靜地展現了平凡世界裡的人和事,讓觀眾自己做出評判。

㈢ 推薦給"間友們"三部治癒系日本電影

然而,對於我個人來說,是比較鍾情於日本治癒系題材的電影。在這里,也想給間友們推薦幾部很不錯的日本電影。

這部治癒系美食日系小清新電影主要講述了一對戀人為了追逐鄉村的恬靜生活,從日本的城市來到了北海道的一個小鎮生活的故事。

他們喜歡做美食,享受在北海道的時光,開了一家手工麵包店。

在這傢具有日系風格的店子里,不同人物之間發生了不一樣的故事。有戀人之間的相遇,親人之間最真摯的情感,耄耋老人之間最純朴,最本真的愛。春夏秋冬,四季輾轉,在這里這對戀人享受著自己親手製作的美食,帶給這些人的溫暖和美好,強烈推薦。

全片以一家銅鑼燒店為舞台,講述了曾身患漢森病的老人德江(樹木希林飾)與周圍人展開的溫情交流物語。

她渴望用自己親手製作的銅鑼燒來帶給大家味覺上的快樂,但是因為很多原因,她最後沒有留在銅鑼燒店裡,其中老人與店主,老人與周圍的人之間的矛盾成為影片的一大看點。這不僅僅是關於銅鑼燒的電影,而且也從側面反應很多社會存在的問題和現實。電影畫面也是極其唯美。

演銅鑼燒店老闆的是實力派男星永瀨正敏。都市一隅,櫻花盛開的公園內,經營著名為「銅鑼之春」的銅鑼燒專賣店。

貓,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說,應該再熟悉不過。但是相比國內的貓,日本的養貓文化已經成為一種時尚。

作為觀眾,我們也不難發現,在很多日劇和電影裡面都可以看到各種類型的貓,似乎已經是家常便飯。租賃貓也不例外。

一個養貓的少女,以租賃貓為生。每天的中午時分,便會拉著迷你小三輪車,車里放著不同種類的貓。當貓與需要貓陪伴的人們發生交集,對於她來說,把自己養的貓,租給需要貓陪伴的人,這樣一種方式。並不是金錢的驅使,而是希望能夠幫助到孤獨的人們。

影片中的畫面非常美,給人一種身臨夢幻的感覺。推薦!

㈣ 一部日本勵志片,根據真實事件改編,正能量雞湯卻沒燉好嗎

一部很有正能量的家庭電影《墊底辣妹》,感覺是很典型的日本勵志故事,盡管根據真實事件改編,但影片的劇情還是顯得過於理想化,還有一股唯分數論的雞湯嫌疑。倒是有村架純作為新人,清純亮眼。這部電影可以說是一部連雞湯都沒燉好的電影,把那麼多意在言外的人情佳句合成這么一鍋大而無當的雞湯,我的內心是毫無波動的。

原創聲明:本文由得心電影編輯得心原創,感謝分享,文章未經允許嚴禁轉載抄襲,發現必究!在合適的時間,看一部合適的電影,你會收獲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涼,若是常駐,得心願奉上一篇最真實精彩的影評陪你走完這一場!

反正我是理解不了基礎教育階段學渣的生活。這片子三觀也不對啊,憑什麼在最後猛擊就能成功,你讓那些多年堅持的人怎麼辦?只靠最後奮斗就行嗎?世界觀不正確,人生觀不正確,價值觀太假,催淚彈的電影類型,好多細節都沒處理好,人物設定簡單的想幼兒園課文。從女主到男老師每個人的表演都擠眉弄眼矯揉造作,看到最後還以為是在看韓劇。

㈤ 治癒系電影推薦

為你推薦以下治癒系電影:

成長與奇幻治癒類

  • 《千與千尋》:宮崎駿經典之作,少女在神靈世界冒險中找回自我,蒸汽朋克畫風蘊含人性哲思。
  • 《龍貓》:日本電影,姐妹與森林精靈的童話,雨中荷葉傘場景被譽為“焦慮粉碎機”。
  • 《海蒂和爺爺》:小女孩海蒂用樂觀善良融化孤僻爺爺的心,阿爾卑斯山的雪山與花海鏡頭治癒力十足。

現實困境治癒類

  • 《觸不可及》:法國電影,癱瘓富豪與混混護工建立爆笑友誼,輪椅漂移名場面展現靈魂平等。
  • 《美麗人生》:父親在集中營中用游戲謊言守護兒子,是笑著流淚的教科書級作品。
  • 《放牛班的春天》:音樂老師用合唱團拯救問題少年,紙飛機飛出教堂的鏡頭令人動容。

生活細節療愈類

  • 《小森林》系列:返鄉少女記錄四季農事,烤麵包聲與梅子酒香極具感染力。
  • 《普羅旺斯的夏天》:讓·雷諾飾演硬核外公,用橄欖油和摩托騎行治癒城市孫輩。
  • 《時空戀旅人》:以時間穿越為背景,暴雨中的婚禮詮釋“不完美的完美”,教會人們珍惜當下。

心靈啟迪類

《心靈奇旅》:皮克斯作品,通過爵士樂與靈魂世界告訴觀眾“火花不是人生目標,而是生活本身”。

㈥ 有哪些日韓小清新治癒系電影可以推薦

一、【小清新向】

1.《步履不停》:是枝裕和導演的佳作,豆瓣評分8.8。全片以固定鏡頭展現故事,聚焦一天內家庭生活的平靜與和諧。長子純平在15年前救落水兒童不幸溺亡,次子良多成為繪畫修復師,與帶著孩子的女人結婚,與父親產生分歧。每年在長子祭日回家,良多與家人矛盾看似不變,但內心深處總有些東西泛起漣漪。"人生路上步履不停,為何總是慢一拍",多年後父母去世,良多攜妻兒回到母親家,做著與母親當年同樣的事,給孩子們講故事,鏡頭緩緩上升,小鎮全貌展現,雲卷雲舒。

2.《如父如子》:導演再次展現家庭關系的細膩描繪,豆瓣評分8.3。雙方家庭撫養了6年的孩子並非親生,是醫院抱錯的。沒有大吵大鬧的劇情,而是深入刻畫父母與孩子、夫妻、雙方家庭之間的心理,以換子話題講述如何做一個合格的父親。大神解讀:「如父」意味著孩子不似父親期望的優秀,父親希望他盡全力;「如子」父親意識到自己也有不完美,與兒子相似。

3.《海街日記》:鏡頭、色彩、人性都美到人心底,豆瓣評分8.6。在臨海古都鐮倉,三姐妹與同父異母的妹妹生活,四季流轉,生活簡單、干凈、純粹、治癒。雖然沒有大笑或大哭的情節,某些片段讓人嘴角上揚,希望電影能更長。

4.《比海更深》:是枝裕和導演,豆瓣評分8.4。電影如他一貫的風格,情感真摯,推薦。

5.《再見我們的幼兒園》:豆瓣評分8.8,幼兒園的純真友誼,溫情四溢,是顆催淚彈。

6.《永遠的三丁目的夕陽》:三部曲電影,豆瓣評分8.8、8.6、8.2,笑點與淚點並存,值得推薦。

7.《哪啊哪啊神去村》:豆瓣評分8.5,電影構建了一個世外桃源,平靜而溫馨。

8.《編舟記》:雖然不算小清新,但是一部勵志片,講述編寫詞典的枯燥與漫長,推薦給職場失意者。

9.《丈夫得了抑鬱症》:豆瓣評分8.0,結婚誓詞的美好與現實中不離不棄的夫妻關系,電影營造美好夢境,傳達生活中的美好。

10.《陽光姐妹淘》:韓國青春電影,豆瓣評分8.8,絕對讓人哭笑不得,緬懷青春。

11.《我被爸爸綁架了》:豆瓣評分7.8,典型的日本治癒系,妻夫木聰表演出色,萌化人心。

12.《眼鏡》:豆瓣評分8.0,小林聰美、加瀨亮、光石研和罇真佐子主演,電影氛圍平靜而美好。

13.《啄木鳥和雨》:豆瓣評分7.7,中年伐木工與新人導演相遇,逐步解開心結,生活變得浪漫,青年導演找到人生價值。

14.《母親河》:豆瓣評分7.7,京都的閑淡安逸,金錢非矚目要素,展現生活瑣事與情深雋永。

二、【美食向】

1.《小森林》:豆瓣評分8.9,美食電影之王,女孩獨自生活在故鄉,四季變換,耕種田地,製作美食,呈現天人合一境界。

4.《深夜食堂》:以食物為鏡,映照都市夜歸人的人情冷暖與世間百態。

5.《海鷗食堂》:豆瓣評分8.3,一群奇異的人聚集在海鷗食堂,過著理想主義生活。

6.《南極料理人》:改編自日本南極觀測隊廚師經歷,探索料理與生活的關系。

7.《幸福的麵包》:麵包店開在北海道,傳遞充實感,治癒人心。

8.《街角洋果子店》:蛋糕比麵包更具誘惑力,電影味道越來越甜,帶來幸福。

三、【貓系】

1.《山中的湯姆先生》:豆瓣評分7.7,小林聰美在鄉村生活,與人與動物共同忙碌。

2.《老師與流浪貓》:豆瓣評分7.2,老師與亡妻養的流浪貓相依為命,深情描繪寂寞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