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承認自己是廢柴這部島國電影也把你看哭了!
我認真思考過一個問題:我值多少錢?結果是, 我真的很不值錢。 賣肉我沒有資本,我的原則上也不允許,我沒才華也沒腦子,更不會拍馬屁。好在我還年輕,但是貌似我年輕的心也要被生活打磨的麻木了。
少年時,我還夢想著去聯合國工作呢,現在連讀英語都覺得費勁。
這樣想來,我真是一個廢柴啊。廢柴的我最近被一部電影戳到了痛點,名字叫《百円の戀》(《百元之戀》),島國片,講述一個大齡女廢柴的故事。
32歲的一子是一個老處女,她抽煙,懶,啃老,還一臉衰相,每天穿著一身又土又寬松的睡衣,肚子和腰部堆滿贅肉,靠和小外甥打游戲消磨時光。作為單親媽媽的妹妹瞧不起她,父親不敢惹她,只有母親寵著她,養著她。 她的人生麻木而蒼白,從來沒有什麼歡欣鼓舞的時刻。
轉折來自和妹妹的一次打架,看不慣她的妹妹跟她大打出手後,母親為了息事寧人讓她出去住。無依無靠的一子只好在一個百元超市打起了工。然而她的倒霉喪氣之路依然沒有停止,超市裡一堆怪人,店長得了抑鬱症,馬上換了個刻薄鬼,一個店員是猥瑣大叔,老是想占她便宜,一個瘋子大媽還經常跑來倉庫搶劫……
一子一直暗戀著一個拳擊手,這個男人長著健碩的肌肉,看起來很man很男神的樣子。一天,男神來超市買東西了,自卑的一子連看都不敢看他一眼,正當她懊惱不已的時候,男神來約她了。
你以為灰姑娘變公主了,愛情降臨了?電影偏偏不愛常理出牌。當她問男神為什麼約她的時候,男神說:因為覺得你這種女人不會拒絕吧。原來自己只是別人用填補空虛的,但是一子還是陷進去了。接下來她竟然被猥瑣大叔強奸了,可憐的她只有一邊踉蹌逃走一邊喊著: 「好痛,好痛,好痛……」
痛過之後,還是更痛,這時男神因為輸掉了比賽酗酒萎靡不振,一子把他撿回了家,照顧他給他吃的,並和他睡了。滿心以為可以託付終生,沒想到這是個渣男,轉頭就被街上買豆腐的小妹勾引走了。
可以說,一子的人生簡直就是爛到家,這個時候的一子索性置之死地而後生,跑去練起了拳擊。沒想到,拳擊像點亮她人生的一個契機,她開始痴迷於這種揮汗如雨的運動,一刻也停不下來。 這個世界糟透了,可是當她在流汗在揮拳的時候,彷彿所有的怨氣都被發泄出來,身體跟著熱度在燃燒……
在練拳擊的時候,身邊的人開始對她刮目相看,肌肉開始長出來,那個曾經頹廢的自己變得不一樣了。一子想去參加拳擊比賽,想去證明自己,而館長也答應了她的要求。
結果當然是,輸掉了。輸的很慘,一場比賽也沒有贏。但是,你不知道我在看那場戲的時候心裡有多激動多糾結。場上的她,拚死努力,打到牙齒都掉了,唯一一次出拳打到對手的那次,她的意識里出現了那些嘲笑她是走狗的人,出現了那些混蛋的臉,出現了過去那個又丑又蠢的自己的樣子,她一拳揮下去,揮向強奸了她32年的生活。
然而她輸掉了,這就是人生,現實而殘酷,但並不阻礙它的勵志感。 就像《堂吉訶德》給我的感受一樣: 人生就是一場鬧劇,但是卻因為你去體驗和投入而變得色彩斑斕。 痛苦好過毫無知覺,結果很重要也並不重要。
我們只有慢慢去接受那些並不完美卻奮力拚搏的自己,只有真正學會去為自己痛快活一次,才算成長。
「好想贏,好想贏……」 一子哭著重復這句話的時候,我的心被觸動了。誰他媽不想好好漂亮地贏一場,誰想輸啊?
少女時,我們幻想自己可以和帥氣謙和的男生談戀愛,可以和溫柔完美的男人結婚,一生只愛一個人。誰知道生活中處處是渣男,人心浮躁,一不小心就掉進感情的陷阱。婚姻更坑,太多人走馬觀花,難得一個誠心誠意,毫無所求之人。 慢慢地,原本相信真愛的你,變得有所懷疑,不敢去愛。
上學時,以為考上好大學就什麼都好了,考上大學你發現處處都是套路,有些同學比漢奸還虛偽,大學比官場還腐敗,奇葩更是一籮筐。 到頭來,你才明白,大學的意義遠沒有知識和學術那麼簡單,更多的是思想和價值觀的重建。
沒有工作時,以為工作就能自己賺錢了,就自由了。結果發現工作變成了綁定你自由的刑具,和你扯上利益關系的人越多,越有一大堆頭疼的人際關系要處理。更可怕的是明知道自己是資本家的廉價勞力,還要一刻不停地賣命,生怕飯碗丟了日子就更艱難。
……
這樣想來,苟且地活著的我現在真是個大廢柴,但是目前我連自己都養不活,也不敢放棄一切去追逐遠方。但我有理由去沉澱,去探索我自身的價值。 不知道未來的我是怎樣,值不值得去扇現在的自己一個耳光?
但是想一想,有幾個人不是這樣活著?我們想贏,一次次用微弱的力量去對抗,去掙脫,即使勝利的希望很渺茫,我們還是向前走著,不能停下來。
余華說,活著的意義就是活著本身。 就算是經歷了社會殘酷變遷和至親接二連三死去的福貴也活著,他太痛了,他痛所以他活著。就像有人說, 「hungry、angry、痛い(餓、憤怒、疼痛)——人生不外這三件事」,感知不到這些,你就死了。
廢柴還能燃燒嗎,咸魚還會翻身嗎? 我不止一次告訴自己,不要把得失看的太重要,但是還是好想好想贏。
我想, 念念不忘,必有回響。 當你有想贏的沖動時,你才真是活生生的人,就像《百元之戀》的一子一樣,她那價值一百日元的人生和戀情,也終將走向她的歸宿。
生活,與其苟延殘喘,不如縱情燃燒!
2. 《堂.吉訶德》
so saying,he charged ahead on rocinante ,paying no attention to the cries of his aeeendant ,sancho ,warning him that most certainly they were windmills and not giants he was going t attack.
他一面說著,一面拍著駑騂難得沖過去了,根本不理會桑丘的勸告。他前去沖殺的明明是風車,不是巨人,可他一心認為那就是巨人。
堂吉訶德是一位紳士,住在拉曼查,愛讀騎士小說,夢想著自己能夠拯救那些苦難中的人。
我決心要成為騎士。從現在開始,我就叫堂吉訶德.拉曼查,我的馬叫駑騂難得,我的心愛的白雪公主叫做杜爾西內亞。
我就是專打抱不平的堂吉訶德。鋤強救苦是我的責任,我只要全心全意愛戀著杜爾西內婭小姐,我一刻都不能有與其他任何一個人結婚的念頭。我為她而生存,我的生命是屬於她的。
堂吉訶德頭上戴著銅盆當做頭盔,拿著一個棍子當做武器,雇了桑丘當做他的侍從,他倆一個人騎著馬,一個人騎著驢,一個瘦一個胖,一個高一個矮,倆人瀟灑的去拯救世界了。
堂吉訶德看到三四十架大風車,對他的侍從桑丘說:「三十多個怪物就在那邊我打算過去把他們一一殺死」於是他就向第一架風車沖殺過去,一股力量把堂吉訶德連人帶馬掃了出去。
大家都認為堂吉訶德是瘋子,取笑他是大家唯一的樂趣。
堂吉訶德的確是瘋子。
但是無論路上遇到多少挫折,不變的是他的初衷:始終為了揚善懲惡。
只有一個人真的瘋了,才能按照內心的想法真正的活著。
當堂吉訶德的朋友費勁千辛萬苦把他勸回家的時候,堂吉訶德說:「以前讀那些騎士小說,中毒頗深,愚昧無知,現在我已經認識到了我的愚蠢,讀這些騎士小說使我深受其害;現在我又恢復正常了,我對這些騎士小說深惡痛絕。」說完堂吉訶德就死了。
是誰害死了堂吉訶德?
堂吉訶德的好朋友說:「堂吉訶德是個遵守騎士道的人,為了信守承諾,他被我打敗了,答應我回家鄉一年,我希望我真誠的努力可以治好他的病,他本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只要不胡思亂想當什麼騎士,他還可以找回他的才華。」
市長堂安東尼歐說「:「你要把世界上最有趣、滑稽的瘋子治好,這樣做是不對的,您難道沒有看出來堂吉訶德的才智帶給大家的遠不及他的瘋癲帶給大家的開心和快樂?使這樣一個瘋癲的人恢復理智,白費心思。我們都希望堂吉訶德一直就這么瘋下去,因為一旦他的瘋病好了,我們失掉的不只是他帶來的樂趣,還有他的侍從桑丘帶來的樂趣,不管多麼郁悶的人見了他們倆種的任何一個人都會快樂起來的。
堂吉訶德說:「這只是運氣不佳,而不是我怯懦,斷送了我辛苦掙來的光榮,我的豐功偉績也失去了光彩,我再也振作不起來了。世界上沒有僥幸的事情,無論好壞,事事都不是偶然發生的,而是上天專門安排的,命運是自己創作的,我就是我自己命運的主人,但我不夠慎重,狂妄自信,我應該知道我的駑騂難得遠遠抵不過白月騎士的大駿馬,我盡力了。」
堂吉訶德信守自己的承諾和桑丘回到了家鄉,大家都相信堂吉訶德在一年的時間里能養好瘋病。
堂吉訶德也沒有想到自己的一輩子就此完了,回到家就一直發燒,是因為打了敗仗而氣出來的病。
是因為他不能按照自己的意願活著。他想做個騎士,就算頭破血流他也從未覺得被打敗過,愈挫愈勇,而最愛他的人以愛為名束縛了他,他的靈魂始終想要出去懲惡揚善,但她的身體被禁錮住了,在外面他以為自己在拯救別人,別人把他當做取樂的瘋子,堂吉訶德死於心灰意冷,是對整個理想社會的失望。
堂吉訶德真的瘋么?
堂吉訶德說:「干我們這行的,必須是個法官,必須懂得公正、合理和平等的規則,使人人都能享有自己應得的一切,他還必須是個醫學家,尤其懂得草葯知識,能認識可以用來療傷的草葯;他必須是個天文學家,看了星辰就知道一夜已經過了幾個小時,知道自己處於深地帶什麼方位。」
堂吉訶德說:「咱們不能因為愛情的示意就有權報復!記住,愛情和戰爭是一樣的,戰爭中使用計策來戰勝敵人是可取的,只要不損害情人的。」
「我的本意是處處行善,只求我的言行對大家有利無害。如果一個人這樣想,也一直堅持這樣做了,難道他該被罵為傻子么?」
桑丘說:「我的主人,面面俱到,作為他忠實的侍從,我相信他很快將會征服很多事情。我已經跟著他奔波了好幾個月,上帝保佑我也會變成像他那樣的人,只要他長壽,我也會長壽。」
桑丘是瘋子么?
桑丘並不瘋,他認得那個被他的主人認作的大巨人是大風車。
但是正常的桑丘為什麼忠心耿耿的追隨者被世人認作瘋子的堂吉訶德?
因為堂吉訶德身上有騎士精神。他雖然瘋狂可笑神志不清,但是他身上有高度的道德准則和英勇無畏的行為,正義的堅信和對愛情的忠貞。他越是瘋癲,他的優秀品德也越鮮明。
黃渤的《一出好戲》中,王寶強飾演的小王,講了一次真話,黃渤說他瘋了,大家把他當做瘋子關了起來,黃渤最終想做回自己,他鼓起勇氣講真話,大家說原來瘋病是會傳染的,把他也關了起來,小王笑了。
當世界黑白顛倒,真假難辨,是誰造成的?
也許大家認為瘋子的人才是最清醒的。
如果不瘋,有誰敢沖破世俗,去碰觸那對自己沒有利卻被大家恥笑的事,敢於去揭露事實真相而把自己置身於危難之中。
在我們的身邊還有多少堂吉訶德?
有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為誣陷入獄的岳飛掩藏遺骨?
有誰敢將自己生死置之度外,去揭露轉基因事件?去揭露娛樂圈的假合同事件?
古往今來,堂吉訶德一直存在,他的騎士精神也一直存在,而我們要做的是不要讓他的精神消失在燈紅酒綠中。
跟兒子看了一部電影《烈火英雄》,兒子問我:「媽媽,為什麼消防員死的都是隊長?」
我說因為他們是真正的騎士,就像堂吉訶德一樣,他們心裡沒有自己,他們眼中的大火就像堂吉訶德眼中的風車一樣是個大怪物,不管那個怪物多麼巨大,自己多麼渺小,他們都勇往直前,他們那時早把自己忘了。所以他們能當上隊長。
他們捍衛的是消防員的名字,用鮮血,用忠誠,用生命。
兒子又問我怎樣算是真正的騎士?
我於是查了網路,網路上說騎士精神包括 :謙卑、榮譽、犧牲、英勇、憐憫、誠實、公正、靈魂八大美德。
我給他讀完,他說就是不怕犧牲,誠實不說謊,不欺負人不驕傲。我說差不多。反正就是美好的品德。
兒子說除了犧牲,我們班很多同學都有,那我們也都是騎士。
我沉思了。
為什麼從小被灌輸的騎士精神越是長大越消失殆盡了呢?
具備騎士精神的人,即使厲兵秣馬,你看他的面貌,也仍有少年英氣。
但是我所看到的現實是:打開網路被娛樂新聞充斥,各個明星之間的明爭暗鬥;老闆和員工之間的勾心鬥角;網路商業的坑蒙欺詐;親戚朋友之間的貧富之爭;快餐式的愛情,泡沫式的承諾;不顧後果的言論自由;沒有主見的跟風著。
我們的祖國正在強大,但是我們這代人的價值觀正在喪失。
之前朋友圈非常火,現在只有下雪或者過節的時候,朋友圈才火。其實大家都在,只是大家都懂事了。就像之前幾個明星的微博偶爾發個心情,現在他們也都怕被人斷章取義,現在的人都太敏感了,現在的媒體都肆無忌憚了,現在的老闆都太佛系了喜歡更佛系的員工,所以不要亂發東西,要發就發公司的廣告,因為你長大了得懂事。
長大代表著隱藏真正的自己么?
是的。包括那些真正的情感,正義,公平,真話。
否則 一不小心就被截圖,被人肉,被攻擊,被拋棄,萬劫不復。
那大家壓抑的情感都去哪裡釋放了?
有一部分去攻擊明星了,明星也是可憐,掙得錢多,難免招人妒忌。
所以有些明星接二連三的抑鬱,輕生,自殺。
媒體也得吃飯,這些又循環回來了,接著又有了新的議論的話題。
很長一段時間沒死人了,媒體必須要吃飯,於是又有明星出軌了,於是又有話題可以熱鬧一段時間了。
大家都是這樣,如今的社會都是這樣,離個婚不新鮮。
明星都離婚了,而且活得更好了。
於是大家都覺得離婚太正常了,再也不像以前那樣丟人了。
我國80,90後的離婚比率達61%。閃婚閃離,七年之癢變成三年就煩。
大人在一點一點變壞,責任感在一點一點消失,道德在一點一點下降,如此循環,離婚後的孩子在學校里學到的一點點的思想品德都被大人潛移默化的稀釋了。
這是我們這一代的悲哀,承擔的卻是剛剛萌發善良的下一代。
為什麼我們都不再敢說真話?
開始供暖的時候不熱,我給房東發了簡訊,房東擔心我會引起大家群起而攻之,所以打算拿我殺雞儆猴,他沒有想到平時不怎麼說話的我跟他理論思路清晰,他開始後悔拿我殺雞儆猴,但是他還是說暖氣就這個溫度,什麼24小時循環,自動調節之類的敷衍,我直接撥打了城市管理首都環境建設熱線,晚上就有人過來修暖氣了。後來每次見我都客客氣氣。
暖氣的事我在論壇上發了一個帖子,看到一個人留言,我一看照片知道也是我的這個公寓的租戶,我問他為什麼不去跟房東說暖氣不熱?他說我問過了,房東說搬走的話,暖氣費不退,大家都沒說,多一事不如少一事,反正白天上班就晚上回來。
這樣的心態,很多人都有。
那天我給暖氣公司投訴的時候也稍微有點後悔和害怕,萬一那個房東報復我孩子怎麼辦。我自己倒什麼也不怕。
我想說的是,首先是我們自己變得越來越膽小,然後整個社會就都這樣了,反之,大家覺得是整個社會的因素保護不了弱勢群體。
你看大家都沒說,幹嘛我要去說。
另我意外的是,整個公寓只有我和一個男孩子投訴過這個公寓的暖氣問題。
也許我和那個男孩子被房東趕出去了,大家都會慶幸自己沒有參與,如果因為我們暖氣熱了,也正好順便。
之前有個老闆問我:「你怎麼看996?」
我說:「如果是我自己的事業,不分996,甚至不分周六日。但是如果是僱傭關系,我需要得到得到合理的休息。」
我工作2個月,主動離開了那個公司。
後來我經常看到以前的同事加班到很久。
這是職場的潛規則,但也是首先經過你自己的允許,因為別人都曾試探過你的底線,證明你可以接受的情況下去剝奪你的時間的。這怪不得別人。
大家都默認,大家都忍了,所以大家都在永無休止的加班,做樣子,恐怕真正猝死的不是加班的累,而是心理的壓抑崩潰到極點。
但這些被剝奪自己權利的潛規則又都是誰造成的?
是我們自認為的長大後懂得的道理。明哲保身。槍打出頭鳥。
一邊抱怨著無休止的加班,一邊又都表現出熱愛加班的樣子。
一邊看著猝死的新聞擔心著自己,一邊又表現出自己精力旺盛的樣子,唯恐別人說自己的精力跟不上團隊的速度。
沒有時間談戀愛,沒有時間做自己喜歡做的事情,因為你丟失了自己,怎麼可能過的好這一生?把工作和生活的關系本末倒置了,工作是為更好的生活,而不是摧毀生活。
去看一看陽光照耀下的雪地,你都為別人百依百順那麼久了,為自己的內心百依百順一次沒那麼難。
難道只有變成堂吉訶德才能做回自己么?
我永遠不看職場書籍《人際關系》,還有什麼《玩的就是心計》《讀心術》《狼道》《厚黑學》。當然也我從不喜歡看宮斗劇。
因為宮斗劇是別人先把自己逼瘋,然後自己再把別人逼瘋。這有悖於我們來到這個世界上享受美好事物的初衷。
沒有人逼你每天榨乾自己的最後一點精力。
如果有,那是你自己。
如果有,我希望是你自己心甘情願的,做的是有價值的事。
很多人都相信別人是單純的壞人,而自己是復雜的好人;
很多人都在各種論壇發泄著不滿而一邊深陷泥潭不求自救;
很多人都在各種聊天軟體上叫著找不到對象而一邊禍害著小姑娘;
很多人都在進行著語言暴力譴責別人而面對需要幫助的人無動於衷冷眼旁觀。
這是我們當今社會的現狀。價值觀的扭曲導致現代社會的人冷漠,麻木。
是什麼導致當代人價值觀的扭曲?
當人首先沒有了生活的尊嚴,又去談什麼高大上的舍我精神,奉獻精神,忘我精神,紳士精神,騎士精神?
地鐵里,被擠成肉餅的時候;
在房價面前,永無希望的時候;
在丈母娘面前,沒有底氣的時候;
在家庭面前,沒有能力承擔的時候;
在父母病床前,無能為力之時。
是放棄,是自暴自棄,是偶爾的放縱;
是不得不的妥協,不得不忍的懦弱;
是不得已的違心,是被逼的勾心鬥角。
我們甘心變成那個自己討厭的人么?
既然都有這么多的委屈,還有什麼不能承受呢?我們還怕做個真實的自己么?
兒子問我:「你總是不願意爸爸看小說,而總是讓我多讀書,有什麼不一樣么?」
「我讓你讀的都是名著,名著之所以經久不衰,是因為裡面的一些正能量的思想。這對你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有幫助。而爸爸看的小說都是奇幻的,他會沉迷在裡面而逃避現實。但是現在我又有了新的觀點,他看小說也是一種放鬆,還可以順便學學成語呢,比去和別人喝酒好多了。」
突然想起《了不起的蓋茨比》中的一段話:每當你想要批評別人的時候,你就記住,這個世界上,並不是每個人都有過你擁有的那些優越條件。
於是我又對兒子說:「騎士精神還應該包含包容和體諒」
所有人都秉著這個精神,世間會多出很多溫暖。
家庭會幸福,職場會融洽,社會會溫暖。
面對擁有自由言論的留言者我想說:「惡語傷人六月寒,良言一句三冬暖。」當我們對別人不那麼苛刻的時候,我們也放過了自己。
因為我們正朝著自己喜歡的路上一點一點前進。
一個硬幣,扔在地上,不是反面就是正面,一個孩子如果任其發展也有可能是社會棟梁也可能是社會寄生蟲。
為了孩子,讓自己成為自己喜歡的人,勇敢的人,有責任的人,敢於承擔的人。
如果我們自己不小變成了自己不喜歡的樣子,我們有那麼多的迫不得已;
但是我們不能讓自己的孩子也變成他們不喜歡自己的樣子。
因為他們的價值觀還未形成,將來成為什麼樣的人,你現在還有權利去決定。
3. 求一部關於堂吉柯德(字好像有錯)的電影。
《堂吉訶德》 1992年版本的編劇、導演:奧遜威爾斯
《堂吉訶德》、Дон Кихот 1957年蘇聯版本
《堂吉訶德》1978年的 西班牙動畫版本
《夢幻騎士》或《武士英魂》1972年好萊塢電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