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我要做個好孩子的作者簡介
黃蓓佳,出生於江蘇如皋。1973年開始發表文學作品。1982年畢業於北京大學中文系文學專業。1984年成為江蘇省作家協會專業作家。現任中國作家協會全國委員會委員,江蘇省作家協會副主席、創作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夜夜狂歡》、《新亂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樣透明》、《派克式左輪》、《沒有名字的身體》、《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邊》、《這一瞬間如此輝煌》、《請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間》、《危險游戲》。
《憂傷的五月》、《愛某個人就讓他自由》。散文隨筆集《窗口風景》、《生命激盪的印痕》、《玻璃後面的花朵》及《黃蓓佳文集》四卷等等。
主要兒童文學作品:
長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飛了》、《漂來的狗兒》、《親親我的媽媽》、《遙遠的風鈴》。中短篇小說集《小船,小船》、《遙遠的地方有一片海》、《蘆花飄飛的時候》及《中國童話》等。
作品曾獲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中宣部全國「五個一」工程獎,國家優秀兒童文學圖書獎,冰心兒童文學獎,宋慶齡兒童文學獎,及部省級文學獎數十種。根據這些作品改編的電影、電視劇和戲劇獲得國際電視節「金匣子」獎、中國電影華表獎、中國電視劇飛天獎等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譯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韓文出版。
㈡ 我要做好孩子精彩片段:賞析
看書 計劃將根據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㈢ 如何寫一篇《我要做個好孩子》的讀後感
這幾天,我讀了《我要做好孩子》這本書。書中描述了一位活潑、機敏、善良、正直、成績只有中等的小學生金玲,為了做個讓父母、老師滿意的學生,她是如何努力的過程。
內容詳細地展示了金玲小學的學校和家庭生活,形象逼真地刻畫了金玲、爸爸、媽媽、老師、以及金玲同學的心裡活動。老師、家長為了孩子焦急、擔心;學生卻對她們帶有抵觸的心理。
特別讓我記憶猶新的是——金鈴在老師臨時布置作業時,她慌慌忙忙低頭找鉛筆盒,掏出來一看是空的,筆呀還有直尺什麼的,都不見了蹤影。原來它們早就溜到了書包的各個角落了。她伸手在書包里摸,摸出一支鉛筆,可禿得沒法寫。再摸一支,鉛筆尖又是斷的。當時老師都已經再上面報題目了,金鈴急得不行,她拎起書包乾脆往旁邊地上一倒,把書包來個底朝天。 「嘩」的一聲,鉛筆、橡皮、小刀、本子等等,五顏六色攤了一片。她的這一舉動引來了同學們的好奇,他們的目光齊刷刷的地轉向金鈴。老師便喝令金鈴罰站。這一段文字的的描寫讓我感覺是那樣的真實,就如同看電影一樣,劇情在眼前呈現,金玲是那樣的調皮和可愛。書中還寫到了邢老師為了能讓孩子上好的學校、提高班級升學率,她偷偷無償地給幾個尖子生開強化班的事。金鈴的媽媽得知同學的兒子雖然成績不好,卻因為同學的老公給外國語學校捐了一套設備而錄取了同學兒子的情況下,金鈴媽媽急得不行了,她甚至懷疑金鈴的智商有問題。她想來想去,想了好久,最後還是決定帶女兒去腦科看醫生,到了醫院門口金鈴卻天真地認為媽媽得了神經病,並且關心的問:「媽媽您腦子出問題了嗎?」以及小升初考試的早上,外婆為金鈴送來了象徵「高中」的粽子,奶奶送來了能補腦的豬腦,這讓我聯想到了平時考試媽媽讓我吃一根油條和兩個雞蛋,說能得100分呢。同學們進考場時三位任課老師在考場外給學生打氣的樣子,更是讓我想到我們的語數外老師在我們考試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為我們復習,在我們進考場時又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細心,一定要認真!
從這本書中,我讀懂了作者對當代教育的諷刺,明白了童年的時光是多麼的美好啊!老師父母對我們的一片苦心,卻又是那麼的無奈。真心地希望我們國家應試教育制度得到改善,還我們這些孩子活潑健康充滿陽光的學習環境,別再兩隻眼睛僅僅盯著那可憐的分數。
㈣ 《我要做好孩子》精彩片段300字。急!!!!!!
你惡魔呃呃呃你看看
㈤ 最適合10歲孩子看的電影
我來推薦一下吧,以下有我記得的以前我小學看過的幾本好看的書,也有後來我覺得好的。
《窗邊的小豆豆》by黑柳徹子,這本書當時成為日本歷史上銷量最大的書,很真實的反映了兒童的心理,我小學五六年級時很喜歡的。
《我要做好孩子》by
黃蓓佳.
其中的主人公金鈴是一個成績中等,但機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為了做個讓爸爸媽媽和老師滿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種種努力,並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純潔,向大人們作了許多「抗爭」,……小說藝術地展示了一個小學畢業生的學校、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鈴、於胖兒、尚海、楊小麗等小學生和媽媽、爸爸、邢老師等大人的形象,情節生動,情感真切,語言流暢,富有鮮明的時代特色和濃郁的生活氣息,並能給讀者以思考和啟迪。【這個介紹參照了網路,但是真的很好看,我現在讀大學了,還記得裡面的情節。】
《家》by巴金。這是個悲劇色彩很濃的故事,給我當時帶來了挺大的沖擊,因為首次感覺到一個舊社會家庭是怎樣的。還是推薦的,這也是名著啊,看看這樣的書,六年級看一次,以後長大了再看一次,每次看了都有新的感觸。
《飄》by瑪格麗特·米切爾,這是我五六年級看了之後,直到現在依然喜愛的一本名著。很厚,情節很豐富,最經典的譯本是傅東華譯本,譯林出版社的李美華版本和上海譯文出版社的陳廷良也可以。
《失物之書》by約翰·康諾利,這本書寫了小男孩戴維在失去媽媽之後受到的沖擊和痛苦,以及他在一個噩夢般的險境里歷經艱險、獲得新生的故事。這本書是一本暢銷小說,更是一本成人的童話吧,我現在在看呢。可是也覺得很適合六年級的孩子看,畢竟這就是寫孩子們的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