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北京兒童少年學生電影協會
擴展閱讀
韓國電影一群孩子實驗 2025-08-01 22:36:49
402航班泰國電影 2025-08-01 22:35:43

北京兒童少年學生電影協會

發布時間: 2022-06-03 22:33:46

『壹』 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大事件

在過去的二十年裡,中國兒童電影節不斷發展壯大,已經成為一個個中國兒童電影界的大事件:
· 1989 年6 月第一屆至 1999 年5 月第六屆,中國兒童電影節在北京舉辦,期間共有48 部外國電影以及 26 部中國電影參賽。
· 2002 年7 月12 日至18 日,第七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山東淄博舉辦,人大副委員長王光英參加電影節並宣布開幕,此次電影節歷時七天、除大型開幕式、閉幕式暨文藝晚會外,電影節期間還舉辦了有14 個國家和地區的27 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參展的國際影展。有13 萬少年兒童觀看了影片。
· 2004 年5 月26 日至6 月1 日 , 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浙江橫店舉辦,由國家廣電總局電影局主辦,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浙江省東陽市人民政府和橫店集團等三家單位承辦,共有24 部中外優秀兒童影片在電影節期間放映其中15個國家的國際影片15部、國產影片10部,其中台灣影片1部。國際兒童電影節的主要內容有開幕式電影招待晚會、小觀眾評選自己喜愛的影片、國內外兒童電影主創人員交流座談會、全國影視教育研討會(由中國教育學會、中國教育報刊社、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主辦,擬邀請全國120位影視、教育工作者參加會議)以及閉幕式大型文藝晚會。會議期間還將邀請來賓參觀考察橫店產業實驗區等各項活動。本屆電影節除邀請每部影片主創人員1至2人外,還邀請國際知名的兒童電影專家及友好人士。第十二屆中國電影童牛獎頒獎儀式與本次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閉幕式同時舉行。中國電影童牛獎是由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教育部、文化部、全國婦聯和共青團中央,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電影片、表彰取得優異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而專門設立的。
橫店·第八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的舉辦,將促進浙江公益事業和影視產業的發展,推動橫店影視產業實驗區的開發和建設,讓浙江為振興中國電影作出積極貢獻。
· 2007 年6 月1 日至5 日,第九屆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在寧波舉辦,李嵐清、黃准同志專門為電影節譜寫了主題曲, 本屆電影節共有20 多個國家50 多部電影報名參展,評委會從中挑選出22 部外國影片和10 部中國影片展映。

『貳』 獎項的國內影獎

長春電影節
長春電影節設下列獎項:1、最佳華語故事片獎(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語故事片獎;3、優秀華語故事片獎;4、優秀外語故事片獎;5、最佳編劇獎;6、最佳導演獎;7、最佳男主角獎;8、最佳女主角獎;9、最佳男配角獎;10、最佳女配角獎;對獲獎者,電影節組委會分別頒發金鹿杯、銀鹿杯,證書和獎金。
珠海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創辦於1994年,原名「中國珠海海峽兩岸暨香港電影節」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辦。從1996年的第二屆起改為現名,電影節本著加強內地和台灣、香港、澳門地區電影界的交流與合作,而且將跨出兩岸四地的范圍,逐步接納評選海內外由華人擔任主創人員的影片,朝著「國際華語電影節」的目標發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截止2013年,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
電影金雞獎
該獎始創於1981年中國農歷雞年。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主辦的,由電影藝術家、電影評論家參與評選的專業性電影獎。獎杯以金雞啼曉象徵百家爭鳴,同時亦包含著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奮發前進的意義。
金雞獎的評獎宗旨是:學術、爭鳴、民主。
金雞獎的評獎風格是:六親不認,只認作品。八面來風,自己掌舵。不抱成見,從善如流。充分協商,顧全大局。由於金雞獎評委會組成的權威性、評選程序的嚴密性和評獎標準的學術性,因而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獎杯為銅質鍍金金雞。以金雞啼曉並鼓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獎杯為一尊引頸高唱的金雞!
大眾電影百花獎
該獎始創於1962年,1964年停辦。1980年恢復舉辦。它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所屬《大眾電影》雜志社主辦的,經由廣大觀眾投票產生的群眾性電影獎。它以百花盛開象徵影壇繁榮,鼓舞電影工作者為廣大群眾創作出更好的影片。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廣播電影電視部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華表獎的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始評於1957年。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除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評獎外,仍為一年一屆,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中國電影童牛獎
中國電影童牛獎系全國電影四大獎之一,是專為獎勵優秀兒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優秀成績的兒童少年電影工作者而設立的。1985年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受國家廣電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國婦聯、共青團中央委託創辦了中國電影童牛獎。其宗旨是團結少年兒童電影工作者,在黨的文藝方針和教育方針的指導下,不斷提高中國兒童少年電影的創作水平,為廣大小觀眾拍攝出更多更好的兒童少年電影,讓健康優秀的精神食糧伴隨孩子們成長。

『叄』 六一到了,好看的國產兒童電影去哪兒了

「六一」兒童節將至,帶孩子看電影慶祝節日是不少家長選擇之一。數據顯示,2012-2016年,中國兒童電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但近期多部國產動畫系列電影卻頻頻被詬病:內容幼稚、粗糙且同質化,歌頌真善美的作品不足、想像力不足、放眼世界不足。不少觀眾表示無奈,為何適合孩子看的電影越來越少,好看的中國兒童電影都去哪了?
從新中國成立初期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兒童電影陪伴無數中國人度過童年。改革開放之初,以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為標桿,每年每個國營電影製片廠都要生產至少一部兒童電影。兒童電影製片廠每年要生產5部不同類型的兒童電影。那個時期涌現出《泉水叮咚》《霹靂貝貝》《紅衣少女》等不少經典佳作。上世紀90年代以來,受市場化沖擊,「不賺錢」的兒童電影逐漸沒落。據中國兒童少年電影學會統計,近10年來,兒童電影生產數量並不少,一直占國產影片10%左右。目前每年生產國產兒童電影超過60部。但業內人士指出,讓觀眾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數。
[原因分析]原因何在?
①中國兒童電影商業孵化還不成熟。沒有票房市場,就沒有高額投資,相關研發就沒有保障,專業化水平低,缺少營銷和宣傳,讓兒童電影很難引起市場的關注,進入惡性循環。
②創作觀念滯後於兒童成長。兒童電影概念還較模糊,既包括面向兒童觀眾的類型電影,也包括回憶童年的藝術電影,後者未必適合兒童觀看。很多國產『合家歡電影』主要從市場考慮追求票房,沒有從兒童本身出發。此外,赤裸裸的說教式電影,一個大人都不喜歡看的電影,也無法讓孩子在電影院戴上1個來小時。
③兒童觀影渠道狹窄。因兒童沒有購買力,基本靠家長周末帶孩子去影院,需要政策引導和扶持。」
早在2004年,全國婦聯等6部門聯合下發《關於進一步做好少年兒童電影工作的通知》,強調「在題材、資金、隊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重點扶持創作20部少年兒童題材故事影片和兩部動畫影片。據報道,目前每年約有30多部兒童片、動畫片得到總計約2000萬元政府資助。
[背景分析]大量新城市家庭的誕生、中國新時代的建設發展、已有很多題材與手法的參考借鑒、創作隊伍迅速成長等,都使我們的兒童電影創作有很好的時代背景、很強的創作實力,且更多創作都能夠面對廣闊的市場。
[對策建議]要做好兒童電影這塊「蛋糕」,建議:
①政策應向電影出口渠道更多傾斜,比如成立針對中小學生的院線,或通過補貼以極低價格賣給孩子電影票,讓孩子們有更多渠道看到好電影,才能形成優質產
②改變創作思路,尊重兒童的獨立性和特殊的心裡結構及思維水平。擺脫低幼、淺薄的創作模式,接近市場,倡導積極向上,幽默感人的創作風格,製作出優秀的老少咸宜的好作品。
③學校定期組織孩子們進影院,針對不同年齡孩子放映不同電影,組織跟電影主題相關教育活動,票價也相應降低。讓更多孩子走進影院,才能形成良性循環產業鏈。
④呼籲建立兒童電影分級制。兒童還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辨別能力,在當前視聽環境下建立兒童電影分級制度非常必要,可為家長和孩子提供觀影指導意見。
社會需要兒童電影去講述人類文明,讓下一代能把文明傳承下去,「兒童電影必須把社會效益放在首位。」

『肆』 中國有哪些電影獎

1、中國電影金雞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是中國電影界專業性評選的最高獎,是由中國電影家協會於1981年創辦的,以獎勵優秀影片和表彰成績卓著的電影工作者。

首屆金雞獎評獎活動於1981年(農歷雞年)5月舉行,以金雞啼鳴象徵百家爭鳴並激勵電影工作者聞雞起舞,故名金雞獎。從第一屆開始金雞就有產「雙黃蛋」的傳統,最佳故事片有8屆是「雙黃蛋」甚至「三黃蛋」,可以說舉世罕見。金雞獎每年評選一次,評獎委員會由電影專家組成,因此又被稱為「專家獎」。

金雞獎設最佳故事片、紀錄片、科教片、美術片、戲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編劇、導演、攝影、美術、音樂、錄音、剪輯、特技、服裝、化裝、道具等20個左右獎項(時有增減),必要時增設特別獎或者榮譽獎。獎品為金雞雕像。

2、大眾電影百花獎

中國群眾性的電影獎。《 大眾電影 》雜志編輯部主辦,由群眾投票評選。百花獎創辦於1962年,有11.7萬人參加評選;第二屆(1963)增至18萬多人。

1980 年舉辦了第三屆,有70多萬人參加評選。此後每年舉行一次。百花獎主要獎項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編劇、最佳導演、最佳女演員、最佳男演員、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攝影、最佳音樂、最佳美工、最佳紀錄片、最佳美術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獎的選票隨《大眾電影》發送,評選活動具有廣泛的群眾基礎。

3、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華表獎是中國電影的最高榮譽獎,其獎杯採用的是北京天安門城樓前的華表造型,每年由國家廣電總局對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種影片進行評選。其前身是文化部優秀影片獎,每年評選一次。始評於1957年。

中斷了22年後,從1979年繼續進行評獎活動,一年一屆。1985年文化部電影局整建制劃歸廣播電影電視部後,更名為廣播電影電視部優秀影片獎。1986年與1987年,1989年與1990年合並舉辦,2005年後正式改為兩年一屆,與中國長春電影節隔年舉辦,1994年開始啟用現名。

4、金鷹獎

從1983年我國設立金鷹獎以來,到今年已走過17年的輝煌歷程,金鷹獎從一個單純獎項評選,發展到目前這樣一個規模不斷壯大的金鷹藝術節,我們看到金鷹獎的評選,正如它的名字一樣在中國的上空展翅飛翔。

5、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像獎(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華電影界最重要的獎項之一,創金像獎立於1982年,每年由香港電影金像獎協會組織與頒發,

旨在鼓勵優秀香港電影的創作與發展的獎項,是香港電影業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動,與台灣電影金馬獎和中國電影金雞獎並稱為華語電影最高成就的三大獎,一般於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劇院舉行頒獎典禮,頒發包括最佳電影、最佳導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內的21個獎項。

『伍』 張之路的簡介

張之路,1945年生於北京。我國有影響的少兒小說作家之一,出過很多兒童讀物 。現為中國電影集團策劃部編審、一級編劇、國務院授予的有特殊貢獻的專家、中國作協兒童文學委員會副主任、中國少年電影協會理事、中國影協會員、中國作協會員、北京兒童文學委員會委員等。
1976年開始發表作品。1982年調到童影廠工作,曾擔

張之路
任編輯、文學部主任、創作辦公室主任等職務 。1992年國際青少年讀書聯盟(IBBY)將作者載入榮譽名冊。1997年成為第一位入選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家。2000年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並入中影集團公司,張之路任策劃部副主任、編劇。2005年獲得中國安徒生獎。2006年獲得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
張之路「溫柔敦厚」,他從不發表鋒利的觀點,但這並不代表他不睿智,他只是點到為止,讓人去悟;他行事大度,為人謙和,聚餐時不願坐主桌,也從不在小輩面前擺「前輩」和「名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凡事甚至自己的作品寫作都會誠懇徵求小輩的意見。
他的作品在青少年中影響廣泛並享有很高的聲譽。
短篇小說《羚羊木雕》(原題:「反悔」)選自《東方少年》1984年第10期,後被選入全國中學語文課本。(原名《反悔》)在台灣地區共出版了15本書,並多次獲得「好書大家讀」優秀作品獎。
第一位入選中央電視台「東方之子」欄目(1997)的中國兒童文學作家。 國際安徒生獎提名獎獲得者(2006年)。中國安徒生獎獲得者(2005年)。2006年被IBBY中國分會任命為中國推廣兒童閱讀大使

『陸』 有那些教育類的電影--適合小學生看的

《少年雷鋒》 上海電影製片廠
《驢嘎上電視》 北京電影製片廠
《小象西娜》 上海電影製片廠
《鶴童》 中央電視台、黑龍江電影製片廠
(二)適合中小學生觀看的影片
《孤兒淚》 北京電影製片廠
《我也有爸爸》 上海電影製片廠
《孫文少年行》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
《劉胡蘭》 山西電影製片廠
《紅發卡》 南京電影製片廠
《離開雷鋒的日子》 北京青年電影製片廠,紫禁城影業公司
二、科教片2部
《長城》 北京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知識老人》 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
三、紀錄片2部
《近代春秋—從鴉片戰爭說起》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
《香港·1997》 中國影視音像交流協會電視委員會

第二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公布

一、故事片13部
《廣州來了新疆娃》 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出品
《冼星海》 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出品
《警魂》 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出品
《白馬飛飛》 西安電影製片廠出品
《鴉片戰爭》 峨眉電影製片廠和四川《鴉片戰爭》影視製作有限公司出品
《紅河谷》 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緊急救助》 上海電影製片廠出品
《滑板夢之隊》 寧夏電影製片廠、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聯合出品
《犬王》 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
《男孩、女孩》 福建電影製片廠出品
《背起爸爸上學》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出品
《愛迪生的青少年時代》 北京三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錄像帶、VCD(美國出品)
《偉人愛迪生》 北京三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錄像帶、VCD(美國出品)
二、動畫片5部
《自古英雄出少年》20集系列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大森林裡的故事》10集系列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中國民族民間故事和傳說》4集系列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快樂家家車》15集系列片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出品
《格列佛游記》 北京三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錄像帶、VCD(前蘇聯高爾基青年電影製片廠出品)
三、紀錄片8部
《國歌》(90生活方式、短片) 北京紫禁城影業公司出品
《風景這邊獨好》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
《革命領袖人物系列片片》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其中包括:毛澤東、劉少奇、周恩來、朱德、宋慶齡、孫中山等領導人革命歷史)
《近代春秋》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其中包括:從鴉片戰爭說起、天國風雲、變法前後、辛亥浪潮、五四的曙光、北伐始末、抗日烽火、走向新中國)
《山樑》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
《豐碑》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
《周恩來外交風雲》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出品
《新動物世界》 北京三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錄像帶、VCD(美國比爾·巴拉德公司出品)
四、科普片2部
《地震防震》 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出品
《獻給孩子一顆堅強的心》 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出品
五、供高中學生作為電影精品藝術賞析的影片2部
《安居》 珠江電影製片公司出品
《白比姆黑耳朵》 北京三辰文化發展有限責任公司發行錄像帶、VCD(前蘇聯高爾基電影製片廠出品)

『柒』 電影《水鳳凰》簡介或觀後感

1、觀後感:
教育是國家的得基石,作為一名教師我是光榮的。看了陸老師的事跡我的內心極其震撼,深知我與他的距離相差甚遠。
他雖然肢體殘缺,但強大的內心和信念彌補了所有的不足,他做了我們正常人都很難做倒的事,他才是我們當中的強者!一個用殘缺的身體壓倒重重困難的巨人,一個用辛勤汗水灑滿西部的大地「希望之星」!教育一線的戰神!我心中的楷模!
2、基本信息
片名:《水鳳凰》水鳳凰 英文名: The Hero with The Boat Shoes 導演:宋海明 主演:潘泰名、陳菲陽、陳康 片長:90分鍾
3、電影劇情
盧榮康是貴州山區的水族青年,自小因患小兒麻痹症導致雙腿膝蓋以下肌肉萎縮,以自製的鞋套在上行上跪行。二十歲那年成為當地一所小學的民辦教師,盧永康深知知識對這些大山裡的孩子們的重要性,穿著自製的「船鞋」挨家挨戶拜訪,把輟學的孩子勸回學校,每次拜訪都要跪行數里山路。盧永康對孩子們的學習和生活處處關愛,感動著孩子也感動了那些一直反對上學的父母們,他執著堅強的精神也吸引了苗族女孩向美雲,最終幫他獲得了自己的一份愛情……第一批學生們參加了中考,並順利考取了初中,盧榮康感到無比欣慰。學生們走了一批又來一批,一晃二十多年過去了,盧榮康依然在大山裡教學……後來,在政府的幫助下站了起來,他的學生也都在各個崗位為這個社會做出了貢獻…… 本片於2007年籌拍,由貴州日報報業集團、北京艾美思特影視文化有限公司聯合出品,經歷兩個月的實景拍攝,八個月的後期製作,《水鳳凰》於2008年9月10日在貴陽舉行首映。2009年4月亮相第十六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成為30餘部入圍影片之一。入選全國中小學影視教育工作協調委員會評選審定的《第22批向全國中小學生推薦優秀影片片目》。2009年10月20日晚,電影《水鳳凰》在三都水族自治縣羊福鄉首次公開放映。

『捌』 近年國產優秀的少年兒童電影介紹一些

據新華社電 由教育部、廣電總局、文化部共同組成的全國中小學生影視教育協調工作委員會,在近些年推薦影片的基礎上,日前精選出100部優秀影片,推薦給全國中小學生。這些電影包括三大類:一是包括《走近毛澤東》《大轉折》《鴉片戰爭》在內的重大革命、歷史題材影片;二是現實題材影片,如《生死抉擇》《紅河谷》等;三是少年兒童題材影片,有《少女穆然》《寶蓮燈》《鳳凰琴》等。
回答者:tealife4 - 門吏 三級 2-9 13:36

集玩具和圖書功能於一體的玩具書、新型影視卡通圖書、紙質媒體與電子媒體互動出版的圖書等,正在引領著少兒讀物的新時尚。吳尚之介紹,出版社開發的集圖書、玩具功能於一體的玩具書,1999年全國就形成17個系列,87個品種;1999年配合國產卡通電影《寶蓮燈》的放映,同步推出的同名系列卡通圖書暢銷全國;同年,配合中央電視台大型系列動畫片《西遊記》的播出出版的同名卡通叢書,深受兒童喜愛;2003年,與動畫片《哪吒傳奇》配套出版的同名漫畫書,僅第一年就發行40多萬套、400多萬冊,並多次登上全國暢銷少兒圖書排行榜榜首。
回答者:guyan95914 - 初學弟子 一級 2-9 13:38

五十年代

50年代的小觀眾大都被《雞毛信》中的海娃深深地吸引過,小海娃的倔強、機智、勇敢感染過萬千兒童。扮演海娃的蔡元元從此與電影結下了不解之緣,曾於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先後參與執導過《刑場上的婚禮》、《張燈結綵》等影片,後赴澳門創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業公司,完成過《夜盜珍妃墓》、《大辮子的誘惑》等作品,頗為搶眼。

如今聞名影視界的著名導演陳家林曾是50年代引人注目的童星,1957年他在《羅小林的決心》中扮演的羅小林,惹人喜愛。後來他全身心地投入到電影藝術中,1965年畢業於北京電影學院導演系,分配到長春電影製片廠成為一名專職導演,創下了不俗的業績:《鳥島》、《飛來的仙鶴》、《譚嗣同》、《末代皇後》、《努爾哈赤》、《袁崇煥》、《武則天》、《唐明皇》、《賀蘭雪》、《遠東陰謀》等眾多影視佳作皆出自陳家林之手,堪稱一位有特色有個性的「大手筆」導演。

六十年代

「小蘿卜頭」一度是方舒的代稱,60年代中期她女扮男裝出演了《烈火中永生》,戲雖不多,「小蘿卜頭」的形象令人憐愛,過目難忘!方舒成為60年代中期小童星的代表人物60年代,大導演崔嵬執導了深受贊譽的兒童片《小兵張嘎》,他慧眼識星地選中土家族男孩安吉斯扮演嘎子,神貌俱佳的表演贏得了小觀眾們的喝彩和厚愛,只可惜安吉斯沒有從事演員這一職業,嘎子成為兒童電影畫廊中熠熠生輝的形象。

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