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搞笑電影 » 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在哪
擴展閱讀
替身上門泰國電影 2025-08-15 00:14:35
女人生寶寶搞笑電影難產 2025-08-15 00:13:06
韓國電影犯罪最新排行榜 2025-08-15 00:12:20

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在哪

發布時間: 2022-08-05 03:29:49

1. 怎麼加入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

以前加入兒童電影製片廠需要是文化宮、文工團等半專業團隊出身,也就是代培生的身份,或是靠文化機構的工作指派。但現在不必了,因為所謂的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已經黃了,不存在了,只剩一個招牌和一個留守辦事機構。

2. 北京電影製片廠是在哪個區

北京電影製片廠;具體位置就在北三環路薊門橋東北角,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 。電話:62051133 走三環 先到北三環的薊門橋,在薊本橋北邊大概有500米路東就是,要是走四環就在學院橋往南1公里多路東就是。

3. 北京電影製片廠在北京的哪個區啊

北京電影製片廠

地址: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

電話:62051133

簡介:

中國電影故事片生產的重要基地之一。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文化區,是一座大型電影製片廠。1985年有藝術創作人員、影片製作技術人員、行政人員共1000餘人。廠內除設有文學部、導演室、演員劇團等創作部門之外,還設有攝影、美術、錄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妝、服裝、道具等工作車間及電影藝術、電影技術、電影經濟研究室。廠區建有4個攝影棚、1個特技棚、2個對白錄音棚、1個音樂錄音棚、1個效果錄音棚、1個混合錄音棚,並設有電視節目製作部。年生產量為20-25部故事片。

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後,中國共產黨中央人民政府十分關懷人民電影事業的成長,北平市軍事管制委員會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宣傳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電影製片廠,並從延安及各革命根據地抽調了一批從事電影工作和文藝工作的幹部,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電影製片廠,同年10月1日改名為北京電影製片廠,第一任廠長為田方,1951年由汪洋繼任。

建廠初期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以拍新聞紀錄片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紀錄片為《毛主席蒞平》,隨後又拍攝了大型紀錄影片《中國人民的勝利》,拍攝的故事片有《新兒女英雄傳》、《智取華山》、《龍須溝》等。1956年原建制中拍攝新聞紀錄片的部門分出,另行組建為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北京電影製片廠改為拍攝故事片的專業廠,汪洋繼續擔任廠長。

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後,在影片創作和生產管理上開始大膽探索,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在導演、表演、攝影、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先後拍攝了《祝福》、《林家鋪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風暴》、《紅旗譜》、《洪湖赤衛隊》、《停戰以後》、《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優秀影片。改編拍攝了《楊門女將》、《野豬林》、《穆桂英大戰洪州》等多部傳統戲曲片。

"文化大革命"期間,北京電影製片廠受到摧殘,大批藝術家、技術專家遭到迫害,廠房、設備被擱置,除拍攝少量"樣板戲"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開始恢復故事片生產,但受到"四人幫"多方刁難。

1976年粉碎"四人幫"後,北京電影製片廠重獲新生。拍攝了《大河奔流》、《傷逝》、《知音》、《駱駝祥子》、《包氏父子》、《寒夜》、《雙雄會》、《邊城》等多部歷史及文學名著題材影片,同時也拍攝了一批反映現實生活題材的影片,《小花》、《淚痕(1979)》、《瞧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婦女》受到觀眾好評。為配合國家改革形勢,先後拍攝了《血,總是熱的》、《代理市長》、《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樂隊》等多部改革題材的影片,受北京電影製片廠多年來在漫長的影片創作、生產道路上逐漸形成自己的風格:影片清新、質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編文學名著方面具有獨特之處,在改編、導演、攝影、音樂、美術各方面都有創新。

1949-1985年,北京電影製片廠共拍攝故事片180部、舞台藝術片58部、新聞紀錄片17部,共計255部。此外,還譯制了外國影片10部,協助各兄弟電影製片廠拍攝、加工影片多部。這些影片在國內外都具有一定影響,受到觀眾的喜愛。80年代以來,還與國際製片廠、商合作,拍攝了故事片《一盤沒有下完的棋》、立體故事片《俠女十三妹》,並協助拍攝了《馬可·波羅》、《末代皇帝》。建廠以來有14部影片在國際上獲獎20次,23部影片在國內獲獎33次。

北京電影製片廠培育了許多優秀編劇、導演、演員及其他創作人員和技術人員。一批青年編導、攝影、美術、錄音、特技人員正在嶄露頭角,茁壯成長。到國內外觀眾稱贊,並多次在國內外獲獎。

北影廠的具體位置就在北三環路薊門橋東北角

4. 中國有哪些電影製片廠

1,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唯一的軍隊電影製片廠,位於北京市豐台區六里橋北里, 佔地面積392.1畝。1951年3月,以總政治部軍事教育電影製片廠名義開始籌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廠,命名為解放軍電影製片廠,1956年更名為中國人民解放軍八一電影製片廠。

2,北京電影製片廠

北京電影製片廠,中國電影故事片生產基地之一,簡稱「北影」。1948年北平(今北京)解放,中國共產黨接收了原國民黨中央電影企業公司第三製片廠,並從延安及東北抽調一批文藝工作骨幹,於1949年4月20日成立了北平電影製片廠。

3,峨眉電影製片廠

峨眉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區清江東路360號。經過40年的發展,已經成為當代中國電影的重要基地之一。幾十年來,峨影先後共攝制了各種類型影片、電視劇共計400餘部(集)。先後計有20餘部故事片、電視劇及科教片在國際、國內獲得過50餘次獎項。

4,長春電影製片廠

長春電影製片廠是新中國第一家電影製片廠,堪稱新中國電影的搖籃,創造了新中國電影史上的七個第一。先後拍攝故事影片900多部,譯制各國影片1000多部。

5,西安電影製片廠

西部電影集團或稱「西影」、「西影集團」即西部電影集團有限公司的簡稱。前身為西安電影製片廠, 1956年04月籌建,1958年08月成立。西部電影集團是中國六大電影集團之一,是國家電影產業布局的四大集團之一。

5.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的簡介

建廠以來,生產了多部深受孩子們和他們家長喜愛的影片。其中《四個小夥伴》曾獲1982年義大利第12屆季福尼國際兒童和青年電影節最佳榮譽獎和共和國總統銀質獎章、1983年法國郎市青年觀眾電影節青年觀眾獎和1986年伊朗第16屆國際教育電影節榮譽獎;《五虎將》在伊朗第17屆德黑蘭國際科技片電影節上獲金像獎;《鴿子迷的奇遇》獲1987年印度第5屆國際兒童電影節最高金像獎;《少年彭德懷》獲葡萄牙第15屆菲格臘達福茨國際電影節兒童片獎。1991年,由王好為執導的《哦,香雪》在西柏林國際電影節上,獲國際兒童青年中心藝術大獎,這是我國兒童片迄今為止在國際獲得的最高獎。
兒影廠的首任廠長是著名表演藝術家於藍,她是「第五代電影」導演之一的田壯壯的母親。 這家製片廠所拍攝的影片從數量上不算多。例如從1981年到1986年僅拍了19部,但卻有著很好的成績。其中《四個小夥伴》、《應聲阿哥》、《小刺蝟奏鳴曲》、《「下次開船」港游記》、《十四、五歲》、《我的九月》、《少年彭德懷》等一系列作品分別獲得國內外電影節的眾多獎項。

6.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的地扯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Children's Film Studio)創建於1981年6月1日,是我國第一家也是唯一的專門生產兒童電影故事片的電影製片廠。同時,還承擔譯制外國兒童影片、拍攝動畫片、電視劇/電視專題片、廣告片、錄音、錄像等多項業務。成立之初叫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1987年更名為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鄧穎超同志為兒影題寫了廠名。1999年,兒影廠和北影廠等8家單位合並成立了中國電影集團公司,兒影廠的生產任務由集團下屬的第三製片公司承擔。2005年,在第三製片公司的基礎上,中影動畫產業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生產兒童故事片為主的兒影廠,只剩下「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仍作為出品單位得以出現在公眾的視野中。

7. 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的介紹

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是中國專門拍攝兒童題材故事片﹑兼拍短片﹑電視片﹑動畫片和譯制外國兒童片的電影製片廠。1981年6月1日﹐為繁榮兒童片的創作而成立。廠址在北京。

8. 北京電影製片廠在哪個區,還有具體位置,坐地鐵怎麼坐,謝謝

北京海淀區北三環中路77號
坐十號線到西土城,然後公交398路到薊門橋東站(從達學知橋南站出發),下車步行90米即可

9. 中國都有那些國有電影廠了

中國國有電影製片廠

●1995年前擁有故事片出品權的製片廠
▲專業類製片廠
■1995年獲得故事片出品權的省市級製片廠(目前多數從事電視劇攝制)

●內蒙古電影製片廠1958年月建廠,後改名內蒙古電影譯製片廠,專門譯制蒙古語影片。1979年恢復原名,重新拍攝故事片,廠址為呼和浩特市新建東街。

●中國兒童電影製片廠前身北京兒童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81年1987年改名。專門拍攝兒童故事片,代表影片有《小刺蝟奏鳴曲》、《我的九月》等。現已並入中國電影集團。

●北京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49年,1956年前為綜合性電影製片廠,1956年改為故事片專業廠,1999年並入中國電影集團。廠址為北京市海淀區北三環中路。

●長春電影製片廠前身東北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46年10月1日,1955年改名為長春電影製片廠,1999年7月長春電影集團成立,長影廠並入長影集團。廠址為長春市紅旗街。

●廣西電影製片廠1958年開始籌建,先後以廣西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廣西電影譯制廠為廠名,代表影片有《黃土地》、《流浪漢與天鵝》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抗戰影片《鐵血》等。廠址為南寧市友愛北路。

●福建電影製片廠1958年7月建於福州,初期以攝制紀錄片為主,1980年攝制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城春秋》,代表影片有《路》、《木棉袈裟》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我的母親趙一曼》等。廠址為福州市柳河支路。

●珠江電影製片廠1956年初開始籌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電影製片公司。代表影片有《大浪淘沙》、《與魔鬼打交道的人》、《廖仲愷》、《雅馬哈魚檔》等。最新拍攝的影片有輕喜劇故事片《喜洋洋》等。廠址為廣州市新港中路。

●八一電影製片廠成立於1952年8月1日,所製作的影片多是以軍事題材為主。廠址為北京市廣安門外六里橋。

●青年電影製片廠前身北京電影學院實驗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曾拍攝《沙鷗》、《鄰居》、《青春祭》等影片。廠址為北京市海淀區新外大街。

●天山電影製片廠新疆維吾爾自治區的電影製片廠,1956年籌建,1960年拍攝第一部故事片《兩代人》。該廠的主要工作為用不同的少數民族語言譯制影片。廠址為烏魯木齊市17號路。

●西安電影製片廠1958年成立,2000年改組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以原西影廠為核心組建西部電影集團。現址位於西安市西影路。

●峨嵋電影製片廠1958年成立於成都,是西南地區最重要的電影製片基地,代表影片有《被愛情遺忘的角落》、《內當家》、《紅衣少女》等。2003年以峨嵋電影製片廠為主體成立峨嵋電影集團。現址成都市清江路。

●瀟湘電影製片廠前身是湖南電影製片廠,創建於1958年6月,1980年改用現名,代表影片有《國歌》、《候補隊員》等。最新攝制的影片有《歸去來》等。廠址為長沙市勞動東路。

●雲南民族電影製片廠建於1958年7月,原名昆明電影製片廠,1985年改用現名,以拍攝本地區題材、民族題材影片為主。廠址為昆明市西站麻園。

▲上海電影譯制廠1957年成立,前身是上海電影製片廠譯製片組。年譯制影片數量曾達到30餘部,代表影片有《寅次郎的故事》、《追捕》、《佐羅》等。現已並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中國農業電影科學製片廠1964年建廠,專門從事農業科教影片攝制。最新攝制影片有《拯救大白鱘》等。廠址位於北京市白石橋路。

▲中央新聞紀錄電影製片廠始建於1953年7月,是中國新聞紀錄電影的主要生產基地。 1995年劃歸中央電視台。廠址位於北京海淀區北三環中路。

▲上海美術電影製片廠1957年建廠,代表影片有《豬八戒吃西瓜》、《大鬧天宮》等。現已並入上海電影集團公司。

▲上海科學教育電影製片廠1953年建立,主要拍攝科學教育片,廠址位於上海市斜土路。

■龍江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少年陳真》(合拍)等。

■遼寧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春桃》(合拍)等。

■寧夏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家醜》(合拍)等。

■山東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孔繁森》(合拍)等。

■天津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闖江湖》、《鳳凰琴》(合拍)等。

■河北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遠山姐弟》、《鍾馗》等。

■蘭州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太平使命》、科教片《檉柳》等。

■山西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暖春》、《暖秋》等。

■南京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草房子》、《下輩子還做母子》等。

■湖北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世紀之夢》、《千秋三峽》等。

■浙江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女兒谷》等。

■江西電影製片廠曾拍攝影片《毛澤東與斯諾》(合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