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電影《翻滾吧!阿信》觀後感
認真品味一部作品後,這次觀看讓你有什麼領悟呢?何不寫一篇觀後感記錄下呢?想必許多人都在為如何寫好觀後感而煩惱吧,下面是我整理的電影《翻滾吧!阿信》觀後感,供大家參考借鑒,希望可以幫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今天偶爾看了一部電影,關於青春,關於夢想,不知道還能關於什麼?根據林育信真人真事改編。
電影開頭感覺很好,小時候的阿信陪爺爺看戲,爺爺看的興高采烈,小孫子阿信卻好奇地看著爺爺,最後小阿信爬上了戲台,跟戲子打鬥翻滾,此時電影名出現:翻滾吧,阿信。
電影開始是小時候阿信練體操的美好童年時光,那時阿信的媽媽很支持阿信去練體操,得獎時,還買了豬頭肉說是給他補腦。很快到了青年,由於阿信的長短腳,他的體操水平很難提高,媽媽不想讓阿信練體操了,就迫使他回家幫忙照看家裡的'水果生意。這個時候就出現了男主的好基友,作為影片的陪襯,結果他們到處打架,並且每次打架總是用傳呼機留言告知對方,這時女主出現,就是傳呼台的599(林辰唏飾演),599對阿信每次打架都做了詳細記錄,打贏了幾次,輸了幾次,慢慢地就有了感情。在一次打架中打傷了黑老大的兒子,阿信和基友開始逃亡,途中基友被打死,阿信又重新回到故鄉,繼續練體操。此時全片最感人場景出現阿信鼓勵599,有夢想就要去追求,「你要堅持下去,也是替那些曾經有夢想的人奮斗」!其實599的夢想是游泳運動員,曾經也獲得金牌,只因身體殘疾,才放棄了夢想。最後599辭職,並坐著輪椅去看了阿信的比賽,阿信最終也獲得了金牌。
幾點想法:
1.阿信和好基友打了黑老大的兒子,以為打死了,害怕地逃亡,最後又回到家鄉的時候,黑老大怎麼就輕易的放過了他?
2.黑老大是搞體育的出身,這個結果很無厘頭吧?
3.打傳呼機,為什麼總是同一個接線員?
4.全片打打殺殺地場景過多,與主題無關,或者太拖拉,導致結尾的歡快太突然。
5.黑老大的兒子與阿信開始勢不兩立,怎麼突然就變成朋友了,甚至是兩肋插刀的好朋友?
6.女主的戲份太少了。
7.一句話劇情很爛!所以我一定要寫一個更好的故事!
㈡ 翻滾吧,阿信! __重拾夢想的勇氣
這是2011年的老電影了,因為有《摔跤吧,爸爸》做對比,所以又拿出來重新溫習一遍。摔跤因為有選手之間的直接較量,所以可觀性更強,觀眾更容易被電影所吸引,但是《翻滾吧,阿信!》的體操項目就沒有這樣的直接對抗了,於是編劇加入了母子情深、黑幫沖突、兄弟守義、電話情緣等情節,使故事更加豐滿、熱血。我們曾經都有夢想,各種各樣的原因,我們都放棄了夢想,社會磨平了我們的稜角,我們不再個性分明,有時候還隨波逐流。阿信(彭於晏飾演)也是一樣,被迫放棄了體操夢想,但是潛意識裡面依然難以割捨,重拾夢想需要巨大的勇氣,這樣的勇氣不是梁靜茹能給的,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看看這部電影。
一開場是根據真人實事改編,這樣的電影有特殊意義:一則真實,觀眾除了喜歡天馬行空的Fantasy以外,有時候真實更具有視聽沖擊力,這種感官刺激僅次於紀錄片,但是某些故事是無法用紀錄片表達的,所以這樣的故事電影會強調這一點;二則是心理暗示,有了這樣的暗示可以使觀眾更加入戲,更能夠代入到主角的感觀中;三則有現實效用,電影想要激勵人心不一定就必須是真人故事,但是有的電影已經達到以假亂真,強烈的代入感讓觀眾腦海中縈繞著故事裡傳達的精神,這種力量的傳遞有時候像洗腦,可以讓人在現實生活中受益,特別是勵志電影,那麼如果是真人改編則會加強這種作用。
故事一開始是阿信在訓練中受傷,被送入醫院,這樣的建置在很多電影中都使用過。之所以常用是因為有好處:一則是一個好的開場,能夠很快的吸引觀眾的注意力;二則主角昏迷可以很自然地帶入到主角的世界,讓觀眾可以自然而然地進入主角的記憶,這樣的切入故事方式更有代入感,觀眾在不知不覺中就進入故事,好的切入就是要這樣不留痕跡。
阿信的昏迷順利讓觀眾到達他的童年記憶,緊貼翻滾的主題,小阿信從小就表現出體操的天賦,在戲台上翻跟斗的表現讓街坊拍手稱贊,也讓爺爺驕傲。
同時小阿信這樣的體能兒必然是頑皮的,少不了上課搗蛋、被老師體罰,小阿信在體罰的時候看到了翻跟斗的體操隊員小樹,於是進入到體操館,完成了體操夢想啟蒙。
在電影前三十分鍾的建置中(對應劇本前三十頁),小阿信媽媽經常為他揉腿埋下阿信被迫放棄體操的伏筆,小阿信在比賽中拿到金牌證明了自己,媽媽也不太歡欣鼓舞,這些劇情都是伏筆。第一幕的建置等到後面第三幕揭示的時候才能引起觀眾共鳴,可憐天下父母心,哪個觀眾不是子女,母子情深的戲碼在阿信的追夢生涯中是錦上添花。
等到小阿信長大,媽媽擔心的事情也發生了,長短腿的阿信落地常常不穩,因此總是受傷。媽媽果斷和教練一起終止了阿信的體操生涯,阿信從此一邊幫媽媽照顧水果店,一邊和菜脯(柯宇綸飾演,水果店幫工)一起耍流氓打群架,阿信也有點自暴自棄,抽煙喝酒、和媽媽鬧別扭。
阿信所在的時代還在使用Call機(BB機),阿信因為經常在留言中打架斗毆而引起了電話秘書(林辰唏飾演)的注意,電話秘書599將阿信成敗的戰績記錄下來,兩人也因此結緣。
阿信打完架後還是會偷偷回體操館練習體操,這時的阿信內心是痛苦的,通過打架來宣洩始終是不徹底的,體操夢想已經在他內心紮根。
這時黑幫老大的兒子,陳漢典飾演的木瓜看中了阿信的好強鬥狠想要結交阿信,但是被阿信拒絕了。於是在舞廳給阿信兄弟菜脯安非他命(一種讓人上癮的毒品),菜脯染上毒癮,行事開始癲狂囂張。
菜脯毒癮發作,被木瓜一夥人毆打,木瓜丟出一包毒品,菜脯出賣阿信,但是在阿信被毒打的時候站出來打了木瓜,菜脯和阿信以為木瓜死了,從此逃到台北。
兩人在台北過著狼狽的生活,菜脯毒癮發作時痛苦萬分,阿信幫菜脯戒毒找工作。菜脯又在工作時鬧事,得罪了黑幫大佬瘋牛,瘋牛的對頭坤哥收下了倆人做小弟,兩人開始在台北打砸。
坤哥拿出一百萬讓阿信和菜脯殺了瘋牛,阿信拒絕,菜脯卻收下了。菜脯不聽阿信勸告獨自找瘋牛,反被瘋牛手下殺死,阿信痛苦萬分,在電話秘書599的鼓勵下重回家鄉。
阿信找到木瓜的爸爸黑松,發現木瓜沒有死,黑鬆手下揚言要砍掉阿信手腳,被黑松制止。黑松與阿信對話:
阿信的話打動了曾經是體操隊員的黑松,黑松讓阿信一年之內拿金牌,否則就喂鱷魚。阿信回到體操隊,但是體能不如從前,教練讓阿信跑步練習體能,在阿信跑不動的時候木瓜找上門來,在木瓜拿著球棍追殺下阿信又跑起來了,兩人因此冰釋前嫌。
阿信刻苦訓練,但是長短腿的問題依然難以解決,教練和媽媽為阿信特製了高低鞋,阿信對媽媽惡言相向,教練告訴阿信真相:阿信小時候小兒麻痹,媽媽一直幫他揉腿才不至於更嚴重,媽媽怕阿信怪她才讓他放棄體操,母子終於解除誤會。
期間阿信常常和電話秘書599電話通信,599一直鼓勵阿信不要放棄夢想,原來她曾是游泳隊員,還拿過金牌,後面才知道她已經雙腿癱瘓,不能再游泳,在與阿信的相互激勵中,她辭去電話秘書的工作,鼓起勇氣,重拾夢想。
故事回到現在,阿信受傷住院昏迷,醒來後回憶起過去種種痛苦萬分,幾個蒙太奇的畫面:阿信小時候喪父,阿信逃亡,菜脯死亡……
阿信重新回到體操訓練,清晨日暮,田野跑場,艱苦訓練下阿信終於走上賽場。上場前他又去找電話秘書,才發現她已經辭職了,盡管阿信與坐著輪椅的599相遇,阿信也認不出她來。但是阿信在599的鼓勵下勇敢沖鋒:
影片最後播放一組真實阿信的幻燈片,這也是真實改編電影的套路,一組照片或者錄像,呼應最開始的那句:
可參照梅爾吉普森導演的《血戰鋼鋸嶺》片尾,這種首尾呼應的方式是電影常用的表現手法,使主題更具現實意義。
總的來說這部片子是很不錯的,熱血且真實,彭於晏的表現也可圈可點,一身肌肉是無數花痴們的最愛,更別說帥氣炫酷的體操動作。
一句話結語:丟掉的夢想並不可惜,重拾夢想的勇氣卻彌足珍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