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为什么是“八佰”而不是“八百”
当你初次看到《八佰》而非《八百》这个片名时,心中是否产生过疑惑?我自己也不例外。通过对赵晓城对导演管虎的访谈,我得以理解背后的深意。
管虎透露,这个片名源于古代军队编制,‘佰’代表百夫长,管理着百人的队伍,他强调的是个体在战争中的重要性,而非战争本身。他的人文视角使他选择了‘人’字旁的‘佰’,聚焦于《八佰》中的小人物,如逃兵、书生、愤青等,他们分别说着湖北话、福建话等各地方言,四行仓库因此成为人性多元的舞台。
在管虎早期的作品中,观众能感受到文艺元素的鲜明;然而随着岁月的沉淀,步入中年的他,更加注重电影中人物的情感和故事,这是对观众群体的直接关怀,也是从文艺走向商业的关键,即电影是否真诚地对待每一个观众,视他们为有血有肉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