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老电影怎么没有高清了
扩展阅读
2020搞笑欧美电影 2025-08-18 21:01:17

老电影怎么没有高清了

发布时间: 2025-05-26 20:15:54

A. 十几二十年前的看电影,以前看的时候很模糊,雪花多。为何现在有些老

是影视公司 拿老电影的电影胶片 胶转磁 重制的
胶片本身的分辨率 远远高于现在1080P的标准
(民用的主流35毫米彩色胶片,在正确对焦、曝光、冲洗的情况下,一般都能达到几十亿的像素【水平分辨率几万P】)
虽说 老电影用的是8毫米尺寸 分辨率也不会低
可以这么说,你想要多少分辨率的电影,完全取决于你有多少预算

B. 为什么十几年前看的连续剧、电影现在再看没有以前看得更清楚了,什么原因呢

为什么十几年前看的连续剧电影在电视上看得特别清晰,而现在在网上看就变得很模糊呢?到底是什么原因呢?很多人都觉得很奇怪,现在的像素越来越高,应该是越来越清晰才对呀,怎么可能比以前还差呢?如果说他的影片已经坏掉了,不能用了,所以才变得那么模糊,那么为什么在电视上看就变得清晰呢?

我决定了,等到我年纪大了之后我要回归电视。找到童年的感觉。那将是多么美妙的体验啊!俗话说,父母在人生尚有来处,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所以年纪大的时候的人们就应该多看电视,找到来时的路。

C. 为什么有的电影高清有的画质极差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吧,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那时的香港电影真的十分好看经典,不仅演艺演技高,而且在后期配乐方面做得也很好。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么久的老港片有没有发觉,为什么有的老港片画质很好很清晰,而有的画质极差?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修复后的《古惑仔》

D. 看了这么久的电影,你知不知道为什么有的电影高清有的画质极差

相信大家都看过电影吧,尤其是上世纪80,90年代的香港电影。那时的香港电影真的十分好看经典,不仅演艺演技高,而且在后期配乐方面做得也很好。不知道大家看了这么久的老港片有没有发觉,为什么有的老港片画质很好很清晰,而有的画质极差?这个问题你想过没有?

76年的《半斤八两》

如1993年的香港鬼片《七月十四之不见不散》,在网上几乎找不到高清资源,包括在街边小店里面的VCD、DVD也找不到画质很好的电影光碟;而比这部电影拍摄早17年的香港电影《半斤八两》就有高清版了,画质真的十分好。那么为什么会这样呢?难道70年代许氏兄弟用的摄像机比90年代用的摄像机还要厉害,还要高贵?想想也知道不是啦,那时候哪有什么高清摄像机啊。

93年的《七月十四之不见不散》

大家都知道,以前拍摄视频,照片用的摄像机都是胶片摄像机,就是菲林啦。相信2000年以前出生的孩子都见过菲林吧,毕竟我们冲晒照片时用到的原料就是胶片啦。

胶片是一种很特殊的光敏材料,它的原型主要是银盐感光胶片。而广泛应用的胶卷是将卤化银涂抹在聚乙酸酯片基上,此种底片为软性,卷成整卷方便使用。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

每种胶片(包括彩色胶片)都包括两个基本组成部分:一个单层的或多层的感光乳剂层、一个感光乳剂层的支持体――片基。乳剂是由对光敏感的微细颗粒悬浮在明胶介质中而成。胶片上的明胶与某些食品所用明胶类似。

电影修复后的《最佳拍档》

在明胶中悬浮着的光敏物质是卤化银颗粒。这种颗粒如此微细,只有在高倍显微镜下才能观察到。在1平方英寸通常的感光胶片乳剂中,卤化银晶体的含量约达400亿个之多,可见这胶片可以保存的信息很多。也就是说,以前的老电影可以还原成高清电影甚至4K超清电影。

82年的《小生怕怕》

那么为什么有些电影没有高清版甚至普清版都没有?其实这还是钱作怪啊,电影公司一般通过评估电影的价值后决定是否对其进行修复重发。好像许氏兄弟的电影,电影本身价值大于修复价值,当然要重发高清版本了。我们看的《最佳拍档》、成龙系列电影、周星驰系列电影等等都有高清甚至超清版本,因为这些电影的价值实在太大了,它记录了香港电影史上最繁华的时刻,而一些知名度不高,修复费用远远大于电影本身价值的老港片就没有修复的必要了。如上文所说的《七月十四之不见不散》和一些知名度不高的电影。

没有修复的《古惑仔》

在早些时候,邵氏电影公司就把自己公司在70年代拍摄的港片以高清画质修复重发了。如《南北狮王》,其实嘉禾电影公司被收购后也做过电影的修复重发,橙天嘉禾修复了周星驰的电影,古惑仔系列电影等。

修复后的《古惑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