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电影夺冠是历史事实
提起女排精神,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团结协作、顽强拼搏。《夺冠》中关于老女排最多的画面,就是她们在训练的场景,提到最多的一个字就是“练”,女排姑娘们手上扎了木刺,身上都是伤。除夕夜万家团圆,她们还在打排球。
这种“魔鬼式”的训练确实是真实发生的,1979年,中国女排开始在郴州集训,当时郴州女排基地条件艰苦,教练的训练更严格,不符合质量过不了关,完不成指标下不了课。对于女排姑娘们来说,加练、补课是常事,而且一个队员没完成,其他人都要跟着一起练。
为了让队员们尽快提高成绩,教练只能“铁石心肠”。为什么练这么狠?电影通过教练之口说出了大背景,当时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很多方面与国外相比差距太大,美国的教练已经将计算机技术应用到女排训练中了,而中国的女排姑娘们还在简陋的竹棚馆中训练。吴刚饰演的教练说,他到国外看着高楼大厦哭了,中国太落后了,所以他心里总想着快点快点。“我们要证明给他们所有人看,中国人,行的!”
1981年女排夺冠,对于当时的中国人来说,这不仅仅是女排的胜利,还象征着明灯和号角。女排姑娘们不畏强敌、飞身鱼跃的画面,让许多处于迷茫中的人看到希望和方向,让很多低沉的人重拾信心和力量。
『贰』 电影夺冠真实评价
电影《夺冠》以中国女排传奇人物郎平为主线,再现了中国女排3个不同的阶段,中国女排现役队员的参演更让影片增色不少。作为中国体育的最大IP,想把“中国女排”拍好并不容易。导演陈可辛没有面面俱到,而是做减法围绕两代女排队员和3场比赛来讲故事。《夺冠》并非中国体育电影的开山之作,但此前的作品大都寂寂无声,远没有《夺冠》这样受关注。除了中国女排这一特殊题材之外,拍摄手法、故事处理、人物预设等方面,陈可辛都拿捏得比较到位。
中国女排是一个集体,要想还原过去30多年历程,135分钟的影片时长是不可能的。陈可辛说,过去两年的故事积累,足足可以拍5部电影。如何取舍,如何更准确地还原、展现女排精神,这就要求导演和编剧得有取舍。
从1981年至今,中国女排共拿到10个世界冠军,《夺冠》一头一尾选取了其中两场比赛,对应新老女排两个阶段。
第一场是1981年第3届世界杯,中国女排在最后一场3比2战胜日本队,拿到中国三大球的第一个世界冠军。另一场是2016年里约奥运会,但影片并没有把重点放在中国队决赛3比1战胜塞尔维亚的那场球,而是聚焦到与东道主、世界第一巴西队的8强战。
这两场比赛虽时隔35年,却是中国女排“祖国至上、团结协作、顽强拼搏、永不言败”精神的延续和传承。时代在变、队员在变、对手在变,但中国女排的精神从未改变。
上世纪60年代,有“东洋魔女”之称的日本女排在大松博文的调教下一度创下118场国际赛事连胜纪录。中国队能在大阪从霸主日本队身上拿到第一个世界冠军,对提升国人自信心和民族自豪感不言而喻。用中国女排主教练的话来说,“这场球如果拿不下来,你们后悔一辈子!”
里约奥运会与巴西这场球也是世界排坛的经典之战。此前小组赛,中国队以第4名的成绩勉强进入淘汰赛,8强对手则是世界第一、主场作战的巴西队。从2008年至2016年,中国女排与巴西队的交手战绩为1胜18负。即便这样,中国女排仍顽强地以3比2淘汰巴西,此后接连战胜荷兰和塞尔维亚夺冠。
巩俐称出演女排英雄压力与挑战并存。
之所以选择郎平为主线,不仅仅是因为她的成绩和影响力,更因为她是唯一一个全程见证和参与了中国女排成长的人。郎平运动员时期随中国女排拿到4个世界冠军,执教期间又率队拿到3个冠军。中国女排的10个世界冠军中,有7个直接跟郎平相关。
《夺冠》讲述了上世纪80年代老女排,2008年北京奥运会和2016年里约奥
『叁』 电影《夺冠》这部作品主要讲述了什么
你好,电影《夺冠》讲述了我们女排在赛场上怎么获得冠军的故事,细思极恐的的细节也有发生在她们身上,为了夺冠可谓是拼尽全力是不为过的。
女排训练
在去年中国女排夺得了9连胜之后,中国女排得到了很多媒体和观众的关注,这是我们体育的荣耀。电影拍摄用130多分钟还原了30年的历程,这是完成了中国女排新老队员的过度和使命交接。告诉我们团结协作,永不言败,顽强拼搏的精神的延续和发扬。相信这种精神一样可以鼓舞我们的篮球,足球等体育项目。这次通过很多细思极恐的夸张手法,来说明中国女排的不容易,但是她们从来不让我们失望。
『肆』 电影夺冠有啥拍错的情节
看之前,我对这部电影不抱太大希望,一方面是运动电影,一方面是要拍女排集体主义精神。
运动电影主要是国内这种风格的电影太少了,集体主义是前面有一部类似的《攀登者》。
集体主义的电影很难拍,容易拍的假大空,人物脸谱化,角色单薄,看得见事,看不到人。
特色是女排精神,又很容易和举国体制,和献礼,主旋律之类的话题扯上关系,先天不占优,
所以我最担心的就是这部电影的里“人”味特别淡,看不到人性在电影里的闪光点,一味喊口号。
但看完之后,我不得不说,陈可辛还是陈可辛,这部电影超乎了我的预期,比我想的好太多了。
不论是《中国合伙人》还是《亲爱的》,陈可辛在拍摄“人”的角度是非常成熟且厉害的。
这部《夺冠》最大的优点恰恰体现在这里,以女排夺冠的事件,来突显出女排姑娘人的光辉。
所有的角色不再是为了夺冠而服务的工具人,每个人都有情绪,矛盾,嬉笑怒骂和个性。
她们不是一味地团结,一味地努力,姑娘们也有耍脾气,闹情绪,搞小团体,放弃的时候。
这也是我最喜欢的,《夺冠》讲的不夺冠这件事,而是夺冠这件事情里每一个闪光的巾帼英雄。
就凭借这点,我就推荐大家去电影院观看,相信你会看到了一个和你想的不太一样的女排电影。
此次视频不涉及剧透,大家放心食用,看我这么努力,还请三连关注,你们的关注对我很重要啊!
首先是评分,这部电影我可以给到7.5分,超乎预期,整体非常优秀,但依然有明显瑕疵的电影。
电影主要以中国女排的三次夺冠比赛的赛前赛中赛后为时间线,以郎平为主人公,
讲述了中国女排这么多年的起起落落,也讲述了女排精神的传递和不同时期女排姑娘们的故事。
具体的剧情我这里不剧透自己去电影院看。这部电影在我看来不是一部严格意义上的体育电影,
它更像是在体育的背景下,讲述中国新时代女性坚韧不拔,顽强拼搏的一部女性题材电影。
因为目前没有看过其他的电影,但就本片来看,非常有可能取得超出预期的票房,原因如下:
首先这部电影的节奏非常好,剪辑优秀,剧情不拖沓,观看很舒服。
这部电影的剧情采用了典型的三段式,通过三场比赛,将整部电影切成了三个部分,
同时,每一个比赛的部分又切成了比赛前,比赛中和比赛后三个部分,每个部分都有关键点,
比赛的部分扣人心弦紧张刺激,比赛前后段的设计点到即止,不刻意煽情,不拖沓,不冗长。
整部电影一气呵成,除了第二场比赛和第三场比赛中间略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