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国产怀旧电影英文怎么写
扩展阅读
40部经典电影国语版 2025-05-24 22:20:26
床韩国完整版电影 2025-05-24 22:19:44
七天地最新电影 2025-05-24 22:18:11

国产怀旧电影英文怎么写

发布时间: 2025-05-24 19:13:52

Ⅰ 怀旧的的英文,怀旧的的翻译,怎么用英语翻译怀旧的

nostalgia 是怀旧,怀念故乡,乡愁的意思。这种情绪常常让人回想起过去的美好时光,无论是童年时代的无忧无虑,还是曾经共度的欢乐时光。人们在面对生活中的压力和挑战时,常常会怀念过去那些简单而纯粹的日子。这种情感不仅限于对家乡的怀念,还可能包括对旧朋友、旧时光和旧经历的追忆。

nostalgia 不仅是一个词汇,它还是一种情感体验。这种感觉在不同的文化背景下有着不同的表现形式。在英语中,nostalgia 可以用来描述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这种情感可以引发一系列的情感反应,如温暖、伤感或甚至快乐。人们可能会通过写作、绘画、音乐或谈话等方式来表达这种情感。

如何用英语表达怀旧的情感?一种常见的表达方式是使用“look back on the good old days”或“nostalgic for the past”。此外,人们还可以使用一些具体的表达,如“cherish the memories of the past”,“miss the simplicity of the past”,或“yearn for the past”。这些表达不仅传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还强调了这种情感的深层含义。

在不同的场景中,人们可能会使用不同的表达方式来描述怀旧。例如,在描述一个老朋友重逢时,可以说“it’s so nostalgic to see you again”。在谈论一部怀旧电影时,可以说“the movie brings back a lot of nostalgia”。无论是在个人生活中还是在文学作品中,nostalgia 都是一种普遍的情感体验,它让人感受到时间的流逝和对过去的留恋。

Ⅱ 一部9几年初的电影,像是革命年代一个短发女学生,一个镜头是她背后有只鹰的纹身,好像叫樱桃

红樱桃
红樱桃
开放分类: 娱乐、电影、植物、经典电影、剧情片

目录
• 影片概况
• 演职员表
• 剧情介绍
• 幕后制作
• 获奖记录
• 同名水果

影片概况
[编辑本段]
中文片名:红樱桃

汉语拼音:hong ying tao

英文片名:Red Cherry

影片类型:剧情 / 战争

片长:120 min

国家/地区:中国

对白语言:德语 汉语普通话 俄语

字幕:中英文字幕

色彩:彩色

制作公司:北京电影学院青年电影制片厂 Youth Film Studio of Beijing Film Academy [中国]

出品:1995年

演职员表
[编辑本段]
导演:叶大鹰Daying Ye(影片字幕为“叶缨”)

编剧:江奇涛 Qitao Jiang

芦苇 Wei Lu

叶大鹰 Daying Ye .....(as Ye Ying)

演员:郭柯宇 Ke-Yu Guo .....ChuChu楚楚

徐啸力 Xiaoling Xu .....Luo Xiaoman罗小蛮

Vladmill Nizmiroff

制作人:叶大鹰 Daying Ye .....procer

摄影:张黎 Li Zhang

剧情介绍
[编辑本段]

一九四零年冬。两名中国孩子,楚楚(女)和罗小蛮(男)由中国内地出发,几经辗转,历尽艰辛,到达苏联莫斯科附近的国际儿童院,这是一所专门收养各国共产党领袖子女的寄宿学校。在那里,两个孩子结识了以中德混血儿张卡尔为首的一批外国孩子。院长瓦特金——一个祖父般严厉而慈祥的老人是这所儿童院的灵魂。新奇的学校生活温馨而又时常产生烦恼,在朝夕相处的时光中,张卡尔对楚楚产生了少男少女之间的微妙感情。而罗小蛮始终难以忘却在日寇铁蹄下的祖国。夏天到了,儿童院的孩子们选择各自喜爱的夏令营度假,张卡尔和楚楚来到了白俄罗斯的明斯克……就在到达夏令营的第二凌晨,也就是一九四一年六月二十二日,德国法西斯的炮火摧毁了孩子们的宁静生活,一场惨绝人寰、震惊世界的悲剧发生了。德国法西斯当着孩子们的面杀害了女教师维拉,所有的孩子们与战俘与平民一样沦为囚徒。儿童院召回了散落在尚未沦陷地区里度假的孩子们,准备迁往西怕利亚。混乱中,罗小蛮等几个男孩子躲藏起来,决意参军投入反法西斯的战斗。他们是孩子,而无法混上开往前线的军列,从此过上了流浪儿的充满艰辛的生活。德军战领区内,楚楚和张卡尔等人被迫为德军洗刷战马,能说德语的张卡尔机智地诱骗到德军士兵的枪支,企图掩护楚楚等人逃跑,楚楚等人骑马逃跑,张卡尔却身陷绝境,不幸牺牲。纵马飞奔的楚楚也终未躲过德国炮火的轰击,不幸落马……。后方,饥饿在蔓延,为了换取充饥的面包,罗小蛮不得不去医院卖血,当区苏维埃的老区长得知这群孩子是国际儿童院的学生时,心生恻隐,为他们找到了聊以糊口的工作,罗小蛮从此成了专门送达“阵亡通知书”的“黑信使”。为了杀一儆百,德军决定公开处决逃跑失败被抓回的孩子,枪决在即,一俄罗斯老者挺身而出决定为孩子替死,可是他只能换取一位孩子的生命。正当德军残酷地玩味屠杀的过程之际,一位德国将军来到刑场,他流露出对东方女孩的一种特殊兴趣,楚楚死里逃生,被带到了东普鲁士德军司令部。身陷囹囵的楚楚出乎意料地受到德国将军的优待。终于有一天,楚楚知道了纳粹将军有一种残酷的嗜好:用文身后的人皮制作各式各样精美的灯罩,纳粹将军梦寐以求的是楚楚细腻而光洁的皮肤。愤怒的楚楚企图自残,但是,纳粹将军阻止了她的企图,并开始了他的“艺术创作”……。 后方,罗小蛮收养了一个失去双亲的小女孩——娜佳,原本艰辛的生活变得更加困难,但俩人相依为命,却颇有人情趣味。一天,他俩发现住地附近变成了德军战俘的驻扎地,强烈的复仇心理驱使罗小蛮每天用弹弓“惩罚”敌人。苏军反攻的炮火层层迫近,大势已去的德军开始丧心病狂地屠杀战俘和平民,纳粹将军终于完成了在楚楚后背上的“杰作”,并大发所谓艺术永恒的感慨。后方,罗小蛮的“弹弓战”终于引发了战俘的骚乱,苏军管理人员误认为是暴动,开枪镇压,罗小蛮将狂怒的德军战俘引至一幢废墟里,情急之中,引燃了汽油桶,与敌人同归于尽,小娜佳悲痛欲绝。纳粹将军将自己的“杰作”楚楚带到战场之外的荒野里“放生”,然后回到司令部饮弹自杀,多年来收藏的人皮灯罩与他的罪恶一齐葬于火海。楚楚被盟军的红十字会收容,面临例行的淋浴时,楚楚拼死不愿脱去衣服。当护士们强行撕开她的衣服时,都被楚楚后背图案惊呆了:展现在人们面前的竟是一色彩斑斓的德国法西斯鹰徽。楚楚的身份引起了盟军和苏军的怀疑,在讯问中,楚楚缄口不语。夜里,楚楚爬到篝火边,用燃烧的木头,狠命地朝背上的耻辱烙去。苏军终于查明了楚楚的身份,她被送到莫斯科接受了良好的治疗,瓦特金院长带着娜佳来看望楚楚,告知了罗小蛮的死亡。沉默中传来红场阅兵式的礼炮轰鸣。楚楚流下了无声的眼泪。楚楚的植皮手术历经数年,终因植皮面积过大和医疗水平的限制而失败。许多年以后她的一位画家朋友将文身图案绘制成画,收藏于历史博物馆以昭示后人永世不忘战争的罪恶。

幕后制作
[编辑本段]
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而《红樱桃》是少数记录二战欧洲战场中以中国人为主人公的影片。该片投资高达2700万元,却在公映当年创下了5000万元票房纪录。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该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深深吸引了一批对前苏联革命历史有着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的中年观众。该片获第十九届《大众电影》百花奖最佳影片奖(叶大鹰)和最佳女主角奖(郭柯宇)。

《红樱桃》4000万票房背后的“秘诀”

上世纪90年代初期的中国电影业多少有些落寞和黯淡,特别是电影的票房。但到了1995年,对中国电影来说似乎充满了好莱坞戏剧化的色彩。就在人们似乎对国产电影愈加失望之际,它却突然迸发了夺目的光芒,《红樱桃》、《阳光灿烂的日子》、《红粉》等影片创造的票房甚至超过了几部“进口大片”,尤其以《红樱桃》为最,以其高成本高回报的营销策略创造了四千万元的票房纪录。记者采访了导演叶大鹰,听他剖析《红樱桃》创造票房纪录背后的种种原因。

▲背景:革命后代与“红色情结”

围绕《红樱桃》的出世,很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它所出现的时间以及它所涉及的时代背景。1995年是世界人民反法西斯战争胜利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50周年,相关题材的电影纷纷出现,《红樱桃》走的却是另一条路线,它并不直指战争,也并非如影片《南京大屠杀》、《七七事变》直接触及本土的遭遇与反击,而是将故事的情境转移到了俄罗斯,而它讲述的又并非是一个“异国”的战争故事,而是中国的“烈士后代、革命前辈的故事”。

影片在当年宣传的时候就曾提到“朱德女儿朱敏,俄语名赤英(红色英雄之意),14岁进入前苏联的伊万诺沃国际儿童院,为影片中‘楚楚’的原型”。编导人员在拍摄电影的过程中曾和朱敏沟通过,并解释剧本的主要内容是真实的,也会有艺术加工的地方,比如纳粹标记的文身为虚构部分,朱敏表示同意。

另外一个身份,就是影片的导演叶大鹰,当年在宣传《红樱桃》这部影片时不少媒体都提到该片导演叶大鹰是叶挺将军的孙子,他的父亲叶正明是叶挺将军的第二个儿子。这个身份的证明无疑为影片赋予了正统与主流的“质量验证”。对于是否因为自己的家庭身份而具有“红色情结”,叶大鹰则认为“这是媒体的说法,自己并没有刻意这么做,也许是一种巧合,用这个时代的感情去体会过去的人物和事情,会感觉特别有魅力。重大的历史事件我也欣赏,但我希望拍的是另一种电影,它和人物有关,与今天的观众贴近。”

▲包装:商业电影的成功个案

1988年叶大鹰根据王朔小说《橡皮人》改编成影片《大喘气》,那时他刚从电影学院进修班毕业两年,按照“实验电影”的路子表达自己想说的话和所要发泄的情绪,记者采访他时他曾提到“当年比较愿意走极端,包含了相当程度上的玩闹情绪,是由青年渐入中年的一种宣泄。到了1995年我拍《红樱桃》的时候就走向成熟了,拍片子更加规范化也更加商业化,要兼顾各方面投资者的利益,还要理解受众群。”

“成熟”的《红樱桃》在某种意义上说,参透了商业电影的构造和秘诀,使得类似“原则”恰到好处地“落实”到这样一部主流影片当中。电影学者戴锦华曾分析“影片将故事场景移到异国,于是成功回避了本土情境中‘常识’的混乱,它选取了一个全球公认的恶魔———纳粹来充当故事的‘反一号’,纳粹形象的出现,有效地吸收了影片中暴力、色情呈现的不轨与非道德;相反成了一份充满正义感、乃至‘终极关怀’的崇高。”正因为影片外景地为俄罗斯,为影片提供了“原汁原味的异国情调”,所以在有意无意间吸引了它的特殊观众群:中年知识分子群。因为他们有着对前苏联及革命历史难以名状的怀旧“情结”。

叶大鹰在谈到对影片的“包装”时表示“作品当然需要包装,这是出于商业上的考虑,也是对投资人的保证。

但在创作过程中考虑更多的是一种真诚的态度,商业效应在这个过程中被忘却了,影片上映时这个元素又会再度显现,所以商业和艺术的矛盾是电影共同面对的问题,总强调两者的对立,就是回避自己的能力。“还有一个有意思的形式是,与电影《红樱桃》同时套拍的还有电视剧《血色童心》,导演同为叶大鹰,梅婷和陆毅的青春面孔给观众留下深刻印象,《红樱桃》与《血色童心》的“电影”“电视剧”套拍方式也为后来者提供了成功的经验。

获奖记录
[编辑本段]

1995年获第2届上海国际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郭柯宇)。

1996年获第16届金鸡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录音奖。

第19届百花奖最佳故事片、最佳女演员(郭柯宇)奖。

1996年 《红樱桃》获第5届不结盟及发展中国家平壤电影节大奖“火炬金奖”,导演叶大鹰获最佳导演奖,女主角扮演者郭柯宇获最佳女演员奖。

Ⅲ 电影《童年游戏》主要讲的什么大神们帮帮忙

【片 名】:童年游戏 【英文名】:Kids in the Wind 【导 演】:仝晓锋 【类 型】:家庭 【主 演】:丁博虚、刘诗谣、王宏伟 【上映时间】:2006年 【地 区】:中国内地 【语 言】:国语 【片 长】:90分钟 【色 彩】:彩色 【资料来自】:第二世界电影 http://www.offid.com.cn/movie/36/m35455.html 小明今年刚刚上了小学,在家里,他一直深受妈妈的宠爱。可在外面,小明却因为胆小又爱哭,被一起玩耍的男孩子们嘲笑和排斥,无奈之下,小明只好常常去找邻居家的女孩小红一起玩。 与小明大相径庭的是 ,他的哥哥小刚生性顽皮,浑身透着机灵劲儿,因此位列男孩群里的第二员大将。小刚还养了一只芦花鸡,在他的悉心照料之下,芦花鸡身强力壮,非常厉害,是斗鸡场上的常胜将军。 为了给小红做一个漂亮的毽子,几天来,小明可谓是费尽了心思,终于,他想到了哥哥那只芦花鸡尾巴上花花绿绿的毛。于是,趁哥哥不注意,小明蹑手蹑脚地拔了芦花鸡的几根鸡毛,本以为可以人不知鬼不觉,可怎奈芦花鸡的哥哥小刚最心爱的东西,所以它的一点变化都能被轻易的被他发现,何况是尾巴上最显眼的那几根毛!最终,毽子还没完工交到小丽手上,小明就结结实实地挨了哥哥一顿打。虽然对此耿耿于怀,但这之后小明再也没敢碰过哥哥的芦花鸡。 不久,厂部发布通知,禁止在厂区内养鸡,于是,一场轰轰烈烈的“打鸡运动”展开了,小刚的芦花鸡虽然一时躲过了“打鸡队”的棒劫,最终还是没逃过被杀的命运,为此,小刚伤心了好长时间。 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以左撇子为大将的男孩们都开始玩起了链条枪,小刚也摹仿做了一把,没想到,兴奋劲儿还没过,就闯下了大祸。他的链条枪走火打伤了“搓板”,两家大人为此吵翻了脸。 暑假到了,孩子们玩得更开心了,可小明的爸爸却在这时候因涉嫌贪污被民兵小分队抓走劳教。兄弟俩因此被其他孩子们孤立了一段时间,但孩子毕竟是孩子,很快大家就淡忘了这件事情,哥俩与伙伴们又重归于好了。他们更不顾大人的禁令,偷偷跑到水库去炸鱼。不幸再次发生,小刚意外被自制的雷管炸死。不久,小红也转学搬走了,小明感到一种从未有过的失落。然而这一连串打击之后,他也意识到,自己的童年也许已经结束了。 精彩视点: 《童年游戏》是青年导演仝晓峰的电影处女作,同时也是国产电影近年来不多见的散文化电影之一。 在这部主角是清一色儿童的电影中,演员是从西安2万多小学生中挑选出来的,而为他们配戏及服务的则都是大人物。影片网罗了两位独具才华的电影人王宏伟和马德林的加盟。王宏伟曾因为出演了贾樟柯的《小武》和戴思杰的《巴尔扎克和小裁缝》而在欧洲获得好评。尽管他在这部电影里只是饰演了一位戏份不多的癫狂者,但是在表演上给人的激情却让人感到那个时代的残酷;同时,曾因与何平导演合作拍摄西部片《双旗镇刀客》而名噪一时的西影厂著名摄影师马德林,担纲本片的摄像,对这个电影的情绪、声色的表达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讲,《童年游戏》又不完全是一部儿童片,而是一部拍给成人看的怀旧电影。围绕一帮孩子小时侯玩的游戏展开的故事,比如攻城,挖陷井,踢毽子,跳皮筋,链子枪,弹球,滚铁环,打砖块等等...,相信对70年代出生的人而言都具有强烈的震撼力,那些曾带给观众们铭心欢乐和隐隐忧伤的、久违了的儿时游戏将不自觉地把我们带回到梦幻般的童年。

麻烦采纳,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