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百科 » 什么是black系列电影
扩展阅读
性的暴行越南日本电影 2025-05-15 03:15:07
带孩子看战争电影感想 2025-05-15 03:15:05

什么是black系列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5-14 22:56:48

Ⅰ 请问韩国一个女的在飞机上掉了眼镜,然后看见很多鬼,说不能起飞的电影叫啥名

不是电影,而是韩国电视剧《black》。

第一集主要内容:“······早上,夏江岚乘坐飞机飞往芬兰散心,睡着的时候墨镜滑落到地上,身旁的小女孩悄悄捡起戴了起来,姜夏岚发现墨镜不见,寻找时发现小女孩的身后再次出现黑影,正是女孩死后的样子,姜夏岚惊恐地望着乘客们,也全部被黑影笼罩,姜夏岚预感飞机要出事,发了疯一般嘶吼着阻止飞机起飞,但乘务人员押送她下了飞机,不过多久,飞机失事,乘客无一生还·····。”

(1)什么是black系列电影扩展阅读:

1、《Black》是韩国OCN电视台于2017年10月14日起播出的周末连续剧,由金弘善执导,崔兰编剧,宋承宪、高雅拉、金桐俊、李艾儿等主演。

2、该剧讲述了引渡死者的地狱使者(宋承宪 饰)和预测死亡的女人(高雅拉)一起挽救生命的故事,是一部围绕生死预测的悬疑剧。宋承宪饰演的地狱使者是一个智商极高,情商极低的存在。高雅拉饰演预测死亡的女人,素有“墨镜少女”之称。

Ⅱ 黑衣人电影一共有几部

共4部
1《黑衣人》是一部1997年巴里·索南菲尔德执导的科幻喜剧电影,改编自洛厄尔·坎宁安的同名漫画作品,由汤米·李·琼斯及威尔·史密斯主演。电影于1997年7月2日,由哥伦比亚电影公司发行上映。
影片故事发生在未来时代,由于宇宙战乱不断,大批外星人纷纷到地球避难。黑衣人作为专门对付外星人的特殊警察,致力于阻止邪恶的外星人对地球采取的秘密入侵和破坏的计划。
2《黑衣人2》(Men in Black II,缩写MIB)是一部于2002年上映的美国科幻喜剧电影,为1997年黑衣人的续集,改编自洛厄尔•坎宁安的同名漫画作品。由汤米•李•琼斯及威尔•史密斯主演。迈克尔•杰克逊在本片中客串演出。故事发生在第一部的四年之后,邪恶的外星魔女来到地球寻找统治宇宙万物的关键外星人,但是只有K才知道关键外星人的藏匿处,J必须让K赶紧恢复记忆,继而两人一起阻止邪恶的外星魔女进行统治地球的故事。
3《黑衣人3》由巴里·索南菲尔德导演,威尔·史密斯、汤米·李·琼斯主演的一部美国动作、喜剧、科幻影片。主要讲述了反派角色Yaz想要回到过去杀死Kay探员,随之发生了一行系列难以想象的事件。威尔•史密斯扮演的Jay探员也回到了1969年,与年轻时代的Kay执行任务,共同阻止Yaz毁灭这个世界。
4,2015年7月新片,八大看点曝光 看点一:K再次退休,J的搭档空缺。 看点二:中国著名演员成龙(片中饰演C)的加入,并成为K的继任者(成龙在中国期间也一直从事着中国版的MIB工作,影片中将会出现近2分钟的关联影片。取景地分别是中国香港、上海、北京、西藏) 看点三:片中将提到毛泽东、刘德华、张国荣、梅艳芳、李小龙等人也是外星来到中国的和平星际使者 看点四:在黑衣人2中J炒掉了很多他的同事,而由于K的年迈加上对这辈子所剩不多平凡人时光的期待特别是一直为K隐居于尘世的真爱菲阿娜彼时被确诊患上癌症(这点也是J理解并最终没能留下K的原因)。 看点五:黑衣人组织的跨地域联盟。这事要追溯到2012月12月21号(玛雅预言的世界灾难日,但通过人类的共同努力,第二天的太阳照常升起) 看点六:J曲折搞笑感人的接受C的过程 看点七:来自未来的卡罗弥尔人偶然被J抓捕牵出太阳系潜在危机。这也是黑衣人4的全片主线,全片将围绕:偶遇卡罗弥尔人——爆出从未来来地球的原因——C与J联手找到被安置在美国的引爆装置 ——牵出幕后操纵者(竟是内鬼)——反间计巧破阴谋——功成 看点八:J爱上了同样来自未来的女警官,但剧末并未交代她是否愿意为爱留下。从而也为黑衣人4留下了一个开放式的结局

Ⅲ 《black 》这个是很震撼的一部电影,可以说境界感觉什么的是我觉得最震撼的一部印度电影

片名:黑色的风采
导演:桑杰·里拉·布汗萨里 Sanjay Leela Bhansali
主演:阿米特巴·巴强 Amitabh Bachchan
拉妮·玛克赫吉 Rani Mukherjee

简介:
米歇尔是一个不幸的女孩,从小就是一个盲聋哑的残疾人(聋哑和瞎子),在她八岁的时候,一位特教老师遇见了什么都不懂的她,她很凶,精神迷乱,无法理解自己的生命。她的世界是黑色的,看不到也听不到这个世界,象动物一样生活,这位老师把她从黑暗和混沌中带到光明与希望之处,他使她发现了自我,把她从黑暗带向了光明。就在她考上大学就要实现自己梦想的时候,她的老师却得了帕金森健忘症,连自己都忘了自己是谁。于是,米歇尔又像当初老师教她一样去帮助老师,一点点唤醒老师的记忆。

2005年,拉妮在影片《Black》中扮演一位双目失明的倔强女子,又为广大观众留下极深刻的印象,她第二度获得印度影后殊荣。也奠定了她在宝莱坞影坛上的“大姐级”地位。

Ⅳ 电影《重返黑色/Back to Black》剧情梗概

《重返黑色》是由萨姆·泰勒-约翰逊执导,特·格林哈尔什编剧,玛瑞萨·阿贝拉参演的一部传记片!

电影《重返黑色/Back to Black》影片将聚焦怀恩豪斯的音乐和人生,她从一名初露头角的北伦敦爵士歌手,成为格莱美获奖的音乐巨星,推出了《Frank》《Back To Black》《Lioness: Hidden Treasures》等热门专辑,但她长期挣扎于酒瘾和毒瘾,在2011年去世,年仅27岁。

《Back to Black》是艾米·怀恩豪斯的第二张录音室正规专辑,也是她生前的最后一张专辑。这张结合了新灵魂乐、当代R&B风格的音乐专辑,是艾米·怀恩豪斯品尝过痛苦的滋味,她将痛苦化作了创作的源泉,淬炼进歌曲。

在发布《Back to Black》时,她才21岁,她表达的不是忧郁,而是绝望,深不见底、藐视一切,又伴随美妙旋律的绝望。《Back To Black》这首怀旧色彩颇浓的歌曲唱出这种味道实在是相当难得。她丰富的,具有灵魂风格的独特声线更加表现出了她的创作力,一把妖娆又刚毅的嗓音让人难忘。

本片玛瑞萨·阿贝拉饰演怀恩豪斯,萨姆·泰勒-约翰逊(《五十度灰》)执导,马特·格林哈尔什(《同志亦凡人》《无处的男孩》)编剧。

英国定档明年4月12日上映。

Ⅳ 《无耻混蛋》你读懂这部电影的黑色幽默了吗

黑色电影—深度的表现主义、现实的存在主义、暴力黑暗的文艺交织在一起通过镜头展示在观众眼球中并能引发观众产生深度思维的介于商业和艺术之间的影片我将之称为黑色电影。

提到黑色电影,浮现在脑海里的总是罪恶、堕落、梦魇般的世界和生活。在这样的世界中,人们往往在伦理道德和欲望与罪恶之间无从选择。从简单的表象来看,黑色电影充斥了整个电影类型,无论是惊悚,侦探,喜剧,恐怖还是爱情还是战争我们从其中总能找出一些经典的黑色影片。黑色电影既然已然是一种被商业浪潮分流划的类型电影,不例外它也有其根源可循。1946年法国电影人第一次将“黑色”这个词语用在电影类别上,从此黑色电影就被注上了各种隐藏在阳光背后的词汇标签。

为能够更多的在文章中表达一些个人的看法和认识,前几天专门恶补了几部和黑色有关的影片,其中法国电影人梅尔维尔在1962年导演的影片《眼线》个人认为是法国黑色电影的经典代表。此片也能算作是早期惊悚黑色电影的代表。

黑色电影起源于欧洲,就像哥伦布发现新大陆一样,美国人在后来好莱坞的时代里将黑色电影全球性的无限放大。美国人更崇尚自由,越是对自由向往强烈的民族越是对黑暗的反抗更加强烈,在好莱坞时代,黑色电影业划上了反抗的颜色。

Ⅵ 女子阴阳眼看到飞机人死亡什么电影

《black》。

《Black》是金弘善执导,崔兰编剧,宋承宪、高雅拉、金桐俊、李艾儿主演的悬疑爱情剧,2017年10月14日起在韩国OCN电视台周末档首播。该剧讲述了引渡死者的地狱使者(宋承宪 饰)和预测死亡的女人(高雅拉饰)一起挽救生命的故事。

剧情介绍:

2017年九月的武庆山现场,韩武江随着前辈冒着暴雨来到一处密林,发现了一具被掩埋的尸骨。晚上,前辈吩咐韩武江到快餐店买汉堡,店中,服务员姜夏岚正在为前男友点餐,店长粗暴地摘掉了夏江岚的墨镜,而墨镜外的世界里,夏江岚看到了前男友背后的死亡阴影,夏江岚请求他晚点再走,前男友却不屑一顾,而走出门的那一刻,却被卡车碾死。

姜夏岚回到家,对着电视机说起这件事,伤心地大哭,原来能预见人的死亡,是一件多么痛苦的事情。早上,姜夏岚乘坐飞机飞往芬兰散心,睡着的时候墨镜滑落到地上,身旁的小女孩悄悄捡起戴了起来,姜夏岚发现墨镜不见。

寻找时发现小女孩的身后再次出现黑影,正是女孩死后的样子,姜夏岚惊恐地望着乘客们,也全部被黑影笼罩,姜夏岚预感飞机要出事,发了疯一般嘶吼着阻止飞机起飞,但乘务人员押送她下了飞机,不过多久,飞机失事,乘客无一生还。

Ⅶ 电影行业词汇(五)

Scene 场,场景

由单一镜头或数个镜头组成的戏剧单位。

Science-Fiction Film 科幻片

电影类型的一种,其特色的情节包含了科学奇想。乔治里叶的《月球之旅》是电影最早的一部科幻片。

Screwball Comedy 神经喜剧

始于1930年代的一种美国剧情片,特点是嘲讽、性坦白、罗曼史、滑稽突梯之情境,以来自不同社会阶层可爱的人物为号召,并涉及动作激烈的事件。

Screwball Comedy 脱线喜剧

在1930年中期出现的一处美国喜剧电影,描述的往往是荒唐绝伦、体编统尽失的家庭冲突或爱情冲突。

Script 电影剧本

泛指以文字描述整部影片的人物和动作内容,所采取的各种写作形式。

Setting 场景

整部或部分电影的拍摄场地。

Shadow Play 皮影戏

在一张半透明的布幕或纸幕背后,操作平面的皮革道具,利用灯光在幕上形成的剪影进行表演的一种艺术表演。最早起源于中国,是电影发明前的活动光影响到影像。

Shooting Script 分镜剧本

亦称为"导演剧本",包含动作、对白,以及导演和摄影师的重要工作资料之剧本。

Shot 镜头 摄影机单一一次的开机,也指开机所拍摄下来的那段影片。

Slate 场记板

上面以粉笔写着场次、镜次、导演、片名、影片公司等资料的小木板,上缘还附有一段拍扳,上涂黑白相间条纹,一端可以开合,可以拍出清楚响声,以便剪接时声画同步作业的进行。

Soap Opera 肥皂剧

滥情的广播连续剧或电视连续剧。

Sound Boom 麦克风杆

一支供悬挂麦克风用的杆子,可延伸至场景上空随人或物之移动而移动。

Sound Effects 音效

为增进一场面之真实感、气氛或戏剧携饥拆讯息,而加于声带上的杂音或声音。

Sound Track 声带

位于有声影片边缘的光学声轨或磁性声轨,可承载对白、旁白、音乐和音效。

Special Effects 特殊效果

不是以直接的电影拍摄技巧获取的镜头。包括需要使用轮廓遮幕、多重影像蒙太奇、分割银幕、画面渐量、模型等技巧的镜头。也应用于爆破、弹道效果和机械效果。

Spectacle 大场面电影

具备华丽之美术而设计、史诗主题和雄伟场面等特色之电影。如:《宾汉》(1962)、《星际大战》(1977)、《窈窕淑女》(1964)、《大地肢笑震》(1975)。 Splice 接合

接合两段影片的动作——使用的方法包括:粘合、接合、贴胶带,或以钉子或扣眼处理,亦指影片交叠或接合的部分。

Squib 枪击效果

电影制作中的一种引爆装置,用来模拟中弹的状况。

Stand In 定位替身在安排布景、设定摄影机位置、测光、调整灯光等繁琐过程中,暂时代替明星站在表演位置上的人。

Star System 明星制度

透过强调领衔主演的演员而非影片的其他成分的宣传,来吸引观众的制度。

Still 定格

电影镜头运用的技巧手法之一。其表为银幕上映出的活动影像骤然停止成为静止画面(呆照)。

Stills 剧照

为了促销而自一电影场面中拍下来的,或从影片画面上取下的照片。

Straight Man 搭档谐星

在银幕上,以搭档方式演喜剧的谐星。

Structural Film,Perceptual Film 结构电影,知觉电影

使用或慢或快的摄影机运动、重复配音、极长的伸缩镜头、闪烁的影像或拍摄银幕上放映的影像的电影,目的在探讨电影媒体的结构。

Studio Film 片厂电影

在摄影棚内搭景拍摄而非实景拍摄的影片。

Stuntman 特技演员

被雇用来替代电影演员表演需要特别体能、体力的技术动作或危险动作的人。

Subjective Time 主观时间

影片角色所经验或感觉的时间,经由摄影机运动和剪接来表现。

Subtitles 翻译字幕

即印于影片下沿的对白翻译。

辩枣Sun Gun 太阳灯

一种可携带的手持轻电池灯具。

Surrealist Film 超现实主义电影

现代电影的一种运动,1920年兴起法国,主要是将意象做特异、不合逻辑的安排,以表现潜意识的种种状态。

Suspense Film 悬疑片

情节使人对主要人物的命运引起关切,而造成高度焦虑和紧张感的一种电影类型。

Tail 尾片白片

一卷影片末端所接的一段不透明胶片,以确保影片完整的放映到最后一格,也对影片有保护作用。

Talent Scout 星探

指专事发掘那些具电影表演才能,而且有可能成为明星的伯乐。

Teaser 片头,

开场戏指放在电影片头字幕前的一场戏,旨在引导观众对以后故事的兴趣。

Thriller 惊悚片

以侦探、神秘事件、罪行、错综复杂的心理变态、或精神分裂状态为题材的一种电影类型。

Timing 动作时机

在一场戏里头,导演或演员为达成某种节奏或其它效果,而对戏剧动作的表演时机特意去加以掌控之意。

Titles 字幕

附加在影片上的种种文字,如影片的片名、演职员表、唱词、译文、对白、说明词以有人物介绍、地名和年代等。

Trailer 预告片

将精华片段,经过刻意安排剪辑,以便制造出令人难忘的印象,而达到吸引人的效果的电影短片

Travelogue 观光影片

以各种有趣的风土民情为题材的一种纪录片。

Treatment 故事剧本

电影剧本的一种摘要,在内容上包括了完整的故事情节发展,全部的主要场景,以有一些具有关键性的对白。

Underground Cinema 地下电影

做为独立制片影片、前卫电影和实验电影的同义词。也指处理尖锐题材,或故意反传统的电影。

Universal 环球电影公司

由卡尔蓝默尔于1912年成立的一家美国电影公司。

Upstage 后表演区

剧场用语,指一个场景的后边地带,即距离摄影机较远的地带。

Venice Film Festival 威尼斯影展

世界上的第一个国际影展,开始于1932年,所设奖项为 金狮奖。

Voice Over 旁白

说话者不出现在画面上,但直接以语言来介绍影片内容、交待剧情或发表议论,包括对白的使用。

Walk On 龙套演员

电影中的小角色,作用是如背景般陪衬主角,而且多半没有对白,在演职员字幕中也不一定能够列名。

Walk-Through 试戏

即排演,进行时不按摄影机快门。

War Film 战争片

以描写战争或以战争为主要故事背景的电影类型。

Warner Brothers 华纳电影公司

于1919年,由华纳四兄弟成立的一家美国电影制作公

司。拍摄了美国影第一部有声剧情片《爵士歌手》(1927)

Weepie 感伤剧

美式俚语,原意为"掉眼泪",后来转借来指那种专门制造感伤情节的爱情文艺片。

Western 西部片

美国特有的一种电影类型,大多以十九世纪后半斯的美国为背景。第一部西部片是1903年爱德温波特根据1900年匪徒打动火车事件而拍摄的《火车大劫案》。

Whonit 擒凶片

神秘恐怖片或侦探片的俗称。

Archetype 原型

源自心理学学卡尔容格的名词,指神话、宗教、梦境、幻想、文学中不断重复出现的意象,它源自民族记忆和原始经验的集体潜意识。这种意象可以是描述性的细节、剧情模式,或角色典型,它能唤起观众或读者潜意识中的原始经验,使其产生深刻、强烈、非理性的情绪反应。

Archive 电影资料馆

电影资料馆是基于学术研究、历史研究或社会教育的目的,而收集各种影片、书籍等相关资料,加以归档保存的一种机构。电影资料馆还有一个国际性组织,"国际电影资料馆联盟"(Fiaf)

Atmosphere 气氛

一部电影的主导气氛或情调,能使观众透过电影的动作或背景产生联想,引起心理反应。造成气氛的要素有很多,包括场地、布景、灯光、节奏、摄影机运动和背景音乐等。

Audio 声音

原为拉丁文"听"的意思,电影的构成因素之一。电影的声音在体分为对白、音乐和音效三个部分。

Auteur Theory 作者论

西文从文艺评论移植过来的一种电影批评理论。根据这一理论,一个导演如果说在其一系列作品中表现出题材和风格上的某种一贯的特征,就可算其为自己作品的作者。

Block-Booking 卖片花

指好莱坞制片公司在开始投资和发展自己院线时,所采用的一种影片发行和租映的方式。放映商为了要购买某家制片公司的影片,就必须连带买下这家公司该年计划完成的其它影片,即使许多影片都未试映过。

B/W,Black-And-White Film 黑白片

指在药膜上呈现不同层次的灰色影像的底片所制作的影片。黑白片为表现主义式的光影运用提供了很大的发挥空间,心理意涵往往也可以透过灰色层次的巧妙变化来传达,场面的气氛也可以经由影调的处理来加以创造。

Censorship 电检制度

各国政府对电影检查采取的制度一般包含三个层次:(1)指拍摄前对电影题材之压制;(2)指对完成影片之检查,使其传播管道貌岸然受到阻绝;(3)指由检查人员删剪影片,或鉴于争议性的内容,禁止整部影片。

"美国电影协会"

在1968年设立分级制度,取代好莱坞的自律守则。分级制度依据影片对不同年龄阶层的适宜性,将电影区分四类:G级(普通级,年龄不限)、Pg级(辅导级,年龄不限,但需有家长陪同)、R级(限制级,17岁以下观众需有家长或监护人陪同)、X级(成人电影,17岁以下观众禁止入场)。

Chambara Film 武士片

描述日本武士的古装电影,斗剑是此类电影历久不衰的特色,如《宫本武藏》(1940-41)与《忠臣藏》(1932),这种电影很象我国的武侠片。

Cinecitta 电影城

欧洲的复合式电影片厂,距离罗马市中心约6哩处,建于1937年,形态似好莱坞,所以被称为"泰伯河上的好莱坞"。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为了节省制作费和税金的支出,美国电影公司曾在这里大量制作影片。

Cinemascope 新艺综合体

1928年法国人亨利克瑞雄发明,是一种使用变形镜头的宽银幕系统,1952年由二十世纪福斯公司买下专利权。1953年首部新艺综合体的商业电影《圣袍千秋》在纽约首映大受欢迎,使其它大电影公司也相继采用。新艺综合体的35毫米电影画面比例为2。55:1。

Cineorama 圆景电影

最早的多银幕放映系统,是用100公尺长的白色帏幕作成圆形银幕。曾在1900年的巴黎世界博览会上展示,但警方认为这种放映系统易引起火灾,因此,圆景电影展览馆只放映了三次电影,就被警方关闭。

Cahiers Du Cinema 电影笔记

法国的电影杂志。创刊于1951年,奠定电影批语的美学观,与当时批评界的矫饰风气相抗衡,使人重新评估商业电影对电影艺术的贡献。

Camera-Stylo 摄影机钢笔论

该词由法国导演亚历山大阿斯楚克于1948年所创,字面上的意思是"摄影机笔"。它认为电影已成为一项具特定语言的自主艺术,并倡导依此观念而来的电影艺术艺术创作、电影艺术家,不仅是导演,也需自撰剧本,从而能主动的控制整个创作的过程。

Cinerama 新艺拉玛体

一种多银幕放映系统,首度在商业上使用是在1952年。新艺拉玛体使用三架摄影机,三架放映机,一个弧形宽银幕,以及一个复杂的立体声音系统。三个分离的影像同时被投射到弧形银幕上,提供观众165度的开阔视野。第一部以新艺拉玛体拍摄及放映的影片《这就是新艺拉玛体》(1952)基本上只在展示这种系统的特色,但由于引起观众好奇,而在商业上成为一次成功的冒险。

Continuity Sheet

1。场记表由场记记载及保管的记录,注明场景和每一个镜头在场记板上的号码,镜次的号码与其好坏,使用镜头与光圈的种类,拍摄时演员说出的台词、动作、道具、服装的细节等等。

2。套片顺序表

指剪接师在剪接负片拷贝时,将每一个场景的主要号码排列出的顺序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