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战争修道院电影
扩展阅读
万梓良黄光亮电影全集 2025-05-20 23:17:37
电影院里我是什么电影院 2025-05-20 22:50:23

战争修道院电影

发布时间: 2025-05-20 18:49:32

① 一部二战片,记不清片名,炸药藏在一修道院里,要去炸德军的什么...情节曲折.请问片名.

无耻混蛋 2008

导演: 昆汀·塔伦蒂诺
编剧: 昆汀·塔伦蒂诺
主演: 布拉德·皮特 / 梅拉尼·罗兰 / 克里斯托弗·沃尔兹 / 丹尼尔·布鲁赫 / 西尔维斯特·格罗斯 / 马丁·乌特克 / 黛安·克鲁格 / 奥古斯特·迪赫 / 蒂尔·施威格 / 迈克尔·法斯宾德
类型: 剧情 / 战争 / 冒险
制片国家/地区: 美国 / 德国
语言: 英语 / 德语 / 法语 / 意大利语
上映日期: 2009-08-20(德国)

② 介绍一下英国病人这部片子

大致内容如下——
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面部被全部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这个机师由于受伤,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

护士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在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误入雷区,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这使她身心交瘁。于是她决定独身留下来照顾那个″英国病人″。这是意大利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艾马殊伯爵跟随探险家马铎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皇家地理学会″推荐来帮助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美丽的妻子嘉芙莲。嘉芙莲的风韵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艾马殊,并对她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爱慕之情。杰佛由于回开罗筹集资金,留下嘉芙莲和考察队一同进行考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发现了沙漠深处的绘有原始绘画的洞穴,同时,嘉芙莲对机警、智慧、幽默的艾马殊也产生了好感。终于,一场激情不可避免的爆发了,嘉芙莲倒入了艾马殊的怀抱,不尽的温存使艾马殊深陷情网而不能自拔。然而,身为有夫之妇的嘉芙莲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尽管她深爱艾马殊,但她无法逾越道德的屏障,最终,她决定与艾马殊分手,这深深地伤害了艾马殊。

由于英国对德宣战,马铎也要回国,留下艾马殊在沙漠继续他在原始人山洞的考察。在一次杰佛驾驶飞机来接艾马殊时,飞机降落出了事,杰佛当场死去。而同机的嘉芙莲也受了重伤,艾马殊抱起嘉芙莲将她送往山洞,嘉芙莲此时向艾马殊道出了自己一直都在深爱着他。

艾马殊要拯救嘉芙莲,可是那里没有人烟,他必须步行走出沙漠求救。他将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后,对他许诺一定会回来救她。

然而,当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并送上了押往欧洲的战俘车。

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心挂嘉芙莲的艾马殊焦急万分。他终于找机会逃了出来,此时,对他来说,没有比救嘉芙莲更重要的事了,情急之中,他用马铎绘制的非洲地图换取了德国人的帮助,用德国人给的汽油驾驶着马铎离开时留下的英国飞机返回山洞。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时间已过去太多,嘉芙莲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并产生了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显得谨慎而克制。就在此时,战争结束了,然而,死亡并没有结束,身为拆弹手的基普,注定还要无数次地面对死亡。汉娜理智地和奔赴雷场的基普分手了。

由于艾马殊将地图交给了德军,使德军长驱直入开罗城,直捣盟军总部。马铎得知后深感愧对祖国,饮弹自杀。为盟军效力的间谍″会友″被切去了手指,使他对艾马殊充满憎恨,他通过打听找到这座修道院,想复仇杀死艾马殊,可当他听了艾马殊的故事后,却又无从下手。

艾马殊决定了结自己的生命,汉娜深深地理解他,协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爱人去了。

汉娜也要离开修道院了,她怀抱着艾马殊留下的那本旧书,回望绿荫影中的修道院,心中无比的平静...

③ 这是什么电影详细点

《英国病人》由安东尼·明格拉执导,根据著名作家迈克尔·翁达杰的获奖同名小说改编,拉尔夫·费因斯、克里斯汀·斯科特·托马斯、朱丽叶·比诺什等联袂主演,以战争和沙漠为背景,演绎一搭兄场跨越时空的爱情悲剧。影片耗资2700万美元。英国、美国、澳大利亚、意大利、法国、德国、突尼斯以及联合国的200人参加了影片的摄制工作。

剧情:二战期间,一架英国飞机在飞越撒哈拉沙漠时被德军击落,飞机上的机师全身严重烧伤,当地的人将他救活后送往了盟军战地医院。由于受伤,这个机师丧失了记忆,不能想起自己是谁,因此只被叫做“英国病人”。

法国和加拿大血统的汉娜是战地医院的一名护士,战争使她失去了男友麦根,在伤员转移途中由于误入雷区,又失去了最好的朋友珍,于是善良的汉娜决定独自留下来照顾这个“英国病人”。

这是意大利托斯卡纳的一个废弃的修道院,远离战争的喧嚣,显得宁静而闲逸,“英国病人“静静的躺在房间的木床上,窗头的一本旧书渐渐唤起了他的思绪……

匈牙利籍的历史学者拉兹罗·德·艾马殊伯爵跟随探险家马铎深入撒哈拉沙漠进行考察,在那里,他结识了“皇家地理学会”推荐来帮助绘制地图的“飞机师”杰佛和他美丽的妻子凯瑟琳·嘉芙莲。嘉芙莲的风韵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艾马殊,并对她产生了无法抗拒的爱慕之情。杰佛由于回开罗筹集资金,留下嘉芙莲和考察队一同进行考察,在这段时间里,他们共同发现了沙漠深处的绘有原始绘画的洞穴,同时,嘉芙莲对机警、智慧、幽默的艾马殊也产生了好感。

终于,嘉芙莲倒入了艾马殊的怀抱,不尽的温存使艾马殊深陷情网而不能自拔。然而,身为有夫之妇的嘉芙莲深知这是一场没有结局的爱情,尽管她深爱艾马殊,但她无法逾越道德的屏障,最终,她决定与艾马殊分手,这深深地伤害了艾马殊。

英国对德宣战,马铎也要回国了,留下艾马殊在沙漠继续他在原始人山洞的考察。已经察觉的杰佛一直保持着着绝对的沉知搭袭默,当他驾驶飞机来接艾马殊时,伤心的杰佛欲驾机撞向艾马殊……杰佛当场死去,同机的嘉芙莲也受了重伤,艾马殊抱起嘉芙莲将她送往山洞,嘉芙莲此时向艾马殊道出了自己一直都在深爱着他。

艾马殊要挽救嘉芙莲,必须步行走出沙漠求救。他将嘉芙莲安置在山洞里,对他许诺一定会回来救她。然而,当走出沙漠的艾马殊焦急地向盟军驻地的士兵求救时,却因为他的态度和名字被当作德国人抓了起来,并送上了押往欧洲的战俘车。

时间在一点点地流逝,心挂嘉芙莲的艾马殊焦急万分。他终于找机会逃了出来,此时,对他来说枝碧,没有比救嘉芙莲更重要的事了,情急之中,他用马铎绘制的非洲地图换取了德国人的帮助,用德国人给的汽油驾驶着马铎离开时留下的英国飞机返回山洞。他没有违背诺言,可是,时间已过去太多,嘉芙莲已在寒冷中永远地离开了他……

在照顾“英国病人”的日子里,汉娜结识了印度籍的拆弹手基普,并产生了爱情,在战争的阴影下,他们的爱情显得谨慎而克制。就在此时,战争结束了,然而,死亡并没有结束,身为拆弹手的基普,注定还要无数次地面对死亡。

由于艾马殊将地图交给了德军,使德军长驱直入开罗城,直捣盟军总部。马铎得知后深感愧对祖国,饮弹自杀。为盟军效力的间谍“会友”被切去了手指,使他对艾马殊充满憎恨,他通过打听找到这座修道院,想复仇杀死艾马殊,可当他听了艾马殊的故事后,却又无从下手。

艾马殊决定了结自己的生命,将全部的吗啡推到汉娜面前,请她帮助自己死去以追寻早已逝去的爱人。汉娜深深地理解他,协助他离开了这个世界,追随他的爱人去了。

汉娜也要离开修道院了,她怀抱着艾马殊留下的那本旧书,回望绿荫影中的修道院,在阳光的照耀下去追寻未来。

④ 求电影《英国病人》的简介

内容介绍

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刻,在意大利佛罗伦萨北部山区的圣吉洛拉莫别墅废墟中,躺着一位从北非运来的烧的面目全非的被称为“英国病人”的神秘男子,他从一家燃烧坠毁的飞机中被贝都因牧人救活。谁也不知道他的真实身份。哈纳是一位加拿大籍女护士,战争中失去了情人、父亲和腹中的孩子。

战争结束了,当大批英国军队撤走时,两人拒绝与别人一起返回比萨的医院,哈纳留下来照顾他。这个神秘的伤员成了她的精神寄托。和他们一起留下来的还有卡拉瓦焦,印度锡克族工兵基普。在卡拉瓦焦的不断引诱下,“英国病人”渐渐道出了自己的真实身份,他是奥地利人,叫奥尔马西。

在30年代,一直在研究勘探北非沙漠,寻找泽祖拉绿洲。一次,一位叫杰弗里·克利夫顿的年轻英国贵族带着他的新婚妻子凯瑟琳飞到了开罗,加入了沙漠勘探的行列。一个月里,奥尔马西成了她的情人。为报复奥尔马西,凯瑟琳的丈夫设计了一起自杀飞行,要他们三人同归于尽。

凯瑟琳的丈夫死了,奥尔马西和凯瑟琳幸存下来,奥尔马西穿越沙漠,去寻求帮助。这时,战争爆发了,他被英军逮捕。为了能够返回凯瑟琳藏身之地,奥尔马西成了德国间谍的向导。三年后,他回到凯瑟琳的藏身洞穴,带着凯瑟琳的身体,驾着飞机飞离沙漠。飞机年久失修,空中爆炸,奥尔马西成了火人掉下地面。原子弹打破了他们的别墅生活,最终几人各奔前程。

(4)战争修道院电影扩展阅读:

创作背景

翁达杰之所以把小说命名为《英国病人》是因为英国做为英联邦的核心国,她曾经也有着非凡的凝聚力。虽然这种凝聚力在小说创作之时虽已大不如前,但她的影响还会继续存在下去,在前广大殖民地地区发挥重要作用。独立后的英帝国成员如印度、加拿大等,由于历史原因,在移民组成、文化背景和发展道路等方面都留有共同的英殖民统治的烙印。

这些国家的人对于前宗主的感情是爱恨交加、难以言喻的,正如小说中的卡拉瓦乔和基普:当自己的猜测最终得到证实时,卡拉瓦乔决定对过注不予追究,基普则举枪对准他所敬重的“英国”病人。

《英国病人》从构思至完稿历时近六年,其创作之时正是加拿大多元文化政策出台之际。为了缓和各移民民族之间的矛盾、支持各族裔群体发展自己的民族文化、保护其在文化习俗和社会生活等方面的平等地位,加零大政府积极推行“多元文化”政策。

⑤ 求一部伊拉克战争的电影,名字忘了

《夺金三王》

本片的故事其实从波斯湾战争结束才开始。四名美军因为从伊拉克战俘的屁眼中发现了一张萨达姆秘密碉堡的地图,决定偷偷到碉堡夺取一批抢夺自科威特的黄金,只要此举得手,退伍回国就可以高枕无忧。他们本来以为此行轻而易举,不料各种意外接踵而至。

本片用玩笑嘲讽的口吻和夺宝冒险动作片的包装来检讨波斯湾战争,把好莱坞主流片拍出了另类趣味。本片对美伊双方在这场战争所扮演的角色作了相当深入而有趣的分析和批判,四名主角的个性亦塑造得鲜明有趣。在镜头和音响处理上本片还有一大特色,便是将“子弹穿肠过”的威力十分形象化地呈现在银幕上。
这个故事原可拍成主题严肃的战争冒险片,但导演戴维罗素坚持自己的独到见解,以不露痕迹的高明手法,让观众看不到沉重使命,反倒是运用大量动作场面、尖锐的嘲讽笑点、夸张的桥段,创造出一种属于新世代的动作喜剧。罗素的剧本很不平凡,他藉由四人至陌生国家作战,历经深入沙漠寻宝的冒险过程,才让他们了解到每只枪管的背后都存在另一个人的生命,进而尊重这场战争对当地人民的意义。戴维的故事透过这四个人的观点,粉碎美军的战争的态度,并阐述了他们在旅程中,对战争的崇高使命由忽略转为了解的过程。
导演表示,片中的大部份情节几乎都是真实故事改编,海珊从科亏特手中偷得黄金一事也非捏造。他认为这会是一个很有趣的故事背景,让这些在战场上没机会表现的军人,自辟战场,只为寻宝回家过好日子。同时发展出令人省思、娱乐效果并重,剧情十足的动作战争片。

《锅盖头》

讲述的是一场没机会开枪的战争,主角和队友们始终找不到一个能够射击的目标,于是,战场这种适宜大肆宣泄荷尔蒙的场合,变成了强制禁欲的修道院。片子的气氛可想而知,正如伊拉克人焚烧油井燃起的漫天黑烟一般,压抑、沉重、枯燥。不过,这一切的背后,战争的残酷仍旧可见。士兵们不期然地闯进一条高速公路,路面上寂静无人,但堆满了汽车残骸。士兵们漫步其间,好像撞进一个荒唐的地狱。说地狱,因为那里显然经历了猛烈的炮火袭击;说荒唐,因为那里太安静了,看起来就像一个远古战争的化石场。

如果给第一次海湾战争找一个象征物,大概没有比这条公路更合适的了。

现实中,它就是著名的“死亡之路”,即连接科威特城和巴士拉的80号公路。1991年2月26日至27日夜间,美军从空中和地面对沿着这条公路撤退的伊拉克车队进行了猛烈的轰炸。轰炸的结果,便如《锅盖头》中陆战队员所见,把这条公路变成了人间地狱。轰炸造成的伤亡数字,至今仍众说纷纭,从数百到十万,都有人主张。

第一次海湾战争的战场正是如此———交战的双方很少能面对对方,一方的攻击全靠远程火力甚至精确制导火力来解决,另一方处处被动挨打;一方尽力避免伤亡,另一方上天入地也无处逃生;最终,一方以阵亡126人的代价结束战斗,另一方的伤亡数字,大概永远都无人知晓。战场外的善恶,历史自有公论;战场上的情形,就是单方面的屠杀。

战争方式的演变会改变许多东西,改变的关键则在于距离。无人机、巡航导弹、精确制导炸弹,以及卫星电视、网络,这些都是战争中利用距离的手段。距离给士兵们带来安全,也给旁观者带来安慰,当然,只是漠然和错觉式的安慰。两次海湾战争中,高科技手段的使用,似乎降低了战争的残酷程度,至少,公众所能见到的残酷程度被降低了。特别是第二次海湾战争,几乎是一场全程电视直播的战役,电视这边,观众看见美国大兵散步或者飙车一般地攻城略地,一切都是如此真实,一切又都如此虚假。战争仍旧残酷,只不过你不大看得到罢了。

《拆弹部队》

电影的主角是个有些疯狂的家伙。本来,拆弹部队配备有机器人,虽然不是所有场合都好用,但好歹能创造出一些安全距离,而这个家伙从来不屑于使用机器人,每次都是亲自上阵的。

拆弹是一个很特殊的工作,既需要技术,也需要赌运。即便能够辨清每一个起爆器的走线,你也不能保证周围没有窥伺的敌人正在按下按钮。电影里,主角每一次都能够从鬼门关全身而退,现实中,我记得早先看过一则新闻,称英军在阿富汗的头号拆弹手不幸殉职,三百次以上的成功记录戛然而止,在他之前,排位第二的家伙早已罹难。

全身而退也不是没有代价的。电影为主角塑造了一种深不可测的心理,虽然这是好莱坞战争片的惯常手法,但此时此人的心理状态,已经全无———譬如,《战争启示录》中库尔兹上校那种残酷的崇高感。拆弹手的心理,只是让人觉得悲凉、苦涩、无可奈何。战争形式的改变,早晚也会影响到人心。

埋设炸弹与拆除炸弹,这场博弈,已经不是典型的战场行为。在伊拉克和阿富汗之前,经常需要拆弹部队的地方,是巴以和北爱尔兰。在那里,“占领者”,他们的敌人,还有中立的人民,都紧密地缠绕在一起。炸弹会造成不分敌我的杀伤,而爆炸产生的影响,则波及到社会的每个角落。这已经不再是军事斗争,而是事关政治、文化、心理的全面战争。海湾战争之后,伊拉克的状况也正是如此。在这种战争中,没有比直面炸弹更短的距离了,因此,这大概最适宜用来象征美国在后海湾战争时期的处境。

从沙漠风暴到如今,从《锅盖头》到《拆弹部队》,看起来就像是一个循环:当时以为能够遥遥操纵来解决的问题,最终发现,还是得直接面对。

而在今天,他们要从那里撤出了。

⑥ 你心目中最好看的台湾战争片是哪部为什么

台湾拍得战争片,最好的肯定是《赛德克·巴莱》,首先作为中国的一个省,台湾经历的现代战争太少,本身就限制了他们战争片的拍摄。

《赛德克·巴莱》是一部荡气回肠的史诗级战争片,导演魏德圣此前最有名的电影是《海角七号》。《赛德克·巴莱》这部电影光筹划就有十二年之久,参与演出的演员超过2万人。

那么,《赛德克·巴莱》讲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

这部电影分上下两部,上部叫《赛德克·巴莱:太阳旗》,下部叫《赛德克·巴莱:彩虹桥》,大陆上映的时候合二为一。个人感觉上部最好看,第二部有些拖沓,大陆上映版挺好,时间短了,节奏更加明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