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9月3日阅兵背后的故事
2015年9月3日举行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背后有着诸多感人故事:
- 官兵艰苦训练:擎旗手赵一鸣肩扛3米长、15公斤重的旗杆训练,右肩磨破化脓结痂成茧;三军仪仗队女仪仗队员高强度训练,几乎每月磨坏一双马靴,肩背常出现训练伤;某型突击车驾驶员明金山耳朵常泡在汗里,官兵用吸管导汗;李云龙为纠正“罗圈腿”用背包绳捆膝盖,还曾吞掉粘在嘴角的甲壳虫,冰雹中也纹丝不动。
- 将军积极参与:50多名带队受阅的中将、少将平均年龄53岁,最大58岁。刘法峰少将每天以标准军姿看新闻,两个月减体重,与战士同站军姿;洪江强少将第二次参加阅兵,力求比31年前更完美;女将军田鸥为纠正敬礼弯手腕,用铁丝和板子夹手腕训练。
- 追求万无一失:某型突击车方队总教练赵治平,在高温下花两小时排查一颗螺丝;升旗仪式护卫方队的王丙乾每天练指挥刀动作上千次;坦克驾驶员丁辉第三次参加阅兵,誓保“零误差”。
- 个人默默奉献:中士白照阳脚底长泡不声张,怕影响训练进度;坦克驾驶员贺国光推迟婚礼参加阅兵,因“阅兵脸”发愁,未婚妻却视其为荣光印记。
此外,训练方式也有所创新,利用远程网络视频系统监控地面方队异地分训,引进北斗定位导航技术研发训练考核系统,制作电子沙盘和阅兵模拟仿真系统,显著提高了训练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