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电影战争中国的影响
扩展阅读
香港电影里的夹克服 2025-05-05 11:58:58
十大太平洋战争电影 2025-05-05 11:35:58

电影战争中国的影响

发布时间: 2025-05-05 06:40:10

『壹』 《甲午大海战》观后感,其一写出甲午海战的电影概述,其二整理出甲午大战及中国战败摘要

《甲午大海战》这部电影以1894年中日甲午战争中的黄海海战为背景,通过展现清朝北洋舰队与日本联合舰队的激烈交锋,揭示了中国近代海军的落后与孱弱。影片中的场景和细节都非常逼真,从舰船的构造到士兵的装备,再到战争的惨烈,都让观众仿佛亲历了那个硝烟弥漫的时代。

电影中,北洋舰队的指挥官邓世昌带领士兵们英勇抵抗,但最终还是败给了装备更为先进的日本舰队。邓世昌在电影中是英勇的象征,他的牺牲更是激发了无数观众的爱国情怀。通过这部电影,观众不仅能够了解到甲午战争的历史背景,还能深刻体会到中国在那段历史中的无奈与悲壮。

在甲午战争中,清朝的北洋舰队与日本海军进行了数次激战,但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这场战争导致了中国在国际上的地位急剧下降,也标志着清朝末年的衰败。电影中详细描绘了黄海海战的经过,邓世昌指挥的致远舰与日本吉野舰的对决尤为震撼人心。

中国在甲午战争中的失败,不仅是因为武器装备落后,更重要的是战略上的失误和指挥上的疏忽。清朝政府对于海军的重视不够,使得北洋舰队在面对日本海军时显得捉襟见肘。而日本则利用其先进的武器装备和完善的军事体系,取得了这场战争的胜利。

电影《甲午大海战》通过生动的历史场景和逼真的战斗场面,让观众能够更加深入地理解这场战争的历史意义。同时,它也提醒我们,面对强敌时,不仅要依靠先进的武器装备,更要注重战略规划和指挥能力。

通过这部电影,我们可以看到,中国在那个时代的困境和挣扎,以及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抗争精神。这部电影不仅是一部战争片,更是一部历史片,它让我们重新审视那段历史,思考如何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更好地面对未来。

甲午战争的失败对中国的影响是深远的,它不仅导致了清朝的衰落,也为后来的辛亥革命埋下了伏笔。电影中对战争的描绘,不仅让人感受到战争的残酷,更让人体会到和平的可贵。

最后,这部电影通过邓世昌等英雄人物的牺牲,展现了中国人民不畏强敌、英勇抗争的精神。这种精神不仅在甲午战争中得以体现,在中国历史的各个时期都起到了重要的作用。通过电影《甲午大海战》,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这段历史,以及它带给我们的启示。

『贰』 电影《长津湖》被称为中国战争片的天花板,看过这部电影之后你有哪些感想

电影长清湖又为中国的战争片创造了新的纪元。

作为战争片,最需要遵循的就是历史,这一部电影也同样做到了这一点。他尊重历史的每一个世纪,也能够尊重历史中可能出现的中国军队遇到的困难及麻烦。因为在当时,新中国刚成立,确实是不管是兵器还是物资都不及美军,但是哪怕是这样的。境况下,我们依然能够派出自己的军队抗美援朝,同时也保卫自己的国家免受灾难之苦,这是一个无比伟大而强硬的艰决定。对于当时的领导者而言,做出这个决定不容易,但是也为我们日后的繁荣昌盛打下了巨大的基础。

『叁』 1942影片评价

《一九四二》学术研讨会在北京大学举行,多位专家对其历史意义和艺术价值进行了深入研讨。


专家一致认为,《一九四二》将对中国电影历史产生深远影响,饶曙光表示,这部电影在某种意义上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成人礼,具有标志性意义。张卫形容其为“一幅民间苦难史诗长卷”,路海波认为它体现了中国电影艺术的良心和道德感,超越了中华民族的普适情感。钟大丰更是直接评价《一九四二》可与《现代启示录》、《阿拉伯的劳伦斯》相提并论,赵宁宇也肯定了《一九四二》是改革开放三十年观念流变之后电影艺术的成果展现。


《一九四二》里真实又温暖的人性展现也是专家们津津乐道的话题。张卫认为冯小刚拍这部电影具有杜甫式对民生的悲天悯人和屈原式的“哀民生之多艰”情怀。《一九四二》是对人在生存底线之下对人性和文化还能保持多少的拷问,尽管导演还是力图保持着一些人性的温暖和人的尊严。章柏青表示,尽管展示了民族性中比较不良的东西,但也展示了民族的坚定性,对困难的承受度,以及内在的力量,这些是民族发展的希望。路海波同样认为《一九四二》是一部温暖的电影,没有悲观,而是相信人性的温暖,给人往前行进的力量,哀而不伤。


综上,《一九四二》以其深刻的历史意义、卓越的艺术价值以及真实温暖的人性展现,赢得了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对中国电影乃至民族发展具有深远影响。


(3)电影战争中国的影响扩展阅读

《一九四二》是由著名导演冯小刚执导的一部战争与剧情篇电影;,根据刘震云小说改编;1993年冯小刚看中剧本,到如今付诸拍摄,历时18年,《一九四二》也是冯小刚使用胶片拍摄的最后一部电影。该片由华谊兄弟公司出品,投资2亿,于2011年10月19日正式开机,2012年11月29日贺岁档上映。

『肆』 关于中国优秀军事电影对大学生国防意识形成的影响

国防意识是一个国家的公民抵御外侮、捍卫祖国的独立和主权、维护国家的尊严和安全的主观认识。
毛泽东主席曾说:“一二.九运动是抗战动员的运动,是准备思想和干部的运动,是动员全民组的运动,有着重大历史意义。”在七十年后的今天,重复那段熟悉的历史同时,我们不应该忘记现在,特别是当代大学生在未来的作用。谁也不知道下一场“抗战”将在何时打响......
作为当今高校大学生同样在国防上有着不可推卸的义务。权利和义务从来相辅相成,准备战争就是高校大学生的国防义务,而享受有着强大国防力量保卫的经济建设成果则是高校大学生的权利。在我国未来的建设中必须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过去的二十多年中,我国的物质文明建设取得了长足进步,但是却由于种种原因,精神文明建设相对滞后了。这其中,人们对四个现代化的理解出现了倾斜。在很多人眼中,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已经凌驾于国防现代化之上了。但事实上,国防现代化是国民经济安全稳定发展的前提,失去了国防现代化,工业、农业、科技现代化是不协调的,是随时都有可能被别人剥夺的。因而,加强已经被淡化的国防素质教育就成为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重中之重。
那么,作为未来中国的高级知识分子的高校大学生应该为国防做点什么?很明显,中国有一支相对强大的军队,暂时还用不着高校大学生去扛枪。但高校大学生却并不是没有事情可做,而且他们该做的事情还很重要。一个国家,知识分子是国防力量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战争年代,今天的高校大学生就是明天的高技术兵种之优秀战士。随着时代的前进,今天的战争已经是科技和知识的较量,最终体现为人才的较量,而高校大学生就是高技术人才队伍的主体。因而我们必须注意到,高校大学生学习知识本身就是一种对国防力量的加强。但是,仅仅是学习知识那是不够的,在学习知识之余,我们应该注意到对高校大学生国防意识的加强,这就涉及到了国防素质教育。国防素质教育当然包括知识的积累,失去了知识的人自然就不是国防要素了。可是国防素质教育包括的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还有国防意识的提升。责任感和使命感在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而这,恰恰又是精神文明建设的一个重点。
新时代的高校大学生应该做到把分析国际形势和我国周边的安全环境同国防素质教育的丰富实践结合起来,以求充分认识到依法普及和加强国防素质教育,对维护国家主权和安全,促进国防建设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和作用,从而使贯彻执行国防素质教育成为全体高校大学生的共同责任,成为每一个高校大学生的自觉行动。也只有这样,国家建设才能实现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双丰收

『伍』 战火无情人有情!细数10大经典战争电影都有哪些

虽然中国电影问题重重,战争片在电视剧领域,抗日神剧已经成为笑话的存在。但并不代表,中国并没有好的战争电影。

第1:首推的《大决战三部曲》

小成本战争片,《我不是王毛》和《捍卫者》也都非常不错。

未来的国产战争片,最值得期待的,还是导演了《老炮儿》的导演管虎,执导的最新战争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国战争片又一个高峰。

更多关于战争片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