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电影题材 » 励志类电影教师
扩展阅读
新哥斯拉电影城市 2025-05-04 17:05:49
日本唯美电影海报 2025-05-04 16:54:55

励志类电影教师

发布时间: 2025-05-04 04:47:15

① 有没有一些电影,上面是讲类似于一名成绩不好的学生,最后考的很好的电影,要励志点的,最好是讲英语的

《叫我第一名》是一个身体有缺陷的人最后成功的故事
《阿甘正传》
《风雨哈佛路》一个很可怜的女孩最后成功的故事
《弱点》
如果是电视剧我倒是能推荐很多呢

② 12部教师题材电影推介

探索教师力量的银幕之旅:12部深具启发性的电影推荐


电影,作为光影的艺术,总是能触动人心并引发深思。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通过12部精选的教师题材电影,感受教育的力量与人性的光辉。这些作品按照上映日期排序,每部都蕴含着独特的教育理念和深刻的人生启示。



  • 《死亡诗社》(1989)——罗宾·威廉斯精湛演绎,这部影片挑战传统,探讨生命的意义,IMDb评分8.0,豆瓣8.9,让教师们思考教育的边界与个人潜能的释放。

  • 《生命因你而动听》(1995)——理查德·德莱福斯以坚韧的中学音乐教师角色,展现教育的坚韧与魅力,IMDb 7.3,豆瓣8.5,让人相信每一个音符都能触动心灵。

  • 《心灵捕手》(1997)——罗宾·威廉姆斯与桑恩老师的互动,以心理学视角探讨教育的治愈力,IMDb 8.3,豆瓣8.7,是关于自我发现与引导的深刻寓言。

  • 《一个都不能少》(1999)——张艺谋的中国力作,讲述了感人至深的乡村教师故事,IMDb未评分,但豆瓣高分,是展现中国教育现状的佳作。


接下来,我们走进全球的教师故事:《黑板》中,北野武与深作欣二导演的《大逃杀》(Battle Royale),虽然有争议,但通过极端情境揭示教育的反思,IMDb 7.7,豆瓣7.5,值得深思。韩国的《老师你好》,车胜元主演,评分6.7,探讨师德与现实挑战,提供教育改革的启示。


法国、意大利和瑞士的合拍电影《放牛班的春天》中,杰拉尔·朱诺的精彩演出,IMDb 7.9,豆瓣9.2,展示了音乐如何成为教育的桥梁,触动人心。《热血教师》讲述兰达·海导演的美国教师传奇,适合年轻教师从中汲取力量和灵感。


《罗恩·克拉克老师》以励志故事,IMDb 7.7,豆瓣7.8,为青年教师提供了一面镜子,而《自由作家》(《Freedom Writers》)希拉里·斯万克主演,IMDb 7.5,豆瓣8.5,展现新教师的成长和微课理念,是教育创新的灵感源泉。


《超脱》由阿德里安·布洛迪主演,IMDb 7.7,豆瓣8.8,挑战教育的极限与心理边界,为教育者敲响了警钟。《狩猎》则以麦德斯·米科尔森的细腻表演,丹麦出品,阴郁中蕴含悲剧,让教育管理者深思。


最后,日本电影《垫底辣妹》以伊藤淳史的出色演绎,讲述了一个逆袭的故事,IMDb未评分,但翻译精准,传递了永不言败的教育精神。


庆应大学备考电影《坪田老师》以独特的视角揭示考生挑战,坪田老师的耐心与智慧,让观众看到了教育的温暖与责任。影片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引发对教育辅导和考生心理的共鸣。


这12部电影,每一部都是一份教育的礼物,等待着教师们去发现、去感悟,去在光影之间,寻找教育的真谛与力量。让我们一同踏上这趟电影之旅,启发自我,影响他人。

③ 感恩老师主题的励志电影推荐

教师节就到了,我推荐九部和教师相关的电影,衷心祝福所有的老师节日快乐!

《死亡诗社》

威尔顿预备学院以其沉稳凝重的教学风格和较高的升学率闻名,作为其毕业班的学生,理想就是升入名校。新学期文学老师约翰·基汀(罗宾·威廉姆斯 饰)的到来如同一阵春风,一反传统名校的严肃刻板。

基汀带学生们在校史楼内聆听死亡的声音,反思生的意义 ;让男生们在绿茵场上宣读自己的理想;鼓励学生站在课桌上,用新的视角俯瞰世界。老师自由发散式的哲学思维让学生内心产生强烈的共鸣,他们渐渐学会自己思 考与求索,勇敢的追问人生的路途,甚至违反门禁,成立死亡诗社,在山洞里击节而歌!

基汀教授、基汀老师、基汀队长,他的教育宛若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留在每个人心里…

《放牛班的春天》

1949年的法国乡村,音乐家克莱门特(杰勒德·尊诺 饰)到了一间外号叫“塘低”的男子寄宿学校当助理教师。学校里的学生大部分都是难缠的问题儿童,体罚在这里司空见惯,学校的校长(弗朗西斯·贝尔兰德 饰)只顾自己的前途,残暴高压。

性格沉静的克莱门特尝试用自己的方法改善这种状况,他重新创作音乐作品,组织合唱团,决定用音乐的方法来打开学生们封闭的心灵。

然而,事情并不顺利,克莱门特发现学生皮埃尔?莫安琦(尚·巴堤·莫里耶 饰)拥有非同一般的音乐天赋,但是单亲家庭长大的他,性格异常敏感孤僻,怎样释放皮埃尔的音乐才能,让克莱门特头痛不已;同时,他与皮埃尔母亲的感情也渐渐微妙起来。

《一个都不能少》

一个只有十四岁的农村少女魏敏芝,临时顶替高老师的空缺,帮助他管住班级一个月。高老师的要求是学生人数“一个都不能少”。于是魏敏芝让学生抄课文,她自己就在教室门口守着。可是一个叫张继科的学生却因为家庭贫困而抛去城市打工。对高老师有承诺的魏敏芝只好孤身一人来到城市寻找学生。

也许这个学校只是中国千千万万个农村中学的一个,也许每年都有无数的农村适龄的孩子接受不到教育。而没有粉笔、没有教材的魏敏芝也成了银幕上最令人心酸的教师。她的学生跑到城市里打工,毫无社会经验、也毫无社会资源的她执意来到城市找自己的学生。那段在电视台里录像找人的片段亦成为影片里最动人的段落。而张艺谋也凭借着这部纪录片风格的影片拿下了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山村犹有读书声》

法国奥弗涅地区的中心平原,山村的生活恬淡宁静,时间在这里仿佛变得缓慢而悠长。在这个小村庄里,有一座似乎穿越了时空、如古时私塾般的学校。一个老师,一 个班级,几名不同年龄的孩子。乔治(Georges Lopez),村中唯一的老师,20年中送走一批批学生。这所学校如同与世隔绝一般,静静走过春夏秋冬,乔治和孩子们读书、学习、玩耍,用平淡的言语带他 们认知眼前的繁华世界……

本片荣获2003年凯撒电影节最佳剪辑奖、2002年欧洲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200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影评人奖、2004年美国影评人协会奖最佳纪录片奖、2002年路易德吕克奖。

《心灵捕手》

麻省理工学院的数学教授蓝波在席上公布了一道困难的数学题,却被年轻的清洁工威尔(马特·戴蒙 饰)解了出来。可是威尔却是个问题少年,成天和好朋友查克(本·阿弗莱特 饰)等人四处闲逛,打架滋事。当蓝波找到这个天才的时候,他正因为打架袭警被法庭宣判送进看守所。蓝波向法官求情保释,才使他免于牢狱之灾。

蓝波为了让威尔找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不浪费他的数学天赋,请了很多心理学专家为威尔做辅导,但是威尔十分抗拒,专家们都束手无策。无计可施之下,蓝波求助于他大学的好友,心理学教授尚恩(罗宾·威廉姆斯 饰),希望能够帮助威尔打开心房。

经过蓝波和尚恩的不懈努力,威尔渐渐敞开心胸,而好友查克的一席话,更是让他豁然开朗。

《音乐之声》

玛利亚(朱丽·安德鲁斯 饰)是一个年轻活泼的修女,喜欢在大自然下高声歌唱,所以她常常忘记了修道院里的规矩。院长认为玛利亚并不属于规矩严格的修道院。院长与众嬷嬷商量后,决定安排玛利亚到一位名叫特拉普(克里斯托弗·普卢默 饰)上校家当家庭教师。

上校的妻子去世多年,留下7个孩子,他要求对孩子严格管教。他告诉玛利亚在他家的家庭教师都做不长久,都是因为孩子的恶作剧。玛利亚果然也遭到了恶作剧,可 是这位善良的老师并没有告诉他们的父亲,而是像个母亲一样照顾孩子,很快跟孩子打成一片。上校也渐渐在玛利亚的引导下改变了对孩子们的态度。上校与玛利亚 之间发生了感情,他们完婚后回到了已被纳粹占领的奥地利,上校并不想为纳粹办事,一家人准备逃跑……

《地球上的星星》

对于8岁的男孩伊夏(达席尔·萨法瑞 Darsheel Safary 饰)来说,世界是充满了惊奇和快乐的万花筒,他正在用一切他能够想到的方式和这个陌生的世界进行着交流,同时也充分的享受着大地万物慷慨的赠与。可是,患有阅读障碍症的伊夏却是成年人眼中的问题儿童。

主张让学生们保留自己的个性和思想、自由发展的美术老师尼克(阿米尔·汗 Aamir Khan 饰)走进了他的生活。发现了伊夏独具的天赋——异乎寻常的绘画才能,对他采取了一系列的特殊辅导,从而最终帮助伊夏找回了自己,还有快乐。

《吾爱吾师》

黑人影帝西德尼·波埃特脍炙人口的名作之一,他饰演一名中学教师,应聘到伦敦的公学任教,学生都是喜欢惹事生非的顽劣青年,甚至有人向他下面挑战。他施展浑身解数感化这群坏学生,终于赢得了应有的尊敬。

《叫我第一名》

根据真人真事改编,主人公布拉德·科恩,一个乐观向上的天生患有妥瑞氏症的男人,经常性无法控制的发出怪声和脖子抽动。小学时,常被老师批评,被同学嘲笑。中学时,受到校长爱的感化和教育,打开了他通往全新世界的一扇门。大学毕业后,为成为一名教师而不懈的努力着,尽管遭遇了无数的失败和冷嘲热讽。最终实现了自己的梦想,而且用他的爱去对待每一位学生,同时也找到了属于自己的爱情。

一定要说《叫我第一名》的男主帅的一塌糊涂!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祝所有的教育工作者节日快乐~


④ 电影《自由作家》教育启示

电影《自由作家》主要讲述了一个把自己的爱和青春都奉献给了教育事备旦纳业的白人女教师爱琳和她的孩子们的感人故事。是一部催人泪下和震撼人心的励志片。爱琳老师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理念是值得我们教育工作者敬佩和学习的。

一、职业道德

1.爱岗敬业

爱琳在电视上看到洛城暴动不断,想拯救那些青少年,选择了在威尔森学校担任高中种族融合实验203班的英语老师。

为了拯救学生们的一颗颗被仇恨扭曲的玻璃心,为了改变他们的灰暗的人生观和狭隘的世界观。在学校教学资源不足的情况下,慷慨解囊为学生购买书籍和日记本,于是她兼两三份职挣钱,遭到了丈夫的质疑。

为了挽救这些孩子,他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到教育教学工作中,以至于最后还影响到了自己的婚姻生活,最终丈夫和她离婚。正如他父亲所说:“是名出色的老师。”

2.关爱学生

爱琳之所以能够拯救一个班的问题学生。最重要、最根本的原因就是爱琳老师发自内心对学生的爱。陶行知先生说过:“没有爱就没有教育。”爱琳老师为了这份爱,不顾父亲的反对,不顾丈夫的反对。坚持教育这帮问题孩子。有了爱就有对学生的尊重。学生写的日记是否交给老师阅读,完全尊重学生自己的意愿,尊重了学生的隐私权。

3.教书育人

爱琳老师遵循教育规律,循循善诱,因材施仿没教。她采用了游戏和体验式等教育方式,先从思想灵魂上去挽救学生,而后再传授知识。引导学生看小说同组织与大屠杀幸存者人士见面会相结合。

二、教师观

一)教学角色的转变

1.从教师教学与研究关系看,教师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和反思者

爱琳老师上第一节课不到5分钟,孩子们就打起架来。第二天,他班的学生艾娃和同伙,为了正占地盘在校园里跟另一帮人火拼。她想到这种依循惯例的教育方式,不适合该班的学生。因为这帮学生对学习毫无兴趣,只求生存。通过反思,他改变了教学材料和方法,采用了与学生生活更接近的有关反映社会帮派团体的小说以及《安妮日记》等有关种族歧视的阅读材料,使学生从与自己相关的不同角度来阅读与品味小说,从而找到了教育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2.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爱琳老师借鉴二战时安妮·弗兰克的做法,让学生利用写日记写下点点滴滴的遭遇,互相分享,互相倾诉,从生活中找到希望与自由。通过组织学生参观犹太历史博物馆和自行聚集资金,请曾收留过安妮·弗兰克的荷兰女人到学校交流。

通过这些路径,使学生们爱上了阅读,爱上了写作,使他们对自己的人生有了崭新的认识。从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态度,使孩子们回归了家庭,回归了社会。

二)教学行为的转变

1.在对待是师生关系上,强调尊重、赞美

安德烈你会处理哥哥的事情,好些天没有上课,爱琳老师没有当众指责批评,而是进教室之前,单独在走廊上和他谈话,用同理心与他共情和鼓励他通过考试。

2.在对待教学关系上,强调帮助、引导

她自掏腰包为学生买书书籍日记本,激发他们的阅读和写作的兴趣。从而拯救他们的灵魂。

三、学生观

1.学生是独特的人

爱琳老师对学生记录各自真实生活的日记,并不像一般老师一样打等级。正如爱琳老师所说:“既然这些日记都是学生生活的真实记录,怎能有等级之分呢。”在安妮老师的眼里,学生都是独特的人,具有个性和差异的人,正是这种任由学生真实记录每天发生的事情的写作教学,实际上也是在协助学生建立自己的认知图示。

2.学生是发展中的人

203班的学生是典型的问题学生,是教育体制下,被放弃的学生档案,她没有放弃这些学生。相信他们具有巨大的潜力,这些学生最终爱上了阅读和写作,也成为了自由作家。其中电影中的艾娃改变脱胎换骨,在一起枪杀案中,勇于去指认自己帮派真凶帕克,拒绝去诬陷陷害他父亲入狱的人。

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

爱琳老师相信每个人都是独立的,把他们当作学习的主体。

德国电影《自由作家》早已落下了帷幕,希望“爱琳”式的老师不会落幕,更希望拯救迟吵学生灵魂“爱琳”式的老师不断上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