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集结号详细剧情介绍
1948年的淮海战役,中国人民解放军与国民党军队的战斗空前惨烈。九连连长谷子地接受了一项阻击战的任务,他与团长约定以集结号作为撤退的号令,如果集结号不吹响,全连必须坚持到最后一刻。
一座废弃的旧窑场里,47名战士奋勇厮杀,终究火力悬殊寡不敌众,谷子地亲眼看着战友们一个个死去却无能为力。排长焦大鹏是谷子地的左右手,他在临死之前说自己听到了集结号响,让谷子地带着仅剩的几个弟兄撤退,战士中有人附和有人反对,大家对此产生了分歧。
谷子地此时发现友邻部队早已撤退,他怀疑是自己忽略了号声,导致战友们枉送性命。强烈的震惊和内疚之下,他携带炸药包奔出窑场只身前往敌军战壕。其余战士最终全部阵亡。
(1)国共最激烈战争电影扩展阅读:
《集结号》是虚构影片,改编自小说《官司》。
《集结号》是2006年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上海电影集团公司等联合出品的剧情片,由冯小刚执导,刘恒编剧,张涵予、邓超、袁文康、汤嬿、廖凡、王宝强等主演,胡军、任泉特别演出。该片于2007年12月20日在中国内地上映。
该片是一部以第二次国共内战和朝鲜战争为题材的电影,改编自杨金远的小说《官司》。该片讲述了解放战争时期,连长谷子地探明当年集结号的真相,为九连牺牲的战友们争取荣誉的故事。
㈡ 《大决战》的梗概
大决战(第一部:辽沈战役)
剧情介绍:1948年3月,已经在东北站住了脚的解放军,在林彪的领导下,已经发展为近50万大军。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等离开西北来到河北与刘少奇、朱德等会合,并讨论了当时形势,毛、朱等及时把握战略决战时机,命令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强攻锦州,切断东北蒋军退华北的路。以彻底残灭东北国民党军卫立煌集团。林彪为了有把握,提出先打长春,以围点歼灭沈阳援敌。经过毛主席多次做工作,1948年7月,林彪决定按毛泽东意见办,南下攻击锦州。此期间,蒋介石对东北蒋军的撤、守,也犹豫不绝,出于政治利害考虑,终于没有下从东北全部撤至华北的决心。1948年9月12日,辽沈战役终于在毛泽东的坚持下打响了。10月14日,东野主力向锦州发起总攻,31个小时便克锦州。接着,长春宣告解放。未几,沈阳、营口亦相继解放。在东北野战军南下北宁线同时,华东野战军胜利举行了济南战役,中央军委决定发起淮海战役。
影片从史实出发,深入挖掘了历史人物深刻的内心活动,表现出了毛泽东、林彪等人的军事才能和解放军的历史功绩,并对国民党内部不团结、勾心斗角、尔虞我诈和政治腐败也进行了描述。电影相较于以往革命战争题材电影,在场面设计和人物造型上都属于经典之作,在问世时便以其宏大的战争场面而引起强烈反响,加之影片对于人物的细腻刻画,使该片在观赏性和艺术性方面均取得一定成就。
大决战(第二部:淮海战役)
剧情介绍: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划淮海战役。11月6日,淮海战役打响。华东野战军及时切断正向徐州收缩的黄百韬兵团的退路,并将其包围在徐东碾庄圩地区。同时,中原野战国攻战了军事重地宿县,切断了徐州刘峙集团的陆上退路。
蒋介石调杜聿明回徐州作战,敌人几路兵团云集逼近徐州,淮海战役形势异常严峻。国共双方统帅斗智斗勇,频频调兵遣将,经过十几天的激烈战斗,黄百韬兵团被歼,杜聿明集团被围困,黄维兵团全歼。蒋介石虽多方设计救援杜聿明集团,但终因军无斗志,终致全军覆灭,具有决定意义的淮海战役大获全胜。
影片较真实地再现了战争的残酷,也详细描绘了解放军的指挥高明和英勇善战。许多战争的场景都有可看可取之处,历史地艺术地把十分复杂的战争用电影的手法进行了诠释,让人们感受到了战争影片的独特魅力。
大决战(第三部:平津战役)
剧情介绍:辽沈战役、淮海战役的频频告捷,让处于华北地区的傅作义集团惶惶不可终日。针对傅集团的特殊性,中央军委采取了军事打击与政治争取相结合对策。一方面我东野提前隐蔽入关,迅速插入平津线各战略要点之间,实施“隔而不围”,“围而不打”之巧妙部署;一方面促进其走政治解决的道路。1948年12月22日,傅作义王牌三十五军遭我军重创,张家口守军闻风突围亦被逼歼。
1949年1月14日,东野攻打天津,使北平守敌欲战不能,欲逃无路,傅作义迫于压力终于同意在和平协议上签字,1月31日,北平和平解放,标志着平津战役胜利结束。
影片深入刻画了中共中央领导人的政治大智慧,也把傅作义既深明大义,却又不甘心轻易退出历史舞台的心理。同时,电影也表现出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解放军英勇善战,不怕牺牲的精神。历史地再现了解放天津的部分史实,让人们了解到了真实的战争场面。
㈢ 在电影《集结号》中最能打动你的的是哪个场景
最打动我的是谷子地拎着酒瓶子扑向刘团长墓碑的那一场景。
电影不是以直接的手段来描述士兵们是多么勇敢,而是通过他们最真实的语言以及神情的刻画来告诉我们解放战争就是一群平凡的人干出的一番大事。如果没有战争,他们就是普通老百姓,这就是战争中的英雄。当谷子地在知道刘团长没有下达吹响集结号命令,拎着酒瓶子扑向刘团长墓碑的那场戏,这也许就是冯小刚想让观众看到一个英雄受了委屈的故事。大家怎样认为呢?欢迎点赞留言哦。
㈣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
全面展现解放战争三大战役的电影是《大决战》
相关介绍:
《大决战》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关于解放战争时期三大战役的系列电影,分为 《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 三部,三部电影以宏伟逼真的气势再现了解放战争中三次决定性的伟大战役。
《大决战》三部曲作为中国电影史上最为恢弘的战争史诗,在电影、军事、文化教育等多个领域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套电影全景地展示了那场决定中国命运的伟大决战。
(4)国共最激烈战争电影扩展阅读
相关背景:
1.辽沈战役:
1948年3月,为适应解放战争形势的发展需要,毛泽东、周恩来、任弼时率领中共中央机关和解放军总部离开陕北,来到河北省平山县西柏坡村,与刘少奇、朱德率领的中央工作委员会相会合,在这里共同指挥南北两线五大战场。
2.淮海战役
在辽沈战役打响的同时,刘伯承、邓小平、陈毅遵照中央军委的指示,着手策动淮海战役。
3.平津战役
1948年秋,国民党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以防守平津的重要意义说服了蒋介石,将自己所指挥的60万军队留在了华北,并取得了国民党在华北的党政军及经济大权。
㈤ 战火无情人有情!细数10大经典战争电影都有哪些
虽然中国电影问题重重,战争片在电视剧领域,抗日神剧已经成为笑话的存在。但并不代表,中国并没有好的战争电影。
第1:首推的《大决战三部曲》
小成本战争片,《我不是王毛》和《捍卫者》也都非常不错。
未来的国产战争片,最值得期待的,还是导演了《老炮儿》的导演管虎,执导的最新战争大片《八佰》,希望是中国战争片又一个高峰。
更多关于战争片的问题,欢迎大家关注和讨论!!!
㈥ 国共战争从始到终的所有战争片
《 八月一日》,《 大进军-解放大西北》,《大进军-席卷大西南》,《大进军,,,大战宁沪杭》,《大决战一辽沈战役》 ,《大决战--淮海战役》,《大决战-平津战役》,《大转折-鏖战鲁西南》,《万水千山》,《巍巍昆仑》,《南征北战》,《红日》,《战火中的青春》,《董存瑞》,《车轮滚滚》,《智取华山》,《兵临城下》,《小花》,《解放石家庄》,《大决战》。。。。。
够了么?推荐《大决战--淮海战役》,挺好看的,很有感觉!!!
㈦ 求一些好看的解放战争时的电影
《回到自己的队伍来》
大战宁沪杭
导 演:韦廉、石伟、小江
编 剧:李平分、韦廉、宋国勋
主 演:古月、孙飞虎、卢奇、刘锡田、谢伟才
上 映:1999年
地 区:中国大陆
该片是为了庆祝建国50周年,由八一电影制片厂于1999年拍摄。继承了“大决战”和“大进军”的“大”之风格,宏观壮阔的展现了从渡江战役到解放上海的这个历史阶段。人物性格鲜明,战争场面宏大,台词精准。
这部电影表达方式较之前《大决战》的常规手法有所不同,片中穿插了战场亲历者的自述和一些珍贵的纪录片,充分保证了改片的史实性。 影片大量采用蒙太奇,时空转换的镜头,并在战场营造上初步运用了特技,又保证了该片的观赏性;该片曾获1999年五个一工程奖和华表奖。
剧情简介
1949年4月,经过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之后,国共双方的军事力量对比发生了根本的变化。人民解放军根据毛泽东主席和朱德总司令“向全国进军”的命令,向尚被国民党当局控制的广大地区发起了大规模的战略进攻,矛头所指首先对准了国民党重兵盘踞的京(指南京)沪杭地区。1949年4月20日,我百万雄兵分中、东、西三个集团发起渡江战役,国民党苦心经营的千里长江防线在人民解放军排山倒海的攻势面前土崩瓦解。
人民解放军乘胜南下,继而攻克南京,切断浙赣线,占领杭州,直逼上海。为保护上海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市区建筑,解放军经过周密部署并作出很大牺牲后,终于在5月27日解放了中国最大的城市——上海。
本片是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大进军”系列的第一部。影片着重表现了渡江战役和上海战役两大战役。影片以恢宏的气势再现了渡江战役万船竞发的浩大场面。在上海战役中,为了避免对城区造成严重破坏,解放军成功将国民党军主力调出城区,并在城区作战中不使用重武器。在老电影《战上海》中着重描绘的四川路桥战斗也在这里出现。
与该系列电影的其他几部不同,这部电影采用了三种视角:摄制组的视角:仅出现过一次,即开头处展示了摄制组的一艘气垫船通过拍摄现场进行的摄影;讲述者的视角:几位亲历当年历史的老人在电影中对当时的历史进行了一些讲解;记录电影的视角:再现当年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