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外语电影 » 日本电影大逃杀梗概
扩展阅读
老师天使电影 2025-05-24 06:51:24
杨洋最新电影出演 2025-05-24 06:50:46

日本电影大逃杀梗概

发布时间: 2025-05-24 02:13:03

① 求推荐《大逃杀》(日本2000)

《大逃杀》(日本2000)推荐如下:

《大逃杀》(日本 2000)

这部电影可是鼻祖级别的大逃鲨呀❗

社会讽刺

演员:北野武、藤原龙也、前田亚季等主演

简介:

该片改编自日本小说家高见广春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某中学三年级的租御学生由于纪律松弛,被教师遣送到一个荒凉小岛进行“杀戮游戏”的故事。

大名鼎鼎的《大逃杀》弊戚岩基本上是现在仔洞所有逃杀类型电影的前身,它开启了先河,并已经成为了电影的一种类型了,很多电影也有借鉴这样的元素。

它通过人的互相残杀来揭示人性的黑暗,在一个小岛上大家通过“竞争”来获得生存,正如人们在社会上只有靠自己“努力”才能爬到食物链顶端,但是在竞争的过程中却将自己的自私自利展现得淋漓尽致。

② 日本电影《大逃杀》的剧情是什么想表现什么

《大逃杀》是一部恐怖电影,是日本的限制级影片中的经典作品。同样也是和很多优秀作品一样,这部《大逃杀》也是改编同名小说。故事的剧情主要讲述了在未来世界中,某中学的三年级学生之间的故事。在三年级的学生中由于纪律关系,被学校安排到了一个荒岛中。在平时松垮的生活中,教师们在这个荒岛上给学生们开启了新篇章——“杀戮”。

对于《大逃杀》来说,有部分人认为他是主导了青少年们暴力和哗众取宠,对于这部影片的批评声音也是不少的。就连影片中也存在不少的不合理,例如从学校参与屠杀的学生是怎样能够和成年人拼搏,为什么能够熟悉大部分武器。

③ 09年之前的日本电影,剧情是老师猎杀学生,最后只有有两个女生在学校逃亡,一个是双马尾,一个短发。

我觉得是不是有点像脑浆炸裂少女,也是校园的,然后由于几乎全校都在捕捉她们一样,女孩子只要被抓到,摔下去或者被一枪爆头都会有脑浆出来之类的,但女主好像不是个双马尾,是个妹妹头

④ 日本电影:大逃杀最终结局是什么

两位清白的幸存者逃出了孤岛却成了全国的通缉犯。

《大逃杀》是由日本东映映画制作发行的122分钟恐怖影片。该片由深作欣二导演,深作健太编剧,北野武、藤原龙也、前田亚季等主演,于2000年12月16日在日本上映。

《大逃杀》改编自日本小说家高见广春的同名小说,讲述的是在未来世界,某中学三年级的学生由于纪律松弛,被教师遣送到一个荒凉小岛进行“杀戮游戏”的故事。

(4)日本电影大逃杀梗概扩展阅读:

角色介绍

七原秋也

班中很多女同学喜欢他。自己喜欢典子。与国信、杉村和三村是好友。喜欢玩吉他。父亲失业多时选择上吊自杀。

中川典子

受到国信的喜欢,自己喜欢七原,虽受了枪伤,但最后三人一起可以逃出生天。待老师和同学很好,受北野老师喜欢。

千草贵子

运动部猛将,和杉村青梅竹马,并喜欢他,临死向他表白,可惜杉村心有所属,只能死在其怀里。因新井田弄伤其脸惹怒她而将其杀死。

川田章吾

年前BR中的胜利者,强制降级参加今次的BR,为了找到爱人庆子临死前一笑的意味立下决心。

相马光子

班中不良少女组领袖。游戏中杀人最多的女生。用了不少计谋引人接近或接近人然后杀害。如色诱、扮哭、扮朋友。

⑤ 日本电影大逃杀讲的什么故事

简评

有人说《大逃杀》是人性的讽刺画,似乎所有的一切是由所谓人性的恶所造成的,这是完全不对的。如果《大逃杀》的主旨是揭露所谓人性的恶,那么电影的主角将完全是另一些人,而结局也将完全是另一个。《大逃杀》是我们这个社会的讽刺画,电影中的那个孤岛难道不就是我们这个社会的极端的表现吗?电影中是颈环的逼迫,而现实中则生存压力的逼迫;电影中是互相残杀,而现实中则是残酷无情的竞争;电影中有人自杀,现实中难道迫于生存压力而自杀的人还少吗?电影中有桐山那样残酷无情的人,现实中不是也有人叫嚷什么“狼性生存”吗?我们的社会是一个建立在残酷无情的生存斗争之上的社会,“弱肉强食,适者生存”,动物的自然状态竟表现为人类发展的顶点,这就是《大逃杀》所表现的。

剧情梗概

已经饱和的世界经济给亚洲各国带来了空前的经济萧条。新世纪伊始,有一个国家彻底崩溃了,完全失业率超过了15%,一千万失业者遍及全国各地。失去了生存自信的人们开始威胁天真无邪的孩子们。全国有80万儿童、学生拒绝上学。学校内的教师又遭受到学生的暴力行为,殉职者人数高达1200人。就在这个时候,一部新的法律出台了。

BR法案是《新世纪教育改革法》的通称。所谓BR法案,就是为了解消公民对学校的崩溃、对卑劣少年的恶性犯罪引起的愤恨;为了培养青少年们在逆境中排除各种困难,并由此获得坚韧不拔的生存能力;使青少年们从大人们手里夺回原本就属于他们的权利。

从全国的初中3年级中,每年随机地选出一个班级,并把学生们送往受行动范围限制的、荒无人烟的地方。发给每个学生地图、粮食、各种各样的武器,让他们自相残杀,直到只留下最后一个为止。时间限度为3天。学生们必须佩戴违反规定即自行爆炸的特殊项圈。在此期间的学生杀人、致人伤害、持带枪械等违法行为都不受法律限制。

城岩学园3年级B班被选中了,给每一个人发放了各种各样的凶器,同时发放的还有会自行引起爆炸的项圈。在与世隔绝的无人岛上,42名中学生在抛洒鲜血的三天时间里,突然间,不合情理的一幕出现了……

42个国中生乘坐大巴假期旅游时,被人迷昏在车里,深夜,当他们陆续在一个小岛上的一间房子里醒来后,发现颈上都套有一个颈环,大家惊慌不安时,屋外响起了直升飞机的声音,接着他们看到班主任北野从军用飞机上下来。北野带领一队军人进入了房间,开始给同学们介绍两位新同学川田和桐山,接着用录象带向他们介绍“BR大逃杀”法案,法案中要求他们在这个小岛上相互残杀,杀到只剩最后一人胜出,他们的颈环是用无线电控制跟踪他们的,谁要想逃跑不到指定区域参加游戏,颈环中的炸弹就会爆炸,录象带讲解过程中,有两位同学反抗,结果被北野当场杀死,剩下的40为同学被迫拿上军队为他们准备的各种武器后,点名陆续离开。

刚到屋外,几位同学就开始了残杀,男同学秋也带着女生典子逃到了一个山洞里,不想参加残杀的两人的武器是一个锅盖和一个望远镜,山洞外面的同学有几个被桐山杀死,有的跳海自杀,女生光子也杀死三个。

清晨,音乐响起,在音乐声中,北野在广播里念出了死亡同学的名单,一共死了12人,北野又把游戏范围缩小到了另一个区。秋也带着典子赶往指定区域时,误杀了一个同学,又见到另一同学被杀死,这时,不愿残杀的两位女生在山头呼喊同学们停止残杀时,不想,却成为了桐山的目标。中午,音乐声中,北野把范围再次缩小。三位男生意外的在一间房子里找到了一台电脑,他们想利用病毒破坏北野总部的系统后逃跑。在野外,同学们继续他们的游戏,音乐响起时,又有三位同学死去,范围再次缩小。川田救了生病的典子和秋也后,向他们说出了以前他曾参加过这个游戏,当只剩下他和女友庆子时,庆子先开了枪,最后微笑着死在他怀里,川田还告诉他们,他知道逃跑的办法。

第二天,北野的统计再次报出,剩下的同学只有10人了,野外的残杀仍在继续。到了第三天,只剩下了7个人,找到电脑的三位同学成功破坏了总部的电脑系统后,却被赶来的桐山杀死,受伤的桐山又被川田杀死。剩下的三人来到海边,这时,川田用枪对准了秋也和典子。

军队离开不久,川田找到了独自一人的北野,随后赶到的秋也为了保护典子,开枪打死了北野,身受重伤的川田也死在返家的船上。

生还的秋也和典子也成了全国的通缉对象,两人随身带着武器,开始了流亡生活。

⑥ 谁看过日本电影《大逃杀》

这部电影在我看来,深刻地揭示了人性的虚伪。起初,那些角色之间似乎相处融洽,然而一旦游戏开始,为了生存而不得不互相残杀,这表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多么脆弱,一个小错误也可能导致全军覆没。这种现象在电影中通过灯塔那场戏展露无遗。另一方面,电影也探讨了人与人之间的信任。如果最后存活的三人之间没有信任,他们也不会全部被消灭。尽管最终只有两人存活。

电影中的“游戏”让我觉得它想教会人们一些人生的道理。然而,这并不是一个轻松的过程,而是需要用人的生命来换取的经验。这种道理实在难以理解,更不用说接受。但是,不可否认,这部电影的第一部确实比第二部更吸引人。感觉第二部相当无聊,所以我个人建议最好不要观看。

总的来说,这部电影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尽管我很难用言语表达我的感受。它所呈现的现实和人性的黑暗面,让人难以忘怀。不过,这种经历确实太过沉重,或许它更适合那些愿意深入思考生活本质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