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他是一个疯子,却赢得了所有人的爱
昨天下午静下心来看了《小萝莉的猴神大叔》,又一个没想到啊,印度又出了一部感人的小老百姓群体之喜怒哀乐。
真善美在这一部影片中刻画得入木三分。
这部电影没有玩弄任何的大片特效镜头,只有执着的反映普通百姓的真实生活。
用至纯至痴的爱来诠释了生活中的真情,不是亲情不是友情也不是爱情,而只是简单的为了一个不认识的小女孩付出的真爱。同时通过男主人公的情来勾勒出了一个社会里的价值取向与民众心底的呼声。
我最近特别喜欢看印度电影,之前的《三傻大闹宝莱坞》,《地球上的星星》,《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都是经典,每一部电影的命题与主题完全不同,我不得不承认,他们的细腻让我们司空见惯地现实纠着人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感动。
这部电影是印度票房前五的佳作,网上获得8.6分的高分。
『 1 』
故事的情节很简单低调,用一句话就可以完全说完,只不过是一个印度男人为了送一个六岁的巴基斯坦哑巴姑娘回家而己。
男主角帕万是一名印度大男孩,他和唯一的父亲一起生活,帅气憨厚正直阳光的他单单高考就考了10年都没有过,从数字看他有一股傻劲,他的父亲每一次都抱着希望等着他的好消息,失望10次,结果第11次他通过了的时候,没想到他的父亲太激动居然乐极生悲驾鹤西去。
他从此和父亲的好友一起生活在德里,而在比邻的巴基斯坦克什米尔一望无垠的沃土森林里,有一个漂亮的六岁小女孩和父母一起放羊,由于是一个哑巴,所以母亲听说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寺里朝圣或许可以让小女孩说话时,独自一人带女儿去德里。
可是在夜晚返回巴基斯坦时,由于火车故障停靠时,小女孩看到车窗外有一只小羊羔陷在水坑里出不来,她独自下了火车。可是火车却开走了,母亲睡着了,她追不上火车哭着上了另一辆停靠的货运火车,却被带回了印度德里。
聪明的小姑娘一个人在德里的街头流浪,遇到了帕万,无依无靠的她感觉到了帕万身上的那种亲切与安全。她一路跟着他,帕万为她买吃的喝的,送她去清真寺等父母,最终还是将她带回了女友的家。
过了一段时间以后,因为一场球赛而得知小姑娘是巴基斯坦人。
『 2 』
送一个陌生的哑巴姑娘回家,他却经历了生死。送她去巴基斯坦大使馆,正好赶上了两国争夺克里米亚地区的非常时期,印度人多次在使馆前游行,甚至引发暴力冲突,无法签证。
帕万挺而走险去办黑证的地方求人送小姑娘回家,他拿出买房结婚的钱交给了那个人,却没想到在他离去以后,此人把小姑娘又转卖到了妓院,幸好他发现得及时救回了小姑娘,正因为不放心,所以决定亲自送她。
过境时又一场生死考验被边防军狠揍,边防军营长最后无可奈何的同意他过境时说:他是彻底的疯了。
入了境警察问他什么他就说什么,毫不隐瞒,又被当作间谍一路追击。没有新闻可拍的小记者本想借助偷拍间谍获得存在感时,却意外的被帕万的真实所打动,想尽办法帮他逃脱警察。
当电影的最后帕万被警察枪伤的同时,小记者录下了小女孩和妈妈团圆的感人画面。小女孩在帕万和记者以及巴基斯坦的小学老师,售票员等人的帮助下回到了家乡。
只因一个信念:我没有护照签证,也没有任何关系,但是就像哈奴曼神一样,罗摩神也永存我心,这样的我,没有完不成的作任务。
就因为这一股劲头,在普通人眼里,他是疯了,在冷酷的人眼里,他是傻了。在了解他的人眼里,他这是爱。
最后他完成了自己给自己的任务,同时帕万也被关进了巴基斯坦监狱受尽折磨。
『 3 』
纵观整部影片,无数的小爱与大爱合而为一,比如帕万的准丈人,女友的理解与支持,在巴基斯坦九死一生的情况下遇到的各阶层的普通善良百姓,都因为他的痴傻憨厚真诚而被打动了心灵深处的善良。
为助他一臂之力,付出了不可缺少的小爱,最后集结成大爱。
宗教,种族,矛盾等等在爱面前很微小。
他们两国的隔阂和仇恨历来久远,被恨代替的爱在逐渐泯灭的时候又在帕万的大爱下得以苏醒回归。
主题很明显,爱可以跨越一切。跨越国度,跨越种族,不需要强调,在故事里就可以慢慢地呈现。
小姑娘人生中开口叫的第一句话不是爸爸妈妈,而是:叔叔!罗摩神万岁!叔叔!
影片的最后,当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为了帕万而聚集在边界的画面把爱带上了最高点,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男女老少,都可以因为爱而汇聚一堂。
有的人萍水相逢却胜似亲人,帕万在小女孩的生命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笔,如果不是他,小女孩的人生又将是印度现实中的另一个悲剧。
他改写了她的命运,改写了她的人生。
当她需要的时候,他伸出了爱的双手,给了她一个充满爱的世界。在她长大以后,一定不会忘记那年那一天遇上的帕万大叔。
现实的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因为各种原因和家人走散,身边的人们如果多一份爱,他们就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回家的可能。
其实每一个人的心底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多一点关爱,多一个疑问,可能就可以把一个可爱的孩子解救出魔掌。
愿爱越来越多,愿走失的孩子能够找到回家的路。
② 印度电影《流浪者》结局
《流浪者》结局:男主人公拉兹为救母亲,杀死了强盗扎卡。
当拉兹因企图谋杀拉贡纳特,父子出现在法庭上,丽达为拉兹辩护时,揭示了事情真相。
官拉贡纳特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谴责,他荒谬的理论“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也不攻自破。
《流浪者》剧情简介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普利特维拉·卡浦尔饰)信奉的是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害了不少好人。
一天,法院正在审理一件谋杀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贡纳特,被告是流浪者拉兹(拉兹·卡普尔饰),罪行是拉兹闯进拉贡纳特的住宅,企图刺死拉贡纳特。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③ 求一部印度电影名字 一个男人从监狱走出来 外边好多黑社会的人对他恐吓 他与这些黑社会的人对喊
你要的电影是不是《监狱走一回》?
英文名:Jail
导演:马德哈尔·班达卡
主演:尼尔·尼汀·穆科什,穆格哈·高德丝,米特胡恩·查克拉波尔迪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9
地区:印度
剧情:
Parag Dixit过着有一份好工作以及他的钟情女友Maansi梦幻般的生活!然而有些事情发生了不良的转变,在一系列不幸的事件之后他突然在监狱中醒来,手被铐起来并被警察随便殴打!
Parag陷入困惑之中同时待在一个远离他乌托邦生活的地方。他努力地试着不去面对这个可怕的真相也希望这是一场噩梦,但是很快就向监狱混乱屈服了。他在同是罪犯还是管理人的Nawab身上找到了对自己灵魂唯一的拯救,Nawab相信Parag是无辜的。
很快,Parag探明了内部构造、需对监狱内部恶劣状况负责的科学、绝望的一群人以及掌控在四面监狱墙中寻求慰藉的破碎灵魂。
④ 有哪些评分超高的电影
现在看经典电影的人越来越多啦,今天就说几部怎么看都不会厌烦的经典电影!
1.《肖申克的救赎》,这部电影常年占据豆瓣的第一名,想必大家也不会陌生,看完以后大家都产生了对主人公的佩服自己对自己的沉思,如果在这种困境的人是我我会怎么做呢?我也会为了自己的自由而努力吗?
2.《这个杀手不太冷》,两个人之间的相互救赎,结局虽然是悲剧,但是好在他们都找到了自己的家,并且会一直陪伴彼此走下去。
3.《我不是药神》,这应该是上一年国产电影里面我的最爱了,对社会的思考和对人性的反思是目前电影紧缺的
还有很多电影,只能说经典永远不会过时,不同时间去读,都会有不一样的感受
⑤ 甘地传观后感
[甘地传观后感]这是一个怎么样的人呢?说他是世人所敬仰的神,我摇摇头表示不同意,因为他比那高高在上不知人间冷暖的神明多了那么一些的“人情味”,甘地传观后感。圣雄甘地,我只能按照电影里的说法说他是一个非常接近神的人。通过《甘地传》这部电影,我不能说我了解甘地这个人,只能说我从仅仅知道有着甘地这个人存在到认识下甘地而已。 其实很多年前我就曾见过甘地生平的照片,当时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位面容慈祥和蔼的老人家以及他有着一种让人无法忽视却又难以言喻的独特气质。看过《甘地传》再现的甘地之后,我隐隐约约明白了当时感到的那种独特的气质究竟是什么了?他是东方神秘文化与西方理性文化互相摩擦产生的火花。甘地早年是一位律师,他相信法理和拥有法理赋予他理性与睿智;同时甘地也是一名教徒,宗教信仰特别是基督教的博爱精神授予了他感性的一面,这两种看似矛盾的气质却极为和谐地融洽在甘地这个人身上,使得他整个人看上去是那么的独特,那么的迷人。 《甘地传》获得1982年55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导演、最佳创作剧本 、最佳摄影、最佳服装设计、最佳剪接七项奥斯卡奖。 它只要是讲述了甘地是如何从一个凡人成为印度人口中膜拜的圣雄,同时也是他用他独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带领着印度独立,是印度人民摆脱英殖民者的统治的艰辛历程。自从24岁的甘地因为自己是有色人种而被扔下火车的那一刹那他看到了种族歧视对自己同胞的伤害,而且他也深深地意识到此刻被扔在这南非荒野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人体和灵魂,还有自己民族的尊严。这一行为深深地激起了这位年轻律师的斗志,他希望自己的民族可以找回自己的尊严,堂堂正正地像一个正常人一样生活着,被人尊重着,自此开始了他一生的事业——从北非到自己的国家,用他那独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引领印度人民独立。 身为印度的“国父”,我们很难想象甘地居然一点权力或者一个职位都没有,这也就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他只是单纯地想引领印度人民去独立,去争取他们该有的权力,因此他没有想过关于权力关于财富的事情。在“不合作运动”出乎他的预料的时候,他用绝食去唤起那些被仇恨和愤怒蒙蔽了理智的印度人民,再一次将他们引回正轨。当时,我最深刻的就是甘地的那一句:以眼还眼,那只会让世界盲目。 印度的独立离不开甘地的努力,可以说的是当时如果没有了甘地这个人,印度可能就不能独立,或者独立会延误几十年或者更长的时间而且其中的过程必将会更加的艰苦,更加的血腥。这一切我只可以用中国的一句古话来说:“英雄造就了时势!”甘地选择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面对强权者的打击,关押,他们不反抗也不妥协,直到强权者心生惭愧,来实现自己的目的。在当时的印度环境,甘地的这一行动的确是高明,直击人性的脆弱,让人不得不为他们的行为感到后悔,从而开始烦死自己的行为。正因为如此,他拥有了所有人的心和尊敬,包括他的敌人,就正如那个那位大英帝国的法官所说的,你若有一天能无罪释放,我将比任何人都高兴。印度不像中国,经过洋务运动,戊戌变法等等的洗礼,人民开始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渐解放了被封建礼教束缚的思想,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础,从而开始那一代为了推翻压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三座大山,自强自富的征途。身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那段历史的心酸,可是印度不同于我们,虽然都是沦为帝国主义的殖民地,但是那个程度和同化的深度不一样,他们人民思想准备还处于以前的那种封建主义思想阶段,崇尚宗教主义,所以一开始,甘地和其他的国会成员煽动他们闹革命,印度的人民就走上了与甘地背道而驰的道路了,幸好当时甘地绝食,才没有使他们在这条路上越走越歪。由此我们可以知道,印度的人民在当境里只是一个很单纯的环境,被奴役,被歧视,他们都向当地习惯,虽然有怨言但是就是不敢说出口,当有一个人煽动他们就会迅猛地爆发,如果印度当局一旦采取了像中国那样的枪杆子出政权的方法,他们的独立肯定比中国的八年抗战和三年内战所付出的更加惨烈,而且不一定会成功,观后感《甘地传观后感》。民众的思想没有准备好,慢慢地这场运动就会演变成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可能会一下子被大英帝国镇压下去,毕竟人家的武器装备不是用来做摆设的,另有一个可能会像清朝的太平天国起义一样,像一颗新生的明星却又用及其快的速度陨落,这两种可能对印度人民来说都没有好处,因为政局的动荡对经济的影响是很大,而且一旦引发了战争,说要恢复可不是那么容易,特别对当时那么贫困的印度,无疑是雪上加霜。 还有一种做法的就是发动政变,但是当时的经济命脉可都是掌握的大英帝国的贵族上,没有了雄厚的经济支持要获得一个国家的政权谈何容易呢?当时巴黎公社也是靠着民众的一腔热情取得了当时巴黎的政权,但是就是因为没有掌握了国家的经济命脉,几个月之后还是眼睁睁地把自己辛苦得来的政权还回去。当时,英国的地主在印度有着绝对的话事权,他们说一就一,印度的农民一点都不敢违抗,就像其中有一个地主叫那里的人民只种某种植物,他们也就只可以种那一种植物,这样的情况,印度人又怎么可以把自家的经济话事权拿回来呢?又怎么可以轻轻松松让人家把印度这一块肥肉还回来呢》 而说回来,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运动”就是最好的办法,他们没有搞事,也没有策划政变,就算政府那边想抓他们小辫子也没有办法,他们就是没有配合政府的某些行动而已,政府那边也不能因为这就把他们全抓起来。他们这种做法直击了人性的脆弱,看似无用,却比枪杆子出政权和经济政变等方法更加地有用,更加地有效率而且更加地被人所尊敬。记得,甘地曾经几度地说过:“当我绝望时,我会想起,只有真理和爱能得胜。历史上有很多的暴君和凶手在短期内或许是所向无敌,但是终究总是会失败的,好好想想,永远都是这样。”甘地懂得这个道理,其实所谓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谐,这是人类的最终归宿,任何因暴力而取得的成果,终会为暴力所夺去,在面对棘手的问题时,暴力往往是人类最先想到的解决方式,但他永远不是最好的。所以人性的弱点成为了他强而有力的武器。最后他们也开始制衣,开始制盐,慢慢地满足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脱离了英帝国主义的统治也还是可以活下去,他们想全世界证明他们懂得自立自强,再也而不再是依靠英帝国的施舍才能存活的附属国。 最后,我想说的是,当时可能会有第二条路可以让印度独立,但是我相信甘地所选择的这一条路是最适合当时的印度。 而我通过了这一部电影,我领略到什么是伟人的风采。他的一生都是那般的轰轰烈烈,也许在他的眼中没什么,自己只是在做一些自己认为要做的事而已,但是我却对他的崇拜到了极致。他的大半生差不多都是在监狱里渡过的,他的一生都奉献给了印度的人民,知道死的一刻,他的财产和当时回到印度一样都是一无所有,两袖清风,这样人怎么叫人不钦佩呢? 最后,我想用某人的一段话来结束我的这一篇观后感。“当世界横遭暴力蹂躏之时,甘地建议人们走另一条道路,即非暴力主义。他宣传非暴力学说,终于发动了印度人民大众,奋起将英国驱赶出印度半岛。于他的努力,精神运动取代了武装暴动,祈祷取代了枪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弹的爆炸声。在欧洲大陆,正当政客们滔滔不绝地发表蛊惑人心的演说,独裁者们声嘶力竭地鼓噪一时,甘地却静悄悄地唤起地球上人口众多的国家的人民群众。他招贤纳士,既不求助于权势,也不乞灵于钱财的诱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诲号召他们:‘愿意追随我的人们,你们必须准备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节制食欲,清理厕所。’他建议同伙们身穿用手纺制的土布衣服,作为这支大军的军服。颜色浅淡的土布衣服,牢固将印度人民大众团结起来,正象褐色的军服把欧洲独裁者的军队联系在一起一样。”{引号内文字摘自多米尼克·拉皮埃尔(法) 著《圣雄甘地》}
⑥ 不得不看的喜剧片有哪些
评判一部喜剧片好还是坏,唯一的标准是看能不能把观众逗笑,今天给大家推荐几部经典喜剧电影,有的你可能都没听说过,虽然年代比较久远,但绝对比现在的烂俗喜剧高级得多。
《晚餐游戏》
最后再推荐一部港产喜剧,虽然谈不上影史经典,但在以屎尿屁、无厘头著称的香港喜剧中,无疑算是一股清流。
彭浩翔在电影中畅快淋漓地表达着自己对马丁·斯科塞斯的崇敬,一个冷酷的杀手,一个视马丁斯科塞斯为偶像的无名导演,2人为了满足客户需求走到一起,葛民辉饰演的杀手负责杀人,张达明饰演的无名导演阿全负责拍摄杀人过程。
影片对香港黑社会极尽调侃讽刺,结尾高潮部分成了电影片场,从头笑到尾又能让人感到新鲜的喜剧片,《买凶拍人》不会让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