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香港电影 » 香港电影30年
扩展阅读
仿真狐狸是什么电影 2025-07-15 01:44:57
2019年剧情电影排行 2025-07-15 01:44:23
好看有吻戏的电影 2025-07-15 01:23:45

香港电影30年

发布时间: 2025-07-14 22:02:01

① 找一些早期香港的老电影

导演:
51.《女黑侠黄莺》Nu hei xia huang ying (1992)
52.《喷火女郎》Pen hou nu lang (1992)
53.《赌侠》Dou hap (1991)
54.《赢钱专家》Ying qian zhuan jia (1991)
55.《整蛊专家》Zheng gu zhuan jia (1991)
56.《监狱不设防》Jian yu bu she fang (1990)
57.《绝桥智多星》Jue qiao o xing (1990)
58.《惊天十二小时》Jing tian shi er xiao shi (1990)
59.《赌神》Du shen (1989)
60.《至尊无上》Zhi zun wu shang (1989)
61.《专钓大鳄》Juen diu daai ngok (1989)
62.《精装追女仔之3狼之一族》Lang yi zu (1989)
63.《最佳损友闯情关》Zui jia sun you chuang qing guan (1989)
64.《神勇双妹唛》Shen yong shuang mei mai (1989)
65.《鬼沟人》Gui gou ren (1989)
66.《最佳损友》Zui jia sun you (1988)
67.《撞邪先生》Chuang xie xian sheng (1988)
68.《精装追女仔之二》Jing zhuong zhui nu zi er (1988)
69.《求爱敢死队》Qiu ai gan si i (1988)
70.《精装追女仔》Cheng chong chui lui chai (1987)
71.《烂赌英雄》Lan ying xiong (1987)
72.《魔翡翠》Magic crystal (1986)
73.《鬼马飞人》Gui ma fei ren (1985)
74.《摩登仙履奇缘》Mo deng xian lu qi yuan (1985)
75.《青蛙王子》Ching wa wong ji (1984)
76.《我爱罗兰度》Wo ai Luo Lan (1984)
77.《猎魔者》Mercenaries from Hong Kong (1983)
78.《贼王之王》Chaak wong ji wong (1982)
79.《千王斗千霸》Qian wang dou qian ba (1981)

10.《qiangjian终极篇之最后羔羊》Jiang jian zhong ji pian zui hou gao yang (1999)
11.《玉蒲团III官人我要》Yuk po tuen III goon yan ngoh yiu (1998)
12.《香港奇案之qiangjian》Xiang Gang qi an qiang jian (1998)
13.《愈堕落,愈英雄》Yue doh laai yue ying hung (1998)
14.《qiangjian2:制服youhuo》Raped by an Angel 2: The Uniform Fan (1998)
16.《洪兴仔之江湖大风暴》Hong xing zi jiang hu da feng bao (1996)
17.《港督最后一个保镖》Gang zui hou yi ge bao biao (1996)
18.《不道德的礼物》Bu de de li wu (1995)
19.《chiluo羔羊》Chiklo gouyeung (1994)
20.《香港奇案之吸血贵利王》Xiang Gang qi an xi xue gui li wang (1994)
21.《绑架黄七辉》Bang jia Huang Qi-Hui (1993)
22.《妖怪都市》Yao guai shi (1992)
23.《夜生活女王之霞姐传奇》Ye sheng huo nu wang - Ba jie chuan qi (1991)
24.《逃学威龙》Tao xue wei long (1991)
25.《哗鬼住正隔篱》Hua gui zhu zheng ge li (1990)
26.《哗鬼有限公司》Hua gui you xian gong si (1989)
27.《富贵兵团》Fu gui bing tuan (1989)
29.《用爱捉伊人》Yong ai zhuo yi ren (1987)
30.《凶猫》Xiong mao (1986)
31.《俾鬼捉》Bi gui zhuo (1986)
32.《少年苏乞儿》The Young Vagabond (1985)
33.《新飞狐外传》New Tales of the Flying Fox (1984)
34.《疯狂八三》Feng kuang ba san (1983)
35.《少林传人》Shaolin chuan ren (1983)
36.《败家仔》Bai ga jai (1982)
37.《打雀英雄传》Da jeuk ying hung chyun (1981)
38.《神偷妙探手多多》Shen tou miao tan shou o o (1979)
39.《林世荣》Lin shi rong (1979)
40.《卫斯理之蓝血人》Wai shut lee ji laam huet yan

② 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为什么说没就没了呢为什么不再有新明星

简言之,曾经辉煌的不是香港电影,而是以那一代人为代表的香港电影,都老了。

几个关键词,邵氏,香港无线TVB,周星驰,洪金宝,成龙,周润发,刘德华,梁朝伟,张曼玉,刘嘉玲,李嘉欣,关之琳,钟楚红,梁家辉,张家辉等等的老去,他们经风华绝代,气质卓绝。

而现在,随着香港电影电视支柱的TVB的衰落,几易其主,没有了香港无线艺员训练班的TVB,没有造星机制的它,只能眼睁睁的看着自己,逐渐“失血而亡”。

随着50,60年代生人的这一代巨星老去,剩下的70,80年代的人,能打的有几个?

谢霆锋?张智霖?答案是没有。

虽然香港电影翻拍很多,即便是原班人马,限于主演年纪太大,也不复当年的倜傥潇洒。

曾几何时,香港电影的最大买家是台湾电影,但是因为香港电影制片商的过于盘剥,台湾又通过了引进好莱坞电影的制度,台湾抵制香港电影,成了香港电影衰落的导火索。

明星都老了,就连成龙大哥的功夫电影,这两年都勉强维持个不赚不赔,有时候甚至是赔钱。

内地电影人的崛起,张艺谋陈凯歌之后的徐峥,宁浩,黄渤,陈思诚等人逐渐展露才华,而与此同时,王晶江郎才尽,王家卫手中的棋子,也越来越少,好不容易出了个曾志伟的儿子曾国祥,导演了《少年的你》,主演还是易烊千玺和周冬雨。

香港的演员?就跟他们逼仄的住房一样,困在所谓的千尺豪宅里,走不出来,格局的过小,导致人才缺乏锻炼的空间,又没有专门的培训机制了,一个个的不成才。

没有造星机制,哪有新明星啊。35岁的陈伟霆都扛起大旗了,可他的演技,也不咋滴。

说了这么多,其实是格局变了,香港不再是亚洲电影的中心,中心在内地,人才当崛起。

香港电影的衰落,发生在1997-2002年这5年,这个时候的香港电影海外市场开始大片沦陷,而并没有进入中国市场。

2,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之后,院线制改 革,释放市场活力,大陆市场才开始起飞,香港电影才认识到大陆的重要性,开始大规模的进入。

3,大陆市场虽然在大幅扩大,但是香港电影并没有获得恢复的机会,因为大陆电影的本土文化亲和力和大制作电影的投资力度,是香港电影所无法比拟的。香港电影无法跟大陆的本土电影力量竞争,导致失去复活的机会。注意,是失去复活的机会,而不是进一步衰落,因为她的市场实际上是增加了的。

4,审查制度对大陆本土电影的抑制作用是同时存在的,不构成香港电影的威胁。香港电影一直以来就有面向海外和大陆制作两个版本电影的手法。

5,即使审查制度放开,大陆本土电影同样可以制作江湖黑暗题材的电影,在适应本土文化上有天然的优势,香港电影也难以重拾辉煌。 香港电影的制作水平和能力,我认为并没有下降。 烂片是每个时期都有的,在优秀的电影中,寒战、毒战系列电影的制作水平与1990年代中期的作品相比,并没有大幅下滑。

但是,这些电影的票房吸引力,明显无法跟大陆本土的大特效魔幻片,像画皮、狄仁杰这些竞争。 香港电影的衰落是由于香港经济的衰落这个问题,我认为也是不合理的。 香港经济在今日虽然无法像1990年代那样耀眼,但是gdp仍然是在增长的,金融业、房地产业、零售业、 旅游 业等很多支柱产业仍然繁荣,香港电影市场的总体票房也没有减少。 在其他 娱乐 产业方面,香港的电视剧、音乐虽然在大陆失去了影响力,但是在本土仍然是受到欢迎的,同样受到盗版的影响,但香港仍有陈奕迅这样的歌手,TVB的电视剧在本土的市场份额也没有受到冲击。但是电影,确实衰落的更加严重了,连香港人也主要去看美国大片,而不再追捧本地的港产片。

在面对盗版的冲击方面: 全世界的电影业都在面临这个问题,但是在所有的 娱乐 产业中,我们可以看到,那些小成本制作的 娱乐 产品,比如小说、音乐,受到盗版的冲击要比电影严重的多。相对来说,电影产业的整体规模并没有缩小,否则无法解释近年大陆电影市场的高速发展。 电影产业和其他文化产业相比,最大的区别就是: 其单个产品制作成本的投入,要远高于其他文化商品,尤其是如今这个多媒体时代,电影要想吸引观众进入电影院,大特效大场面的幻想片模式是最重要的法宝。 在大片时代,拥有巨大的本土市场,可以提供天价成本的大制作投入,可以通过高投入的数字技术和其他国家电影拉大视觉效果差距,是美国电影能够在世界重新建立霸权地位的重要原因。

2010年的阿凡达,全球票房收入27亿美元,所过之处一片炮灰,管你是什么国家的电影,莫不俯首称臣。从此之后,美国电影纷纷制作立体电影(特别是动画片,全部3D化),其视觉体验、制作成本要求与其他小地方的2D电影的差距更加拉大。 即使是日韩这样的发达国家,本土电影也只是依靠一些接地气的影片来维持生存,比如日本的动画片、电视剧片,比如韩国的谍战片、黑帮片、情色片。

只要美国大片一上映,基本上纷纷躲避。 香港电影与日韩相比,其本土市场的狭小,在大片时代的严重不适应,是一个致命的原因。 而香港电影,要想接上大陆的地气,很难很难。

希望能帮到你

曾经辉煌的香港电影走向没落,是什么原因?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下。

香港电影断代十分严重,最为辉煌的一代现在已经都是50多岁60岁的人了,这部分人现在还能撑起香港电影的一片天,但是这部分人终于有一天是会老去的,至少在十年左右会慢慢淡出 娱乐 圈、电影圈,一旦这部分人淡出,那么香港电影圈中我实在想不出还有多少人能够撑起这偌大的市场。

现在我们看香港的电影,就本上都是一些老面孔,年轻一代基本上没有什么特别优秀的人物,对此我对香港电影的继承问题十分担忧,断代现象十分严重,新一代难以崛起。随之而来的就是老一代老去之后,香港电影就真的走向没落了。

即使你们不相信,但是内地 娱乐 圈正在崛起,虽然产出的作品参差不齐,但是有点我们必须的承认,那就是内地电影市场并没有出现断代的问题,无论是老一代还是中生代又或是年轻一代都是在蓬勃发展,虽然现阶段还是有很多很多的问题,但是就是这样有问题的电影人,源源不断的支撑起这个电影市场。

最后:香港电影的没落,会让更多的内地电影人进入香港电影圈中,或许后面香港电影圈要靠内地无数年轻电影人去支撑了

总结说一句:香港电影圈的没落已经是肯定了,短时间内基本上很难再回到正常水平,至于说再次回到巅峰,基本上是没有多少机会了,就现在的电影市场,香港电影很难再一个时期内诞生这么多优秀电影人了。

香港电影黄金时期,可谓是是百花齐放,各种类型的香港电影层出不穷,全部都是一流水准,哪怕和今天的电影相比,仍然是有过之而不及,比如大家都熟悉的英雄本色、五福星系列、逃学威龙系列等。

但是香港电影到了1995年以后就开始慢慢的走下坡路了,特别是到了2003年更是到了香港电影界最黑暗的一年,除了经济低迷的原因之外,好莱坞电影的崛起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特别是香港两位重量员的逝世,就是张国荣和梅艳芳,对香港电影更是雪上加霜。

第1个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资金问题,因为那一些粗制滥造的电影想要回收成本,基本不可能也无法投入到新的电影当中拍摄,外商在向外寻找新的派出市场,香港的经济也受到了冲击。

第2个原因就是香港演员本身青黄不接,想一下以前香港电影有多人,周星驰、周润发、成龙等,现在香港演员好像都拎不起来,都没有几个能称得上台面的。

第3点最重要的原因就是国外电影行业的崛起,特别是好莱坞,比如1997年泰坦尼克号获得了21亿美元的票房,而香港全年的票房却只有4500万。

香港电影的海外票房也在逐渐的败退,本土的市场也在受到了排挤和挤压,在国外电影市场蓬勃发展的同时,香港电影确实停滞不前乃至在退步。

最后一点原因就是人们喜好的改变,经济与发展的同时,人们对于电影的期望也发生了改变,更加追求高制作高新颖的电影,比如美国的那种科幻大片。

香港电影曾经的确是辉煌过,几乎每天都有新电影上映,一个二流演员,每天都要跑十几个剧组拍戏,因此也成就了不少演员,明星。到了1997年之后,到了21世纪,香港电影开始走下坡路,这是为什么呢?

第一点:我觉得以前的香港电影大多是在讲故事,艺术来源于生活,电影剧本也都是根据真实故事、人物事迹来改编的。香港的环境不同,所以很多电影题材都可以上映,所以香港电影产量很高。不过呢,题材虽然很多,但也会走到黔驴技穷的地步,电影编剧们的创作灵感也会少很多了。

第二点:大陆的电影市场崛起,成为香港最大的竞争对手。同时,大陆市场更是香港电影工作者,演员们向往的地方,毕竟市场大,钱更多。香港大牌演员,老戏骨纷纷北上发展,也导致香港电影的没落,有好剧本,也不找不到好演员来演。

第三点:年轻一代的演员,在演技方面完全无法超越前辈们,因为以前的演员是靠演戏吃饭,演得好,才会有更多工作。现在的演员呢!公司可以打造,会不会演,会不会唱都无所谓,只要你漂亮。这样一来,到了看脸的时代,剧本、演技都不被看中,老一辈演员根本又不会去接烂片。

不过,总得来说,就是香港电影题材无法创新了,即使创新,也要面临审查,所以收到了诸多限制。

首先,香港电影经历了从上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约三十年的辉煌之后,从90年代起到现在一直在衰落,当然,我们要限定一下,在这里只考虑商业片。在肯定这个事实的前提下,我就总结一下香港电影的衰落,之所以称为总结 是因为,我本身对于这个问题非常好奇,就在各地找了大量的评论,经过认真的阅读之后,便将介于主流和边缘的、但是比较符合事实情况的观点剥出,并用上所有先人们的论据,得出此文。

天时、地利、人和皆备

首先说香港电影三十年辉煌的原因,这一小节从外部原因讲。一个国家或者地区电影产业的发达程度与所在地经济、 社会 环境密切相关,好比现在的大陆电影,绳索太多、限制过死,自然发展困难。

而六十年代的香港是什么景象呢,经济开始起飞,商贸逐渐繁荣,人口迅速增加,文化日益多样,地区影响力迅速崛起,是不是看着像高中 历史 课本,对,就是这样,在这种环境大背景下,加上以邵氏电影公司为代表的商业资本投资电影产业,香港电影业在获得了充裕资金的滋润后,迅速崛起,不论是产量还是质量在当时的年代都是亚洲领先的。香港一度成为好莱坞之后世界第二大电影产地,并在东亚、东南亚国家建立了自己独有的影响力。

接着,为什么香港电影就在东亚和东南亚就势如破竹呢,这就是当时这些国家的国情决定的,日韩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没有形成有规模的电影产业,而东南亚国家的实力说实话来讲离香港差了点,首先经济起飞时间就晚了十年。

并且东南亚大量的华人也为香港电影的快速及普遍的接受提供了可能。

人和呢,就不用说了,以小龙为代表的几代电影人(包括演员、导演、编剧等等)的实力直到今天来看仍是空前的。

武侠、动作片一统江湖

这里就不多说了,主要就是香港电影在当时以邵氏电影为代表的武侠片、功夫片的 娱乐 性、观赏性已经能够满足香港及东南亚的大部分观众的观影要求,毕竟以好莱坞为代表的西方大片还没有进来,可以说,大部分的观众的眼光要求还不高。

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注定不长久

接着第二小节,问题随之就出来了。刀光剑影、鬼哭神嚎的香港电影在纵横了三十年的江湖之后,终于发现观众开始不买账了,电影吸引力不管是在香港本土还是在海外都开始急剧下降了。

为什么?很多人说了很多的外部原因,这些外部原因我会在下一个小节全部列出,但是我想在这里重点说的是是香港电影的内部原因注定会给港影带来这样的后果。

哲学讲内因决定外因,用在这里特别恰当。我在上面已经说了

电影仅仅是形式,吸引人的是新鲜。现在香港有的,全国都有,包括顶级富豪。以前电影是烧钱的 游戏 ,下海的不多,现在门槛降低,不易垄断。互联网时代,玩法变了,发行方式改变。

③ 第30届香港电影金像奖周润发对谢霆锋说的什么(我听不懂粤语)

平常一般先颁奖最佳导演、最佳女角、才到男主角的嘛。我怕我等输给霆锋,我就没时间说,也没机会说。就是霆锋你说的一段话我很感动,你这么年轻,有那么大的抱负,三十年香港电影实在不简单的。我知道你上有高堂,下有妻儿,这样, 香港电影以后的三十年就靠你了!

④ 曾被称为东方好莱坞,香港电影没落的原因是什么

1、随着内地电影市场的兴起以及好莱坞、东南亚等电影市场的冲击,香港电影难以延续往日的辉煌,陈旧的制片模式以及同质化电影所带来的审美疲劳,都让香港电影逐渐走向了落寞。

2、邵氏停产、嘉禾电影被收购且不再涉足上游影视业务、新艺城也因利润分配不均、创作观念发生分歧等问题仅存活11年就宣告解体。面对市场的大浪淘沙,其他香港影视公司即便能继续出品电影,产出量也极低,基本一年1-2部甚至几年一部。

3、香港电影人才青黄不接,至今仍活跃在电影舞台并具有票房保障的导演和演员依然是黄金时代的电影人。

(4)香港电影30年扩展阅读:

面对香港电影的衰弱,北京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副院长陈少峰表示:“香港电影僵化的制作模式和内容单一都让港片市场份额不断缩减,而内地电影的快速发展吸引了大量香港电影人才和资本。

对于相对狭小的香港市场来说,电影公司很难应对内地、东南亚、好莱坞多个市场的分流,而一些公司海外投资的失败更让电影公司雪上加霜。”

在中央财经大学文化经济研究院院长魏鹏举表示:“港片想要进入内地市场只能走合拍片的道路。而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时代下,视频平台或许能够成为香港电影公司的下一个依托。”

从业者认为,由于受到时间和空间的限制,电影院上映的影片数量有限,再加上现阶段欲在院线上映的影片众多,香港电影若想要借该渠道获得较高的票房会面临较大的竞争,而视频网站则可以不受时间和空间的影响,并可直接对接受众以获得市场。

⑤ 30年前的香港喜剧《大丈夫日记》,笑点密集却笑不出来吗

一部30年前的喜剧电影《大丈夫日记》,全程笑点密集,很适合在春节期间观看,但是又让人笑不出来。虽然是周润发的转型之作,从此,代表80,90年代香港电影第一人。叶倩文和王祖贤在片中的黑丝形象,估计也迷倒大多观众。88年就能拍出这么开化的三口之家主题电影来,港人在思想上比我们少了多少禁锢可想而知,少了禁锢才敢思考,敢于思考才能探讨,某种意义上电影的功用就在于此。

原创声明:本文由得心电影编辑得心原创,感谢分享,文章未经允许严禁转载抄袭,发现必究!在合适的时间,看一部合适的电影,你会收获很多;人生太短,等不及茶凉,若是常驻,得心愿奉上一篇最真实精彩的影评陪你走完这一场!

用现在的三观来看:这部电影简直直男癌、YY到极点,三观不正。女性成为了男性的附庸,死心塌地、不离不弃的爱着这个花心男。虽然发哥当年是很讨人喜欢,但是这部电影更多的是一个男人不切实际的空想和意想。我这种保守的人,果然还是无法接受这样的闹剧结局,喜剧电影也应该有操守的,这部电影真是低俗恶心脑残肤浅。要是生活中遇到这种贱人你就会明白的。

⑥ 这部电影孵化出的影帝,统治了香港影坛三十年

前段时间,一部《速度与激情8》让世界看到中国人民的观影热情。首周票房达到5.32亿美元,创下了电影开画票房的新纪录。

不过,这部狂飙肾上腺素的大热片有些叫座不叫好。

毒药君曾看过这样一部枪战片——没有爆炸戏,没有大场面,更不是大制作,用几把手枪便让人看得欲醉欲死,直呼神作。

导演拍完这部电影之后忐忑不安,于是让老搭档韦家辉看样片。韦家辉看完,对这个导演说: “这是你最屌的一部电影。”

这个导演是杜琪峰。

这部电影是——

《枪火》

The Mission

《枪火》讲述一个非常简单的故事:五人敢死队保护被追杀的黑帮老大,任务结束后,其中一个人接到任务,杀掉五人组中与大嫂偷腥的那个。

影片开头,用 林雪饰演的社会闲散人员阿肥 ,将另外四个人串联起来。

理发师阿鬼,

皮条客Mike,

古惑仔阿来,

阿来的小弟阿信。

黑社会老大文哥在奥比餐厅被人追杀,于是决定建立一支敢死队。

▲文哥的发型好像大文豪鲁迅先生

这五人由于出色的杀人本领, 收到黑社会二当家南哥的邀请 保护文哥。

来自不同地方自然也有派别。比如, 阿鬼和阿肥是一帮,阿来和阿信一帮,Mike属于中间派。

▲从左到右分别是阿肥、Mike、阿鬼、阿来、阿信

让敢死队拧成一股绳,必须要有 领导核心 这事儿需要阿鬼来完成。

阿鬼想要取得领导权,就应该让阿来心服口服。

偶然的一个机会,阿鬼发现,有个叫老鼠的人一直在搞阿来的场子。

就在阿来因为老鼠发飙时,镜头给了阿鬼一个特写。

敢死队遭遇伏击而进行了激烈的枪战。过程中,阿鬼以老大的口气让阿来冲上去。

虽然阿来很不服, 但他还是冲上去了。等他回来发现,大家都散了。

这让阿来非常不满,找到正在打电话的阿鬼,一言不发就动手。无论阿来怎么打,阿鬼都不还手。

阿鬼需要做一件事好让阿来心服口服。 于是,他单枪匹马,办掉了在阿来背后搞事情的老鼠。

拍黄秋生杀老鼠的戏,杜琪峰问,咋拍好呢?

黄答,就平平常常简简单单。于是出现了这场碉堡了的杀人戏

这次杀老鼠行动,既帮阿来扫除了后顾之忧,也树立阿鬼个人的威信。

从此以后,阿鬼是敢死队老大。

事实上,阿鬼杀老鼠绝对是精心策划。

他和阿来共同乘车时,听到阿来发飙,阿鬼就已经开始准备为阿来排忧解难。(再用一下前面的截图)

在敢死队五人组经历的第一次枪战后,阿来找阿鬼算账,此时阿鬼正在打电话说:“我不管,总之你给我找他出来”。这时阿鬼已经在调查老鼠,并预谋除掉他。

《枪火》处处都是伏笔,叙事精简但细节丰富,每一次刷,都会有新惊喜。

能够提出如此丰富的潜文本的枪战片,全香港也就这一部了吧?

于是,很多网友感慨,《枪火》是一部看了十年才看懂的电影。

阿鬼确立敢死队领导核心地位,并且带领团队出色完成保护老大哥鲁迅的任务。 其中最让人印象深刻的就是荃湾商场枪战。 八字形容:“张弛有度,荡气回肠”。

敢死队五人组护送老大的风骚站位很有韵律,看起来很平静。

突然枪响,一场枪战突如其来。没有浮夸的子弹横飞,没有“保护老大”的大喊大叫,快速干掉偷袭者。

这样处理,特别酷。

五人掩护文哥时的站位错落有致,典型的“杜琪峰式”。

枪战中营造静止的氛围,是为了积蓄更大的张力,增加观影快感。

多年后,有人问杜琪峰为什么这样拍。 他说:“为了省钱。”

荃湾商场枪战锻炼了队伍,他们最终找到了刺杀文哥的杀手,分头男。

分头男其实早在电影中出现过多次。开头中奥比餐厅追杀文哥的就有他,

荃湾商场枪战也有他,

在他身上,找到奥比餐厅的字样。

而奥比餐厅的老板是肥翔,

真相水落石出:幕后元凶是肥翔,刺杀原因是分配不公。

肥翔被干掉后,敢死队还不能解散。

二当家南哥告诉阿鬼有新任务——杀掉阿信。

原因:阿信睡了大嫂。

古惑仔阿信,大哥是阿来。

年轻气盛还好色,对此影片给了细致的铺垫。比如阿信会偷瞄女职员。

阿信雨天接大嫂,大嫂眼神暧昧。

阿信很晚送大嫂回家,对其他人说车子坏了。但阿来从阿信的衣服上发现了不可告人的秘密——阿信睡了大嫂。

▲《枪火》的细节安排非常巧妙。只要你了解到这些细节的妙处,这五个男人的故事便会让所有男人爽二十年。

那么问题来了,大哥是怎么知道自己被阿信绿了的?

(以下为毒药君YY,有高妙见解的,欢迎大家在评论区讨论)

首先,阿鬼不可能告密。作为情商智商双高的顶级杀手,给自己找麻烦的事儿阿鬼不会做。

其次,阿来是阿信老大,袒护小弟是他的作风,更不可能。

那么告密者是阿肥?不可能。

在阿鬼准备杀阿信时,阿肥还准备去文哥那里为阿信求情。

Mike极有可能是告密者。他曾公开声明,以后跟来哥混。

等阿信被干掉,Mike就能上位成阿来跟班。这样推算听起来很有道理的样子。

如果这种推论成立的话,《枪火》里的兄弟情义就彻底坍塌了。

所以,Mike有嫌疑告密,但并非唯一的嫌疑人。

在影片中,南哥的眼线阿九嫌疑也很大。南哥曾经吩咐阿九跟踪嫂子。

不过不论告密者是谁,事情都已经不可挽回地发生了。

毒药君在前文中就提到,阿鬼是智商情商双高的顶级杀手。

阿鬼面对的困境是: 如果不杀阿信,南哥代表的黑社会方面不会同意。如果杀掉阿信,阿信的大哥阿来不会同意。

阿信一定要杀 ,这是阿鬼的态度 。

这顿饭应该是阿信吃得最难过的饭了,断头饭搁谁都不会吃得开心。

与此同时,阿肥跑去找文哥求情,眼睁睁看到偷情的大嫂被杀。明白求情无望,跑来告诉他们,大嫂死了。

阿鬼反应迅速,立即对阿信开枪。

听完枪响,酒店外面的阿九告知南哥,阿信已死。

就在阿肥也以为阿信死了的时候,阿鬼扔给他一个空心子弹,

阿肥意外深长地笑了。

阿鬼也露出意味深长的笑容。

空头子弹没有杀伤力。阿信即使没有死,也会消失不见。

这种结局是杜琪峰在《枪火》中传达的江湖观,兄弟情义大过天。 面对江湖规则,与其暴烈反抗,不如寻求解脱之道。

多年之后,当杜琪峰某次为电影做宣传时有人问他,最喜欢哪部电影?

已经成为大佬的杜琪峰,佳作无数。而他对最爱的电影的回答是: 《枪火》

《枪火》只用了19个工作日就杀青。影片几乎集合了港台男星全部实力派人物,演员阵容有任达华、黄秋生、吴镇宇、吕颂贤、张耀扬他们。但这些都是亲朋老友的片酬很低,只是象征性收取一点劳务费。

要知道,整部影片仅有区区250万投资。 然而,影片公映后以5倍投资的票房成为当年黑马。

影片在金像奖和金马奖上表现相当亮眼,杜琪峰一举拿下金像和金马两个最佳导演。香港金像奖上如是评价杜琪峰:

“导演以大刀阔斧之势,集中火力炮制一部黑帮斗智斗力作品,风格独特神采飞扬,当中暗场交代,简约的风格言简意深,几场枪战场面更是经典设计。”

片中饰演阿来的吴镇宇一举击败来自《花样年华》的梁朝伟,获得金马影帝。要知道,梁朝伟可是凭借《花样年华》拿到戛纳影帝的人啊。

如此牛X的影帝孵化器,全香港也就这一部了。

饰演阿肥的林雪拿到金马的最佳男配。林雪获奖,这个结果没有辜负杜琪峰。

《枪火》制作时由于资金紧张,杜琪峰要求其他演员一次过,把所有NG的机会让给林雪。

拍摄时还有一件很有意思的事情——剧组在香港九龙的一家餐厅拍摄,忽然闯进来几个黑社会的人,向杜琪峰索取保护费。

一个拍黑社会的,被黑社会勒索了。不禁让人感慨,有时候现实比电影更有戏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