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电影我要做好孩子
扩展阅读
美狄亚电影完整版下载 2025-08-01 02:28:39
越战电影香港 2025-08-01 02:03:51

电影我要做好孩子

发布时间: 2022-06-03 23:58:52

㈠ 我要做个好孩子的作者简介

黄蓓佳,出生于江苏如皋。1973年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82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文学专业。1984年成为江苏省作家协会专业作家。现任中国作家协会全国委员会委员,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创作室主任。

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夜夜狂欢》、《新乱世佳人》、《婚姻流程》、《目光一样透明》、《派克式左轮》、《没有名字的身体》、《所有的》。中短篇作品集《在水边》、《这一瞬间如此辉煌》、《请和我同行》、《藤之舞》、《玫瑰房间》、《危险游戏》。

《忧伤的五月》、《爱某个人就让他自由》。散文随笔集《窗口风景》、《生命激荡的印痕》、《玻璃后面的花朵》及《黄蓓佳文集》四卷等等。

主要儿童文学作品:

长篇《我要做好孩子》、《今天我是升旗手》、《我飞了》、《漂来的狗儿》、《亲亲我的妈妈》、《遥远的风铃》。中短篇小说集《小船,小船》、《遥远的地方有一片海》、《芦花飘飞的时候》及《中国童话》等。

作品曾获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中宣部全国“五个一”工程奖,国家优秀儿童文学图书奖,冰心儿童文学奖,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及部省级文学奖数十种。根据这些作品改编的电影、电视剧和戏剧获得国际电视节“金匣子”奖、中国电影华表奖、中国电视剧飞天奖等等。有多部作品被翻译成法文、德文、俄文、日文、韩文出版。

㈡ 我要做好孩子精彩片段:赏析

看书 计划将根据和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哈

㈢ 如何写一篇《我要做个好孩子》的读后感

这几天,我读了《我要做好孩子》这本书。书中描述了一位活泼、机敏、善良、正直、成绩只有中等的小学生金玲,为了做个让父母、老师满意的学生,她是如何努力的过程。
内容详细地展示了金玲小学的学校和家庭生活,形象逼真地刻画了金玲、爸爸、妈妈、老师、以及金玲同学的心里活动。老师、家长为了孩子焦急、担心;学生却对她们带有抵触的心理。
特别让我记忆犹新的是——金铃在老师临时布置作业时,她慌慌忙忙低头找铅笔盒,掏出来一看是空的,笔呀还有直尺什么的,都不见了踪影。原来它们早就溜到了书包的各个角落了。她伸手在书包里摸,摸出一支铅笔,可秃得没法写。再摸一支,铅笔尖又是断的。当时老师都已经再上面报题目了,金铃急得不行,她拎起书包干脆往旁边地上一倒,把书包来个底朝天。 “哗”的一声,铅笔、橡皮、小刀、本子等等,五颜六色摊了一片。她的这一举动引来了同学们的好奇,他们的目光齐刷刷的地转向金铃。老师便喝令金铃罚站。这一段文字的的描写让我感觉是那样的真实,就如同看电影一样,剧情在眼前呈现,金玲是那样的调皮和可爱。书中还写到了邢老师为了能让孩子上好的学校、提高班级升学率,她偷偷无偿地给几个尖子生开强化班的事。金铃的妈妈得知同学的儿子虽然成绩不好,却因为同学的老公给外国语学校捐了一套设备而录取了同学儿子的情况下,金铃妈妈急得不行了,她甚至怀疑金铃的智商有问题。她想来想去,想了好久,最后还是决定带女儿去脑科看医生,到了医院门口金铃却天真地认为妈妈得了神经病,并且关心的问:“妈妈您脑子出问题了吗?”以及小升初考试的早上,外婆为金铃送来了象征“高中”的粽子,奶奶送来了能补脑的猪脑,这让我联想到了平时考试妈妈让我吃一根油条和两个鸡蛋,说能得100分呢。同学们进考场时三位任课老师在考场外给学生打气的样子,更是让我想到我们的语数外老师在我们考试前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机会,为我们复习,在我们进考场时又千叮咛万嘱咐:一定要细心,一定要认真!
从这本书中,我读懂了作者对当代教育的讽刺,明白了童年的时光是多么的美好啊!老师父母对我们的一片苦心,却又是那么的无奈。真心地希望我们国家应试教育制度得到改善,还我们这些孩子活泼健康充满阳光的学习环境,别再两只眼睛仅仅盯着那可怜的分数。

㈣ 《我要做好孩子》精彩片段300字。急!!!!!!

你恶魔呃呃呃你看看

㈤ 最适合10岁孩子看的电影

我来推荐一下吧,以下有我记得的以前我小学看过的几本好看的书,也有后来我觉得好的。
《窗边的小豆豆》by黑柳彻子,这本书当时成为日本历史上销量最大的书,很真实的反映了儿童的心理,我小学五六年级时很喜欢的。
《我要做好孩子》by
黄蓓佳.
其中的主人公金铃是一个成绩中等,但机敏、善良、正直的女孩子,她为了做个让爸爸妈妈和老师满意的“好孩子”作出了种种努力,并为保留心中那份天真、纯洁,向大人们作了许多“抗争”,……小说艺术地展示了一个小学毕业生的学校、家庭生活,成功地塑造了金铃、于胖儿、尚海、杨小丽等小学生和妈妈、爸爸、邢老师等大人的形象,情节生动,情感真切,语言流畅,富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并能给读者以思考和启迪。【这个介绍参照了网络,但是真的很好看,我现在读大学了,还记得里面的情节。】
《家》by巴金。这是个悲剧色彩很浓的故事,给我当时带来了挺大的冲击,因为首次感觉到一个旧社会家庭是怎样的。还是推荐的,这也是名著啊,看看这样的书,六年级看一次,以后长大了再看一次,每次看了都有新的感触。
《飘》by玛格丽特·米切尔,这是我五六年级看了之后,直到现在依然喜爱的一本名著。很厚,情节很丰富,最经典的译本是傅东华译本,译林出版社的李美华版本和上海译文出版社的陈廷良也可以。
《失物之书》by约翰·康诺利,这本书写了小男孩戴维在失去妈妈之后受到的冲击和痛苦,以及他在一个噩梦般的险境里历经艰险、获得新生的故事。这本书是一本畅销小说,更是一本成人的童话吧,我现在在看呢。可是也觉得很适合六年级的孩子看,毕竟这就是写孩子们的心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