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的大事件
在过去的二十年里,中国儿童电影节不断发展壮大,已经成为一个个中国儿童电影界的大事件:
· 1989 年6 月第一届至 1999 年5 月第六届,中国儿童电影节在北京举办,期间共有48 部外国电影以及 26 部中国电影参赛。
· 2002 年7 月12 日至18 日,第七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山东淄博举办,人大副委员长王光英参加电影节并宣布开幕,此次电影节历时七天、除大型开幕式、闭幕式暨文艺晚会外,电影节期间还举办了有14 个国家和地区的27 部中外优秀儿童影片参展的国际影展。有13 万少年儿童观看了影片。
· 2004 年5 月26 日至6 月1 日 , 第八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浙江横店举办,由国家广电总局电影局主办,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浙江省东阳市人民政府和横店集团等三家单位承办,共有24 部中外优秀儿童影片在电影节期间放映其中15个国家的国际影片15部、国产影片10部,其中台湾影片1部。国际儿童电影节的主要内容有开幕式电影招待晚会、小观众评选自己喜爱的影片、国内外儿童电影主创人员交流座谈会、全国影视教育研讨会(由中国教育学会、中国教育报刊社、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主办,拟邀请全国120位影视、教育工作者参加会议)以及闭幕式大型文艺晚会。会议期间还将邀请来宾参观考察横店产业实验区等各项活动。本届电影节除邀请每部影片主创人员1至2人外,还邀请国际知名的儿童电影专家及友好人士。第十二届中国电影童牛奖颁奖仪式与本次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的闭幕式同时举行。中国电影童牛奖是由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和共青团中央,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电影片、表彰取得优异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专门设立的。
横店·第八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的举办,将促进浙江公益事业和影视产业的发展,推动横店影视产业实验区的开发和建设,让浙江为振兴中国电影作出积极贡献。
· 2007 年6 月1 日至5 日,第九届中国国际儿童电影节在宁波举办,李岚清、黄准同志专门为电影节谱写了主题曲, 本届电影节共有20 多个国家50 多部电影报名参展,评委会从中挑选出22 部外国影片和10 部中国影片展映。
『贰』 奖项的国内影奖
长春电影节
长春电影节设下列奖项:1、最佳华语故事片奖(包括合拍故事片);2、最佳外语故事片奖;3、优秀华语故事片奖;4、优秀外语故事片奖;5、最佳编剧奖;6、最佳导演奖;7、最佳男主角奖;8、最佳女主角奖;9、最佳男配角奖;10、最佳女配角奖;对获奖者,电影节组委会分别颁发金鹿杯、银鹿杯,证书和奖金。
珠海电影节
中国珠海电影节创办于1994年,原名“中国珠海海峡两岸暨香港电影节”由珠海市人民政府主办。从1996年的第二届起改为现名,电影节本着加强内地和台湾、香港、澳门地区电影界的交流与合作,而且将跨出两岸四地的范围,逐步接纳评选海内外由华人担任主创人员的影片,朝着“国际华语电影节”的目标发展。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
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是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广电总局电影频道节目制作中心、中国电影资料馆、北京电视台影视部、中国电影报社、北京市电影公司、北京新影联影业有限责任公司、中国电影基金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等多家单位联合主办的一项大型文化活动。
她创建于1993年,是当今中国每年始于春季的第一个电影节。其权威性受到电影界人士普遍认同,被誉为中国电影界具有国际水准的大奖。历届有多部获奖影片后来在国内政府奖、金鸡奖、百花奖和东京、柏林、西班牙等国际电影节获得各种奖项。大学生电影节以青春激情、学术品位、文化意识为宗旨,以大学生办、大学生看、大学生评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视三界有着广泛深远的影响。电影前辈凌子风、著名导演谢铁骊、谢晋等曾为大学生电影节题词,希望大学生电影节能推动中国电影的发展。
大学生电影节还是中国青年导演初试艺声的舞台,霍建起、张扬、金琛、施润玖等新生代导演曾在这里首次获奖,最佳处女作奖和艺术创新特别奖的设立传达出大学生们对影坛新鲜力量的期待和鼓励。
大学生电影节于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间召开。电影节组委会秘书处办公室设在北京师范大学艺术系。截止2013年,第九届电影节已在积极进行。她以北京为中心,辐射全国,参赛影片几乎囊括最新优秀国产影片,学生评委来自全国各大高校,参与人数居国内电影节之最。本届电影节设最佳故事片、最佳导演、最佳观赏效果、最佳男演员、最佳女演员、艺术创新特别奖等奖项,在大学生投票推选的基础上,由大学生和青年评论家组成的评委会评定。
电影金鸡奖
该奖始创于1981年中国农历鸡年。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的,由电影艺术家、电影评论家参与评选的专业性电影奖。奖杯以金鸡啼晓象征百家争鸣,同时亦包含着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奋发前进的意义。
金鸡奖的评奖宗旨是:学术、争鸣、民主。
金鸡奖的评奖风格是:六亲不认,只认作品。八面来风,自己掌舵。不抱成见,从善如流。充分协商,顾全大局。由于金鸡奖评委会组成的权威性、评选程序的严密性和评奖标准的学术性,因而被称为“专家奖”。
金鸡奖奖杯为铜质镀金金鸡。以金鸡啼晓并鼓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奖杯为一尊引颈高唱的金鸡!
大众电影百花奖
该奖始创于1962年,1964年停办。1980年恢复举办。它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所属《大众电影》杂志社主办的,经由广大观众投票产生的群众性电影奖。它以百花盛开象征影坛繁荣,鼓舞电影工作者为广大群众创作出更好的影片。
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广播电影电视部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华表奖的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始评于1957年。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除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评奖外,仍为一年一届,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中国电影童牛奖
中国电影童牛奖系全国电影四大奖之一,是专为奖励优秀儿童少年影片、表彰取得优秀成绩的儿童少年电影工作者而设立的。1985年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受国家广电部、教育部、文化部、全国妇联、共青团中央委托创办了中国电影童牛奖。其宗旨是团结少年儿童电影工作者,在党的文艺方针和教育方针的指导下,不断提高中国儿童少年电影的创作水平,为广大小观众拍摄出更多更好的儿童少年电影,让健康优秀的精神食粮伴随孩子们成长。
『叁』 六一到了,好看的国产儿童电影去哪儿了
“六一”儿童节将至,带孩子看电影庆祝节日是不少家长选择之一。数据显示,2012-2016年,中国儿童电影票房收入逐年增加。但近期多部国产动画系列电影却频频被诟病:内容幼稚、粗糙且同质化,歌颂真善美的作品不足、想象力不足、放眼世界不足。不少观众表示无奈,为何适合孩子看的电影越来越少,好看的中国儿童电影都去哪了?
从新中国成立初期到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儿童电影陪伴无数中国人度过童年。改革开放之初,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为标杆,每年每个国营电影制片厂都要生产至少一部儿童电影。儿童电影制片厂每年要生产5部不同类型的儿童电影。那个时期涌现出《泉水叮咚》《霹雳贝贝》《红衣少女》等不少经典佳作。上世纪90年代以来,受市场化冲击,“不赚钱”的儿童电影逐渐没落。据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统计,近10年来,儿童电影生产数量并不少,一直占国产影片10%左右。目前每年生产国产儿童电影超过60部。但业内人士指出,让观众印象深刻的屈指可数。
[原因分析]原因何在?
①中国儿童电影商业孵化还不成熟。没有票房市场,就没有高额投资,相关研发就没有保障,专业化水平低,缺少营销和宣传,让儿童电影很难引起市场的关注,进入恶性循环。
②创作观念滞后于儿童成长。儿童电影概念还较模糊,既包括面向儿童观众的类型电影,也包括回忆童年的艺术电影,后者未必适合儿童观看。很多国产‘合家欢电影’主要从市场考虑追求票房,没有从儿童本身出发。此外,赤裸裸的说教式电影,一个大人都不喜欢看的电影,也无法让孩子在电影院戴上1个来小时。
③儿童观影渠道狭窄。因儿童没有购买力,基本靠家长周末带孩子去影院,需要政策引导和扶持。”
早在2004年,全国妇联等6部门联合下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少年儿童电影工作的通知》,强调“在题材、资金、队伍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每年重点扶持创作20部少年儿童题材故事影片和两部动画影片。据报道,目前每年约有30多部儿童片、动画片得到总计约2000万元政府资助。
[背景分析]大量新城市家庭的诞生、中国新时代的建设发展、已有很多题材与手法的参考借鉴、创作队伍迅速成长等,都使我们的儿童电影创作有很好的时代背景、很强的创作实力,且更多创作都能够面对广阔的市场。
[对策建议]要做好儿童电影这块“蛋糕”,建议:
①政策应向电影出口渠道更多倾斜,比如成立针对中小学生的院线,或通过补贴以极低价格卖给孩子电影票,让孩子们有更多渠道看到好电影,才能形成优质产
②改变创作思路,尊重儿童的独立性和特殊的心里结构及思维水平。摆脱低幼、浅薄的创作模式,接近市场,倡导积极向上,幽默感人的创作风格,制作出优秀的老少咸宜的好作品。
③学校定期组织孩子们进影院,针对不同年龄孩子放映不同电影,组织跟电影主题相关教育活动,票价也相应降低。让更多孩子走进影院,才能形成良性循环产业链。
④呼吁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儿童还未形成成熟的是非辨别能力,在当前视听环境下建立儿童电影分级制度非常必要,可为家长和孩子提供观影指导意见。
社会需要儿童电影去讲述人类文明,让下一代能把文明传承下去,“儿童电影必须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肆』 中国有哪些电影奖
1、中国电影金鸡奖
中国电影金鸡奖是中国电影界专业性评选的最高奖,是由中国电影家协会于1981年创办的,以奖励优秀影片和表彰成绩卓著的电影工作者。
首届金鸡奖评奖活动于1981年(农历鸡年)5月举行,以金鸡啼鸣象征百家争鸣并激励电影工作者闻鸡起舞,故名金鸡奖。从第一届开始金鸡就有产“双黄蛋”的传统,最佳故事片有8届是“双黄蛋”甚至“三黄蛋”,可以说举世罕见。金鸡奖每年评选一次,评奖委员会由电影专家组成,因此又被称为“专家奖”。
金鸡奖设最佳故事片、纪录片、科教片、美术片、戏曲片,最佳男主角、女主角、男配角、女配角,最佳编剧、导演、摄影、美术、音乐、录音、剪辑、特技、服装、化装、道具等20个左右奖项(时有增减),必要时增设特别奖或者荣誉奖。奖品为金鸡雕像。
2、大众电影百花奖
中国群众性的电影奖。《 大众电影 》杂志编辑部主办,由群众投票评选。百花奖创办于1962年,有11.7万人参加评选;第二届(1963)增至18万多人。
1980 年举办了第三届,有70多万人参加评选。此后每年举行一次。百花奖主要奖项包括:最佳故事片、最佳编剧、最佳导演、最佳女演员、最佳男演员、最佳男女配角、最佳摄影、最佳音乐、最佳美工、最佳纪录片、最佳美术片、最佳科教片等。百花奖的选票随《大众电影》发送,评选活动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3、中国电影华表奖
中国电影华表奖是中国电影的最高荣誉奖,其奖杯采用的是北京天安门城楼前的华表造型,每年由国家广电总局对前一年度完成的各片种影片进行评选。其前身是文化部优秀影片奖,每年评选一次。始评于1957年。
中断了22年后,从1979年继续进行评奖活动,一年一届。1985年文化部电影局整建制划归广播电影电视部后,更名为广播电影电视部优秀影片奖。1986年与1987年,1989年与1990年合并举办,2005年后正式改为两年一届,与中国长春电影节隔年举办,1994年开始启用现名。
4、金鹰奖
从1983年我国设立金鹰奖以来,到今年已走过17年的辉煌历程,金鹰奖从一个单纯奖项评选,发展到目前这样一个规模不断壮大的金鹰艺术节,我们看到金鹰奖的评选,正如它的名字一样在中国的上空展翅飞翔。
5、香港电影金像奖
香港电影金像奖(Hong Kong Film Awards,HKFA)是香港及大中华电影界最重要的奖项之一,创金像奖立于1982年,每年由香港电影金像奖协会组织与颁发,
旨在鼓励优秀香港电影的创作与发展的奖项,是香港电影业界年度最重要的活动,与台湾电影金马奖和中国电影金鸡奖并称为华语电影最高成就的三大奖,一般于每年4月中旬在香港文化中心大剧院举行颁奖典礼,颁发包括最佳电影、最佳导演、最佳男女主角在内的21个奖项。
『伍』 张之路的简介
张之路,1945年生于北京。我国有影响的少儿小说作家之一,出过很多儿童读物 。现为中国电影集团策划部编审、一级编剧、国务院授予的有特殊贡献的专家、中国作协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少年电影协会理事、中国影协会员、中国作协会员、北京儿童文学委员会委员等。
1976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调到童影厂工作,曾担
张之路
任编辑、文学部主任、创作办公室主任等职务 。1992年国际青少年读书联盟(IBBY)将作者载入荣誉名册。1997年成为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2000年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并入中影集团公司,张之路任策划部副主任、编剧。2005年获得中国安徒生奖。2006年获得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
张之路“温柔敦厚”,他从不发表锋利的观点,但这并不代表他不睿智,他只是点到为止,让人去悟;他行事大度,为人谦和,聚餐时不愿坐主桌,也从不在小辈面前摆“前辈”和“名家”的架子,平易近人,凡事甚至自己的作品写作都会诚恳征求小辈的意见。
他的作品在青少年中影响广泛并享有很高的声誉。
短篇小说《羚羊木雕》(原题:“反悔”)选自《东方少年》1984年第10期,后被选入全国中学语文课本。(原名《反悔》)在台湾地区共出版了15本书,并多次获得“好书大家读”优秀作品奖。
第一位入选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栏目(1997)的中国儿童文学作家。 国际安徒生奖提名奖获得者(2006年)。中国安徒生奖获得者(2005年)。2006年被IBBY中国分会任命为中国推广儿童阅读大使
『陆』 有那些教育类的电影--适合小学生看的
《少年雷锋》 上海电影制片厂
《驴嘎上电视》 北京电影制片厂
《小象西娜》 上海电影制片厂
《鹤童》 中央电视台、黑龙江电影制片厂
(二)适合中小学生观看的影片
《孤儿泪》 北京电影制片厂
《我也有爸爸》 上海电影制片厂
《孙文少年行》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刘胡兰》 山西电影制片厂
《红发卡》 南京电影制片厂
《离开雷锋的日子》 北京青年电影制片厂,紫禁城影业公司
二、科教片2部
《长城》 北京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知识老人》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
三、纪录片2部
《近代春秋—从鸦片战争说起》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
《香港·1997》 中国影视音像交流协会电视委员会
第二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公布
一、故事片13部
《广州来了新疆娃》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
《冼星海》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
《警魂》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
《白马飞飞》 西安电影制片厂出品
《鸦片战争》 峨眉电影制片厂和四川《鸦片战争》影视制作有限公司出品
《红河谷》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紧急救助》 上海电影制片厂出品
《滑板梦之队》 宁夏电影制片厂、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联合出品
《犬王》 八一电影制片厂出品
《男孩、女孩》 福建电影制片厂出品
《背起爸爸上学》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
《爱迪生的青少年时代》 北京三辰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录像带、VCD(美国出品)
《伟人爱迪生》 北京三辰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录像带、VCD(美国出品)
二、动画片5部
《自古英雄出少年》20集系列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大森林里的故事》10集系列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中国民族民间故事和传说》4集系列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快乐家家车》15集系列片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出品
《格列佛游记》 北京三辰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录像带、VCD(前苏联高尔基青年电影制片厂出品)
三、纪录片8部
《国歌》(90生活方式、短片) 北京紫禁城影业公司出品
《风景这边独好》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
《革命领袖人物系列片片》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其中包括: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宋庆龄、孙中山等领导人革命历史)
《近代春秋》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其中包括:从鸦片战争说起、天国风云、变法前后、辛亥浪潮、五四的曙光、北伐始末、抗日烽火、走向新中国)
《山梁》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
《丰碑》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
《周恩来外交风云》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出品
《新动物世界》 北京三辰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录像带、VCD(美国比尔·巴拉德公司出品)
四、科普片2部
《地震防震》 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出品
《献给孩子一颗坚强的心》 北京高教音像出版社出品
五、供高中学生作为电影精品艺术赏析的影片2部
《安居》 珠江电影制片公司出品
《白比姆黑耳朵》 北京三辰文化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发行录像带、VCD(前苏联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出品)
『柒』 电影《水凤凰》简介或观后感
1、观后感:
教育是国家的得基石,作为一名教师我是光荣的。看了陆老师的事迹我的内心极其震撼,深知我与他的距离相差甚远。
他虽然肢体残缺,但强大的内心和信念弥补了所有的不足,他做了我们正常人都很难做倒的事,他才是我们当中的强者!一个用残缺的身体压倒重重困难的巨人,一个用辛勤汗水洒满西部的大地“希望之星”!教育一线的战神!我心中的楷模!
2、基本信息
片名:《水凤凰》水凤凰 英文名: The Hero with The Boat Shoes 导演:宋海明 主演:潘泰名、陈菲阳、陈康 片长:90分钟
3、电影剧情
卢荣康是贵州山区的水族青年,自小因患小儿麻痹症导致双腿膝盖以下肌肉萎缩,以自制的鞋套在上行上跪行。二十岁那年成为当地一所小学的民办教师,卢永康深知知识对这些大山里的孩子们的重要性,穿着自制的“船鞋”挨家挨户拜访,把辍学的孩子劝回学校,每次拜访都要跪行数里山路。卢永康对孩子们的学习和生活处处关爱,感动着孩子也感动了那些一直反对上学的父母们,他执着坚强的精神也吸引了苗族女孩向美云,最终帮他获得了自己的一份爱情……第一批学生们参加了中考,并顺利考取了初中,卢荣康感到无比欣慰。学生们走了一批又来一批,一晃二十多年过去了,卢荣康依然在大山里教学……后来,在政府的帮助下站了起来,他的学生也都在各个岗位为这个社会做出了贡献…… 本片于2007年筹拍,由贵州日报报业集团、北京艾美思特影视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经历两个月的实景拍摄,八个月的后期制作,《水凤凰》于2008年9月10日在贵阳举行首映。2009年4月亮相第十六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成为30余部入围影片之一。入选全国中小学影视教育工作协调委员会评选审定的《第22批向全国中小学生推荐优秀影片片目》。2009年10月20日晚,电影《水凤凰》在三都水族自治县羊福乡首次公开放映。
『捌』 近年国产优秀的少年儿童电影介绍一些
据新华社电 由教育部、广电总局、文化部共同组成的全国中小学生影视教育协调工作委员会,在近些年推荐影片的基础上,日前精选出100部优秀影片,推荐给全国中小学生。这些电影包括三大类:一是包括《走近毛泽东》《大转折》《鸦片战争》在内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影片;二是现实题材影片,如《生死抉择》《红河谷》等;三是少年儿童题材影片,有《少女穆然》《宝莲灯》《凤凰琴》等。
回答者:tealife4 - 门吏 三级 2-9 13:36
集玩具和图书功能于一体的玩具书、新型影视卡通图书、纸质媒体与电子媒体互动出版的图书等,正在引领着少儿读物的新时尚。吴尚之介绍,出版社开发的集图书、玩具功能于一体的玩具书,1999年全国就形成17个系列,87个品种;1999年配合国产卡通电影《宝莲灯》的放映,同步推出的同名系列卡通图书畅销全国;同年,配合中央电视台大型系列动画片《西游记》的播出出版的同名卡通丛书,深受儿童喜爱;2003年,与动画片《哪吒传奇》配套出版的同名漫画书,仅第一年就发行40多万套、400多万册,并多次登上全国畅销少儿图书排行榜榜首。
回答者:guyan95914 - 初学弟子 一级 2-9 13:38
五十年代
50年代的小观众大都被《鸡毛信》中的海娃深深地吸引过,小海娃的倔强、机智、勇敢感染过万千儿童。扮演海娃的蔡元元从此与电影结下了不解之缘,曾于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先后参与执导过《刑场上的婚礼》、《张灯结彩》等影片,后赴澳门创立了赫赫有名的蔡氏兄弟影业公司,完成过《夜盗珍妃墓》、《大辫子的诱惑》等作品,颇为抢眼。
如今闻名影视界的著名导演陈家林曾是50年代引人注目的童星,1957年他在《罗小林的决心》中扮演的罗小林,惹人喜爱。后来他全身心地投入到电影艺术中,1965年毕业于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分配到长春电影制片厂成为一名专职导演,创下了不俗的业绩:《鸟岛》、《飞来的仙鹤》、《谭嗣同》、《末代皇后》、《努尔哈赤》、《袁崇焕》、《武则天》、《唐明皇》、《贺兰雪》、《远东阴谋》等众多影视佳作皆出自陈家林之手,堪称一位有特色有个性的“大手笔”导演。
六十年代
“小萝卜头”一度是方舒的代称,60年代中期她女扮男装出演了《烈火中永生》,戏虽不多,“小萝卜头”的形象令人怜爱,过目难忘!方舒成为60年代中期小童星的代表人物60年代,大导演崔嵬执导了深受赞誉的儿童片《小兵张嘎》,他慧眼识星地选中土家族男孩安吉斯扮演嘎子,神貌俱佳的表演赢得了小观众们的喝彩和厚爱,只可惜安吉斯没有从事演员这一职业,嘎子成为儿童电影画廊中熠熠生辉的形象。
七十年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