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姐妹兄弟中国电影(2005年)
中国电影《姐妹兄弟》是一部于2005年上映的剧情片,故事发生在中国大陆,以汉语普通话呈现,色彩为彩色。影片时长为88分钟,讲述了新疆孩子在内地接受教育的故事。影片由高雄杰执导,陶军、马宁、王强等编剧,阵容包括众多主创人员,如出品人任仲伦、张林森,监制许朋乐、汪天云,顾问李歇浦等,制片人为陶军,还有众多幕后工作人员共同参与制作。
影片的主角买合木提和娜迪拉,分别代表了新疆孩子们的典型经历。买合木提梦想成为发明家,他的父亲是一位边防军连长,尽管鲜少见面,但他的故事深深影响着同学们。娜迪拉则凭借新疆舞蹈才华在学校的比赛中获奖。影片中,汉族学生滕藤试图拍摄关于新疆班的纪录片,通过买合木提的故事,他与新疆班的学生们建立了联系。
娜迪拉的爷爷病重,她决定回家看望,这期间她面临心理压力,但在小陈老师的帮助下,她得到了心理辅导。在校长的支持下,同学们的努力为娜迪拉爷爷的复明带来了希望。在古尔邦节晚会上,医生宣布将进行视觉复明手术,买合木提的父亲也在此时被揭示已经牺牲,这成为他成长道路上的重要转折点。
影片展现了新疆班学生在上海的生活和学习,以及他们对家乡、亲情的深深思念,同时也展现了不同民族之间的理解和交融。通过参观上海科技馆,买合木提的决心激励着大家追求知识和梦想。
(1)孩子2005年电影扩展阅读
中国电影名,上海电影制片厂摄制于2005年,上海电影(集团)公司上海电影制片厂、上海桑达媒体文化有限公司联合出品;这是一部以七宝中学新疆部为背景的电影;本片讲述了2000年的夏末秋初,娜迪拉、买合木提等新疆少数民族的孩子坐着火车来到了上海某中学的“内地新疆高中班”学习生活的故事。另有同名歌曲。
Ⅱ 以前我看过一部电影是一群小孩子,吃巧克力什么的
《查理与巧克力工厂》 精彩剧照有一个小男孩叫查理·巴克特,他和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住在一起。查理一家居住在一栋摇摇欲坠的小木房里,相互之间和睦融洽,是一个幸福的家庭。虽然每个夜晚,一家七口吃的晚餐都是卷心菜汤(就快吃不饱肚子了),可是小查理却乐意与自己最心爱的人在一起,非常的爱自己的家人。 从查理家的一个窗子望去,可以看到全世界最大的巧克力工厂―旺卡巧克力工厂。工厂由一位天才巧克力制作者兼生产商威利·旺卡所拥有。那是座神秘的工厂,大门紧锁,15年来,从来没有看见有工人从大门进去或出来过,可是却能闻到浓郁的巧克力香味。工厂出产的旺卡牌巧克力销往世界各地,深受孩子们的喜爱。小查理也不例外,在每个夜晚的梦乡中,他都幻想自己可以亲身进入那座工厂。(小查理每年只能在生日那天吃一块巧克力,所以他家的墙上贴满了他吃过的每一块旺卡巧克力的包装纸)。 精彩剧照 有一天,威利·旺卡先生宣布了一个告示,他将向五位幸运的孩子开放充满“奥秘和魔力”巧克力工厂。除了得到参观工厂外,他们还能得到足够吃一辈子的巧克力糖和其他糖果。全世界购买旺卡牌巧克力的孩子都有机会,只要发现藏在包装纸里的金券,谁获得金券谁就是幸运儿。不过,旺卡先生一共只准备了五张金券,小查理得到金券的机会微乎其微,他也很想得到金券,去参观那神秘的巧克力工厂。 全世界一下子掀起了购买旺卡牌巧克力的热潮,幸运儿一个又一个地出现了,媒体们也都在播报孩子们发现金券的新闻。首先是喜欢暴饮暴食的奥古斯塔斯,一个不爱思考只喜欢每天往嘴里塞甜食的胖男孩。接下来的一位是被家人宠坏的小女孩维鲁卡·索尔特,要是她爸爸不给买她想要的东西,她就会耍赖,撒娇,又踢又闹吵个没完。第三位幸运儿是嚼口香糖冠军维奥莉特,她只在意往自己背包里不断地装战利品。最后一位是迈克,一个喜欢打电玩,谁都瞧不起,总是喜欢炫耀自己比别人聪明的小男孩。 精彩剧照——获得金券的小孩 前四张金券都有主人了,最后的机会会降临在小查理身上吗?奇迹终于发生了,小查理不经意间在雪地上发现了一张纸币,于是他欣喜地奔向最近的商店,迫不及待地买下了一块旺卡牌巧克力。很久没有尝到巧克力的小查理正想着这块巧克力会是什么味道时,拆开包装纸,发现下面露出了金色。没错,这是最后一张金券,一些其他顾客看到了金券,都要去问查理买,但是查理却听了店老板的话,将金券带回了家。查理就要去巧克力工厂了,他的心理充满着欢乐和喜悦,他的爷爷、年迈的乔·巴克特听到这个好消息高兴地从床上跳下来,他回忆起旺卡先生在关闭塔楼之前自己在巧克力工厂工作时的美好时光。全家决定让爷爷陪伴小查理去,一块去度过即将到来的精彩纷呈的冒险时光。 参观巧克力工厂的过程是一次奇特的经历。小查理、爷爷和每个参观者都被眼前的景象和扑鼻而来的香味惊叹不已,他们的体验充满了无限的着迷、狂喜、好奇、惊讶和迷惑不解。说得夸张一点,即便是做最荒诞的梦你也想象不出这样的事情。飞流直下的巧克力瀑布,龙头船航行在棕色巧克力糖浆的河流,郁郁葱葱的口香糖草地,还有满山遍野的牛奶糖,到处都是巧克力。巧克力工厂里的工人全是来自蛮荒丛林、酷爱巧克力(可可豆)的矮人国的小矮人。 精彩剧照——巧克力工厂巨大的“糖衣炮弹”让其他四个孩子都失去了自制。奥古斯塔斯掉进了巧克力河里,维奥莉特变成了蓝莓糖果,维鲁卡·索尔特被送进了废品炉,迈克钻进了电视,变成了信号微粒。 对于这一切,小查理不为所动,他并没有因为一时的激动而失去理智。最不可思议的事发生了,查理成了最后的赢家。威利·旺卡打算把整个巧克力工厂送给查理,让查理和自己回工厂,当自己的继承人。但是,有一个条件,那就是从此不许和家人们生活在一起。查里感到很莫名其妙,为了家人们,查理放弃了机会,他认为家是最好的,那什么都不能换,就是拿全世界的巧克力都不换。 之后查里发现了旺卡童年时不为人知的秘密,旺卡从小就离开家人去外创业,才有了今天的成功,所以他认为家人只有唠叨和管教,没有正真的亲情,后来查理陪同威利·旺卡去拜访了他的父亲,最后旺卡终于懂得了亲情的可贵,明白了父亲的良苦用心。 最后,查理同意接管工厂,当旺卡的继承人,并且旺卡把查理全家人都原封不动的搬进了工厂,与他们成为了一家人。
Ⅲ 找一部cctv6在05年左右放过的电影,应该是欧美的,但不是美、英、法的,讲的是家庭孩子与父母关系的。
克莱默夫妇 Kramer vs. Kramer (1979)
克莱默夫妇像普通的美国夫妇一样,克莱默先生(达斯汀•霍夫曼 Dustin Hoffman 饰)在外工作挣钱,克莱默夫人(梅丽尔•斯特里普 Meryl Streep 饰)则在家照料照料6岁的儿子比利(贾斯汀•亨利 Justin Henry 饰)。由于克莱默先生忙于工作忽略了家庭,克莱默夫人某天愤然出走,留下了父子两。
克莱默先生现在一方面要忙于工作,一方面又要照顾比利,生活一时陷入麻烦中。克莱默先生不善家务,在照料比利时洋相百出:第一次为比利煎西多士、过程十分恐怖;比利不吃饭要吃雪糕,克莱默先生想阻止却不懂沟通……
幸好在女邻居的帮助下,克莱默先生逐渐适应了单身父亲的生活。父子两越来越亲密,互相依赖。
这时,克莱默夫人回来了,她已经是纽约一名出色的设计师了。她回来要拿回比利的抚养权……
Ⅳ 适合孩子好看的电影推荐
1、《查理和巧克力工厂》 类型:喜剧/家庭/奇幻/冒险 出品发行:华纳兄弟影片公司 主演:约翰尼·德普 / 弗莱迪·海默 / 大卫·凯利 / 海伦娜·伯翰·卡特 上映时间:2005年7月15日(美国) 豆瓣评分:7.9分
【剧情简介】 《查理和巧克力工厂》改编自1964年罗尔德·达尔的同名小说。电影讲述了查理是一个善良的小男孩,包括查理在内的5个幸运的孩子抽中了金色的奖券,并获得参观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巧克力工厂的资格。于是几个孩子来到了这个已经15年没有人来过的古怪工厂,参加一场神秘莫测的冒险。
【推荐理由】 幼儿园是三岁到六岁儿童的世界,但这个儿童世界也可以被看作成人世界的折射,所以这部电影看上去更像是送给大人的一个礼物,大人们可以通过电影更加深入的认识到孩子们的世界。一句“为什么我没有小红花呢?”足以引发人深入思考,大人应该如何更好更公平的对待孩子们?
Ⅳ 求超级女特工里演嘉艾尔的演员黛伯拉·弗朗索瓦的出生年月日是哪国人,还演过什么电影在那些电影中担当角
黛博拉·弗朗索瓦
---------------------------
个人简介:
黛博拉·弗朗索瓦 Déborah François
女,1987年 5月24日 出生,比利时列日市
星座: 双子座
--------------------------------
个人其他信息
1987年出生于比利时的黛博拉·弗朗索瓦,第一次参与演出的作品,就是比利时名导演达顿兄弟执导的《孩子》,该片不仅赢得2005年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奖,更让黛博拉以其中未婚妈妈的角色获得法国凯萨奖“最具潜力新人奖”提名,并得到相当于比利时奥斯卡奖的Joseph Plateau Award最佳女主角奖。
-----------------------------
个人作品:
孩子 (2005)
翻曲谱的女子 (2006)
红色蚂蚁 (2007)
小阳春 (2008)
余生的第一天 (2008)
超级女特工 (2009)
我的女王卡洛 (2009)
给我欢愉 (2009)
迷乐英伦 (2009)
Ⅵ 谁知道电影《孩子》的资料!~
电影资料
片名: 《孩子》
类型:剧情
语种:英语
片长:0分钟
开镜:0000-00-00
导 演: 达内兄弟
演 员: 奥力维耶·古尔梅 Olivier Gourmet
类 型: 其他片
对白语言: 英语
字幕语言: 国语
发行地区: 欧美
影片时长: 90分钟
上映日期: 2006-1-1
电影简介
《孩子》的主人公布鲁诺是个20来岁的小混混,每天靠各种合法、非法的地下交易度日。他的女友、18岁的桑妮娅怀孕生子,名叫吉米。但布鲁诺显然还没有能力担负起父亲的责任……像其他达登电影一样,《孩子》也把艰难的社会环境和悲惨的个人遭遇结合起来,影片灵感来自兄弟二人某日在街头看见一位年轻妇女推着婴儿车走过街头,“我们经常想起她,她的婴儿车、睡着的孩子和失踪的人物:孩子的父亲。这个不在场的人物在我们的故事中占据重要位置:一个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关于父亲的故事。
比利时,2004年。《孩子》的主人公布鲁诺是个20来岁的小混混,每天靠各种合法、非法的地下交易度日。他的女友、18岁的桑妮娅靠领救济勉强维持着生活。桑妮娅后来怀孕了,生下了孩子吉米。这个新生儿的到来比预料的情况要复杂。布鲁诺显然还没有能力担负起父亲的责任……
关于影片:
这是这对比利时兄弟的第六部长片电影,这不止是一部讲述遗弃儿童的社会电影,它集中表现了父亲建立(或没有建立)起来的和刚出生的儿子的关系。吕克·达登说:“让我们感兴趣的就是看他怎样能够(不能够)建立起和这个孩子的关系。开始的时候,他甚至都看不到这一点。完全如此。我们要提出的问题就是:桑妮娅深厚的爱足以让他意识到孩子的存在吗?我们认为答案是否定的,爱情的力量还远远不够。”
导演们毫不否认该电影指涉了当前的社会现实:“布鲁诺的生活得过且过,开始了一件事情,然后又马上放弃。而孩子是一个有生命的个体,他需要长时间的存在。可是布鲁诺看不到这一点。我们不想做社会学的分析,但在我看来,这种行为方式是我们这个时代的回响:人们觉得现在很难找到一个严肃的中心点了。”
至于他们强烈的现实主义风格,达登表示:“影片中所有人物重复的动作和他们使用的物件,都是确立他们存在的东西。这些元素会让观众感觉到一个人正在银幕上被慢慢构造起来,比如布鲁诺,他是个某种程度上的生意人,手机让他和不同的客户产生联系,丢掉它意味着丢掉社会关系。还有一些最重要的仪式是围绕婴儿车产生的:他们先是购买它,把婴儿放进去,然后卖掉。”
最后达登说:“某种谱系感串起了我们所有的电影,或者至少是那种亲密的关系。我们经常回到曾经拍过的地方工作,只是换换机位,不用相同的镜头。故地重游帮助我们,就像裹挟着土壤和砂砾的河流。当然这种方法也给我们以限制,这反过来会刺激创造力。”
关于主创:
让·皮埃尔·达登和吕克·达登是比利时导演,编剧,制片人,合作制片人,执行制片人。他们兄弟二人成名于1996年的《一诺千金》,获得“十五位导演奖”,该作品获得了一系列国际大奖。他们有拍摄纪录片的经验,所以《孩子》细腻地表现了亲密关系(父亲和儿子的冲突)和社会关系。
靠挖掘“底层生活”闻名的比利时导演吕克·达登和让·皮埃尔·达登是欧洲影坛“兄弟组合”的代表人物,6年前,他们编剧并执导的《美丽罗塞塔》夺得了戛纳金棕榈大奖和最佳女主角,3年前他们执导的《圣子》又让奥里维耶·高梅捧回了最佳男主角奖。作为达登兄弟的爱将,高梅此次又参演了《孩子》。
像其他达登的电影一样,《孩子》也把艰难的社会环境和悲惨的个人遭遇结合起来,影片灵感来自兄弟二人某日在街头看见一位年轻妇女推着婴儿车走过街头:“我们经常想起她,她的婴儿车、睡着的孩子和失踪的人物--孩子的父亲。这个不在场的人物在我们的故事中占据重要位置。《孩子》是一个爱情故事,同时也是关于父亲的故事。”2005年,他们凭着第六部长片电影《孩子》再度摘取了戛纳金棕榈大奖。杰瑞米·雷尼尔在拍摄了《一诺千金》十年之后,在该片中扮演了一个不能承担父亲责任的小混混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