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为什么要让孩子看电影(一)
学校是新教育实验学校,在新教育的理念下,电影也是教育儿童的一个有效手段。最开始,学校安排每周五中午时间,全校观看电影,称为电影课。后来,学校对晨诵,午读,习字,电影等不同的科目,都进行了项目制管理,于是,电影项目组便应声而立了。
在电影项目组成立以后,每周五的电影欣赏,内容上有了固定的安排,每个年级都有不同的影片,而且根据实际情况,也会安排一些全校同时观看的电影。比如,国庆节前,会安排看《我和我的祖国》之类的爱国影片;一年级开学第一部影片,会安排《幸福密钥》这部我校的微电影。总之,自从成了项目组以来,学校的电影课,有了更多的目的性,对影片内容更是有了更清楚的把控。
除此以外,项目组在每一学年,还都会尽可能的创新一些新的形式,比如,在微信公众号上进行影片推荐;再比如,在合适的班级进行影片赏析;在高年级,进行观后感的评析等等。
随着项目组的不停推进,现在的影片库已经基本形成,而且在不停的推陈出新,处于一种动态的平衡之中。电影课程,也越来越受学生的喜爱,师生之中,期盼着周五电影的人,越来越多。
就在这样一种众大家都对电影抱着极大兴趣的时候,我想,非常有必要回到起点,让我们一起思考一个问题,问一问我们的初心:为什么要让孩子观影?我以为,这是每一个在课堂上给孩子放电影的老师必须思考的问题。
Ⅱ 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的重要性
和孩子一起看电影的重要性
我推荐的下面这几部电影,都不在一般儿童电影榜单中。为什么呢?因为它们有点不同寻常,触及人生中的一些难题,意境深刻。到底怎样?看看你就知道了。
家长需要和孩子一起观赏这些电影,共同经历故事的起伏跌宕与论述思辨。不要担心孩子看不懂故事,因为你可以适当加以解说;当故事人物遭遇道德困境左右为难时,也不要急于替孩子界定是非善恶。先听听孩子怎么看、怎么想,或许孩子比我们大人更能解读片中的意涵与道德启示,更能 “用幽默感来描绘出严肃的事情” 呢!
每部电影介绍之后,会有几个没有 “标准答案” 的问题,让家长、孩子一起讨论辨证。或许我们希望培养下一代的独立思考和自由想象,就会在如此愉悦的亲子电影院中,慢慢发酵……
《触不可及 Untouchables》
2011法国片,Olivier Nakache 导演。获得2011年东京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男主角奖(两位男主角同获)。
故事简介:《触不可及》是阶级殊异但灵魂互补的忘年之交,他们彼此最疯狂热血的友谊故事。四肢瘫痪的超级富豪与流浪街头的黑人混混,两人从僵化的主雇关系演变成莫逆的灵魂伴侣,他们打破了阶级社会中身分、地位、种族、文化、个性上的歧异,合奏出了各自生命中一段最动人精采的乐章,也让我们看见所有对人的偏见歧视,才是阻挡幸福人生的枷锁。
告诉孩子:信任、平等、热情和对人的尊重,是人与人相处的普世价值。本片提醒我们人先是人,才是主人、仆人;人先是人,才是富人、穷人;人先是人,才是白人、黑人。
我说:你觉得他们一开始谁比较可怜?富人还是穷人?后来他们还会可怜吗?为什么?
《一次别离 Nader and Simin: A Separation》
2011伊朗片,AsgharFarhadi 导演。获得2012年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柏林影展最佳影片和最佳男女主角奖。
故事简介:《一次别离》是讲一对伊朗夫妻纳德和希敏,希敏希望女儿能移民到更好环境就学,纳德则必须留在伊朗照料患有阿兹海默症的父亲,两人只得协议分居。纳德于是找来一名女佣罗芝照顾其父,有天返家却发现女佣外出,其父遭到捆绑并摔落床下。纳德盛怒之下与刚回来的罗芝发生了争执,并意外将她推落楼梯,导致事后罗芝向法庭控诉因纳德的暴力而流产,双方互控并引发了一连串的道德危机。
告诉孩子:导演说:“古典悲剧往往侧重善与恶的战争,我们总希望良善胜利,邪恶挫败;但是现代社会的悲剧却是善与善的战争,不论那一方得胜,都是令人碎心的结果。”我们每个人都会因为私心或偏袒而说谎,但更重要的是背后所维护的价值是什么?是宗教的禁忌?还是个人的贪念与尊严?若仅为了这些却丧失了善意、纯真和家庭的幸福,值得吗?其实,真相与正义有时也是相当残忍的。
我说:纳德为什么要在女儿和法官面前,辩称自己并不知道女佣罗芝怀有身孕?后来女儿被法官传唤,为什么也说了谎?女佣承认她可能在前一天车祸就已经流产了,可是她为何不愿意先生拿钱和解?请问电影中的人物有绝对的坏人吗?有完全诚实的人吗?试着讲述一个你不得不说谎的经验。
《黄昏清兵卫 Twilight Samurai》
2002日本片,山田洋次导演。本片改编自著名小说家藤泽周平的短篇小说,获得日本奥斯卡12项大奖、柏林影展竞赛片、奥斯卡最佳外语片提名。
故事简介:德川幕末时期,顾家的下阶武士清兵卫总在黄昏时分匆匆返家,因此被同事们戏称为「黄昏清兵卫」。妻子久病已逝,清兵卫收入拮据,还要奉养老母和两名幼女,一直不敢续弦;直到有一天,已离婚的青梅竹马朋江出现在清兵卫家中帮忙,两人互有好感,但清兵卫却因家贫而婉拒续弦。此时,藩主间常为利益争斗,剑术精益的清兵卫被迫派去刺杀敌人。临行前,清兵卫向朋江表白爱意,无奈朋江已接受了另门亲事,他只得黯然出发,迈向生死未卜的决斗命运……
告诉孩子:很少武侠片如此完整的呈现一位中年单亲爸爸的生活困顿,不但如此,我们还看到他如何教养女儿读论语,殷殷告诫女儿,读书看似无用,却可在困境时找出活路。虽然官僚腐朽、世道艰难,清兵卫见证了一个人还是可以忠实、善良、勇敢且有尊严、有承担的活着,古今皆然。
我说:为什么清兵卫的武功高强却要如此低调的过日子?为什么一开始清兵卫不愿意娶朋江为妻?如果你是清兵卫,你会做不一样的选择吗?
《巧克力情缘 Mary and Max》
2009澳洲片,Adam Elliot 导演。获得法国安锡动画影展最佳影片。
故事简介:本片描写两位距离遥远但同样孤单的人,一位是居住在墨尔本旁小镇的8岁小女孩玛丽,一位是居住在纽约44岁的自闭症患者麦斯。玛丽在小镇没有朋友,某天从邮局的电话簿撕了一角,随机找出一个陌生人的地址,然后寄出一封封包着巧克力的信给麦斯,开展了一段奇妙的'笔友情缘,也改变了两个寂寞心灵的一生。
告诉孩子:每个人都会死,而且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且不完美的,这是上帝的两大发明。即使是本片男女主角的自闭心灵与外在残缺,他们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上帝不完美的作品,正如你、我也是不完美的。当我们自认为正常而歧视所谓的“异类”时,其实是既无知且欠缺同理心的。每个人都有不被了解、孤单脆弱的一刻,正因如此,我们必须珍惜有限的生命,珍惜多样且不完美的生命型态。
我说:你写过信吗?你有交过笔友吗?交朋友要做什么?你有不完美的朋友吗?你自己完美吗?如果你是不完美的,不完美的地方在哪里?
《午夜巴黎 Midnight in Paris》
2011美国片,Woody Allen 导演。获金球奖最佳剧本奖,戛纳影展开幕影片。
故事简介:好莱坞二流编剧吉尔与未婚妻一家人前往法国巴黎度假,一同游览风光明媚的花都。然而在旅途中,两人才逐渐发现彼此在感情、人生观的微妙分歧。最特别的是,向往巴黎作家生活的吉尔居然穿梭时光,回到1920和1890年代。吉尔不但亲炙流动飨宴中的作家们,更和印象派画家们共聚一堂,最后还爱上跟他一样沉迷于Golden Age的美女。不过毕竟没有不散的宴席,回到现实,吉尔选择离开和他格格不入的未婚妻,留在巴黎追寻他向往的爱情与作家生活……
告诉孩子:《午夜巴黎》拍出巴黎的迷人浪漫风情,令人感受到艺术、城市的今昔之美。虚构穿梭时光的情节,也让书本里的海明威、毕加索、达利、费兹杰罗夫妇粉墨登场,解放了孩子们的想象力!
我说:你觉得巴黎美吗?美在哪里?片中的海明威、毕加索、达利、费兹杰罗夫妇,这些人你认识吗?如果认识的话,他们和你想象的一不一样?你会羡慕生活在古时候的人吗?会的话,是哪一个年代的古时候?为什么?如果你真活在古时候,你会遭遇什么好事和坏事?
;Ⅲ 为什么要让孩子看电影(二)
有心理学家统计,视觉是人类接受信息最多的通道。也就是说,一个人所接受到的大部分信息,知识,是通过视觉这个通道来完成的。无论是看书,还是观察现实世界,视觉总是比其他感官来的更直接、更有效一些。
电影,作为典型的以视觉为主的艺术形式,就是抓住了人类认知的这一点。从电影诞生至今这100多年来,诞生了数以万计的影片,其中的优秀影片,更是给人们思想带来巨大的冲击。
让孩子看电影,可以提高好孩子的视野,能让他们从银幕上看到很多自己无法在真实世界中接触到的地理、人文景观;能让孩子们领略到广阔天地中的绝色风景;能让孩子们了解上下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更能让孩子们打开思想的翅膀,遨游在未来的科幻世界之中……
所有的这些,也都可以通过书本让孩子知道,但唯有电影,给他们会留下不可磨灭的印象。这是因为,电影的画面、音乐,最主要的是电影的主题,是书本所不能代替的。从知识的传播效果上说,电影的魔力远远强于其他任何形式。
但是,这还不是让孩子看电影的最主要的理由!
Ⅳ 孩子特别喜欢看电影有哪些好处和坏处
好处:
1.增长知识:电影中的故事和情节可以让孩子了解到不同的文化、历史和社会现象,拓宽他们的视野。
2.培养想象力:通过观看各种类型的电影,孩子可以激发自己的想象力,提高创造力。
3.情感交流:家长和孩子一起观看电影,可以增进彼此的感情,共同分享观影过程中的喜悦、悲伤等情感体验。
4.学习语言:观看外语电影有助于孩子学习新的语言,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和听力水平。
5.锻炼思维:电影中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关系可以让孩子学会思考问题,培养独立思考和判断能力。
6.陶冶情操: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电影,可以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
坏处:
1.影响视力:长时间观看电影可能导致孩子视力下降,尤其是在光线不足的环境下。
2.上瘾:过度沉迷于电影可能导致孩子忽略学习和生活,影响身心健康。
3.模仿行为:孩子可能会模仿电影中不良行为或语言,导致行为偏差。
4.暴力内容:部分电影中存在暴力、恐怖等不适宜儿童观看的内容,可能对孩子的心理产生负面影响。
5.家庭教育缺失:过多地让孩子观看电影可能导致家庭教育的缺失,影响孩子的品行和习惯培养。
为了避免这些坏处,家长应该合理安排孩子的观影时间,选择适合年龄的电影,并在观影过程中引导孩子正确地理解和思考影片内容。同时,家长还应该注重家庭教育,与孩子进行有效的沟通和互动,帮助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品格和习惯。
Ⅳ 为什么要让孩子看电影(三)
生命的成长,是由一件件具体的事件堆积而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有相同的经历,因为各种客观、主观因素的不同,一个人不可能体验到所有的人生冷暖。尤其是孩子,当他们在成长的时候,如果能沿着一条相对成熟的道路前行,那么,这个孩子的成长绝对会是一件非常愉快的事。在这个过程中,父母、老师,不可能给孩子提供所有的环境,不可能只通过文字、说教来完成这个长久的过程。
怎样让孩子体验别人曾经走过的成熟之路?看电影无疑是一个比较可行的方法。
从电影里,孩子可以看到没有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故事,可以接触到他们不曾想像过的未来,可以把自己带入电影的主人公,产生共情,从而体验到在现实生活中没有出现过的情境。
这里面,最主要的,是共情。当孩子在观看电影的时候,他是一定会把自己带入电影之中的。看书都会为古人流泪,何况是声光电俱全的电影。这就为孩子体现不同的情感提供了最好的条件,为孩子世界观的形成提供了有效的养料。
当孩子在以后的成长过程中遇到相似的情形时,他就会从自己的记忆里搜寻曾经看过的处理办法,他曾经看过的电影,就会成为他处理类似情境的模板。从这个意义上说,电影就是孩子成长的教科书。当然,要让电影达到这个效果,影片内容的选择,就至关重要了!(这不是本文重点,后面会另写一文解释)
总之,让孩子看电影,是为了让他们观察这个世界,是为了让他们理解这个世界,是为了让他们融入这个世界;更重要的是让孩子们沿着前人走过的路顺利的成长,长大成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