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丛林噩梦的剧情介绍
巴西在美国年轻人的心目中,已经与“蓝天、碧浪、白色的沙滩、美人、友好、开放的文化”划上了等号。亚历克斯和老妹比依计划了一次异国之旅,随行的还有比依的好友艾米,他们将目的地选在了充满幻想和异域风情的巴西,并预感这次旅行将会满是乐趣与新奇,甚至可以有那么一点点不负责任的放纵。旅途之初正如他们所想象得那般,然而一切都终止于一场意外发生在公路上的交通事故……当时三个人正坐着摇摇晃晃的公共汽车随着山路蜿蜒前行,值得一说的是,他们在公车上结交了另外三个抱着共同目的来到巴西的年轻人:普璐,这位可以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的美丽姑娘,让他们与当地人的交流变得简单而直接;芬和利亚姆,这两个英国人为了更加纯粹的目标来到巴西——钓几个靓妞。
然而,公车半路上出了问题,几乎摔下山崖,让所有的乘客都被困在了原地。亚历克斯兄妹、艾米以及他们刚刚结识的几个朋友决定沿着海滩寻找一个酒吧来消磨时间,而不是站在原地等着不知何时会到的下一趟公车……这看起来没什么大不了的,因为他们来到巴西就是为了找乐子,而不是在等待中浪费美好的时光。然而,这个决定最终改变了他们一生的命运。
一行人在一处美丽的白色沙滩上尽情地与海浪嬉戏,玩累了之后,他们来到一个小酒吧与当地人一起载歌载舞、尽情狂欢……然而,当他们第二天早上睁开眼睛后,却发现自己被遗弃在不知是何地的沙滩上,身上的财物、行李和护照都被洗劫一空。转瞬间,几个一无所有的年轻人在异国他乡更显得无助且恐惧。不过,这一切只是个开头而已,他们已经嗅到了空气中正弥漫着更加危险的血腥气味。看来,这个有如天堂的美丽国度并不像他们所期待得那般美好。而他们所面对的,并不是什么神秘的生物,也不是嗜血成性的杀人狂魔,而是对外来旅者充满敌意的当地人。这些刚刚失去孩子们的村民,认为任何一个踏上这片土地的外国人--尤其是美国人,都应该对他们孩子的失踪付出血的代价。而以亚历克斯为首的6个年轻人,对这一切还浑然不觉。 第一个转折出现在比依在汽车上对着当地小孩拍照,这在巴西,是一种禁忌,她的行为引发了长途客车上的当地人的愤怒。好在车上另一个从澳洲来巴西旅行的人--普璐能说一口流利的葡萄牙语,才化解了这次危机,但他们也同时从普璐的嘴中得知,当地有一个美国人专门绑架小孩的传闻,一旦被黑盒子(照相机)对准,就会失踪……虽然亚历克斯和比依都对这个传闻哑然失笑,却不敢造次。第二个转折则出现在他们进入酒吧之后,这群没什么安全意识的傻冒光顾着取乐了,酒里被人下了药都不知道,钱和护照倒还是小事,最关键的是,他们在酒吧结识的另外两个来旅行的人,也一并失踪了,活不见人死不见尸的,从此刻开始,他们的旅行算是真正蒙上了一层恐怖的阴影。事态有可能变得更糟吗?答案是肯定的,第三个转折出现在亚历克斯佯装友好地将自己的帽子扣在一个当地小孩的头上,从而引发了另一轮混乱,他们遭到了当地人的围攻。好在一个巴西男孩突然现身--他是比依在酒吧结交的当地好友,领着他们逃出了重围。亚历克斯等人到现在还不知道,为什么当地人对他们如此仇视,尤其是那个巴西男孩表示自己可以让他们藏身于丛林深处的木屋中等待救援时,这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希望,殊不知丛林里有更恐怖的陷阱在等着自己。
其实,巴西的村庄里暗藏着武装力量,不过由于他们的交易都是秘密进行的,所以外来的旅者对此一无所知。平时,他们还是能和来此旅游的外国人和睦相处的,但近期,这些村民因为自己的孩子被绑架而陷入了癫狂的状态,才会引发随之而来的疯狂报复,他们的手段非常残忍,对待这些外来的旅人,就像对待一只蚂蚁蟑螂般无情……几个人中似乎只有亚历克斯对那个甘当向导的巴西男孩的身份产生了质疑,但在没钱没护照、连肚子都填不饱的情况下,跟着这个男孩就成了他们唯一的出路。 为了拍摄这部影片,导演约翰·斯托克韦尔在巴西当地花了整整5个月的时间。当然,这期间不光是要完成拍摄工作,还包括影片的前期准备和场景搭建。斯托克韦尔将影片的外景地几乎都设在了浓密的丛林里以及阳光明媚的海滩上,只有少部分需要进入丛林深处的天然洞穴进行实景拍摄。
在巴西的沿海地带,错落着许多形态各异的小渔镇,影片中村庄的部分,即是在那里拍摄完成的……为此,斯托克韦尔找来许多没有表演经验的当地人来扮演村民,所以语言方面的沟通不良就成了他们之间最大的障碍,因为这些临时演员大多不会说英语,而斯托克韦尔对于葡萄牙语更是一窍不通。不过,和这些质朴的巴西人共同拍摄,却带给斯托克韦尔很多不一般的体验,更是许多场景的灵感之源:“在影片中,巴西人担当了‘恶人’的角色,但他们对此并不是十分反感。如果他们喜欢你,会不计报酬地为你加班加点,从此能看出当地人对电影事业的无限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