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搞笑电影 »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在哪
扩展阅读
香港恐怖电影双头 2025-08-14 22:24:50
经典古墓电影大全集 2025-08-14 22:15:49
日本有哪些激情电影 2025-08-14 22:15:37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在哪

发布时间: 2022-08-05 03:29:49

1. 怎么加入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

以前加入儿童电影制片厂需要是文化宫、文工团等半专业团队出身,也就是代培生的身份,或是靠文化机构的工作指派。但现在不必了,因为所谓的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已经黄了,不存在了,只剩一个招牌和一个留守办事机构。

2. 北京电影制片厂是在哪个区

北京电影制片厂;具体位置就在北三环路蓟门桥东北角,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 。电话:62051133 走三环 先到北三环的蓟门桥,在蓟本桥北边大概有500米路东就是,要是走四环就在学院桥往南1公里多路东就是。

3.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北京的哪个区啊

北京电影制片厂

地址: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

电话:62051133

简介:

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的重要基地之一。座落在北京西北郊文化区,是一座大型电影制片厂。1985年有艺术创作人员、影片制作技术人员、行政人员共1000余人。厂内除设有文学部、导演室、演员剧团等创作部门之外,还设有摄影、美术、录音、洗印、特技、照明、置景、化妆、服装、道具等工作车间及电影艺术、电影技术、电影经济研究室。厂区建有4个摄影棚、1个特技棚、2个对白录音棚、1个音乐录音棚、1个效果录音棚、1个混合录音棚,并设有电视节目制作部。年生产量为20-25部故事片。

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48年北平解放后,中国共产党中央人民政府十分关怀人民电影事业的成长,北平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宣传部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电影制片厂,并从延安及各革命根据地抽调了一批从事电影工作和文艺工作的干部,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北平电影制片厂,同年10月1日改名为北京电影制片厂,第一任厂长为田方,1951年由汪洋继任。

建厂初期为综合性电影制片厂,以拍新闻纪录片为主,兼拍故事片。第一部纪录片为《毛主席莅平》,随后又拍摄了大型纪录影片《中国人民的胜利》,拍摄的故事片有《新儿女英雄传》、《智取华山》、《龙须沟》等。1956年原建制中拍摄新闻纪录片的部门分出,另行组建为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北京电影制片厂改为拍摄故事片的专业厂,汪洋继续担任厂长。

1956年改为故事片专业厂后,在影片创作和生产管理上开始大胆探索,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在导演、表演、摄影、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先后拍摄了《祝福》、《林家铺子》、《青春之歌》、《革命家庭》、《风暴》、《红旗谱》、《洪湖赤卫队》、《停战以后》、《烈火中永生》、《早春二月》等多部具有民族特色的优秀影片。改编拍摄了《杨门女将》、《野猪林》、《穆桂英大战洪州》等多部传统戏曲片。

"文化大革命"期间,北京电影制片厂受到摧残,大批艺术家、技术专家遭到迫害,厂房、设备被搁置,除拍摄少量"样板戏"外,基本上未拍故事片。到1974年末开始恢复故事片生产,但受到"四人帮"多方刁难。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北京电影制片厂重获新生。拍摄了《大河奔流》、《伤逝》、《知音》、《骆驼祥子》、《包氏父子》、《寒夜》、《双雄会》、《边城》等多部历史及文学名著题材影片,同时也拍摄了一批反映现实生活题材的影片,《小花》、《泪痕(1979)》、《瞧这一家子》、《夕照街》、《良家妇女》受到观众好评。为配合国家改革形势,先后拍摄了《血,总是热的》、《代理市长》、《相思女子客店》、《迷人的乐队》等多部改革题材的影片,受北京电影制片厂多年来在漫长的影片创作、生产道路上逐渐形成自己的风格:影片清新、质朴、富有民族特色,尤其在改编文学名著方面具有独特之处,在改编、导演、摄影、音乐、美术各方面都有创新。

1949-1985年,北京电影制片厂共拍摄故事片180部、舞台艺术片58部、新闻纪录片17部,共计255部。此外,还译制了外国影片10部,协助各兄弟电影制片厂拍摄、加工影片多部。这些影片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影响,受到观众的喜爱。80年代以来,还与国际制片厂、商合作,拍摄了故事片《一盘没有下完的棋》、立体故事片《侠女十三妹》,并协助拍摄了《马可·波罗》、《末代皇帝》。建厂以来有14部影片在国际上获奖20次,23部影片在国内获奖33次。

北京电影制片厂培育了许多优秀编剧、导演、演员及其他创作人员和技术人员。一批青年编导、摄影、美术、录音、特技人员正在崭露头角,茁壮成长。到国内外观众称赞,并多次在国内外获奖。

北影厂的具体位置就在北三环路蓟门桥东北角

4. 中国有哪些电影制片厂

1,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是中国唯一的军队电影制片厂,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六里桥北里, 占地面积392.1亩。1951年3月,以总政治部军事教育电影制片厂名义开始筹建,1952年8月1日正式建厂,命名为解放军电影制片厂,1956年更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

2,北京电影制片厂

北京电影制片厂,中国电影故事片生产基地之一,简称“北影”。1948年北平(今北京)解放,中国共产党接收了原国民党中央电影企业公司第三制片厂,并从延安及东北抽调一批文艺工作骨干,于1949年4月20日成立了北平电影制片厂。

3,峨眉电影制片厂

峨眉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坐落在成都市青羊区清江东路360号。经过40年的发展,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电影的重要基地之一。几十年来,峨影先后共摄制了各种类型影片、电视剧共计400余部(集)。先后计有20余部故事片、电视剧及科教片在国际、国内获得过50余次奖项。

4,长春电影制片厂

长春电影制片厂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堪称新中国电影的摇篮,创造了新中国电影史上的七个第一。先后拍摄故事影片900多部,译制各国影片1000多部。

5,西安电影制片厂

西部电影集团或称“西影”、“西影集团”即西部电影集团有限公司的简称。前身为西安电影制片厂, 1956年04月筹建,1958年08月成立。西部电影集团是中国六大电影集团之一,是国家电影产业布局的四大集团之一。

5.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简介

建厂以来,生产了多部深受孩子们和他们家长喜爱的影片。其中《四个小伙伴》曾获1982年意大利第12届季福尼国际儿童和青年电影节最佳荣誉奖和共和国总统银质奖章、1983年法国郎市青年观众电影节青年观众奖和1986年伊朗第16届国际教育电影节荣誉奖;《五虎将》在伊朗第17届德黑兰国际科技片电影节上获金像奖;《鸽子迷的奇遇》获1987年印度第5届国际儿童电影节最高金像奖;《少年彭德怀》获葡萄牙第15届菲格腊达福茨国际电影节儿童片奖。1991年,由王好为执导的《哦,香雪》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上,获国际儿童青年中心艺术大奖,这是我国儿童片迄今为止在国际获得的最高奖。
儿影厂的首任厂长是著名表演艺术家于蓝,她是“第五代电影”导演之一的田壮壮的母亲。 这家制片厂所拍摄的影片从数量上不算多。例如从1981年到1986年仅拍了19部,但却有着很好的成绩。其中《四个小伙伴》、《应声阿哥》、《小刺猬奏鸣曲》、《“下次开船”港游记》、《十四、五岁》、《我的九月》、《少年彭德怀》等一系列作品分别获得国内外电影节的众多奖项。

6.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的地扯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Children's Film Studio)创建于1981年6月1日,是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的专门生产儿童电影故事片的电影制片厂。同时,还承担译制外国儿童影片、拍摄动画片、电视剧/电视专题片、广告片、录音、录像等多项业务。成立之初叫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1987年更名为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邓颖超同志为儿影题写了厂名。1999年,儿影厂和北影厂等8家单位合并成立了中国电影集团公司,儿影厂的生产任务由集团下属的第三制片公司承担。2005年,在第三制片公司的基础上,中影动画产业有限公司正式成立。以生产儿童故事片为主的儿影厂,只剩下“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仍作为出品单位得以出现在公众的视野中。

7.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的介绍

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是中国专门拍摄儿童题材故事片﹑兼拍短片﹑电视片﹑动画片和译制外国儿童片的电影制片厂。1981年6月1日﹐为繁荣儿童片的创作而成立。厂址在北京。

8. 北京电影制片厂在哪个区,还有具体位置,坐地铁怎么坐,谢谢

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77号
坐十号线到西土城,然后公交398路到蓟门桥东站(从达学知桥南站出发),下车步行90米即可

9. 中国都有那些国有电影厂了

中国国有电影制片厂

●1995年前拥有故事片出品权的制片厂
▲专业类制片厂
■1995年获得故事片出品权的省市级制片厂(目前多数从事电视剧摄制)

●内蒙古电影制片厂1958年月建厂,后改名内蒙古电影译制片厂,专门译制蒙古语影片。1979年恢复原名,重新拍摄故事片,厂址为呼和浩特市新建东街。

●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前身北京儿童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81年1987年改名。专门拍摄儿童故事片,代表影片有《小刺猬奏鸣曲》、《我的九月》等。现已并入中国电影集团。

●北京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49年,1956年前为综合性电影制片厂,1956年改为故事片专业厂,1999年并入中国电影集团。厂址为北京市海淀区北三环中路。

●长春电影制片厂前身东北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46年10月1日,1955年改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1999年7月长春电影集团成立,长影厂并入长影集团。厂址为长春市红旗街。

●广西电影制片厂1958年开始筹建,先后以广西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广西电影译制厂为厂名,代表影片有《黄土地》、《流浪汉与天鹅》等。最新摄制的影片有抗战影片《铁血》等。厂址为南宁市友爱北路。

●福建电影制片厂1958年7月建于福州,初期以摄制纪录片为主,1980年摄制第一部彩色故事片《小城春秋》,代表影片有《路》、《木棉袈裟》等。最新摄制的影片有《我的母亲赵一曼》等。厂址为福州市柳河支路。

●珠江电影制片厂1956年初开始筹建,1985年改建成珠江电影制片公司。代表影片有《大浪淘沙》、《与魔鬼打交道的人》、《廖仲恺》、《雅马哈鱼档》等。最新拍摄的影片有轻喜剧故事片《喜洋洋》等。厂址为广州市新港中路。

●八一电影制片厂成立于1952年8月1日,所制作的影片多是以军事题材为主。厂址为北京市广安门外六里桥。

●青年电影制片厂前身北京电影学院实验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曾拍摄《沙鸥》、《邻居》、《青春祭》等影片。厂址为北京市海淀区新外大街。

●天山电影制片厂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电影制片厂,1956年筹建,1960年拍摄第一部故事片《两代人》。该厂的主要工作为用不同的少数民族语言译制影片。厂址为乌鲁木齐市17号路。

●西安电影制片厂1958年成立,2000年改组为西影股份有限公司,2002年以原西影厂为核心组建西部电影集团。现址位于西安市西影路。

●峨嵋电影制片厂1958年成立于成都,是西南地区最重要的电影制片基地,代表影片有《被爱情遗忘的角落》、《内当家》、《红衣少女》等。2003年以峨嵋电影制片厂为主体成立峨嵋电影集团。现址成都市清江路。

●潇湘电影制片厂前身是湖南电影制片厂,创建于1958年6月,1980年改用现名,代表影片有《国歌》、《候补队员》等。最新摄制的影片有《归去来》等。厂址为长沙市劳动东路。

●云南民族电影制片厂建于1958年7月,原名昆明电影制片厂,1985年改用现名,以拍摄本地区题材、民族题材影片为主。厂址为昆明市西站麻园。

▲上海电影译制厂1957年成立,前身是上海电影制片厂译制片组。年译制影片数量曾达到30余部,代表影片有《寅次郎的故事》、《追捕》、《佐罗》等。现已并入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中国农业电影科学制片厂1964年建厂,专门从事农业科教影片摄制。最新摄制影片有《拯救大白鲟》等。厂址位于北京市白石桥路。

▲中央新闻纪录电影制片厂始建于1953年7月,是中国新闻纪录电影的主要生产基地。 1995年划归中央电视台。厂址位于北京海淀区北三环中路。

▲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1957年建厂,代表影片有《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等。现已并入上海电影集团公司。

▲上海科学教育电影制片厂1953年建立,主要拍摄科学教育片,厂址位于上海市斜土路。

■龙江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少年陈真》(合拍)等。

■辽宁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春桃》(合拍)等。

■宁夏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家丑》(合拍)等。

■山东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孔繁森》(合拍)等。

■天津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闯江湖》、《凤凰琴》(合拍)等。

■河北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远山姐弟》、《钟馗》等。

■兰州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太平使命》、科教片《柽柳》等。

■山西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暖春》、《暖秋》等。

■南京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草房子》、《下辈子还做母子》等。

■湖北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世纪之梦》、《千秋三峡》等。

■浙江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女儿谷》等。

■江西电影制片厂曾拍摄影片《毛泽东与斯诺》(合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