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电影 » 于谦电影老师好最后安静的结局
扩展阅读
白紫衣是什么电影 2025-05-18 04:16:35
双胞胎大盗印度电影 2025-05-18 04:16:24

于谦电影老师好最后安静的结局

发布时间: 2024-10-25 15:14:34

① 老师好的电影后来哪位学生去当老师

洛乙
在电影《老师好》中,于谦饰演的中学老师苗宛秋,在影片结局的时候,苗老师离开了学校,而且在学生拍毕业照的那一天,学生们都等着苗老师一起来拍,但苗老师迟迟没有出现。苗老师之前被诬陷开辅导班的事情,最后真相也调查清楚了,学校决定为他分房,但却被他拒绝了,他最后一个人坐着火车,到了另一个地方继续当老师去了。
学生们跑到苗老师的办公室,发现他已经收拾东西走了。等到学生们回到教室以后,发现黑板上苗老师给他们留了一行熟悉的字:“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到了你们,而是遇见你们成为了我最好的时光。”学生们看到这句话以后都忍不住落泪,大家都很想念苗老师为他们讲课的时候。

② 老师好安静结局

老师好安静结局安静因意外出了车祸失去了双腿,错过了高考,让苗宛秋当年错过上北大的悲剧继续下去。

很多人认为这个情节安排反转有些过大,前面花费了90分钟进行铺垫,最后却以如此方式结束,这种带着悲剧色彩的开放式结局,以及与命运抗争的的失败和无奈,让《老师·好》失去了成为主流电影的必要元素。


而苗宛秋因愧疚和自责缺席了拍毕业照,又在30年后跑到安静的书店看一眼就走的剧情安排,也让观众心里不舒服,本来带着主角光环的教师角色,却始终过不了自己的心结,最终导致人物缺失了正面的教育意义。

在电影的结局中,我们知道随着苗宛秋被他人举报告发私底下办补习班,被上级下达了处分,但是在安静找到县长之后,让苗宛秋免遭处罚,但是在路上因为遇到车祸而失去了双腿.

从此苗宛秋就再也没有出现,仿佛消失了一般,当安静再度见到苗宛秋的时候,已经过去了30年,安静没有考上名校,而且还连续考了两次都效果不理想,但是却在路边见到了已经白发苍苍的苗宛秋。

电影中又给了一个小彩蛋,当年缺席毕业照的苗宛秋和安静再度出现在照片中,这也圆了当初那美好、单纯的青春时光。

③ 老师好安静为什么被车撞了

因为安静和苗宛秋的特殊关系吧。安静的车祸和苗老师因为特殊原因没能上北大的经历是相同的。他们都是那群有条件却因意外与最高学府失之交臂的人。他们是最有情感共鸣的。
《老师·好》是由于谦监制,张栾执导,于谦、汤梦佳、王广源、秦鸣悦、徐子力、孙艺杨、徐紫茵、郝鹏飞、郜玄铭主演的青春校园电影。
该片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二十世纪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
《老师·好》剧情介绍
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于谦饰)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王广源饰)、温婉可人的安静(汤梦佳饰)、新潮前卫的关婷婷(秦鸣悦饰)、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郝鹏飞饰)(郜玄铭饰)、八婆海燕(徐紫茵饰)、奸商耗子(孙艺杨饰)……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④ 《老师好》洛小乙结局是什么

《老师好》洛小乙结局是洛小乙会成为一名军人,因为当兵是洛小乙的终极目标,他费尽心机的想入团,无非就是为他当兵铺上一层路。并且他还有一位当兵的叔叔,由于没有父亲可以说这个叔叔就相当于父亲的角色。

在影片中他的叔叔要求他将高中读完才能去当兵,而洛小乙也最终完成了学业,但是成绩肯定不是很好。很大可能性是他成功的入了团,所以说成为一名军人是顺利并且也是合情合理的剧情。

在影片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洛小乙是一名聪明领导力强的学生,只是不愿意努力学习。当他被关婷婷诬陷失去了希望后又开始了放荡的生活,就在所有人放弃他时苗老师将他从小混混那里硬拽了回来,并且终于将他内心的潜力给逼了出来。

当回到学校的时候,我们能够明显的看出他学习的决心。并且在安静班长被撞以后,他靠着强大的领导力带领着全班冲刺,相信即使他考的不会很好,也不会太差,但是能不能创造奇迹也未可知。



(4)于谦电影老师好最后安静的结局扩展阅读:

《老师·好》不仅艺术地再现那个时代的“真”——校园的天真、学生的率真、老师的真诚,而且炽热地表达了那个时代的“情”——爱生的真情、朦胧的爱情、互助的友情。这种“真”和“情”,以及它们各得其所的呈现方式,赋予了影片一种特殊的格调和魅力,让蹩脚的故事变得有意思,让粗糙的人物变得有血有肉。

有了这种“真”和“情”作为底色,电影内外的笑声就脱离了段子的油滑,泪水也有异于煽情后的无感。而这种“真”“情”,正是教育类电影所缺的,更是当下越来越专业化的校园生活和师生关系中久违的。

⑤ 鑰佸笀濂界粨灞

銆婅佸笀濂姐嬬粨灞濡備笅锛
瀹夐潤鍦ㄦ渶鍚庝笉鎰挎剰鑻楄佸笀鍙楀埌璇闄凤紝璺戝埌鍘块暱閭i噷锛屽笇鏈涚幇鍦哄彲浠ヤ负鑻楄佸笀骞冲弽銆傚彲鏄鍦ㄥ洖鎾ょ殑閫斾腑鍗村彂鐢熶簡杞︾ジ锛屽艰嚧閮戒笉鑳借岃蛋浜嗐
瀹夐潤鍙堝弬鍔犱簡涓ゆ¢珮鑰冿紝涔熸病鏈夊傛効鑰冧笂鍖楀ぇ锛岃屾槸寮浜嗕釜涔﹀簵锛屽畨瀹夐潤闈欑殑搴﹁繃鑷宸卞墿涓嬬殑浜虹敓銆備粠姝よ嫍瀹涚嬪氨鍐嶄篃娌℃湁鍑虹幇锛屼豢浣涙秷澶变簡涓鑸锛屽綋瀹夐潤鍐嶅害瑙佸埌鑻楀疀绉嬫椂锛屽凡缁忔槸30骞村悗銆傝嚦浜庡叾浠栦汉鐨勭粨灞锛岀數褰遍噷娌℃湁浜や唬銆
銆婅佸笀路濂姐嬪奖瑙嗕粙缁
銆婅佸笀路濂姐嬫槸鐢变簬璋︾洃鍒讹紝寮犳牼鎵у硷紝浜庤唉銆佹堡姊︿匠銆佺帇骞挎簮銆佺Е楦f偊銆佸緪瀛愬姏銆佸瓩鑹烘潹銆佸緪绱鑼点侀儩楣忛炪侀儨鐜勯摥涓绘紨鐨勯潚鏄ユ牎鍥鐢靛奖銆傝ョ墖浠ヨ嫍瀹涚嬭佸笀涓烘牳蹇冧汉鐗╋紝鑱氱劍鑻楄佸笀涓庡︾敓浠鐨勨滄枟鏅烘枟鍕団濈殑鏈夎叮鏁呬簨锛屽啀鐜颁簩鍗佷笘绾鍏鍗佸勾浠g殑甯堢敓鐧炬佸強绾鐪熸儏鎰熴傝ョ墖浜2019骞3鏈22鏃ュ湪涓鍥藉唴鍦颁笂鏄犮
銆婅佸笀濂姐嬩汉鐗╀粙缁
瀹夐潤
涓涓娓╂枃灏旈泤銆佹氭氬彲浜虹殑灏戝コ锛屾紓浜锛屽畨闈欙紝鍗村張楠ㄥ瓙閲屾哺鑵剧潃鏃犻檺鐑鐑堢殑濂崇敓銆傞庡崕姝h寕锛岄潚鏄ユ縺鏄傦紝娌歌吘鐫鐞嗘兂涓蹇冭冨幓鍖楀ぇ蹇典腑鏂囩郴锛屾槸鏈琚鑰佸笀鍋忕埍鐨勫畬缇庡コ鐢燂紝鏄娉ㄥ畾鎷ユ湁鐏跨儌鏈鏉ョ殑澶╀箣楠勫コ锛屾槸鏈鏅閫氱殑鍑嗕汉鐢熻耽瀹躲傚憜鏉跨殑瀛︾敓鎵撴壆锛屽嵈鎺╅グ涓嶄綇婧㈠嚭灞忓箷鐨勬竻婢堝皯濂虫劅涓庣編璨屻

⑥ 观《老师!好》有感

观《老师!好》有感5篇

看完一部影视作品以后,对人生或者事物一定产生了许多感想吧,是时候静下心来好好写写观后感了。那么我们该怎么去写观后感呢?下面是我为大家整理的观《老师!好》有感,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观《老师!好》有感1

最近,观看了电影《老师!好》,这部由张栾执导,于谦、汤梦佳、王广源等主演的电影,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有史以来,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的不一样的看法、声音,但对每个老师来说,自己的学生能在未来的道路上能有个正确的选择,那才是最重要的。

下面就由我讲讲这部电影的观后感吧,起初,看到主演是于谦,就以为是个喜剧片,因为于老师的身份就是相声演员,最新认识于谦是在《战狼2》中的精彩演绎,这次没想到于老师扮演的苗宛秋让无数人想起了曾经学生时代的把这朴素的美好时光。

电影《老师·好》以苗宛秋老师(于谦饰)为核心人物,聚焦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有趣故事,再现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及纯真情感。预告片的配乐时髦动感,办公室跳disco、背着军挎包边走边喝北冰洋等画面,还原了八十年代的真实生活。开麦版主题海报中:“凭什么,就罚我一个”、“有我在,看谁敢捣乱”、“好想念,有你的时光”等金句透露出这些富有个性的学生们与霸道威严的苗老师之间的情感走向。

影片《老师·好》体现了三代老师的故事,苗宛秋在他老师的点拨下走上了教书育人的道路,多年后他又以自己的方式不知不觉影响着调皮学生王海。年代不同,但其中师生之间的情感内核却没有改变。

不过当八十年代我们的物质条件还没有那么丰富的时候,师生之间这种纯粹真挚的情感就显得尤为突出,而这也正是打动于谦老师并使他最终成为该片主演及监制的主要原因:“我们那个年代,大部分老师都和苗宛秋老师一样,把传道授业解惑、教学生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为第一要义。”

这部电影真的是笑点与泪点同在,真的是一种值得,我不知道什么技术,什么情节,我只知道自己仿佛已经参与进去,不枉我丢弃实验来看一场。演员虽然都是新的,但是演技都挺在线的,不俗的青春片,感受到了爱。

老师的望其成才,学生的稚嫩抵抗,老师的求而不得,学生的为其努力,付出,感动,回报,并非刻意去想要得到回报,但是却随之而来,你可以说赠人玫瑰手有余香,也可以说,这才是人本来的样子。

观《老师!好》有感2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一只花蝴蝶闯入我的眼中,电影的序幕就此拉开。

这是一部以1985年为故事背景,以苗宛秋老师为核心人物,以苗老师与学生们的“斗智斗勇”的校园日常为线索,再现八十年代的师生百态的怀旧校园喜剧片。电影讲述了苗老师与三班孩子从高一到高三,三年间普通、平凡的故事。学生高一刚接触苗老师时对他是怕,后来受不了他的.专制管理,开启了八十年代特有的师生大战,大战以苗老师的自行车为线索展开,发生了一系列令人捧腹,又感人至深的故事。

整部影片充满了喜剧色彩,苗老师的严厉、与学生间斗智斗勇,学生捉弄、报复老师等情节都是以诙谐、幽默、搞笑的方式呈现的。因此,观影现场爆发出阵阵笑声。笑声结束,时不时又会传来抽泣声。是的,是影片中的师生情、同学情深深感动着我们。

“老师好”,这三个字,不仅是学生对老师的一种礼貌和一声问候,更是一个老师付出毕生心血和代价之后赢得的尊重与殊荣。

我不由得想到了我的初中时光。忘不了的,是那三年一起走过的路。带不走的,是师生之间浓厚的情谊。青春的我们,总有些许难忘的滋味。

犹记初一,刚步入教室时,一双双陌生却有神的眼睛里透露出来的是对知识的渴望,对生活的向往。随即找个位置随便坐下,不知不觉便与周围的同学聊起来了,大家开始熟悉对方,熟悉这个充满活力的教室,也开始了为期三年的初中生涯。

初二,大家建立在“新环境”之上的新的矛盾与冲突又开始左右着大家的心理健康成长,我们开始试图摆脱父母老师的控制,自已处理自已的事务,开始希望独立尝试一切。一个个懵懂无知的少男少女,在青春期难免会开始萌动。但更多的,还是同桌之间的革命友谊。枯燥的语文课,是多少男生想逃避的,尤其是初二后阶段的文言文的学习时期。这时,班里开始涌出大片的睡神,睡魔,睡癫。每当有老师从他们身旁经过,他们的同桌总能迅速将他们一拍而醒,于是同桌之间的革命友谊便越来越深厚。不仅如此,大家也会因为背地给老师取外号而以此为乐·······

这段时期的我们,享受着甜蜜的滋味。

初三来临,中考近在眼前,模考越加频繁。我们每天都在准备着明天的考试,教室里少了说闲话的人,课上找不到睡神们的影子,课后也少了往日的欢声笑语。同学们都紧张而忙碌的学习,教室里,仿佛空气也凝结了一般。

初夏的五月,在闷热的风中夹杂着淡淡的清香,体育考试也渐渐拉开了序幕。那天,空中没有一丝云,太阳炙烤着大地,我们怀着紧张又期待的心情进入考场。很快就轮到800米长跑了,站在塑胶跑道上的我,强眯着眼,随着枪声飞奔了出去,步幅匀称,铿锵有力。可当还剩一圈时,我开始呼吸困难,长大了嘴,双眼发黑,胸口气闷。这时,耳旁响起了体育老师的呐喊声,他正不断地喊着我的名字,为我加油!那一刻我感动了,夹杂着些许愧疚,因为这几年的体育课没几次是认真听过讲的。想到这,我加快了脚步,那股倔劲又上来了,一时间我的腿似乎承受不了身体的重量,完全依靠意志力在拼搏。终于,越过终点了,我惊喜地发现,竟比平时训练的快了二十多秒,满分!此刻我的心,无法安宁,它在那里跳跃着,颤抖着,为这无法预知,却确实来临的一切所兴奋不已,难以自持。

这滋味虽苦,但却苦中带甜。

青春是一笔不耐花销的财富,也是最无限的潜力。在这如花的年纪,短暂的青春中,总有些挥之不去的回忆,或酸或甜或苦或辣。而这些将会成为我们人生中最珍贵的一段旅程。

观《老师!好》有感3

他,守着三尺讲台,任凭粉笔的烟尘,吹白耳鬓的黑发;他,守着青灯如豆,任凭岁月的利刃,在眼前划下沟壑。

编织的蝴蝶翩跹,拉开了记忆的长卷。

苗宛秋,南宿一中一名普通的教师。1985年9月推着学校奖励的自行车雄赳赳、气昂昂地走进校园,接受来自旁人羡慕的目光。作为三班的班主任,他的硕固与不懂变通使三班的同学愤愤不平,人送外号苗霸天”。他,一生勤勤恳恳、善良朴实,专心地做着与教育事业相关的工作。一生养育桃李天下,换来声声老师好”。

苗老师,走进了三班,成为了三班的班主任,一开始与学生的关系冰火不容,学生怎知这位古板的老师竟然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他,可谓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中最高洁的那个。每年被评为优秀教师”,却没有一套房子。因为他不巴结别人,他也不愿去巴结他人。在他的内心深处,有着那块柔软的地方,他小心翼翼地守护着。

他,可谓是光荣的人民教师中最无私的那个。家境贫寒,但并不随波逐流。邻居教师为了补贴家用,给学生补课收费。他无偿补课,只是希望更多的学生能够实现自己的梦想,不负青春。

他的青春也曾有过遗憾,但他还是笑着面对生活。

1965年,他的高考成绩全县第一,如愿被北京大学中文系录取,但由于家中的成分高,被迫取消了录取的资格。最后考了师范,做了教师。

他是个可爱可敬的人。帮助关婷婷成作文长,教会洛小乙做人刘昊生病,家中有困难,主动关怀,并送去了自己几个月的工资,这位学生才得以去县城进行更好的治疗;高考前夕,给每位学生一块巧克力。小小的心意,既是对他们高考的鼓励,又是对他们努力的嘉奖。

他是个可畏可佩的人。初到三班雷厉风行,办事果断,威力震慑了三班全体同学。因此,学生与他格格不入,经常打他的自行车的主意。洛小乙爷爷生病住院,毫不犹豫地骑自己的自行车载着洛小乙去医院,

最后自行车丢了,也只是摆摆手这下,你们就不会再为难我的自行车了。”

三年来,苗老师早已是三班这个大家庭的一份子。是他,铸就了这个积极向上的集体;是他,包容了这群慢慢长大的孩子。

人生就是一次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遇

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黑板留下的遒劲有力的字,似乎可以看见苗老师一笔一划写的背影。他的不告而别,也许是出于他心底的自责。

编织的蝴蝶停留,合上了记忆的长卷。

现在的我,是一名初二学生。再过一个月,便脱离这个相守两年的温暖的集体,加入一个充满未知数的新集体。但不说再见,感谢您,可亲可敬的老师们!

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愿以后的路上,再遇老师,再说声老师好”。

观《老师!好》有感4

《老师好》这部电影由于谦、汤梦佳等主演,这是一部关于教育的电影,在教育的道路上,有很多不一样的声音,但是对于每个老师来说,自己的学生在能今后的道路上能选择正确的方向就足够了。

首先,先感谢一下“教师”这个群体。在刘慈欣笔下的小说中,外星人不理解居然人类会有一大批放弃劳动生产,专业从事“知识的代际传递”的群体。(《乡村教师》)然而,在我们这个弱小的种群发明新的知识学习方法之前,这样的“牺牲”仍无法避免。于谦在本片中饰演一名八十年代面对“问题班级”的模范高中教师,希望孩子们实现自己未完成的梦想。

聊聊这部片子吧。总的来说,作为青春片,在剧情上算是基本合格。脸谱化的学生形象,刺头、学霸、班花……八十年代的兄弟情和闺蜜情都有较好的展现。“自行车”作为全片的线索,“癌症”、“早恋”、“车祸”等桥段虽俗套,但讲述完整可信。本片结尾,没有对“高考”和众人结局描写,仅突出苗老师的“不告而别”(难道人民教师就不该对妻儿负起责任吗?)觉得有些突兀。没有惊喜,7.5分可。

于谦老师“相声皇后”在影视剧上的演技还是远胜郭老师的。俊男美女的新生代演员演技在线,期待他们今后的发展。吴京、艾伦、张国立、乔杉、孙越等一大批“德云一家人”的友情客串给本剧平添不少喜剧成分,冲这些,本片还是值得进影院一看的。

艺术基于生活,又超脱于生活。我觉得不必斤斤计较影片中所有细节的可行性。每一个人物,我们身边都存在相似的原型,而通过“脸谱化”、“戏剧化”的加深,最终在“理想”和“真实”间拿捏尺度,这是戏剧。

老师是平凡人,他们也会追求学校分的福利房,会在意一年又一年评比的“优秀”荣誉,也会在妻儿的落魄中动课外辅导挣钱的心思。我们显然不能苛求他们,要求他们全知全能。他们在我们之前出生,拥有更加丰富的社会经验和知识储备,给青春的我们以指引,已经足够让人尊敬了。感谢在最美好的时光,有他们作伴。

愿天下所有教师身体康健,能有幸看到自己的桃李满天下。

观《老师!好》有感5

最近很怀旧,看这部电影也是为了这个名字去的,可能因为我是一个老师的缘故吧。想看看这个电影会写关于老师的什么事情,这是一部八十年代的电影,片中很多场景和物品似乎都能勾起自己小时候的回忆。北冰洋、雪糕、搪瓷杯、二八杠自行车......简单的片名道出了一个平凡中学老师教书育人的故事,从看得开怀大笑到后来的泪流满面,作为曾经的学生,感谢生命中遇到的好老师,教我们懂得知识,教我们做人的道理;作为教师的本身,我为自己是教师感到骄傲,希望自己能像片中的苗老师一样,坚守良知,热爱学生......

故事大概:1985年的南宿一中,苗宛秋老师推自行车昂首走在校园,接受着人们艳羡的目光和纷至沓来的恭维。桀傲不驯的洛小乙、温婉可人的安静、新潮前卫的关婷婷、大智若愚的脑袋、舞痴兄弟文明、建设、八婆海燕、奸商耗子……三班是一个永远也不缺故事的集体。苗宛秋怎么也不会想到,他即将走进的这个三班将会成为他以及他身边这辆自行车的噩梦。三班的同学也没有想到,这位新来的老师改变了他们的一生。

我为苗老师的命运感到惋惜,明明考上了北大中文系,因为家庭身份取消了入学资格,他的老师让他去当个老师,当个好老师。在那个年代,教学荣誉对一个老师老说,是多么多么光荣的事情。他把自己的奖杯擦了又擦,每每上课都带着那个涂着大大的“奖”字的搪瓷茶杯。

我为那个年代入团是那样郑重其事感到敬畏,那是一个做什么事情都讲究认真的年代,那也是一个相对不够开放和包容的年代。安静帮洛小乙补习功课被嫉妒生恨的关婷婷诬陷,虽然最后的结局是洛小乙又回到了学校,虽然苗老师一开始看起来那么不近人情,但在他一直没放弃洛小乙到处寻找他的时候,那一刻我作为教师感受到了他的那份对学生的爱。

那个年代的感情纯纯的,多看一眼就被定格,即便是桀骜不驯的洛小乙,对安静也是心里存着那份纯真的爱恋。

我为安静的命运感到叹息,这么优秀的一个学生,因为一场意外,和高校失之交臂,下半身残疾导致一生的命运发生了转变。安静看起来那么柔弱,那么胆小,但是苗老师被误会停职的时候,她能义无反顾地冲到县人民政府去找县长反映情况,为老师打抱不平。

一个人的成长,总是要从幼稚、不懂事到渐渐成熟,一如高三(三)班的学生,他们开始理解为什么耗子总是倒卖各种东西,因为他得了脑瘤需要用钱,文明和建设那样喜欢跳舞,把攒钱买的录音机卖了换得的50元钱全部募捐给了耗子,苗老师也默默地捐了整个月的工资......

正如影片最后说:“人生就是一次幸福的相聚,夹杂着一次次伤感的别离。我不是在最好的时光遇见了你们,而是因为遇见了你们,我才有了这段最好的时光。”我能理解毕业典礼苗老师的不辞而别,愧疚、遗憾、后悔、不舍。都让他无法面对这一群学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