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印度经典电影《流浪者》
《流浪者》是一部经典的印度电影,公映后曾轰动一时,获得了1953年戛纳电影节大奖。《流浪者》是印度现代电影人的一部力作,创作背景是印度现代社会在废除种姓制后暗烙在人民身体的阶级印记。
主要剧情是: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贡纳特,信奉这样一种哲学:“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即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法官拉贡纳特根据“罪犯的儿子必定追随其父”的荒谬理论,错判强盗的儿子扎卡有罪,扎卡越狱后被迫成了强盗,决心通过掳走法官的妻子进行报复。拉贡纳特果然中计,认为妻子腹内的孩子来历有些可疑,并将妻子赶出家门,致使妻子在大街上生了拉兹。拉兹跟着母亲在贫困中长大,扎卡又威胁引诱拉兹做了贼。拉兹在饱经流浪和偷窃生活后,重遇童年好友丽达,二人真挚相爱。拉兹痛恨自己的偷窃堕落生活,渴望以自己的劳动谋生。但是,扎卡继续逼迫他,工厂辞退他,亲生父亲的荒谬理论更使他前途无望,所有的一切都使他绝望。最后,拉兹为救母亲,杀死了强盗扎卡。当拉兹因企图谋杀拉贡纳特,父子出现在法庭上,丽达为拉兹辩护时,揭示了事情真相,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谴责,法官荒谬的理论也不攻自破。
影片《流浪者》主要是通过插叙的方式,以法庭审判拉兹谋杀为开始和结束,拉兹的辩护律师丽达向世人讲述了拉兹可怜的身世和坎坷的经历。影片非常生动形象地描述了拉兹摆脱罪恶的环境和据说是其父母遗传下来的影响的过程,以及法官父亲和为他所遗弃而成为流浪者的儿子之间尖锐的冲突,向世人证明了:人的性格和习惯是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因素所影响的,并不是父母遗传下来的;生活中的好的影响也是可以使一个所谓的潜在的罪犯变成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同时,影片还深刻地批判了“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荒谬的“血统论”,辛辣地抨击了当时印度社会的黑暗和等级制度,歌颂了纯洁的爱情和人道主义。而且,事实上整个影片都是围绕批判“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这一谬论展开的。
影片中的人物刻画比较突出,人物心理描写很细致,能让观众抓住影片中人物的特点,很好地引发观众的共鸣、激起观众的义愤。影片《流浪者》中刻画了几个鲜明的人物形象:有内心善良却为生活所迫而做贼的拉兹,美丽高贵、忠于爱情、能言善辩的律师丽达,善良的母亲里列,一生信奉“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却到最后才醒悟的法官拉贡纳特,可恶的强盗扎卡。再加上演员成功的表演,使得这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形象顿时出现在观众的脑海中,并停留了下来。其中,法官拉贡纳特“好人的儿子一定是好人;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谬论给人印象很深,让人深感气愤,最后对这一谬论淋漓尽致的批判也大快人心。
影片《流浪者》也有印度电影常有的特征:关于爱情和苦难,而且很感人。一个被所谓“上流社会”家庭所遗弃的男孩子的命运,博得了观众无限的激动与同情。拉兹的生活本来可以很幸福,拉兹的命运本来可以很顺利。但是,由于他的父亲信奉“贼的儿子一定是贼”的谬论,将扎卡判成罪人、逼成强盗,使得扎卡为报复他父亲而绑架了他母亲,最终也改变他和他母亲的命运,使得他们陷于贫困。当拉兹重遇童年好友丽达,并与丽达真挚相爱时,本来观众是高兴的。然而,又是他固执的父亲,使得他的幸福落空了,并面临着被判死刑。虽然如此,丽达还是不离不弃,并为他辩护,也使得他父亲醒悟了。拉兹和他母亲的遭遇使观众流出了同情的眼泪,那么拉兹和丽达的爱情则使观众倍感安慰和真心祝福。
影片《流浪者》还一个很大的特征——很多印度民间歌舞,也正是这一特征让它被很多观众记住了,给人的印象是:印度真是一个能歌善舞的国度。影片《流浪者》的成功与它成功的配乐是分不开的,音乐能够很好地表现人物的心理状态、渲染烘托气氛、表现画面难以表达的意思、为故事的发展做铺垫,还能感染观众的情绪、引起观众的共鸣。
例如:影片开始时,在法庭上,拉贡纳特和丽达的出场,都配有强烈而紧张的音乐,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力并将他俩联系起来;当丽达和拉兹相认之后,丽达的歌舞和音乐给人非常愉悦的感觉,表现了丽达的喜悦和高兴;还有丽达和拉兹在沙滩约会时的歌曲和音乐,很好的表现了人物当时的心情;还有丽达生日宴会上的歌舞,很有感染力;等等。影片《流浪者》中的音乐有鲜明的民族风格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欢快的音乐能感染观众的情绪,让观众也沉浸其中并有随着音乐起舞的冲动;同样,那悲伤地音乐也使观众为剧中人物伤心、感叹。
虽然,影片《流浪者》是一部反映印度社会黑暗面的老电影,但是在今天也是有一定的现实意义的,时刻提醒着我们不要为陈旧的观念所束缚,要与时俱进、更新观念。影片《流浪者》中的故事严谨、插曲动听、制作质朴、影像亲切,在内容和拍摄上都比较好,是一部很值得一看的老电影。
“流浪者”是由拉兹·卡普尔1951年自编、自导、自演的一部影片。拉兹·卡普尔扮演男主人公拉兹,他的父亲印度著名演员普里特维在片中扮演拉兹的父亲—法官拉贡纳特,拉兹·卡普尔的三弟萨西也参加了演出,扮演童年时代的拉兹,当时他才9岁。女主角丽达则由印度最著名女星纳尔吉司·杜特扮演。该片堪称印度影片经典之作。
《流浪者》(Awara)
编导: 拉兹·卡普尔
主演 :拉兹·卡普尔,纳尔吉司·杜特,普里·特维拉兹
上映 :1955年中国上映
译制 :长春电影译制厂
配音:
小拉兹:苏庭石
小丽达:张桂兰
拉兹:从连文
丽达:向隽殊
拉贡纳特:白景晟
B. 印度电影流浪者是哪年在中国播放的
《流浪者》1955年由长春电影制片厂译制,是中国公映的第一部印度电影。1979年重新上映。
庄严肃穆的法庭之上,险遭杀害的大法官拉贡纳特(普利特维拉·卡浦尔Prithviraj Kapoor饰)义正言辞,道貌岸然。被告席上,神色颓丧的青年拉兹(拉兹·卡普尔Raj Kapoor饰)无依无靠,听天由命。
拉兹自幼在贫困的环境中长大,后被拉贡纳特当年的仇家引诱赶起偷盗抢劫的营生。按照这位大法官的说法,他就是一个天生的坏蛋与堕落者。
角色介绍
1、丽达(演员纳尔吉司)
聪明伶俐,师从拉贡纳特学习法律。曾是拉兹的童年伙伴,乐于助人,经常帮助拉兹。当她在大学时期内与拉兹再次相见时,已出落成一位美丽高贵的姑娘。两人一见钟情,并逐渐升华为对拉兹轰轰烈烈的爱。因为爱拉兹,她自高奋勇担当拉兹杀人罪的辩护律师。
2、拉贡纳特(演员普利特维拉·卡浦尔)
印度上流社会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道貌岸然,信奉“好人的儿子必定是好人,强盗的儿子必定是强盗”的执拗观念。一天,他在家中险遭拉兹入室杀害。可是拉贡纳特万万没有想到,要想杀死他的拉兹正是他亲生的儿子。
C. 《流浪者》现实意义是什么
时代的产物,反映的是当时印度社会盛行“血统论”!
邻国印度,位于南亚次大陆,与我国同是世界上五大文明发源地之一,人口达到了13.4亿,按照这个趋势很快就将超过中国。近年来,印度经济发展迅速,增速在去年达到了8%以上,列各国第一;在IT和制药方面科技水平和人才规模仅次于美国 。印度不仅有着辉煌灿烂的古文化,现代电影业也相当发达。在亚洲电影百花争艳,此起彼伏竞争中,印度电影始终占有一席之地。
青山常绿水长流,时光荏苒人易老;站在夕阳余辉下,审视人间百态。倘若有时间和机会的话,为怀念那一去不复返的淡淡时光,老去的我可能会重回影院,去重温这部家庭爱情剧的今世经典。
D. 有一部韩剧,电影里面的男主角好像是个狙击手,是什么名字
流浪者 배가본드 (2019)
导演: 刘仁值
编烂穗中剧: 张英哲 / 郑景顺
主演: 李升基 / 裴秀智 / 申成禄 / 郑满植 / 金民钟 /
类型: 动作 / 爱情 / 惊悚
制片国家/地区: 韩国
语言: 韩语
首播: 2019-09-20(韩国)
集数: 16
单集片长: 30分钟
流浪者第族枝1集剧情介绍在荒无人烟的沙漠上,只有一条公路,车达建与一名俄罗斯男子受命埋伏经过的一队人马中的中心人物,正在要下手狙击时,凤吹走了要狙击的人的面纱,车达建瞬间迟疑震惊集聚一脸,而耳边却是上级下达的迅速狙击的命令饥山。
E. 电影流浪者的剧情
男主人公叫拉兹,父亲是和有威望的法官,因为法官错判了一个贼的儿子有罪,他越狱后被迫称为了贼,该贼怀恨在心。在法官中计将拉兹母亲赶出家门后,拉兹诞生在街道上,少年拉兹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拮据,受同学歧视,好在拉兹班里一女孩丽达对他很好心,但因父亲反对,无法做朋友,后成为律师。就在拉兹母子拮据之时,贼找到了拉兹,因为法官所过“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致使他被错判成为贼,贼故意教唆拉兹当贼来报复法官,虽然拉兹本性善良,奈何生活的压力太大。
时空转换,拉兹已是成年人了,熟识任何监狱的狱警,因为他已是惯犯,但与女同学的相遇,使他重燃了希望,想从新做人,后两人热恋。残酷的现实是拉兹这回没那么走运了,他这次被抓后,正是由其生父审判,他的师父——那个贼再次出现,道破了拉兹身份,法官很惊愕。电影令人深思的地方就在于此,即所谓“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 。后拉兹女友丽达慷慨陈词,但拉兹还是被判入狱三年。父亲的理论使他绝望,但好在有爱情相伴。三年后的拉兹虽可能做不成法官,但一定还是个本性善良的人。
F. 电影流浪者剧情介绍
1. 拉兹,电影《流浪者》的男主角,出生在一个有威望的法官家庭。
2. 他的父亲因一次错判,使一个贼的儿子被定罪,这使得贼怀恨在心。
3. 拉兹的母亲被法官父亲中计赶出家门,拉兹就在街道上诞生了。
4. 少年拉兹与母亲相依为命,生活拮据,遭受同学歧视。
5. 在学校,拉兹得到一位名叫丽达的女孩的关心和帮助,尽管她的父亲反对他们交往。
6. 丽达后来成为了一名律师。
7. 当拉兹母子生活困苦时,那个贼找到了拉兹,利用法官父亲的话“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来教唆他当贼,报复法官父亲。
8. 尽管拉兹本性善良,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屈服。
9. 成年后的拉兹已成为惯犯,对监狱了如指掌,但与一位女同学的相遇,让他重燃希望,想要改过自新,两人陷入热恋。
10. 然而,现实残酷,拉兹这次被抓,审判他的人正是他的生父。
11. 拉兹的师父,那个贼,再次出现,揭露了他的身份,法官父亲惊愕不已。
12. 电影引人深思,所谓的“法官的儿子永远是法官,贼的儿子永远是贼”在这里得到了体现。
13. 拉兹的女友丽达在法庭上为他辩护,但拉兹还是被判入狱三年。
14. 尽管父亲的理论让他绝望,但拉兹还有爱情的陪伴。
15. 三年后,拉兹可能无法成为法官,但他一定还是那个本性善良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