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有关“心理暗示”的视频或电影。
蓝色大门
2. 有关心理的电影或电视剧
1.《充气娃娃之恋》 lars and the real girl
心理学看点:孤僻症,妄想症。
虽然不是RYAN的经典之作 不过他表现得很好
2.《吮拇指的人》thumbsucker
心理学看点:ADHD Ritalin,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
3. 《大象》 elephant
心理学看点:电影以一种难以想象的时间-空间语言挑战了传统电影的现实主义,从这个角度,讨论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一个哲学层面,对一件已经发生的事实,时间已经过去,以回忆和和判断建立的感知体系能够还原事实本身吗?从现象出发如何抵达真相?经验事实是否就是事物的本质?电影的艺术虚构性与现实的真实性之间到底是怎样的关系?似乎一直在延伸,加斯想我们在这部电影中看到,任何理性,无论是意识形态的权力话语还是纯粹的理论/话语推导,在现象的丛林中是多么盲目和无知。他说,“我就像哥仑布,我对一切将一无所知”,也许正像《疾走罗拉》的开场白那样,“电影只进行90分钟,剩下的都是理论了!”
4. 《秘窗》 secret window
心理学看点:DID,多重人格。
5.《致命ID》 Identity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多重人格障碍。DID 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
6. 《火柴人》 matchstick men
心理学看点:洁癖、强迫性人格。
7.《歌西卡》 gothika
心理学看点:犯罪心理学,失忆。
8. 《失眠》 insomnia
心理学看点:严重失眠症。
9.《异度空间》 inner senses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
10. 《美国精神病人》 american psycho
心理学看点:双重人格精神分裂症
11.《钢琴教师》 la pianiste
心理学看点:继《蓝丝绒》以后最卓越的性心理变态电影杰作。
12.《美丽心灵》a beautiful mind
心理学看点: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爱在精分治疗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13.《死亡试验》 das experiment
心理学看点:服从心理,经典的社会心理学实验。
14. 《海滩》 the beach
心理学看点:假人性的贪婪,是彻头彻尾的一个心理学实验。
15.《记忆碎片》 memento
心理学看点: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时记忆障碍,海马体损伤。
16. 《搏击俱乐部》 fight club
心理学看点:DID,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
17.《灵异第六感》 the six sense
心理学看点:儿童心理学。
18. 《圣女贞德》 the messenger:the story of joan of arc
心理学看点:精神分裂症。
19. 《一树梨花压海棠》 lolita
心理学看点:乱伦、性心理变态。
20. 《心灵捕手》 good will hunting
心理学看点:心理咨询,认知行为疗法+来访者中心。精神分析弗洛伊德。
21.《心理游戏》 the game
心理学看点:人格/性格测试,应用,设计情景。
22.《第八日》 le huitleme jour
心理学看点:唐氏综合症。
23.《梦旅人》 picnic
心理学看点:影片并没有过多地表现精神病的歇斯底里,取而代之的是这些病人的单纯和可爱,由此展现了现实的残酷和生命的脆弱。岩井俊二的巅峰作。
24. 《一级恐惧》 primal fear
心理学看点:法庭中的心理学家,职业资格,犯人伪装多重人格。犯罪心理学典型代表作
25. 《本能》 basic instinct
心理学看点:弗洛伊德、性与暴力的本能。
26. 《沉默的羔羊》 the silence of the lambs
心理学看点:Abnormal的心理学,潜意识,人格分析。变态心理学,异性癖、食人狂。最全的了
27. 《雨人》 rain man
心理学看点:孤独症(通俗点叫自闭症) 高功能孤独症。
28. 《蓝丝绒》 blue velvet
心理学看点:展现了各种性心理扭曲的场景。心理学电影开山鼻祖
29. 《发条橙》 a clockwork orange
心理学看点:条件反射,厌恶疗法,行为主义经典。classical conditioning的代表直接表现了UCS UCR CS CR的关系 经典中的经典
30. 《爱德华大夫》 spellbound
心理学看点:梦的解析、失忆、强迫泛化。精神分析中的经典。
3. 推荐点心理学电影
我看过的比较好的有关心理方面的电影:
《危险方法》:影片讲述了在一战爆发前夕,苏黎世和维也纳已经准备好了用惊世骇俗的方法给以心理卫生以震撼的一击。影片的故事从真实的事件改编而来,讲述了佛洛依德、荣格和他们共同的女病人萨宾娜·斯皮勒林之间的故事。作为病人,萨宾娜·斯皮勒林美艳无比,给了荣格和佛洛依德极大的启发;作为爱情的表征,萨宾娜·斯皮勒林从灵魂深处启发了这两个当代心理学领域的巨擘。但是这三个人之间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却让荣格最终在精神和学术上和自己的老师分道扬镳。不过,他和佛洛依德的学说,却永远地改变了人类思想史的面貌。
《搏击俱乐部》:影片讲述了杰克(爱德华•诺顿 饰)是一个大汽车公司的职员,患有严重的失眠症,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危机和憎恨。一个偶然的机会,杰克遇上了卖肥皂的商人泰勒(布拉德•皮特),一个浑身充满叛逆、残酷和暴烈的痞子英雄,并因为自己公寓失火而住进了泰勒破旧不堪的家中。两人因缘际会地成为了好朋友,并创立了“搏击俱乐部”:一个让人们不戴护具而徒手搏击,宗旨在于发泄情绪的地下组织。俱乐部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人,逐渐发展成为一个全国性的地下组织,而泰勒也以自己个人的魅力,吸引着那些盲目的信徒。俱乐部的成员们到处滋事打架、大肆破坏,泰勒本人的行为也越来越疯狂。杰克对于“搏击俱乐部”的现况及泰勒的行为越来越无法忍受,和泰勒发生争执,泰勒离开了他。然而,杰克发现,他走到何处都无法摆脱泰勒的影子,他开始思考:我到底是谁? 心理学看点:DID,身份识别障碍,多重人格。
《致命ID》:本片讲述了一个汽车旅馆里,住进了10个人,他们中间有司机、妓女、过气女星、夫妇、警探和他的犯人,还有神秘的旅馆经理。这天风雨大作,通讯中断,10人被困在了旅馆里,惊悚的故事开始了。他们一个接一个的死去,并且按照顺序留下牌号。10个人存活下来的渐渐变少,他们开始恐慌,互相猜忌,却无意间发现了彼此间的联系。但是,大家怀疑的嫌疑人却纷纷死去,谜团笼罩在旅馆狭小的空间里,这样的凶杀案件却有着人们猜不到的真相…… 心理学看点:分离性身份识别障碍,旧称MPD,多重人格障碍。DID 身份识别障碍 多重人格
《美丽心灵》:本片是关于20世纪伟大数学家小约翰•福布斯-纳什的人物传记片。影片讲述了小约翰•福布斯-纳什(拉塞尔•克劳)在念研究生时,便发表了著名的博弈理论,该理论虽只有短短26页,却在经济、军事等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但就在小约翰•福布斯-纳什蜚声国际时,他的出众直觉因为精神分裂症受到困扰,然而这并没阻止他向学术上的最高层进军的步伐,在深爱他的妻子艾丽西亚(珍妮弗•康纳利)的鼓励和帮助下,他走得虽然艰缓,却始终没有停步,而最终,凭借十几年的不懈努力和顽强意志,他如愿以偿。心理学看点:妄想型精神分裂症,以及爱在精神分裂治疗中起到的决定性作用。
《记忆碎片》:影片讲述了莱纳•谢尔比(盖伊•皮尔斯 饰)在家遭到歹徒的袭击,妻子被残忍的奸杀,自己脑部也受到严重的伤害。醒来后,他发现自己患了罕见的“短期记忆丧失症”,他只能记住十几分钟前发生的事情,为了让生活继续下去,更为了替惨死的妻子报仇,他凭借纹身、纸条、宝丽来快照等零碎的小东西,保存记忆,收集线索,展开了艰难的调查。调查中,莱纳遇上粗俗的酒吧女招待娜塔莉娅(凯瑞•安妮•莫斯 饰),她似乎知道一些莱昂纳多感兴趣的事;还有泰迪(乔•潘托利亚诺 饰),自称是他以前好朋友,但看上去鬼鬼祟祟的,不怀好意。到底谁能相信?娜塔莉娅?泰迪?还是他自己?抽丝剥茧之后,真相呼之欲出,简单之至却又残酷无比,而莱纳是否有面对这一切的勇气? 心理学看点:Short-term memory failure 短时记忆障碍,海马体损伤。讲述一个十分钟内的事件都可能忘记的人,是如何进行复仇的故事。
其实美剧中的《犯罪心理》和《LIE TO ME》也很不错~ 不过前者比后者更血腥一些,看你的心理承受能力来选啦~
4. 求电影,逻辑性强高智商的电影。
1,《禁闭岛》。是不错的电影,是双重结局的电影,最早的类似《欲望号街车》。
2,《致命魔术》。背景很宏大很丰富,情节也曲折。魔术题材的还有《魔术师》。
3,《死亡幻觉》。能开拓你的思维,或者某种意思是在阐述一种时空观。
4,《第六感》。是叙事类的,注重的是讲故事而不是诡计。同类的还有《搏击俱乐部》。
5,《致命ID》。非常优秀的一部电影,这个区域的可看性适应是最大众的也是影片最多的。
拓展知识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5. 电影的特点有哪些
1、用直观形象展现生活过程。其展现的优点是:仿真,全方位,鲜活感;
同时诉诸生理与心理层面,激发“通感”,全面调动人的兴奋与亢奋;最完整,最宏观,最主观;讲究原生感,质感,亲近感,亦即现场性与人间性。
2、直观形象强似实际生活表象。由直观性而来,但其能量独一无二。
要在:实感,质感;无所不至,无所不能;既现实又超现实;以一个假定性的宏观前提,实现自己迄今为止唯一的在这方面的巨大的效应。旨在纪录式地再现生活情景,使观众如临其境,感同身受。
3、以运动的方式表现运动的事物。作为效仿最佳的造型艺术,直达生活的真相与本质,揭示事物的动态性质。
含:镜头的运动;镜内事物的运动;人的行为、性格、心理(事件、情节、情景)的运动。展现生活本身生动、活泼、丰富的现象形态和生命、生活、生存的人文底蕴。
4、用综合的方式实施艺术创造与传达。含:内容上的综合展示;形式上的综合手段;创作上的综合表达;接受上的综合美感。其效应是丰富性,无所不包。
一切其他艺术的审美优点均为所用,但不是机械拼合,而是有机融合,服从自身目标,从而成为其实体的有机组成部分。
(5)心理活动暗示片段形成连续影像电影扩展阅读:
电影,是由活动照相术和幻灯放映术结合发展起来的一种连续的影像画面,是一门视觉和听觉的现代艺术,也是一门可以容纳戏剧、摄影、绘画、音乐、舞蹈、文字、雕塑、建筑等多种艺术的现代科技与艺术的综合体。
但它又具有独自的特征,电影在艺术表现力上不但具有其它各种艺术的特征,又因可以运用蒙太奇(法语:Montage)这种艺术性突跃的电影组接技巧。
具有超越其它一切艺术的表现手段,而且影片可以大量复制放映,随着现代社会的发展,电影已深入到人类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是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资料:网络——电影
6. 高分!!想要一些着重心理刻画的或者是完全走演技实力的电影。
丹泽尔 华盛顿! 这个演员不知道你了解吗 他的演技真的是没说的 。
他是我最喜欢的美国男演员。我最喜欢的他的电影《飓风》,《夺命感应》。我写过几片观影感想,跟你分享。
-----------------------------------
我最喜欢的外国影星有3个,丹泽尔华盛顿,哈里森福特,尼古拉斯凯奇,今天就先说说丹泽尔。
最早在哪一部影片里看到Denzel Washington,已经不记得了,但是让我刻骨铭心的记住这位伟大的演员是因为那部《飓风》(The Hurricane )影片根据真人真事改编,Denzel饰演一个含冤入狱的拳王rubin carter,绰号“飓风”,为了公正和自由,Denzel坚持不懈的上诉,在蹲了20年的冤狱之后终于重获自由。影片的导演相当高明,一面刻画Denzel的坚韧与顽强,另一方面讲述一个与Denzel有着相似的童年的黑人青年,两条线交织在一起,又诠释了友谊与信任,并且对种族问题也进行了探索,Denzel的表演也无懈可击,自由被禁锢了二十年,屡战屡败而又屡败屡战,其中的痛苦与绝望,悲凉与挣扎,通过Denzel四平八稳的表演展现的淋漓尽致。是的,四平八稳,这是我能想到的最适合Denzel的词,他对任何角色的拿捏都是四平八稳,手到拿来,他的表演并不华丽,但总是深入人心。这部片子至今仍是我最喜爱的电影,Denzel也拿了当年的金球奖,但是我觉得这比他第二年拿到奥斯卡的《训练日》更加精彩。
一向饰演正义角色的Denzel在《训练日》尝试了一些新戏路,扮演了一个亦正亦邪的警察,我印象中,好莱坞极少有刻画警察光辉形象的影片,更多的是阴暗面,因此这样的题材也就不足为奇了。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在于最后人性的挣扎,Denzel的独白。这是我如此狂热的喜欢Denzel的另一个原因,他的语言表达太强了,饱满的声音流利的口语极剧张力。
在那之后,我便开始搜集Denzel之前的电影来看,,《生死豪情》、《杀人硬件》、《人骨拼图》、《夺命感应》、《紧急动员》等等过足了瘾,还有更早一点的《费城故事》,不过这部片子denzel的角色并不出彩,汉克斯才是主角。
这几年,Denzel的片子也都不错
《限时追捕》(out of time),投资少,场面小,题材也很普通,但是曲折的情节和Denzel精彩的表演,已经足够享受了。
《怒火救援》(man on fire),这是近几年我喜欢的一部Denzel的影片,影片的框架仍然极为平俗的复仇题材,最后的结局尽管稍有意外,但还是比较正常的,里面甜美的女孩我很喜欢,不过她的表演太成熟了,我反而不太适应。也很喜欢影片昏黄的色彩,一直压抑着。
-----------------------------------
人性 阴谋 母爱 The Manchurian Candidate(满洲候选人/谍网迷魂)
相信很多人都看过1962年的版本的《谍网迷魂》,所以如今看这部重拍的政治惊忪片,难免要进行比较。简单的说,除了将原版中朝鲜战争的背景换成了海湾战争,剧情与原来没有太大变化,Denzel Washington饰演的陆军少校每晚都梦见自己在多年前的海湾战争中被洗脑,而当时与他一起经历这一事件的中士如今已成为参议员副总统候选人,随着故事的深入,一个可怕的政治阴谋浮出水面。。。
&演员&
无论情节有多曲折,无论导演的功力有多深厚,不可否认的是,几位明星的精彩的表演才是这部片子最大的看点。Denzel对任何角色的把握都显得驾轻就熟、游刃有余;Meryl Streep扮演男二号也就是副总统候选人的母亲,一位强悍而狡诈的政客。在影片开头就有一段精彩的对白,一番唇枪舌剑,破釜沉舟的挽回了劣势,重新掌握了主动。对她的表演有被认为映射西拉里的嫌疑,尽管我没有看出这个角色与西拉里有任何相同之处;男二号Liev Schreiber的角色应该说比Denzel难度更大,本性与迷幻,政治抱负与阴谋,失衡的母爱,一直生存于痛苦的挣扎之中,直到最后怀抱母亲一起中弹,终于得以解脱。
片中2位男主角各有一次流泪的画面,相当精彩。Denzel在痛诉自己的遭遇时,那张坚毅而平静的脸上黯然滑落一滴眼泪;Liev面对Denzel,坦白自己也经历了同样的遭遇并且成为了别人的工具,无助的他终于得到倾诉,流下了绝望的泪水,因为从那一刻,他已经决定用结束自己的生命来结束这一切。感慨人在绝望关头那份无助,也惊叹演员的表演功力。
&人性&
此片公映于2004年,正值美国大选在即之际,如此赤裸裸地的揭示议员竞选过程中的种种阴谋,让我想起了政治学里一个论题,一个开明的独裁政权,一个腐朽的民主政权,孰优孰劣。当然,该片并没有完全将重心放在对现实政治的批判上,因此并没有《华氏911》那样的激进与浮躁。更具戏剧性的是,老版的影片上映不久之后肯尼迪遇刺。然而对洗脑和催眠这一过于虚幻的题材的运用,使我在看完整部片子后觉得过于虚假,缺少了本来应该享受的真实感。还有就是片中的“满洲集团公司”,因为老版是为了映射共产主义,因此片名和片中的幕后财团都用了“Manchurian”这个词,但是在海湾战争的背景下,却不对这个“满洲公司”改名字,倒是有点风马牛不相及的味道。
不过影片带有探索性的对人性进行剖析,乃是一大亮点。尤其是对参议院母亲的刻画可谓入木三分,在许多父母望子成龙而无所不用其极的心态之下,反而让人更容易了解到一位家长的期待,经常是成为许多身为子女的所负担不起的强大压力。然而对人性的探索并没有到这里就结束,梅丽尔•斯特立普(Meryl Streep)演绎的母亲在戏中表现出来的永无休止的欲望,效果异常惊人。当她脸上充盈了激动、感慨、狂热、迷恋,面对儿子天使般绽露的笑容,那种情不自禁吻上儿子嘴唇的举动,正是对于权力、占有深深的迷恋,进一步说,是对自我成就的迷恋。野心和母爱交织在一起,令人酸楚的悲悯着,一切真相,一切阴谋,都被病态的狂热心理所操控,人类的悲哀在这个短短的镜头中呈现在观众面前。
洗脑和催眠虽然可以改变一个的人行为思想,但终究还是胜不过植根人内心深处的基本信念。Liev与Denzel在最后关头的默契向人们昭示了整部片子的主线:以人的灵魂挣扎为核心,要么解脱,要么就是灭亡。
-----------------------------------
片 名:fallen 夺命感应/暂时停止接触
导 演:Gregory Hoblit 格利高里·赫利特
主 演:Denzel Washington丹泽尔·华盛顿 John Goodman约翰·古德曼
剧情简介:
探长约翰.霍布斯(Denzel饰)与搭档琼斯合作,将凶残的系列杀手绳之以法,并目睹此犯被处死的全过程。但在后来的办案过程中,他们又遇到类似的凶犯:同样的犯罪手法,做案后留下的记号都与已被处决的那名罪犯的一样。
虽然从心底里是不相信“鬼魂”的,但如果把面前的事情解释为有一种超自然的邪恶力量在控制着,一切就都“迎刃而解”了。但没有人相信这些。得不到理解的约翰陷入孤立无援的地位,他已经证实了自己的设想,但不知该怎样对付那无处不在的恶魔……
―――――――――――――――――――――――――――――――――――――――
光看剧情,这似乎是很无聊的电影,并且当我看了一半,关于Denzel 与“邪灵”Azazel的战斗的脉络越来越清晰,我也产生过这样的念头,但是看完之后,大呼过瘾。
只要有Denzel Washington出演,那么这部电影一定不难看,至少你可以欣赏Denzel超绝的演技,你永远也无法估量他能把各种角色演绎的有多棒,此片中,Denzel将一个探长的正义干练,失去亲友时的悲怆,面对邪灵从疑惑到恐惧到释然,都演绎的淋漓尽致。影片最精彩的部分在结尾,两位主演大飙演技,John Goodman,戏中Denzel最忠实的搭档,被邪灵附身,特别是他拖着臃肿的身子踩着舞步,唱着滚石乐队的“time is on my side….”追杀Denzel时,与之前的老好人形象形成极为强烈的对比,最后Denzel被邪灵附身,顿时面目狰狞。。。
如果不是结局时导言安排的两个亮点,那么这部电影确实充其量只是一部紧张的惊忪片。
1.由于邪灵会附身,因此要消灭他,必须在没有人烟的地方,Denzel选择了一处偏僻的树林,等待邪灵的出现,准备等邪灵附在自己身上后自杀,来与之同归于尽。但是最后邪灵出现时附身于他最好的搭档也就是John Goodman身上,他必须亲手杀死自己最好的朋友。。。。
2.最后又设置了两处悬念,跟着镜头,邪灵Azazel挣扎着即将死去,所有人都以为Denzel成功了,也正好于影片的开头吻合,突然影片中一直在自白的人的身份从Denzel变成了Azazel,身边串出一只猫,于是Denzel死了,Azazel活了下来。
另外,影片的摄影也相当有创意,用独特的色调和扭曲的视角来丰富Azazel的形象,特别是他从一个人身上离开寻找下一附身时,运动镜头的上下晃动,和一些细微的触碰来展示灵魂出体的影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