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拍電影要送劇本給廣電總局審查嗎
1. 電影拍攝前需要向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提交相關材料進行審查,這取決於電影的上映渠道。
2. 審查過程通常分為三個階段:立項審查、劇本審查和作品審查。
3. 立項審查是製片方的責任,當策劃電影或電視劇時,需要提交相關材料以獲得批准。
4. 劇本審查是在立項審查之後進行的,通常需要提交1500至1700字的故事梗概供廣電總局審查。
5. 作品審查是電影拍攝完成後,將成品提交給廣電總局審查,只有通過審查的電影才能在電影院上映。
6. 並非所有類型的電影都需要經過這三個階段的審查。獨立電影通常不上映,因此不需要審查。
7. 網路微電影情況特殊,大多數不需要審查。由於廣電總局在互聯網影視作品的前期監管存在空白,作品的審查主要依靠製片方自行判斷。
8. 即便網路微電影不需要審查,製片方也應確保作品內容不違反相關規定,否則可能會被廣電總局封禁。
9. 此外,作品的審查通過率也與作品的影響力有關,影響力較小的作品即使內容有違規之處,也可能不會受到廣電總局的關注。
10. 院線電影則必須遵循上述三個審查階段,確保電影內容符合國家規定,才能在電影院上映。
❷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是什麼部門為什麼我國電視台播放的電視電影或者在我國出影碟都要它審啊
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是我國負責廣播電影電視宣傳、創作、設施建設和產業發展的管理部門。其主要職責包括:
1. 擬訂廣播電影電視宣傳、創作的方針政策,確保輿論導向和創作導向的正確性。
2. 起草相關法律法規草案,制定技術標准和部門規章,推動行業體制機制改革。
3. 推進廣播電影電視公共服務,組織實施重大工程,支持邊遠地區基礎設施建設,指導和監管基礎設施建設。
4. 制訂事業發展規劃,指導產業發展,管理全國性重大廣播電影電視活動。
廣電總局下轄多個直屬單位,包括:
- 中央人民廣播電台
- 中國國際廣播電台
- 中央電視台
- 中國電影集團公司
- 無線電台管理局
- 監管中心
- 廣播電視衛星直播管理中心
- 廣播影視發展研究中心
- 信息中心
- 廣播科學研究院
- 廣播電視規劃院
- 中國電影科學技術研究所
- 電影技術質量檢測所
- 中廣電設計研究院
- 中國電視藝術委員會
- 中國廣播藝術團(中國電影樂團)
- 中國電影藝術研究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
- 電影劇本規劃策劃中心
- 電影數位元組目管理中心
- 電影資金辦
電視台播放的電視電影和在我國出售的影碟都需要經過廣電總局的審查,以確保內容符合國家法律法規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
❸ 為什麼看中國電影開頭都會有這個標志
哪個是中國國家廣電總局審核通過的標志!
中國電影公映許可證的取得,依據《電影管理條例》的相關規定進行,相關條款包括:
國家實行電影審查制度。未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廣播電影電視總局(簡稱廣電總局)審查通過的電影片,不得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發行、放映、進口、出口。
電影審查機構應當自收到報送審查的電影片之日起30日內,將審查決定書面通知送審單位。審查合格的,由廣電總局發給《電影片公映許可證》及《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該片頭由廣電總局統一製作。
電影製片單位或者電影進口經營單位應當將《電影片公映許可證》證號片頭印製在該電影片拷貝第一本片頭處。
(3)中國電影是什麼部門審查擴展閱讀:
大家每次在影院看電影時,出現在片頭的綠底龍頭標志,因上面寫有「公映許可證」以及電審字型大小,一直被視為電影的「准生證」。
2018年12月,國家電影局啟用了新版「龍標」(公映許可證),龍標片頭的「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已經正式變更為「國家電影局」。新版「龍標」對圖案的視覺效果也進行了升級,時長也從5秒縮短成了4秒。
國產影片從最初的立項到上映,在審查的環節上一般要經歷3個關卡,第一關就是影片的「立項關」。
所謂立項很簡單,就是電影劇情梗概、片名、片種、影片題材等材料。立項沒有行政費用。在材料齊全的情況下,7個工作日內會通過。但是以現在審查部門的效率,5個工作日一般都可以給明確答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