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十年首次票房倒退,春節檔85億夢碎,是票價太貴惹的禍嗎
由於2021年疫情後的首個春節檔逆市大爆,今年春節檔原本備受看好——在巨無霸《長津湖之水門橋》的引領下,韓寒、開心麻花、張藝謀、「熊出沒」等院線常客紛紛出戰,不少機構高調預測今年票房將突破85億,再創歷史新高。
然而今年春節檔連續四天單日票房都顯著落後於去年同期,這樣一來總票房大概率會落在65-70億區間,低於去年的78億,破紀錄無望。排除2020年的特殊情況,這是過去十年來春節檔票房首次出現倒退。
春節電影票三連漲,影院片方都想分羹
資本市場顯然已經將今年票房倒退視為某種信號。2月4日港股復市,兩大票務平台背後的阿里影業、貓眼娛樂雙雙下跌,阿里影業收盤大跌7.95%,貓眼娛樂跌4.5%,IMAX China也以下跌收盤。A股要到7日才會復市。考慮到春節檔大局已定,萬達電影、中國電影、上海電影、橫店影視、金逸影視等A股院線股,節後迎來大漲的可能性已經很渺茫。
當然,今年春節檔也有為數不多的幾方贏家。《水門橋》最終票房大概率能進入影史前十,《熊出沒·重返地球》有望創下系列票房新高,《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稍超出預期,有望超越同團隊的《羞羞的鐵拳》。
但可惜的是,由於缺少往年《流浪地球》、《你好,李煥英》與股市連接的情況,散戶節後基本也喝不到湯。如《水門橋》、《熊出沒·重返地球》背後的博納影業和華強方特,目前都沒上市。只有《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出品方新麗背後的閱文集團在4日港股復市首日上漲超5%。
⑵ 春節檔票房同比下滑23% 票價高上了熱搜
2月7日,國家電影局發布最新統計數據,2022年春節檔(除夕至正月初六,1月31日至2月6日),全國城市影院電影票房為60.35億元,觀影人次為1.14億。
春節檔票房同比下滑23%!「票價高」沖上熱搜,觀影人次大跳水……
從總票房成績來看,虎年春節檔於2021年之後再次闖入60億大關,觀影人次更是連續四年破億(除去2020年特殊情況)。但與2021年的歷史高點成績相比,今年春節檔票房同比去年的78.42億減少23%,觀影人次更是顯著下滑,比去年的1.6億減少了4000多萬,同比減少28.75%,甚至不敵2019年的1.32億人次和2018年1.45億人次。
有分析師表示,今年春節檔票房成績沒有超過去年與疫情有一定的關系,當時北京、上海、天津、陝西、河南等多地出現新增確診病例,這些地方也是春節檔的票房重鎮,所以自然會對票房造成影響。
但在疫情之外,今年春節檔的成績倒退還有另外的原因,表面上最大的原因在於票價,「高到離譜」的票價讓不少受眾產生逆反心理,甚至一度被「罵上熱搜」;高票價的背後,今年春節檔的電影質量也沒有優秀到讓觀眾不得不走進電影院,今年春節檔電影中豆瓣評分最高的是《狙擊手》7.7分,而去年《你好,李煥英》在春節檔期間豆瓣評分一度升至8.3分。
在過去幾年,頭部電影扎堆熱門檔期、非重點檔期影片數量和票房下滑的趨勢越來越明顯,尤其是在疫情之後,電影公司們為保險起見,對熱門檔期的依賴程度更是進一步加深。這一點在去年的電影票房中就有所體現,燈塔研究院和燈塔專業版聯合發布的《2021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顯示,全年票房超過2億的影片共27部,其中高達六成都是在大檔期上映。
今年春節檔延續了這一趨勢,在春節檔之前,一度有14部影片要沖擊春節檔,在激烈的競爭下,部分「爆相」不明顯的影片決定撤檔,最終形成了5部真人電影和3部動畫電影角逐春節檔的競爭格局。
從成績來看,春節檔上映的8部影片票房為:《長津湖之水門橋》25.28億元、《這個殺手不太冷靜》13.87億元、《奇跡·笨小孩》6.67億元、《熊出沒·重返地球》5.68億元、《狙擊手》2.62億元、《四海》4.74億元、《喜羊羊與灰太狼之筐出未來》9772.81萬元、《小虎墩大英雄》1751.66萬元。
在春節檔上映之前,不少機構給出樂觀預測,預計《長津湖之水門橋》票房成績有望超過前作,其他幾部真人電影都能站上10億大關。但從結果來看,除了《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熊出沒·重返地球》兩部電影票房稍微超出預期之外,其他多部電影的票房均與預期有較大差距。
互聯網行業分析師丁道師向記者表示,從過去數年春節檔的票房表現以及《你好,李煥英》的成功來看,合家歡的爆米花喜劇電影更適合在春節檔上映,今年《這個殺手不太冷靜》的劇組水準在春節檔電影中不算是最好的,但其票房走勢連續幾天逆跌,也正說明了這一點。《長津湖之水門橋》如果沒有前作的鋪墊,不會有這么高的票房,這部影片更適合在特定的時間上映,例如國慶節或者抗美援朝紀念日。《奇跡·笨小孩》的題材主要是突出小人物的勵志,喜劇氛圍也不濃。《四海》此前預估票房成績可以達到20億+,但這部電影更多地是導演韓寒個人風格的表達,整個形式比較鬆散,沒有緊湊的情節設定,也是出現了一些失誤。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和《熊出沒·重返地球》算是小爆,其他都沒有超出預期。
春節檔票房同比下滑23%!「票價高」沖上熱搜,觀影人次大跳水……
貓眼研究院今日發布的2022《春節檔數據洞察》顯示,喜劇是春節剛需,是最具「路人緣」的題材,十年九屆春節檔中,喜劇電影摘得五次冠軍,近三年(2018、2019、2022)春節檔冠軍非喜劇電影,但亞軍也都是喜劇電影。
作為今年春節檔中唯一的一部純喜劇電影,《這個殺手不太冷靜》享受到了題材稀缺性和普適性的紅利,也讓不少觀眾為《超能一家人》的撤檔感到可惜。此前由沈騰主演的喜劇電影《超能一家人》被認為是春節檔冠軍的有力競爭者,卻在春節檔之前宣布撤檔。
除了疫情影響和電影題材不適合春節檔之外,虎年春節檔票房同比下滑23%,不得不提到「票價」的問題,這也是今年春節檔最受外界討論的話題。
春節檔票房同比下滑23%!「票價高」沖上熱搜,觀影人次大跳水……
事實上,熱門檔期電影票價格比平常高是市場規律,隨著生活水平提高,全國電影市場整體票房也在持續上升。據上述《2021年中國電影市場年度報告》,從2016年到2021年的6年間,全國電影平均票價從33.1元漲至40.3元,上漲了7.2元,上漲幅度21%,年復合增長率3.3%,相對平穩;其中四線城市發展迅猛,從2020年開始平均票價超過了三線城市達38.3萬,共上漲8.5元。
但今年春節檔電影票價上漲卻讓不少觀眾產生逆反心理,放棄走進電影院。多個城市的網友表示,黃金時間的熱門電影票價超過100元已經不是什麼特殊情況,往年可以看兩三部電影的錢,今年只能看一部。據貓眼研究院報告統計,2022年春節檔大年初一全國平均票價達到56元,相比2021年春節檔同期提升6.9元,環比大年三十提升18元。隨後四天(大年初二至初五)的平均票價依舊維持在50元以上,初六的平均票價降到了49.4元。
高票價下,不少觀影受眾直接放棄了春節檔。貓眼研究院數據顯示,大年初一全國觀影人次2593萬,相比2021年同期下降852萬。雖然自初二起,隨著平均票價下降,觀影人次有所回升,但觀眾們對高票價的吐槽沒有停止。最終2022年春節檔的觀影人次定格在1.14億,相比去年的1.6億減少了4000多萬,同比大幅減少28.75%,甚至不敵2019年的1.32億人次和2018年1.45億人次。
春節檔票房同比下滑23%!「票價高」沖上熱搜,觀影人次大跳水……
青年劇作家、導演向凱向記者表示,業內認為今年春節檔的電影都是高質量或中等偏上的作品,但事實上他們都高估了自己的電影作品質量會受到觀眾的認可和買單,今年票價達到歷史最高引起觀眾方案,即便是大年初三後,行業和影院有所反應,緊急下調票價,但那個時候已經晚了,大部分觀眾已經決心拋離影院,這也是今年票房下降的最主要原因。
作為業內人士,向凱認為,電影行業需要回歸冷靜和理性思考,不能一味地只看自己的作品,覺得自己作品不錯,在春節檔這個高票房期就一定會贏得好收益,這種想法是錯誤的,現在觀眾的消費心態是相對比較冷靜和理智的,不能拿行業內的心態來預估觀影受眾的心態和電影市場的表現。
⑶ 2021春節檔的電影票,為什麼這么貴
2021春節檔的電影票貴,恐怕和疫情有關吧,電影院只允許75%的上座率,院線和出品方為了保證原有計算的收益只能從票價上找齊。
還有就是2021年春節,國外疫情嚴重,我們大多數人都能出國旅遊了,想出遊的人也是在國內遊玩。大多數人還是停留在原地家裡或者工作地過年。文化娛樂的項目電影成為了主力消費項目。面對這種局面,電影票價提高是很正常的商業手段。
⑷ 春節檔電影票價惹爭議,均價突破56元,你覺得這個價格貴嗎
我認為56元的價格是比較貴的,對我來說是看不起電影了。
根據燈塔專業版數據顯示,2022年春節檔電影平均票價已經突破了56元,其中2021年票房年冠電影《長津湖》續集《水門橋》平均票價最高,高達60.7元,比平均票價最低的《喜羊羊》大電影高出了整整11.2元。
易烊千璽主演、《葯神》團隊製作的《奇跡·笨小孩》,以及韓寒執導、沈騰主演的電影《四海》,平均票價均突破55元。
當然,也有網友表示理解,畢竟院線影院都是靠節假日維持運營,春節檔對他們來說,可謂是旺季中的旺季,全年收入搞不好就靠這幾天呢,適當漲價也是能接受的。
最後也希望這次春節檔電影的質量都能對得起票價吧,比起高票價,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高價看爛片,有些電影19.9去看還勉強打個3星,可要是花了五六十塊也只有3星電影可看,那咱觀眾就有點太委屈啦!
⑸ 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漲價了嗎
今年春節檔電影票漲價了。
燈塔專業版顯示,預售初期大年初一的預售票價在49~50元左右上下浮動,這已經是最貴春節檔以及中國影史最高平均票價。真正等到春節檔開啟之時,平均票價上漲到了50.2元。相較2019年春節首日上漲了近5元,相較2018年春節首日上漲了11元。
業內人士表示,由於大部分中小影城受疫情影響損失慘重,在今年春節檔中需要高額票價來 " 止血 "。盡管漲價,但是仍然沒有擋住消費者觀影的熱情。
據國家電影局初步統計,截至2月16日,中國電影市場2021年度總票房突破100億元,其中,國產影片佔比超過96% 。而單單是2021春節檔總票房(含預售),截至昨天(16日)下午14時已經突破65億元,持續刷新春節檔期票房紀錄。
(5)2021春節檔電影票怎麼這么貴擴展閱讀
影院經理解釋春節檔電影票偏貴原因:
春節假期電影市場火爆程度的令人驚嘆同時,今年偏高的電影票價也令不少人不解。對此,首都電影院副總經理於超解釋稱,一是就地過年的政策影響讓部分一二線的觀眾留在了工作的城市,推高了一二線電影市場的票價。
另外,由於疫情防控措施的影響,影院限流75%,有些城市和地區可能會更低,使影院的接待能力能所下降,再加上人工、防控措施和物資消耗,也會帶來影院運營成本的增加,所以可能也會體現在票價上。
⑹ 春節檔總票房破55億,為何今年的春節檔票房會如此大賣
今年的春節檔之所以會這樣火爆,原因有二:一、今年的春節檔有七部賀歲片上映,可以滿足觀眾的不同喜好需求;二、今年的票價比起往年價格上調了不少,所以票房數字的增加與票價上調也有很大關系。
據相關數據顯示,大年初一的當日票房就超過了17億元,總人次達到了3403萬,創下了我國電影史單日總票房、總人次的新紀錄,同時也並刷新了全球單一市場單日票房紀錄。
其中《唐人街探案3》在7部春節檔中票房最高,《你好,李煥英》和《刺殺小說家》分別為單日票房第二和第三。截至到2月15日晚20時46分,2021春節檔期的總票房已經突破60億元,並持續刷新著春節檔票房影史的新紀錄。
今年這檔春節檔之所以能夠有樣高的票房,與今年上調的電影票價也有很大關系,今年這檔春節檔可以稱得上是“史上最貴春節檔”。
很多網友都表示,今年的票價與往年相比貴了很多,不少地區的票價甚至達到了100元左右,所以不少網友都調侃,“花100塊錢看《唐人街探案3》,我是坐在劉昊然的腿上看電影嗎?”所以“電影票自由”也成為了像“車厘子自由”一樣的網路流行詞。
⑺ 2021年春節,你們那的電影院漲價了嗎
在2021年春節檔接連破紀錄的同時,今年極高的票價,也成為了大多數觀眾抱怨的對象之一!
都說後疫情時代的經濟大環境不好,處處面臨著消費降級。
但電影平均票價以及觀影人次的雙雙破紀錄,也助力電影票房大盤成績接連拔高。
據統計,北京不少非黃金地段電影院,竟然所有場次票價都是100元以上!
根據資料顯示北京地區的平均票價已經飆升到了74元,而2019年同期北京市的平均票價只有52元!
前北美的票價是逐年上漲的,2008年北美的平均票價在7.18美元,這十餘年,每年均有0.2-0.4美元增長的幅度,好在於整體的價格仍然是穩定的,今年已經達到9.03美元,伴隨《復聯4》的上映,北美平均票價也會再次提升。
目前包括北京、上海、廣東、江蘇、浙江等沿海省份,已經進入了中等發達地區,或許未來平均票價有向歐美發達國家8-9美元(51-58元)靠近的趨勢。而三四線城市的票價,還是最好與各地的居民消費指數掛靠,盲目增長票價而不顧影片質量的提升,只會導致剛被開發出的觀影受眾,重新流回其他娛樂方式。未來中國不同城市之間,因為不同的消費水平、不同的房租、已經不同的觀影受眾,或許會出現2倍以上的平均票價差。
在春節檔結束之後,我們或許又會重新回歸平均票價38-39元的時代,但平均票價的提升幅度大於CPI,已經成為了行業的趨勢。電影院是一個具備社交功能的場所,過低的價格會降低社交的檔次。甚至,我們可以將目前院線的電影徹底做全面的分離,夠檔次和質量上乘的才有機會到院線,但其要求有較高的入門門檻和較高的價格壁壘。低端和質量差的電影,則要退卻到網路和手機端,自己多找出路,因為你的質量是不足以進入到院線來全國公映,那是一種全方位的資源浪費。
另外,伴隨著AI技術和區塊鏈技術的不斷成熟,未來票價的精細程度或許也會進一步提高,一家電影院不同的影片、不同的場次或許也都能在一定范圍內智能化定價,提高影城和片方的利潤。
不過,電影平均價格急劇的提升,勢必會帶來一定的影響和反彈情緒,這是中國電影目前必須要想清楚的事情,和我們國家近些年的發展一樣,總想去依靠低價競爭是不足矣立足的,提升產品質量,提高產品利潤,才會讓中國和中國電影變得更好。
⑻ 今年電影票價怎麼這么貴
客觀上,影院是票價上漲主要推手。多位影投高管向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坦言,今年票價上漲不少,但背後有著迫不得已。目前,由於影市冷淡,影院贏利能力每況愈下,更在疫情沉重打擊後,到了苟延殘喘地步。
以影院業務為主要收入來源的橫店影視為例,其2021年業績預告顯示,當年預計將扭虧為盈,凈利潤1200萬元至1400萬元,但扣非凈利潤為-4300萬元至-4100萬元。
虎年春節檔的超強陣容,成為影院們唯一希望。影院們定價籌碼來自,去年春節檔的超級火爆,以及《長津湖》提價成功。有影投高管並不諱言,核心問題,來自銀幕過剩。
在政策推動下,大量影院繼續入市,最終擠壓市場。在今年初三,全國放映場次達到50.61萬場,而去年同期,場次僅為46.21萬場。推動力就來自影院數持續增長,2月2日,全國共有11703家影院處於營業狀態。
另據國家電影局的數據,2021 年底,我國電影銀幕數已達8.22 萬塊,增幅8%,位居全球首位。「現在進退兩難,政策補貼沒有到位,市場冷到冰點,但錢也收不回來,只得硬著頭皮經營。」有進市場不久的小影投老闆稱。
從這次的結果來看,片方和影院對觀眾底線的試探,算不上很成功,反而激發出了「逆反」心理,有網友甚至開玩笑說「要是票價再高點,某橋的票房能超100億」。
可以說,高票價之下,影迷的觀感並不是很好。
從《狙擊手》的通告來看,在2月7日前,其A類城市和B類城市的最低結算價分別為40元和35元,但實際上,有些城市的觀眾實際購票價能超100元。
票價市場化的背後是雙方實為利益共同體。畢竟分賬時,若實際售價高於最低結算價,則以實際售價得來的票房為准。
⑼ 觀眾吐槽春節檔電影票太貴,為何價格要比平時高
由於今年疫情期間就地過年的人數比較多,而且今年國家對於電影院也是放開支持,因此電影院的票房非常貴。導致電影院票房貴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第1個原因:消費需求的改變。
由於2020年春節期間爆發新冠疫情,導致整個電影行業損失慘重,而且所有的電影不準上映播放,因此辛苦一年的人們只能被迫窩在家中,無法去電影院觀看電影。所以到了2021年春節期間,電影院又出現了新的生機。再加上很多觀眾2020年沒有去電影院看電影,所以2021年去電影院看電影的人數是很多的,這也導致電影院的票房居高不下的原因。因此很多電影院每場電影都人數爆滿,而且甚至出現了排隊的情況。
總結:雖然春節期間電影院的票房比較貴,但是也可以看出國人對於電影的認可程度也越來越高。也同時也能看到中國的電影,發展的速度是非常快的。從2008年之後,中國的電影票房幾乎每年以翻倍的速度在增長,這個電影票房背後的支撐肯定是消費者的升級轉變。所以今年的電影票房抬高肯定是有必然原因的,不然電影行業不會出現這么快的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