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策略
擴展閱讀
新服務按摩器韓國電影 2025-05-01 15:54:02
校園兒童動畫片大全電影 2025-05-01 15:50:12
甄子丹電影全集部作品 2025-05-01 15:50:05

什麼是電影的敘事策略

發布時間: 2024-12-14 11:22:34

① 《認識電影》第八章筆記和考點解析

各位備考西北大學電影專碩的朋友們,這里是蛋黃派電影考研(Egg Film),我們專注於提供西北大學電影專碩考研輔導。今天,我們將分享《認識電影》這本書的筆記,作為專業一的重點書目,它在真題中占據了重要位置。接下來,我們將通過具體真題來理解這本書的重要性。


例如:



  • 簡述技術主義與寫實主義的區別

  • 簡要分析故事與情節的異同

  • 結合具體作品,試分析故事沖突的類型及作用


盡管《認識電影》的整體結構和知識點的排序可能不夠清晰,但通過真題可以看出這本書對專業一復習至關重要。


亞里士多德在《詩學》中提出虛構敘事有兩種:模仿(顯現故事)和敘事(說故事)。本書圍繞這一概念展開,討論敘事學、觀眾與電影之間的互動,以及電影敘事的不同風格。


敘事學關注故事的修辭學,包括敘事策略、敘事結構、美學傳統、故事類型及其象徵意義等。電影的敘事者可能是導演、編劇或旁白。敘事風格分為:



  • 寫實主義:事件自然呈現,如同舞台劇,如義大利新現實主義作品《羅馬,不設防的城市》、《偷自行車的人》以及中國賈樟柯的《三峽好人》、《小武》等。

  • 古典敘事:故事被明顯操控,敘事中的乏味段落被處理以增強電影的沖突,如基頓的《將軍號》。

  • 形式主義敘事:故事被強烈操控,故意打破時序或重組事件以突出主題,如《刺殺肯尼迪》。


故事與情節的不同在於:故事是一系列前後順時序的戲劇原始材料,而情節則包含創作者賦予故事結構的形式,以及敘事的設計意圖和作者觀點。


電影敘事與觀眾的互動至關重要。觀眾主動參與理解敘事邏輯,並根據電影背景形成期待。敘事策略會因類型而異,如懸疑電影隱藏線索,而浪漫愛情喜劇則關注男主角追求女主角的過程。


電影片名揭示了敘事內容,但並非絕對,如《告白》可能是一個驚悚電影。觀眾在電影開始時定義其敘事范圍,片頭字幕和配樂幫助觀眾決定電影的基調。情節越復雜,觀眾需要更專注地分析、推理和懷疑敘事。


古典模式是1910年來支配劇情片的特定敘事結構,強調戲劇的統一性、可信的動機和前後一致性。《將軍號》是其典範,融合寫實拍攝和形式工整的敘事。


現實主義敘事偏好鬆散無結構的情節,採用類似大自然循環的結構。如小津安二郎的電影以季節命名,象徵角色狀態。寫實電影可能以設定的時間為結構,敘事看起來零碎、片斷,節奏較慢。


形式主義敘事強調情節的強烈展現,通過時間的打散和重組突出主題。如希區柯克的電影主題通常圍繞「雙」或「抓錯人」。《中產階級的審慎魅力》展現了布努埃爾的黑色幽默和顛覆性敘事。


非劇情敘事包括劇情片、紀錄片和先鋒派影片,它們不重劇情,而是依據主題或論點組織結構。紀錄片處理事實,通過篩選細節塑造原始素材。形式主義紀錄片和先鋒派影片強調主觀感覺和導演的個人表達。


類型電影依據風格、題材、價值等特定特色區分故事素材,如戰爭片、警匪片、青春片、科幻片等。神話作為取材寶地,有已建好的形式,藝術家在此基礎上創作獨特作品。類型電影分為原始時期、古典時期、修正時期和仿諷時期四個階段。


社會心理學派認為藝術是社會焦慮的宣洩,藝術傢具有調和文化沖突的功能。心理學家弗洛伊德認為藝術是慾望的滿足,榮格則痴迷於神話、童話和民間傳說,認為它們包含著集體無意識的象徵。


對於西北大學電影專碩而言,《認識電影》的重點內容包括電影的敘事風格、故事與情節的異同、古典模式、現實主義敘事、形式主義敘事、類型電影的四個階段等。其餘內容則可簡略了解。


希望這份筆記分享能對你的復習有所幫助,讓我們期待明天帶來《認識電影》第九章——編劇的解析。祝你備考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