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電影百科 » 立春電影講的什麼
擴展閱讀
2018日本年度電影 2025-05-01 10:34:49
日本愛情網電影圖片搜索 2025-05-01 10:34:48
劉德華演過賭的電影 2025-05-01 10:26:27

立春電影講的什麼

發布時間: 2022-04-14 07:44:32

㈠ 電影《立春》到底是什麼含義

他們的追求脫離他們的生活,沒有生活基礎的追求只能是一場空。最後在失望的作用下墮落,是在正常不過的事情了。
我個人覺得這是一部很好的電影。相信會有很多人喜歡。

㈡ 電影《立春》,講訴的是什麼故事

講述的是倫理故事……男的在外面找了一個,成家了,原配的孩子得了白血病,需要骨髓移植,原配夫妻都不合適,他們還年輕,醫生建議生個孩子,他倆嘗試試管嬰兒,失敗了,最後倆人實在忍受不了了,倆人又發生關系了,孩子有了。

㈢ 《立春》這個電影主要想表達什麼

電影立春對於作者本人來說,就是表達了她心中秘密。因為電影有無數句東西要表達,當你用語言寫出來或者用嘴說出來,已經沒有什麼意義了。由於電影《立春》本身所具有的魅力,作者把所有的秘密都隱藏在自己的內心了。再也不屬於任何地方。作者在內心變化的表現上使用了空間這個概念,用空間表達除了屬於自己獨有的心情,非常准確表達出了喜歡電影《立春》的心情。前三句話,秘密是題目,內容是立春,有那麼多表達,不想說也不想表達,因為所有的秘密都是不能說的,說了也就不是秘密了。這里有一轉,是空間上表達自己內心的情緒。

㈣ 電影《立春》主要講的什麼,女主小時候為什麼過的如此苦難

《立春》是一部2008年上映的劇情電影,主要講述了80年代文藝青年王彩鈴追夢路上不斷受挫的故事。

《立春》是近年來華語電影中比較獨特的一部電影,其獨特之處就在於用寫實的手法,將王彩鈴飾演一類「外省人」追夢的那種飽滿熱情呈現給觀眾,這在以往的中國電影中,是很少出現的。區別於那些已經在大城市打拚成功的「外省人」,電影中的「外省人」的命運則更悲慘。他們盡自己所能地希望立足於大城市,以實現自己的人生夢想,但似乎不得其門而入,於是終身處於小城,心卻想望著都市。

《立春》中有一段對白,非常好:「立春一過,實際上城市裡還沒啥春天的跡象,但是風真的就不一樣了。風好象一夜間就變得溫潤潮濕起來了。這樣的風一吹過來,我就可想哭了。我知道我是自己被自己給感動了。」這段對白,展現了像王彩鈴這一類出生在小城市,卻有著遠大理想,為了自己的價值追求,即使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卻最終不得不與世俗生活妥協。

㈤ 立春電影講述了什麼內容

《立春》講述了蔣雯麗扮演的王彩玲在小縣城學校教授音樂,雖然貌不出眾,但她卻有一副好嗓音,對歌劇尤其著迷。然而,閉塞小縣城的普通百姓對歌劇並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調到北京,在那裡一展歌喉發揮自己的天才。事業知音難覓,生活中同樣。雖然她和小縣城的幾位男人都有過瓜葛,但是愛她的人她不愛,唯一一次付出的真情,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絕望的王彩玲甚至想到了以死了結。

㈥ 電影立春劇情解析

電影立春劇情解析
這部影片從外到內,從形式到內容,都讓我深深地感動,因此我第一次在搜狐評審團的調查表上給了滿分。

顧長衛是攝影出身,因此影片的畫面構圖和色彩的把握,都是精心設計、比較精準到位的。其風格延續了《孔雀》,平穩、寫實、質朴。畫面很乾凈,場景和道具都是「會說話的」——將人物的處境、心境無聲地表達出來。比如玻璃水杯和方便麵就是王彩玲手邊常有的道具,那也基本就是王彩玲對自己物質生活要求的體現。她不是小氣、吝嗇金錢,而是將所有的金錢和精力都投入到自己熱愛的夢想之中——一針一線地為自己縫制華麗的演出服,不辭辛苦地奔波於北京和小城之間。當她站在欄桿邊遙望天安門時,她的背影顯得那麼無助,霓虹燈在遠處如夢幻般閃耀,又是那麼遙不可及。
這個劇本很棒,情節設置緊湊、縝密,台詞精煉准確,直指人心。雖然每一個人物展示出來的僅僅是幾段簡短的人生片斷,但每一段對話、每一個動作,都真誠地表達著人物最真實、最堅強也是最脆弱的內心。人物的性格、命運就這樣赤裸裸地樹立在人們的眼的戲分不多,但每次出場都是那樣酸楚。他作為一位男性的芭蕾舞者,因忠於藝術而養成的習慣,竟被人們視為「離經叛道」,視為「變態」。那個工廠領導用泰國人妖來與他做對比時,這種表揚實在比直面的諷刺更傷人,因為表揚的前提就是「否定」和「歧視」。

㈦ 電影《立春》表現的主題是什麼

電影《立春》表現的主題是:藝術青年在夢想與現實矛盾中痛苦掙扎的過程。

王彩玲在小縣城學校教授音樂,雖然貌不出眾,但她卻有一副好嗓音,對歌劇尤其著迷。然而,閉塞小縣城的普通百姓對歌劇並不感冒,志不得意的王彩玲一心想要調到北京,在那裡一展歌喉發揮自己的天才。

事業知音難覓,生活中同樣。雖然她和小縣城的幾位男人都有過瓜葛,但是愛她的人她不愛,唯一一次付出的真情,卻是落花有意,流水無情。絕望的王彩玲甚至想到了以死了結。

張瑤飾演的高貝貝找到王彩玲,她自稱身患絕症,唯一的心願就是可以參加全國歌手大賽並獲獎。在北京求職多次碰壁已經讓王彩玲深深失望,同時為了幫助高貝貝,王彩玲放棄了進京的夢想,將這筆金錢用來資助後者打通關系。卻沒想到,自己的好心面對的是一場精心策劃的謊言。

在新年的飄飄雪花里,在母親點燃的鞭炮和祝福里,王彩玲似乎感到生命的冬天也快到了盡頭,雖然春天的溫暖還找不到,但是立春了,一切就都不會遠了。她到孤兒院收養了女孩小凡做女兒,在對女兒的教育和天倫之樂里,重新有了寄託不再孤單。

(7)立春電影講的什麼擴展閱讀

《立春》是一部由顧長衛執導,蔣雯麗,張瑤,李光潔,焦剛主演的劇情片於2008年4月11日上映 。

角色信息:

(1)王彩玲,一個小城市裡的師范學校里的聲樂老師,雖然貌不出眾,但她卻有一副好嗓音,酷愛唱美聲、酷愛歌劇,理想是能夠唱到北京、唱到巴黎歌劇院,是心比天高命比紙薄的人物。

(2)胡金泉,一個地方上群眾藝術館的舞蹈老師,看著好象不正常,因為他對於理想一直有一種追求,一直在追求自己的夢想,但是這個夢想和那樣一個環境不太匹配,所以大家對他有很多的偏見。最後沒有掙扎過去,面對社會的壓力,並沒有勇敢的承認自己的同性傾向,反而有了和王金玲假結婚的想法。

(3)小張老師,她所追求的是甜蜜的愛情和幸福的婚姻,沒有文藝細胞,也沒有遠大理想,沒有坎坷的求學經歷,也沒有想要達到自己夢想的手段,只是老老實實的生活,渴望有一份相對安定的婚姻。

(4)高貝貝,一個唱美聲的女孩。為了愛情和藝術,不擇手段製造了一個謊言。

(5)黃四寶,沒有實現偉大的畫家夢,卻因為一夜情後的思想轉變,迫切的加入到了下海的隊伍。

(6)周瑜,最平淡和焦慮的一位文藝青年,他無法面對自己的現實狀態,又沒有一點主見的實現夢想,最終因為感情的挫折放棄了自己的偉大夢想。

㈧ 立春這部影片的核心主題是什麼

《立春》是寫人的,是寫一個人的內心的。「藝術青年的自畫像」,是我對王彩玲的概括。一個堅守自己夢想的女人,懷揣著對藝術的崇敬之情,在生活中舉步維艱。藝術愛好者如何處理與生活之間的關系呢?小城市裡的藝術愛好者與現實的對峙緊張關系,是堅持還是放棄?拋棄理想,(這一個理想在最終的破滅不是構成了悲劇感,觀眾早就看到了他們(她)失敗的必然。如同井底之蛙,想親吻廣闊的天地,卻總是跳不出去。)在這樣的預設下,觀眾更多的是同情。不是理想的堅守,而是藝術與現實生活如何處理。對於結尾,那是王彩玲的意淫,或者說她以為的成功。但觀眾時時刻刻都意識到那是一種不可能的掙扎。在看的過程中,我已經知道她不可能走出這個城市了。

㈨ 電影《立春》講的是個什麼故事

這是一部關於夢想破滅的故事,生活在八十年代的王彩玲絕對是大齡剩女,她生活在一個小城市,有一份體面的工作,在師范學校當聲樂老師;她嗓音好,酷愛歌劇、美聲。王彩玲心比天高,那是肯定的。她有一個終極理想:把戶口調到北京,在首都大劇院唱首席,再唱到巴黎歌劇院。

為了理想,她不願意在那個城市裡發生感情,拒絕深交朋友,她外放的虛榮人人都知道。對愛情和友情,她沒有珍惜,從她後面的覺醒看她也不是命比紙薄,只是孤芳自賞後更加的夜涼如水罷了。覺醒後的王彩玲試圖相親,但沒有找到合適的,沒有結婚的她收養了一個女兒,轉行賣羊肉以養活女兒。

蔣雯麗在片中扮演教唱歌劇的老師,片中歌曲不是她自己演唱,但她跟另一名演員張瑤都學了很長時間,能夠完全用義大利文來演唱這個歌曲,以便在請專業演員唱時,能在口形、神態等方面都跟歌曲貼合。

1989年,參演首部電視劇《懸崖百合》,飾演保育院的老師,並獲得飛天獎最佳女配角提名;同年,參演首部電影《離離原上草》,飾演山區姑娘水秀。1999年,參演《牽手》奪得第19屆中國電視劇飛天獎最佳女演員獎、第17屆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演員獎。

2007年,憑借電影《立春》,奪得第2屆羅馬國際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奪得第27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獎、第5屆中美電影節最佳女主角獎。2008年,憑借《金婚》獲得第14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

2010年,憑借導演處女作電影《我們天上見》獲得第14屆釜山國際電影節「觀眾最喜愛影片獎」和第十三屆上海國際電影節亞洲新人獎最佳影片獎。2011年參演《幸福來敲門》獲得第28屆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獎。2014年,領銜主演賴聲川話劇《牽手》。2019年,憑借電視劇《正陽門下小女人》獲得第25屆上海電視節白玉蘭獎最佳女主角獎。

㈩ 電影「立春」講的是那個地方的事

《立春》被稱為《孔雀》的姊妹篇,劇本依然由《孔雀》的編劇李檣執筆,他告訴記者,和《孔雀》一樣的是,兩部電影都是講述中國中小城市中普通人的生活,不同的是,《立春》的故事背景發生在20世紀80年代末至90年代末,是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的市場轉型期,李檣說,「《孔雀》中著重表現的是命運對個體的牽制和約束,而《立春》的主題則是展示個人精神面貌的變化,在經濟浪潮的巨大沖擊下,個體如何去判斷和適應。」《立春》將包頭市選為本片拍攝的惟一外景地,在顧長衛看來,這里至今仍完好無損地保持著20世紀末市場轉型期給眾多工業城市造成的變化,充滿了80年代末的氣息。《立春》的主人公是幾男幾女,在這個城市中從事著各種不同的職業,他們中有古典音樂愛好者,有工廠工人,還有畫家,但是至今這些重要角色無一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