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龍之戰》
《龍之戰》 周日我看了一部《龍之戰》的電影,電影講述了清末時期馮子材帶領萃兵奪回被法軍搶占的鎮南關的事件。 本片講述了·1885年法國進攻我國越南涼山粹帥馮子才率領廣西狼軍奮起反抗,經過了幾度的殊死搏鬥最終取得勝利的英雄事跡。
1884年法夷奪走了我國廣西一帶的鎮南關,年過70的老將軍馮子材帶領萃軍勇奪鎮南關。可是萃軍的武器殺傷力弱,所以屢戰屢敗。李鴻章得知馮子材戰敗的消息,就譏諷馮子材四不能戰:「年老體衰,力不從心,不能戰一也;腹中無墨,胸無韜略,不能戰二也;兵械簡陋,殺傷力弱,不能戰三也;萃軍狼兵,戰法過時,不能戰四也。」但後來馮子材用實際行動證明了關於他的「四不能戰」完全是污衊!
一開始法夷們關著一批萃兵做人質,法夷要求萃軍必須拿金銀珠寶來換他們,馮子材不同意。夜裡萃軍殺入文淵城,把城裡的萃軍都解救出來了。後來尼格里帶法軍軍隊直攻大青山,馮軍得知這事,日夜不停的趕往大青山。一到大青山,他們就在此安營紮寨,萃軍造了三個防禦陣地,第一部分是戰壕,第二部分是長牆,那第三部分就是軍營了,一切准備就緒,就等敵人送上門來。
法軍的炮彈如同雨點一樣打在萃軍的身上,就在這時,馮子材身先士卒發出狼一般的咆哮,率先率領兩個兒子躍出長牆,沖向法軍,全軍感奮,一齊出擊。馮子材掄起大刀,左沖右突,奮勇殺敵,全軍將士士氣大振,潮水似的湧出門,一起殺入敵陣,刀劈槍挑,法軍被驚得目瞪口呆,瞬時亂了方寸,一個個丟盔棄甲,四處逃竄。
馮軍並沒停下,繼續奮勇拼殺,直沖鎮南關,最終奪回了鎮南關,消滅法軍一千多人。
鎮南關之戰,是中法開戰以來最大的一次戰役,從根本上改變了中法戰爭的局勢,使中國反敗為勝。
電影演完了,馮子材那句:「廣西狼兵雄冠天下,靠的是同心協力,決死相拼!」讓我記憶猶新,馮子材真是我國偉大的抗法民族英雄呀! 本片充分的展現了清朝光緒年間由於慈禧太後垂簾聽政獨斷專行的行為所導致當時清政府的軟弱無能,軍事力量日漸衰敗因而形成了兵無鬥志任人宰割的難堪局面。
馮子才的一生始終都在履行著為國盡忠的光榮職責從來沒有些許悔意,他的這種舍小我以成就整個國家的純高的品德值得我們後輩所學習與傳承。 七四班------------- 張開源
㈡ 中法戰爭中的將領有哪些
中方將領是馮子材,一位老將。如果親對中法戰爭感興趣,推薦一部電影叫做《龍之戰》,早兩年出來的,歷史還原度挺高。
㈢ 龍之戰的演員
電影《龍之戰》的演員主要包括:
- 劉佩琦:飾演清朝老將軍馮子材,性格豪爽,驍勇善戰,對手下恩威並重,在民族大義面前再次披甲上陣,力挫法國侵略者。
- 曹雲金:飾演馮子材長子馮相賢,從小習武,夢想上戰場殺敵,出國留學學習到很多外國先進技術,後期成為馮子材的得力幫手。
- 修慶:飾演淮軍新任主帥、廣州提督蘇銀奎,典型的儒將,起初瞧不起馮子材,但接觸後發現其能力,從輕視轉為敬佩,並對馮子材心存感激。
- 羅昱焜:飾演馮相賢的未婚妻依南,壯族女孩,性格活潑開朗,擅長漁獵,水性極好,在中法戰爭中化身女蛙兵帶領部隊上戰場殺敵。
- 其他演員:還包括李子雄、范志博和丹尼斯等人,他們在影片中也有精彩的演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