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游戲角色翻拍成電影是否算侵權嗎
屬於。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實施條例》第二條,「著作權法所稱作品,是指文學、藝術和科學領域內具有獨創性並能以某種有形形式復制的智力成果」,結合該條例第四條第八項對美術作品的界定,「美術作品是指繪畫、書法、雕塑等以線條、色彩或者其他方式構成的有審美意義的平面或者立體的造型藝術作品」,法院認為,涉案游戲中的角色形象,均以線條勾勒、色彩搭配等方式構成,特徵鮮明,是以平面造型藝術形式體現出的個性化的表達,具有一定的審美意義和獨創性,屬於著作權法規定的美術作品,依法應受保護。
Ⅱ 為什麼沒有人把這些游戲拍成電影,感覺它們就是為電影而生啊
游戲 改編電影並不少見,但成功的例子確並不多,雖然 游戲 本身具有非常強的 娛樂 本性,但想要一個扎實可信的劇本卻很難做到,大多是掛羊頭賣狗肉的作品。
恐怖類的《生化危機》、《寂靜嶺》,冒險類的《古墓麗影》,穿越類的《刺客信條》,不是輸了口碑,就是輸了票房。讓 游戲 迷們首肯的電影真的少之又少。
但不得不說,其實很多 游戲 本身就具有非常強的影像化潛力,然而遲遲不立項,真的是可惜了。下面說幾部我個人非常推薦的 游戲 電影化作品,只能期待早點能在影院與其相見吧。
近年來二戰類的電影可謂越來越少,一是由於戰爭片多定級較嚴,二來以往票房確實難有大買之作。
但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把《盟軍敢死隊》經營的好,絕對是座寶庫。
本系列前3部,加副本,一共大幾十個關卡,每個關卡都基本可以獨立成篇,都有核心任務。這幾乎就是一個現成的劇本庫,007系列甚至都沒有其宏大。
關鍵是 娛樂 元素眾多,飛機、坦克、潛艇、飛艇、裝甲、巨炮.......等等武器都有涉及。而且每個角色各具特點,潛入、狙擊、間諜、工兵......角色也有非常大的發掘空間。非常具有電影氣質。
早先倒是傳出過改編電影的消息,只可惜這消息一傳是十年有餘,到如今依然被無限期擱置,相信想在銀幕上看到本片的話,一定是要等到戰爭片回暖的一天了。
有時想想,就算拍不了大投資的動作戰爭片,改編成劇集也是相當不錯的啊,說不定又是一部《加里森敢死隊》呢?
小島秀夫的系列大作, 游戲 本身就是電影,動畫過場巨多,其劇情的發展簡直就可以直接拿去影院放映。
游戲 本身向玩家呈現了一種獨特的暴力美學,人物形象設計極具 科技 感與力量感,動作元素琳琅滿目,是一部科幻感極強的動作 游戲 。
但對於一部電影僅僅只有動作是不夠的,而本作最為耀眼的正是其本身即是劇本, 游戲 非常具有電影的敘事風格。懸疑、反轉,甚至多線性敘事,相信哪怕是照搬的拍攝成電影,都不會有太大差池。
這部二十多年的 游戲 系列,世界觀相當宏大,想要有條理的展現也並不容易,特別是其人物風格過於動漫風格,要將整體設計的讓人信服也有難度,所以小島秀夫也沒有急於對本作進行電影開發,但終究一個這么好的IP,應該是不會讓他淹沒在 娛樂 媒體之中,相信有一天一定會改編成電影。
這是一部第一人稱的射擊 游戲 ,其劇情非常簡單,對於電影來說,其結構過於單薄,但其有著豐富的 娛樂 元素,如果加之利用,一定是棵好苗子。
游戲 中涉及神秘的遠古文明、也有外星文明的入侵,孤膽英雄一路斬殺,人擋殺神、佛擋殺佛,絕對是一部R級電影的範本。
但其單薄的劇情確實是有待加工,畢竟電影不是 游戲 ,反復的動作也會讓觀眾感到疲憊,沒有好的故事支撐,只會淪為一場表演秀。
可以想像,如果在銀幕上看到各種天馬行空的怪物、機甲、神獸,各種薩姆的重型裝備,會是一種多麼爽快刺激的感覺,這會是一場怪力亂神的饕餮盛宴!
潛入類 游戲 的經典與代表,間諜類 游戲 的典範,軍事迷的大愛,如果有一天它能上映,是不是可能取代007的江湖地位?
游戲 本身也具有非常好的劇情構架,懸疑情節濃重,全篇以潛入類的諜戰為主線,攻陷一個個的基地要塞,收集情報或是搗毀設施,與《盟軍敢死隊》有異曲同工之妙,不過本作是以孤膽英雄類為主,而盟軍則更注重團隊的合作,各有所長。
作為一部現代軍事類 游戲 ,武器也是眼花繚亂,軍事設施更是五花八門,從普通市井一路潛入到軍事要塞,滿足了軍事動作愛好者的全方位需求。
只是本作少有宏大場面,動作格局普遍不大,畢竟潛入類的第一人稱 游戲 是以隱藏為主,是盡量迴避沖突,而不是主動製造麻煩,這點確實為電影創作帶來一定的難度,說白了,就是要把懸疑氣氛拍成讓人緊張窒息的觀影感覺來。
這個可以忘乎所以的拍了,它就是為了大場面而生的,說本作有毀天滅地的動作場面都不為過吧。
游戲 可以說具備了電影的一切元素,甚至連配樂我覺得都可以照搬,但問題還是在單薄的劇情上,畢竟 游戲 更多是要表現其火爆的 娛樂 性,而電影則要更為細膩一些,要有個完整且令人信服的故事,甚至還要有些人文精神。
雖然本片天然就是電影的母體,不過一旦劇情不扎實,很容易淪為一部炫技的軍事科教片。所以改編這種 游戲 風險還是相當大的。
本系列的跨度之大也是有目共睹的,從一戰到未來、從海底打到太空、從喪屍到機器,真是無所不用其及,如果能改編好,無論對於 游戲 迷、電影迷來說,都是一件普天同慶的大事件。
這部北歐神話的史詩 游戲 ,相信大家都不會陌生,真不明白,作為本身就是製片商的SONY為什麼不將自家的這部 游戲 改編成電影上映。
前面這種類型的史詩片眾多,《300》、《諸神之戰》,其實本身都還不如 游戲 具有看點, 游戲 所呈現的宏大世界觀遠比以上電影更讓人震撼。
游戲 在動作之外,也具備很多的解迷元素,同樣能被電影好好利用,在那種原始的力量之外,甚至可以表達一些智慧讓人玩味。
但本作的風格確實是過於男性化,容易流失觀眾,而且 游戲 系列有限,就算開發的較成功,也恐難有長遠的維系。
喜大普奔!!!
這部獨佔大作終於立項了,而且進入了拍攝階段,十多年的等待終於迎來了曙光!
小蜘蛛湯姆·赫蘭德主演,希望千萬千萬不要成為又一部《古墓麗影》!
個人覺得,適合改編的 游戲 作品, 游戲 本身不能太過開放性,像《魔獸世界》、《上古卷軸》、《GTA》都不太適合,因為每位玩家都會構架自己的世界,對於 游戲 本身的理解都會不同。
電影還是需要廣泛的認知才能得到共鳴,畢竟對於一部 游戲 電影,票房才是關鍵。
Ⅲ 有沒有3D游戲主角是演員任務就是拍電影不是射擊游戲!
【電影大亨(電影夢工場)】+資料片
《電影大亨(TheMovie)》是由PeterMolyneux的Lionhead工作室開發的一款策略模擬游戲,在這款游戲中玩家可以經歷電影的拍攝、剪輯和後期製作等工作。游戲全3D的環境使得《TheMovie》酷似以寬『大亨』類游戲,但是《TheMovie》還有很多超越『大亨』類游戲的方面。
在游戲中我們將進行電影拍攝的全過程,而電影也從最早的無聲黑白片開始,到早期彩色片,到的影片,甚至到未來的影片。盡管如此,《TheMovie》並不是構建在戰役模式或者任何劇情模式——它更像一個沙盤,你需要處理電影拍攝中的每一個細節,比如工作室的經營管理和發展,還有較為『臟』的活,比如剪輯和後期加工,甚至還有推動獨立電影的發展,還要跟全體相關人員打交道。
如果你已經在《電影大亨》中磨練了電影製作技術,那麼在《電影大亨:特技與特效》中,你就可以將一部平庸的電影改變成為一部巨作。除了加入特技和特效之外,資料片還加入了新的背景屏幕、服飾和小道具。游戲得高級電影製作,模式將可以使玩家調整更多的設置,玩家就如同真正走進了好萊塢,你可以訓練電影特技演員。
PS:第一個應該更符合一些……
Ⅳ 怎麼用游戲里的人物拍微電影
可以先下個fraps 那個是專門用來截取視頻或者圖像的軟體
到網路一查fraps就知道怎麼用了 很簡單的 現在很多nba游戲視頻都是那個截出來的
然後再下個繪聲繪影編輯截取下來的視頻段落 用繪聲繪影可以把幾個視頻段落串聯起來也有那種特效字幕 至於配音 就要自己下個簡單的錄音軟體 然後也可以用繪聲繪影往視頻里加
非常簡單的 網上都有怎麼用的教程
相對於專業軟體這種套路很好用了 您可以嘗試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