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趙薇26個影後獎項是哪些
2014 第2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4 第05屆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青年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41] (提名)
▪ 2014 第05屆 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3 第50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45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3 第29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44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22屆 上海影評人協會獎導演新人獎43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10屆 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10屆 中國電影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42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 2013 第09屆 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最佳導演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08屆 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影視獎項
▪ 2013 第08屆 越南DMA大獎中國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 2012 第09屆 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畫皮2 (獲獎)
▪ 2011 第04屆 中國農民電影節農民最喜歡女演員獎 錦衣衛 (獲獎)
▪ 2010 第30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花木蘭 (獲獎)
▪ 2010 第29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赤壁:決戰天下 (提名)
▪ 2010 第29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演員 花木蘭 (提名)
▪ 2010 第19屆 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46 花木蘭、錦衣衛 (獲獎)
▪ 2010 第17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47 (獲獎)
▪ 2010 第16屆 北京影視春燕獎最佳電影女主角獎 畫皮 (獲獎)
▪ 2010 第10屆 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主角獎 花木蘭 (獲獎)
▪ 2010 第05屆 越南DMA大獎最受歡迎華人女演員 (獲獎)
▪ 2010 第03屆 鐵象電影大賞最佳女主角 花木蘭 (提名)
▪ 2009 第28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赤壁 (提名)
▪ 2009 第27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女主角 畫皮 (提名)
▪ 2009 第12屆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評委會特別獎48 (獲獎)
▪ 2009 第03屆 亞洲電影大獎最佳女演員 畫皮 (提名)
▪ 2009 第02屆 鐵象電影大賞最佳女配角 赤壁 (提名)
▪ 2009 第02屆 鐵象電影大賞最佳女主角 畫皮 (提名)
▪ 2008 第27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配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提名)
▪ 2008 第08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配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提名)
▪ 2007 第43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姨媽的後現代生活 (提名)
▪ 2007 第27屆 中國電視劇飛天獎優秀女演員 京華風雲 (提名)
▪ 2007 第14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 2007 第10屆 上海國際電影節之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受關注女演員獎 夜上海 (獲獎)
▪ 2006 第08屆 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主角獎 情人結 (獲獎)
▪ 2006 第02屆 電視劇風雲盛典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49 (獲獎)
▪ 2006 第02屆 電視劇風雲盛典最佳女演員 京華風雲 (提名)
▪ 2005 第11屆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女演員獎 情人結 (獲獎)
▪ 2005 第10屆 中國電影表演藝術學會金鳳凰獎表演學會獎 玉觀音 (獲獎)
▪ 2005 第08屆 上海國際電影節金爵獎最佳女演員獎 情人結 (獲獎)
▪ 2004 第27屆 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演員 天地英雄 (提名)
▪ 2004 第1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 2004 第11屆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女演員 天地英雄 (提名)
▪ 2004 第04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內地最受歡迎女演員金獎 (獲獎)
▪ 2004 第04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演員 玉觀音 (提名)
▪ 2004 第00屆 美國Siren of Cinema國際最佳女演員 (獲獎)
▪ 2002 第47屆 亞太影展最佳女配角 天下無雙 (提名)
▪ 2002 第39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配角 天下無雙 (提名)
▪ 2002 第02屆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佳女主角 少林足球 (提名)
▪ 2001 第01屆 中國電視藝術「十佳演員」50 情深深雨濛濛 (獲獎)
▪ 1999 第17屆 中國電視金鷹獎優秀女主角51 還珠格格Ⅰ (獲獎)
音樂獎項
▪ 2011 KRMTV網站2011年最受韓國歌迷歡迎華人歌手亞軍 (獲獎)
▪ 2011 DAUM韓國最具人氣中國歌手亞軍 (獲獎)
▪ 2009 第9屆 全球華語歌曲排行榜年度最佳男女對唱歌曲獎 好人卡 (獲獎)
▪ 2008 第8屆 音樂風雲榜年度最佳女歌手(內地) (獲獎)
▪ 2008 第7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內地金曲獎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年度全能藝人(內地)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最佳唱片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改革開放30年30首最優秀電視劇歌曲獎 發現 (獲獎)
▪ 2008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金曲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真維斯娛樂大典年度女歌手 (獲獎)
▪ 2008 LOVE RADIO年度 十大最愛情歌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8 YHC流行歌曲排行榜年度評選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銀獎 (獲獎)
▪ 2008 YHC流行歌曲排行榜內地年度最受歡迎國語唱片銅獎 天使旅行箱 (獲獎)
▪ 2007 第5屆 MTV超級盛典內地最具風格女歌手 (獲獎)
▪ 2007 第4屆 亞洲音樂節中國內地最佳人氣歌手獎 (獲獎)
▪ 2006 第13屆 東方風雲榜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6 第13屆 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 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6 第12屆 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禮內地最受歡迎音樂錄影帶獎 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6 第12屆 全球華語音樂榜中榜頒獎禮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獎 (獲獎)
▪ 2006 第5屆 MTV亞洲大獎中國內地最受歡迎歌手獎 (獲獎)
▪ 2006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6 「北京流行音樂典禮」 年度先鋒金曲 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6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金曲我和上官燕 (獲獎)
▪ 2005 第12屆 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十五大金曲獎 漸漸 (獲獎)
▪ 2005 第12屆 東方風雲榜最佳舞台演繹(內地) 漸漸 (獲獎)
▪ 2005 第12屆 東方風雲榜最佳音樂錄影帶 漸漸 (獲獎)
▪ 2005 第12屆 東方風雲榜十大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5 第5屆 百事音樂風雲榜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5 第5屆 百事音樂風雲榜內地十大金曲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獲獎)
▪ 2005 第5屆 百事音樂風雲榜內地十大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5 第4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內地金曲獎 一直下雨的星期天 (獲獎)
▪ 2005 第4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網路最受歡迎歌手獎 (獲獎)
▪ 2005 第4屆 「雪碧」中國原創音樂流行榜最傑出全能藝人獎 (獲獎)
▪ 2005 第3屆 天地英雄榜頒獎典禮內地最佳女歌手獎 (獲獎)
▪ 2005 第3屆 天地英雄榜頒獎典禮影視歌三棲獎 (獲獎)
▪ 2005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最受歡迎女歌手 (獲獎)
▪ 2005 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第一季度十大金曲 無盡的莎士比亞 (獲獎)
▪ 2005 Music Radio中國TOP排行榜內地年度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5 中國風尚大典風尚女歌手(內地) (獲獎)
▪ 2005 亞太音樂榜十大中文金曲獎 飄 (獲獎)
▪ 2004 第22屆 CCTV春晚最受觀眾喜愛節目 歌舞三等獎 歌組合 (獲獎)
▪ 2004 第12屆 中國歌曲排行榜年度十五大金曲 漸漸 (獲獎)
▪ 2002 第2屆 音樂風雲榜最佳影視歌曲 情深深雨蒙蒙 (獲獎)
▪ 2000 第18屆 春節聯歡晚會最受觀眾喜愛節目 歌舞三等獎 笑一笑 (獲獎)
▪ 2000 第2屆 TVB金曲榜頒獎典禮最佳音樂錄影帶 愛情大魔咒 (獲獎)
▪ 2000 中國流行歌曲榜組委會最具潛質獎 (獲獎)
▪ 2000 中國流行歌曲榜年度金曲 有一個姑娘 (獲獎)
▪ 1999 第22屆 香港十大中文金曲優秀國語歌曲銅獎歌曲 有一個姑娘 (獲獎)
▪ 1999 香港JVC新城勁爆人氣女歌手 (獲獎)
▪ 1999 香港明報周刊世紀票選最具代表性百位華人歌手 (獲獎)
綜合獎項
▪ 2014 第33屆 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4 南方周末文化原創榜2013年度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15屆 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青年電影創作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09屆 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優秀電影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 2013 第04屆 紐約中國電影節亞洲傑出貢獻藝人獎 (獲獎)
▪ 2013 《生活》雜志「國家精神造就者」 (獲獎)
▪ 2013 女性傳媒大獎年度影響力女性 (獲獎)
▪ 2013 年度電影榜單「年度電影人" (獲獎)
▪ 2012 AUDI奧迪 青年創建人物—進取引領未來獎(獲獎)
▪ 2012 年度青春勵志人物榜單提名 (獲獎)
▪ 2012 鳳凰時代經典之美-最具個性美女星 (獲獎)
▪ 2012 德國21CHINA中國文化界人物 (獲獎)
▪ 2010 天涯年度人見人愛女明星 (獲獎)
▪ 2009 第01屆 網路貼吧娛樂盛典:最受歡迎女演員 (獲獎)
▪ 2009 福布斯2009中國名人榜:綜合第3名 (獲獎)
▪ 2008 年度BQ紅人榜年度最受歡迎女明星 (獲獎)
▪ 2008 中華衛視時尚奧絲卡大獎:時尚奧絲卡十大時尚皇後第1名 (獲獎)
▪ 2008 新京報第4屆中國最美50人:網友投票第1名,雜志排名第8名 (獲獎)
▪ 2008 風尚志2007明星風尚權力榜:年度風尚網路人氣女明星 (獲獎)
▪ 2008 第6屆BAZAAR明星慈善夜:年度10大慈善藝人之一 (獲獎)
▪ 2008 網易娛樂娛樂圈公信力十大明星第七名 (獲獎)
▪ 2008 TOM網2008大學生十大流行娛樂明星第1名 (獲獎)
▪ 2008 ELLE風尚人氣之星 (獲獎)
▪ 2008 年度中國國劇盛典·回響30年國劇30年最具影響力人物[71] (獲獎)
▪ 2007 第五屆BAZAAR明星慈善夜年度10大慈善藝人:最具魅力慈善藝人 (獲獎)
▪ 2007 中國品牌研究院2006中國個人品牌價值百強榜:第8位 4538萬元 (獲獎)
▪ 2007 首屆新娛樂慈善群星會:最具影響力慈善之星 (獲獎)
▪ 2006 美國People人物雜志全球最美一百人 (獲獎)
▪ 2006 福布斯2006中國名人榜綜合第4名 (獲獎)
▪ 2005 第04屆 中國國際美容時尚周:中國美女標准 第1名 (獲獎)
▪ 2005 第04屆 亞洲人氣偶像50強2005年第30名 (獲獎)
▪ 2005 泰國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第15名 (獲獎)
▪ 2005 福布斯2005中國名人榜綜合第4名 (獲獎)
▪ 2005 中國最美50人第1名 (獲獎)
▪ 2004 MTV超級盛典最具風格卓越表現女藝人、內地最具風格跨界藝人 (獲獎)
▪ 2004 新加坡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新加坡排行第一,世界排行第二 (獲獎)
▪ 2004 好日子時尚中國-皮爾卡丹風華盛典:時尚人物特別獎 (獲獎)
▪ 2004 新浪2004網路中國年度評選:中國年度個性女藝人 (獲獎)
▪ 2004 福布斯2004中國名人榜綜合排名第3名 (獲獎)
▪ 2004 泰國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第3名 (獲獎)
▪ 2004 新加坡星期5周報03/04 學生選偶像:最受歡迎華語電影女演員,總票數前十名,電影組第二,電視組第八 (獲獎)
▪ 2003 第02屆 亞洲人氣偶像50強2003年第31名 (獲獎)
▪ 2003 新加坡星期5周報02/03 學生選偶像:最受歡迎華語電影女演員 (獲獎)
▪ 2003 2002-2003年度推動中國青少年素質傑出貢獻獎 (獲獎)
▪ 2003 中國十大廣告明星人氣指數排行榜第二名 (獲獎)
▪ 2003 泰國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第10名 (獲獎)
▪ 2003 笑容最美之公眾人物選舉第五名 (獲獎)
▪ 2003 香港首屆十大秀身之星 (獲獎)
▪ 2003 倫敦杜莎夫人蠟像館香港館首屆中國尋星之旅:最心儀影視明星第二名、 最合適下尊蠟像第三名 (獲獎)
▪ 2002 第01屆 亞洲人氣偶像50強2003年:第19名 (獲獎)
▪ 2002 中日韓三國亞洲最高人氣美女:中國第一名、日本第一名、韓國第二名 (獲獎)
▪ 2002 搜狐2002瑞士寶路華表Bulova十大娛樂人物:2002年度十大夢中情人 (獲獎)
▪ 2002 新加坡FHM100位世界最性感女性:新加坡排行第一,世界排行第二 (獲獎)
▪ 2002 新加坡星期5周報01/02 學生選偶像:電影組冠軍,電視組第四名 (獲獎)
▪ 2002 美國時代華納2002年華娛十大亞洲之星:第一名 (獲獎)
▪ 2002 韓國DAMN最受歡迎亞洲十大廣告女星:第二名 (獲獎)
▪ 2001 新加坡星期5周報00/01學生選偶像:十大最受歡迎電視藝人第四名 (獲獎)
▪ 2001 馬來西亞2001年新天王天後:10大天後之一,排行第6 (獲獎)
▪ 2001 中國十大最受歡迎廣告模特 (獲獎)
▪ 2001 台灣月歷之星 (獲獎)
▪ 2000 民生報與UDN聯合新聞網中港台人氣最旺的戲劇偶像:第一名 (獲獎)
▪ 2000 南方聲屏報最受歡迎明星評選:第二名 (獲獎)
2. 趙薇獲得的導演獎項有哪些
2015,第34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女主角獎;獲封第16屆華鼎獎影後;
2014,第23屆中國金雞百花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
2013,第10屆 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
2013,第09屆 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最佳導演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
2013,第08屆 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
2013,第10屆 中國電影,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提名)
2013,第22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導演新人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
2013,第29屆 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獲獎)
2013,第50屆 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提名)
3. 趙薇拿過哪些大獎
2014-10 第14屆華語電影傳媒大獎最受矚目電影[43]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4-09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導演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4-09 第32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影片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4-05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佳處女作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4-04 第3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兩岸華語電影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4-03 第5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影片[44]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4-03 第5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4-03 第5屆中國電影導演協會年度青年導演[45]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3-12 第15屆中國電影華表獎優秀青年電影創作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3-12 第10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查看更多
2013-11 第9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最佳導演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3-11 第9屆中美電影節金天使獎優秀影片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3-10 第8屆華語青年影像論壇年度新銳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3-10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3-09 第29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導演處女作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2013-09 第10屆中國電影華鼎獎最佳新銳導演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提名)
2013-06 第22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導演新人獎 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 (獲獎)
影視獎項
2014-10 第51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女主角 親愛的 (提名)
2013-07 第8屆越南DMA大獎中國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獲獎)
2012-12 第9屆廣州大學生電影節最受歡迎女演員獎 畫皮2 (獲獎)
2011-07 第4屆中國農民電影節農民最喜歡女演員獎 錦衣衛 (獲獎)
2010-10 第30屆大眾電影百花獎最佳女主角獎 花木蘭 (獲獎)
2010-09 第16屆北京影視春燕獎最佳電影女主角獎 畫皮 (獲獎)
2010-08 第10屆中國長春電影節金鹿獎最佳女主角獎 花木蘭 (獲獎)
2010-06 第19屆上海影評人協會獎最佳女演員獎 花木蘭 (獲獎)
2010-05 第17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 錦衣衛 (獲獎)
2010-05 第5屆越南DMA大獎最受歡迎華人女演員 (獲獎)
4.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2014頒獎典禮時間
頒獎時間:2014年5月10日
5. 董子健獲得過哪些獎項
2015 第52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男主角獎德蘭(提名)
2013 第50屆台灣電影金馬獎最佳新演員獎青春派(提名)
大家對他的評價「董子健是一個在鏡頭前非常自由自在的演員,他毫無拘束感,有著與生俱來掩蓋不住的潛質和天賦」,小小年紀,獲獎經歷可不算少,也為他以後的演藝道路打下了很好的基礎。加油!
6.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影帝影後
時間屆次影帝影後最佳導演獎1993年第01屆胡亞捷《老娘土》奚美娟《蔣築英》未設1995年第02屆牛振華《背靠背臉對臉》丁嘉莉《無人喝彩》未設1996年第03屆李仁堂《被告山杠爺》空缺李少紅《紅粉》1997年第04屆朱旭《變臉》寧靜《大辮子的誘惑》空缺1998年第05屆王學圻《紅西服》艾麗婭《一代天驕成吉思汗》張揚《愛情麻辣燙》1999年第06屆滕汝俊《那山、那人、那狗》陶虹《美麗新世界》滕文驥《春天的狂想》2000年第07屆姜武《洗澡》江珊《說出你的秘密》路學長《非常夏日》2001年第08屆張國立《一聲嘆息》袁泉《藍色愛情》夏剛《玻璃是透明的》2002年第09屆傅彪《押解的故事》胡可《聊聊》黃建新《誰說我不在乎》2003年第10屆孫紅雷《周漁的火車》倪萍《美麗的大腳》孫周《周漁的火車》2004年第11屆范偉《看車人的七月》余男《驚蟄》鄭洞天《台灣往事》2005年第12屆夏雨《獨自等待》張靜初《花腰新娘》陸川《可可西里》2006年第13屆濮存昕《一輪明月》倪萍《泥鰍也是魚》張元《看上去很美》2007年第14屆李易祥《雞犬不寧》斯琴高娃《姨媽的後現代生活》寧浩《瘋狂的石頭》2008年第15屆張涵予《集結號》苗圃《鳳凰》、《櫻桃》等馮小剛《集結號》2009年第16屆甄子丹《葉問》周迅《李米的猜想》章家瑞《紅河》2010年第17屆黃渤《鬥牛》陶紅《米香》王全安《團圓》2011年第18屆葛優《趙氏孤兒》范冰冰《觀音山》霍建起《秋之白華》2012年第19屆李雪健《楊善洲》梁靜《星星的孩子》顧長衛《最愛》2013年第20屆黃渤《殺生》顏丙燕《萬箭穿心》管虎《殺生》2014年第21屆張家輝《激戰》湯唯《北京遇上西雅圖》刁亦男《白日焰火》2015年第22屆秦昊《推拿》趙薇《親愛的》
陶虹《忘了去懂你》 讓·雅克·阿諾《狼圖騰》
7.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相關介紹
2014年4月3日,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在官方微博上宣布,中法合拍電影《夜鶯》將成為本屆電影節的開幕影片,屆時該片導演、曾以《蝴蝶》蜚聲國際影壇的法國名導費利普·彌勒將來華助陣,影片的主演李小冉、秦昊、楊心儀等人也將一同出席4月8日的開幕典禮。
《夜鶯》聚焦一個大都市的「問題家庭」:曾差點丟失孩子的爺爺、忙於工作愛情枯萎的夫妻、被寵壞的孫女。為兌現對已故奶奶在承諾,爺爺返鄉之旅徹底改變了這一切。法國著名導演費利普·彌勒為拍攝《夜鶯》,花費一年半的時間學習中文,還游歷中國各地,了解急速變化中的中國。這部輕喜劇將於2014年5月在中法兩國同步上映。
創辦於1993年,至今已是第21屆的北京大學生電影節將於4月8日開幕,為期33天。《夜鶯》將和在柏林載譽歸來的《白日焰火》、《毒戰》、《無人區》等優秀國產片角逐各大獎項。
2014年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有了新內容——電影節新設單元「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日前正式啟動。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是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新增的放映單元,旨在更好地推動華語電影的文化傳播,為其與高校之間搭建更緊密、更及時、更常規化的溝通橋梁,更好地促進優秀華語電影與大學生群體的交流互動,推進華語影片擴大在高校中和社會上的宣傳與影響。
「華語新片點映平台」計劃邀請未上映或新近上映的華語影片進入北京師范大學進行首輪點映並舉辦主創見面會,還會協助影片進行媒體宣傳,以便更好地支持華語電影的校園傳播。
正式啟動之後,「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將成為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常規品牌活動、貫穿全年,通過不斷邀請新片和劇組走進校園,為大學生朋友創造更多地觀影機會,也使國產新片可以藉助大學生電影節的平台更好的傳播推廣。截止到2014年5月,已經或計劃藉助大學生電影節「華語新片點映平台」展映的電影包括《蘭梅記》、《我的影子在奔跑》、《蘭亭》等,陸續還將邀請更多的華語新片走進校園,共同感受大學生電影節的「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
組委會成員
第二十一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組委會運營機構人員
秘書長: 張 燕(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教授,博士)
任晟姝(北京師范大學藝術與傳媒學院講師,博士)
財務總監: 夏鳳英
財務副總監:王蘭俠
運營部: 秦淇姝(部長) 李金晟 李 麟 郭 璐 崔文龍
外聯部: 王 梓(部長) 何 晅 姜 丹 趙卉添元 梁 田
宣傳部: 王贇姝(部長) 王丹妮 王 孟 陳 琪 夏 戌 彭雨禾
學術部: 賈 佳(部長) 孫子荀 余 濤 張高群 黃若菡 梁 爽
短片部: 李昕婕(部長) 王珈睿 李葉子 張翾茜 周月白
8. 中原工學院王煥瑜獲得2014年大學生電影節獎沒有
2014年大學生電影節獲獎名單中沒有王煥瑜
9. 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基本簡介
2014年5月10日,第21屆北京大學生電影節閉幕式暨頒獎典禮在京舉行。當晚,馮小剛、葛優、斯琴高娃、李雪健、吳秀波、張家輝、湯唯、顏丙燕、王景春、廖凡、管虎、梁靜、Angelababy、桂綸鎂、馮紹峰等眾多明星紛紛現身,為本屆大學生電影節助陣。
最終,《狗十三》勇奪最佳影片大獎,張家輝、湯唯分封帝後,最佳導演和編劇則頒給了《白日焰火》導演刁亦男和《警察日記》編劇寧岱。此外,陳思誠以《北京愛情故事》力壓趙薇斬獲最佳處女作獎,馮紹峰獲評最受歡迎男演員,Angelababy和桂綸鎂則共同折桂最受歡迎女演員獎。管虎再得最受歡迎導演獎,而曾經獲得電影頻道傳媒大獎的青年演員董子健則拿下最佳新人獎殊榮。
《狗十三》爆冷奪最佳影片 刁亦男柏林歸來再獲肯定
由曹保平執導的文藝片《狗十三》爆冷擊敗眾多入圍者獲得最佳影片獎,成為當晚最大贏家。馮小剛和葛優作為開獎嘉賓驚喜亮相。 馮小剛對於獲獎影片《狗十三》給予了很高的評價:「看這部電影時我的心靈深受撞擊,這是一部特殊的文藝片,不僅僅停留在過去,而是做到了向前看。」導演曹保平則笑稱自己是「大冷門」:「這個戲拍得很艱難,當初做電影的時候沒有考慮很多,但在放映過程中,我感受到了學生們的熱情,謝謝大家的認可。」
2014年柏林電影節砍下金銀雙熊大獎的影片《白日焰火》在21屆大學生電影節上再獲殊榮,刁亦男憑借該片拿下最佳導演獎。因為忙於影片宣傳,刁亦男未能來到現場,本片男女主角廖凡和桂綸鎂一同替他代領了這個獎項。最佳編劇獎則頒發給了電影《警察日記》的劇本作者寧岱。
張家輝憑《激戰》再奪影帝 湯唯封後心情激動
以《激戰》拿下上海國際電影節、香港電影金像獎最佳男演員等多個獎項的演員張家輝在此次大學生電影節上再奪影帝,影後則歸屬「文藝女神」、《北京遇上西雅圖》女主角湯唯。第一次參加北京大學生電影節的張家輝獲獎後表示:「今天對我來說是個大日子,入行這么多年,我拍過好戲,也拍過爛戲,但我從沒有想過放棄。我失落過,但今天拿到這個獎,說明我的付出是值得的。」
在現場一片「女神」的呼聲中,湯唯從導演薛曉路的手中接過了最佳女演員的獎杯,發表感言時,心情激動的湯唯甚至有些語無倫次,她說:「我從小到大都很獨立,我走演員的路也是自己選的,我很享受這份職業,讓我再選一百次,我也還是想做演員!」此次,湯唯憑借《北京遇上西雅圖》獲獎,談到片中飾演的角色時湯唯表示:「其實我和她很像,因為我們都很二。」
陳思誠憑《北愛》力壓趙薇獲獎 管虎「自我批評」
首執導筒拍攝《北京愛情故事》的陳思誠力壓趙薇的作品《致我們終將逝去的青春》,將最佳處女作獎收入囊中。第一次拍電影便收到這么大的肯定,陳思誠相當感慨:「這個獎堅定了我繼續做電影、做好電影的決心。中國現在太缺好電影了!」此外他也不忘在台上大秀甜蜜,第一時間感謝妻子佟麗婭,並動情地說:「沒有她就沒有這部電影。」
上屆大學生電影節最佳導演管虎此番再度拿到最受歡迎導演獎。上台時,管虎表情相當驚訝。在發表獲獎感言時他坦言:「拍《廚子戲子痞子》時,我就像個瘋子。別人說我拍戲不賺錢,我就要賺錢給你們看。當時過多受了商業市場影響,很不好,現在已經逐漸平靜,我接受所有批評指導和鼓勵,明年我會拍我想要的電影來回報你們。」
最受歡迎女演員Baby桂綸鎂折桂 馮紹峰被追問婚期
當天,最受大學生歡迎女演員獎誕下雙黃蛋,Angelababy和桂綸鎂共同分享了這一榮譽。桂綸鎂稱,這個獎對她來說意義非凡:「我從《藍色大門》就開始扮演學生,這么多年我扮演了數種不同的學生,能夠得到大學生們的肯定,我非常開心。」被問及自己學生時代做過的最瘋狂的事,她也巧妙的以《不能說的秘密》中的故事回應:「最瘋狂的大概就是和周傑倫談戀愛吧!」
另一位獲獎者Angelababy在拿獎後表現得相當激動,對於能夠獲此殊榮她深感意外。面對大學生采訪團「誰是你最愛的男神」這樣的無厘頭提問,得獎後心情大好的Angelababy大方地說:「我出道以來合作了來自幾乎全亞洲的男神,但最愛的那個,你們知道的,不用我說。」
本屆新晉影後湯唯為自己在《黃金時代》中的搭檔馮紹峰頒發了「最受歡迎男演員」獎,拿到獎杯,馮紹峰調侃地說:「最近一直在工地,還以為自己回不去(男神)了,現在獲了獎,我就有自信了。」同樣,在面對大學生采訪團時,他也沒能逃過關於和倪妮感情問題的盤問。對此,馮紹峰迴應:「有了好事兒一定告訴大家!」
《青春派》董子健獲最佳新人3部低成本影片獲肯定
憑借在《青春派》中的精彩表現,青年演員董子健被本次大學生頒獎團授予了最佳新人稱號,這也是他繼2013年上海電影節獲得第10屆電影頻道傳媒大獎最佳男主角後再次獲獎。
而由電影頻道參與出品的三部低成本影片也在本屆大學生電影節當中收獲肯定。《卒跡》獲得最佳低成本影片導演獎,演員陳創和沈傲君分別憑借《孔二皮進城記》和《胡巧英告狀》獲得最佳低成本影片男、女演員獎。最佳低成本影片獎由《孔二皮進城記》奪得。
10. 電影節的中國電影節
中國電影節及相關獎項一覽表 內地電影節或獎項上海國際電影節 北京國際電影節 長春國際電影節 中國珠海電影節 中國電影華表獎 中國電影金雞獎 大眾電影百花獎 華語電影傳媒大獎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上海影評人獎中國電影童牛獎電影頻道傳媒大獎中國國際兒童電影節小百花獎百合獎春燕獎中國電影導演協會鐵象電影大賞香港電影節或獎項香港電影金像獎 香港電影金紫荊獎 香港電影導演會 香港電影評論學會獎 台灣電影節或獎項台灣電影金馬獎台北電影節澳門電影節或獎項 澳門國際電影節其他 亞洲電影大獎亞太電影大獎亞太影展 北京大學生電影節是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國電影資料館、北京電視台影視部、中國電影報社、北京市電影公司、北京新影聯影業有限責任公司、中國電影基金會、北京市學生聯合會等多家單位聯合主辦的一項大型文化活動。
她創建於1993年,是當今中國每年始於春季的第一個電影節。其權威性受到電影界人士普遍認同,被譽為中國電影界具有國際水準的大獎。歷屆有多部獲獎影片後來在國內政府獎、金雞獎、百花獎和東京、柏林、西班牙等國際電影節獲得各種獎項。大學生電影節以青春激情、學術品位、文化意識為宗旨,以大學生辦、大學生看、大學生評為特色,在教育、文化和影視三界有著廣泛深遠的影響。電影前輩凌子風、著名導演謝鐵驪、謝晉等曾為大學生電影節題詞,希望大學生電影節能推動中國電影的發展。
大學生電影節還是中國青年導演初試藝聲的舞台,霍建起、張揚、金琛、施潤玖等新生代導演曾在這里首次獲獎,最佳處女作獎和藝術創新特別獎的設立傳達出大學生們對影壇新鮮力量的期待和鼓勵。
大學生電影節不但贏得電影創作者和大學生觀眾的青睞,還獲得國家廣電總局及相關政府部門的認同,在廣電部2001年召開的北戴河會議中,趙實部長兩次提到大學生電影節對我國電影事業及高校文化所起到的積極推動作用,大學生電影節日益成為具有很大影響力的民間電影活動。中央電視台《新聞聯播》、《人民日報》、《光明日報》、北京電視台、鳳凰衛視中文台、《北京晨報》、《北京晚報》、《北京青年報》等80餘家媒體對電影節進行系列報道,電影節閉幕暨頒獎晚會在廣電總局電影頻道節目製作中心、中央電視台海外中心《歡聚一堂》欄目、北京電視台等重要媒體多次播出,取得較大反響。
大學生電影節於每年的4月20日--5月4日之間召開。電影節組委會秘書處辦公室設在北京師范大學藝術系。第九屆電影節已在積極進行。她以北京為中心,輻射全國,參賽影片幾乎囊括最新優秀國產影片,學生評委來自全國各大高校,參與人數居國內電影節之最。本屆電影節設最佳故事片、最佳導演、最佳觀賞效果、最佳男演員、最佳女演員、藝術創新特別獎等獎項,在大學生投票推選的基礎上,由大學生和青年評論家組成的評委會評定。電影節主會場設在北京師范大學、清華大學、北京大學,此外還將在北京20餘所著名大學放映參賽影片,觀影人次達20餘萬人次。
大學生電影節還將舉辦專題影展、專題討論和專題講座等眾多學術活動,集中學界、業界各路英豪,共同探討最新熱門影視話題。老中青年導演與演員,在新片首映式、參賽片劇組見面會、著名導演專題研討會等活動中與大學生歡聚一堂。大學生電影節不僅是大學生的電影盛會,也是電影人的青春聚會。
大學生電影節還對大學生自己拍攝的錄像作品進行評獎。大學生錄像作品大賽是國內唯一面向大學生的影視文化賽事。參賽片規模和評獎規模進一步擴大,參賽對象擴展到香港,關注群體成直線上升。 創辦於1993年的上海國際電影節,由中國國家廣播電影電視總局和上海市人民政府主辦,上海市文化廣播影視局和上海文化廣播影視集團承辦。雖然與同為國際A類電影節的戛納和柏林電影節相比,年輕得多,也稚嫩得多,但在成功創辦後的第二年即獲得了國際電影製片人協會的認證,被歸類於國際A類電影節。每年6月,這個中國唯一的國際電影節都將如約而至,帶給您一場盛大的電影視覺體驗。
上海作為中國電影的發祥地,在相當長的一段歲月里,它幾乎就是中國電影的代名詞,上海的電影為中國的民族電影工業帶來了最初的繁華;上海,也曾經為中國電影長廊奉獻了最豐富的影像。上海國際電影節可以說使上海這座城市實現了對中國的電影情結的一個夙願。至今,上海國際電影節已成功舉辦了10屆,每年初夏的這一國際影壇盛世不僅吸引著越來越多的國內電影愛好者,也匯聚了越來越多的國際電影界名流和時尚人士,使得電影節日趨國際化和時尚化。
上海素來擁有海納百川,有容乃大的情懷,她包羅萬物,寬厚大度。秉承了上海文化精髓的上海國際電影節,也以其博大的情懷和包容的態度熱誠地吸收來自世界各地不同人文、不同潮流、不同形態的優秀電影佳作。上海國際電影節是中國電影市場每年唯一一次的世界影片大檢閱。每年的這個時候,不僅對上海及周邊城市的觀眾是一次期待已久的電影朝聖,對於那些苦於找不到辦法瀏覽整年度中國電影和世界電影的電影人,更是一次不容錯過的電影盛會。每年的六月,為期九天的上海國際電影節已儼然成為上海文化生活一個重要的景觀。 2014年6月21日,西安首屆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在上海電影節舉辦啟動發布會,宣布將於2014年10月20日至24日舉行。現場,執委會表示要將此電影節打造成為繼上海、北京之後的中國境內最有影響力的國際電影節之一。
據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組委會介紹,這是繼上海、北京國際電影節之後,在國內創辦的又一個國際性、綜合性、固定性的大型電影對外交流活動,每年一屆,分別由陝西、福建兩省輪流主辦。
作為「絲綢之路影視橋工程」的重點項目,首屆電影節將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和陝西省政府於10月20-24日在西安共同主辦,由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電影局、陝西省新聞出版廣電局承辦。陝西廣播電視台、西部電影集團、陝西文投集團、陝西省旅遊集團等共同實施。
首屆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為期5天,設置的主要板塊和活動包括開幕式、國家影片展映、電影文化論壇、電影交易市場、電影主題音樂會和閉幕式等。其中,開幕式分為「星耀古城——嘉賓走紅毯入場」和「絲路長安——西安絲綢之路國際電影節開幕式」兩部分,邀請中外電影界知名人士和劇組代表走紅地毯。
此外,絲路國家影片展映部分,邀請徵集上百部國內外優秀影片進行展映,同時安排著名電影機構、著名導演的主題影片展映活動。並評選「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論壇則邀請國內外嘉賓舉辦多場電影交流、藝術專題論壇和講座。電影交易市場邀請中外影視機構開展合作洽談、版權交易等活動。閉幕式上,電影節獲獎影片劇組走紅地毯,公布電影節各項成果,頒發「絲路杯」最受觀眾喜愛的中外影片獎,並發布下屆電影節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