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電影梗概作文450字,一定要寫電影的題目
電影《南京,南京》觀後感
今天,我看了一部愛國影片《南京,南京》,看了以後,心情特別沉重。
《南京,南京》反映的是1937年日本進駐中國南京進行大屠殺的真實寫照,慘絕人寰,或許電影對真實還有所保留,但是這已足夠了,足夠讓我們了解歷史,讓我們體驗當時處於戰爭悲慘的生活。
畫面中,無數投降的士兵和平民從各個方向被驅趕至一起,被淹死,槍殺,活埋,燒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畫面殘酷的令人目不忍視。南京,成了真正的地獄。
陸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師,代表了南京城中無數偉大的中國人。在這座生死之城中,還有什麼比活著更恐怖,還有什麼比子彈更無敵,還有什麼比抵抗更需要勇氣,他們不會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語,只是和中國站在一起,用犧牲,證明我們不會放棄。
整部影片彌漫著一種殘酷的壓抑和絕望,只有結尾才稍稍燃起溫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著中國的希望,明天雖然依舊殘酷,但希望已經傳遞下去。
影片以近乎殘忍的鏡頭語言,再現了那段滴血的歷史,讓每一個看過的人記住南京,記住前輩留下的血。同時,也提醒我們珍惜今天的和平與幸福。
回想整部影片,整理腦中的近代史資料,我們如今能做的,就是時刻將祖國放在心中,勿忘國恥,要有知恥而後勇的精神。讓我們一同從歷史的河流中吸取經驗。通過自己的努力,奮發,把祖國建設的更強大,更美好,讓她站在世界地位之巔上。
② 點點星光電影觀後感作文
金雞獎最佳兒童片《點點星光》,由廣州廣播電視台出品,謝德炬、黃展昌執導的電影《點點星光》,正在熱映中。該片獲第33屆中國電影金雞獎最佳兒童片,講述的故事改編自真人真事。
花都七星小學本來只有一百多名學生,其中七成是外來務工子弟,學校面臨著被兼並的危機,一個偶然的機會,老師跟學生與跳繩結緣,隨後一發不可收拾,跳出了33個世界冠軍。那是2014年,謝德炬還是廣州台的一名出鏡記者,「當時我們出了一條新聞,就講這樣的一群小孩。」新聞短片播出後,謝德炬的心裡並沒有把這群孩子放下,「我對他們很感興趣。從來也不敢想像,一群普通的外來務工子弟能站上世界大舞台,拿到世界冠軍。真的,跳繩對他們的改變真的太大了!」
每天凌晨5點半,天還是一片黢黑,孩子們就要出發到學校參加訓練。鄉村小路寂靜無人,但家離得最遠、年齡最小的孩子也沒有畏縮,他們打著手電筒往學校的方向趕。此時,在學校的樓頂上,一束燈光同步亮起,教練點亮的「燈塔」驅散了孩子們獨行夜路時的恐懼,成為暗夜裡溫暖的希望與陪伴。
手上的每一次全力擺動,腳下的每一次加速落地,額頭的每一滴汗水,腳上的每一道傷痕,廣州市花都區七星小學的這些孩子們憑借每天跳斷「一根繩子」的狠勁跳出「中國速度」,走向世界,成為「世界跳繩夢之隊」。也是這群拚命的外來務工子弟,讓很多觀眾里感到震撼,「原來跳繩還可以這么跳!」
③ 小學生電影徵文怎麼寫,主要寫些什麼內容
主要是應該對電影內容進行描述,然後發表感想。全文要圍繞一個主題展開,也就是說要選取一個角度提煉出中心。小學生作文不需要長篇大論,所以一定要亮明觀點,並且要簡練的把電影內容寫出來。
④ 寫我最喜歡的一個影片的作文
好萊鎢電影最討巧的是戰爭、愛情和勵志類電影,它們討巧的不僅是觀眾,還有奧斯卡評委們。商業電影和藝術電影在我國很難融合到一起,做到既叫好又賣座,而美國電影在這方面確實做得極為成功。
了解我的人今天突然間發現我喜歡《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一定驚詫萬分。它反映的精神和我的性格反差如此之大。
銀行家--安迪,蒙冤入獄,被判終身監禁。無望的歲月里,面對的不僅僅是惡劣的環境,凶惡奸詐的典獄長,更多的是內心的痛楚和體制對人性的控制和左右。監獄長的那句狠台詞很能說明一切:把信仰寄託給神,把爛命交給我。
安迪柔弱智慧,影片的前一個小時讓我看得擔心壓抑,他只能循規蹈矩的在高壓下勉強生活。監獄要徹底磨滅肖申克犯人對於未來的希望,讓他們像死人一樣聽命生活。安迪改變了這一切。他不救贖了自己,還幫監獄中其他的犯人看到了希望,看到了多彩的監獄生活,人們暫時忘記了壓迫、暴力、恐慌,自由祥和的生活的樂趣給每一個人都帶來了希望。安迪居然用了十幾年的時間挖開了在朋友瑞德的眼中要挖600年的隧道,在一個風雨交加的夜裡, 他通過這條生命的通道,在500尺的污水管道里匍匐前進,在地獄和天堂的一線之隔間匍匐前進,終於,在對那一片湛藍的天空和大海的嚮往下,安迪重獲自由,並且巧妙的懲罰了有罪的典獄長等人。
當一個人被整個世界拋棄,面對絕望時,安迪--一個文弱的智者---給了我們最好的答案---自己救贖自己!!!
不想再多說,多留著懸念給你,找來看看,相信我,《肖申克的救贖》不會讓你失望。
只要心不死,人就有希望。
「心懷希望是一件好事,也許是最好的事,心懷希望就永遠有希望……既然你已經走到這兒了
⑤ 作文:我最喜歡的一部電影(500左右)
從小就喜歡看電影,看了好多好看的,今天想說說自己最喜歡的這部電影!
《勇敢的心》,一部特男人的電影,也是一部特感人的電影,講述了蘇格蘭英雄威廉.華萊士為自由英勇抗擊英格蘭統治者的故事,主演`導演都是梅爾.吉普森。這是一部探討壓迫與抗爭、坦盪與詭譎、友情與背叛以及愛情與命運的優秀作品。威廉o華萊士--在我們的歷史書里沒有他的名字--這是一個被以血寫就的史傳作品所諱忌的名字,一個英雄的名字。蒙昧時代里,君王昂起高貴的頭顱,睥睨著在他的鐵腕統治下苟延殘喘的蟻民:"長腳"和"初夜權"--讓當時的蘇格蘭人民勃然變色、怒不可遏的兩個名詞。在悠揚宛轉的蘇格蘭樂曲中,在流淌著奶和蜜的土地上,平民的怒火熊熊燃燒,於是,華萊士便成為統御他們投奔怒海的摩西。
從第一次看到第七次,每次看都會有新的感覺!你看到野雛菊在風中搖曳,小男孩獃獃地站在被英國人以卑劣的欺詐手段誘殺的父親冰冷的屍首前;你看到若干年後,蔥綠的原野里星星般閃爍的小小花朵,男人和女人互相對視,某種深沉的情感在他們的視野里泛濫;你看到堡壘前的異族鐵騎,空中揮舞的長劍,那個男人在被殘忍殺害的妻子面前,讓手中的短刃飽飲仇敵的鮮血;你還看到那群衣衫襤褸的漢子在山林與河澤間艱難轉戰,不斷以雷霆萬鈞之勢突破敵寇的重重防線……"只因你眼眸里的豪情"--清麗如水蓮花的英格蘭儲妃如是說。不久,在一陣令人心悸的沉默之後,白雪淹沒了乾涸的湖泊;曾緊握戰斧的手無力地垂下,那塊手帕--愛妻在恐怖與戰栗的大歡喜中飛濺而出的熱血曾在其上綉出幾瓣猩紅色的玫瑰--於同一個瞬間痛苦地萎謝。最喜歡這部影片的三個場面,第一:第一場大戰前威廉.華萊士的激情演講:
"Fight and you may die, run and you'll live. At least a while. And dying in your beds many years from now,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trade all the days from this day to that for one chance, just one chance to come back here and tell our enemies that they may take our lives, but they'll never take our freedom?!"
每次看我都熱血沸騰;恨不得自己也拿一把劍上去砍上幾個英格蘭人。第二:他被砍頭前用盡最後全部能量的呼喊:"FEEDOM"。相信所有看過的人都會被感動,雖然只是電影。第三:美麗的公主驚艷出場!蘇菲·瑪索實在是太美了!
本片的音樂也可圈可點,再沒有比風笛更容易煽情的樂器了,記得影片中每次風笛聲響起,就是一次華萊士的感情回歸,喚起對他的妻子他的家鄉的深深的愛,影片最後當劊子手的利斧緩緩下落,華萊士那緊握著手帕的手鬆開時,風笛聲再次響起,沒有其他的畫面,只是一隻飄落的手帕的特寫,但此刻腦海中浮現的卻是全部的故事,那個未盡的理想,那個未完的夢。悠揚的蘇格蘭風笛,將一些遺憾,一點痛苦,一絲思念,一許凄涼這些所有的感情都表現了出來。我們一定記得,影片中Wallace躺在絞刑台上,用盡全身力氣發出的最後的吶喊:"Freedom!"不禁要為這一顆勇敢的心而敬佩,風笛以高亢的基調拉出了英雄的主題。這個主題其實就是愛情主題的再現,然而在這里,它揮去了所有的陰霾,顯得無比輝煌,在這里,它已經成為了自由的贊歌。
銘心刻骨的浪漫情愫、氣韻恢弘的史詩架構、演員們細膩的詮釋以及彷彿是行吟詩人妙手偶得的精彩章句(其實是對白)使本片成為真正可登大雅之堂的經典之作。與那些板起深沉面孔,讓我等庸人殫精竭慮亦難索解的"實驗電影"、"藝術電影"相比,我好像更容易對清清淺淺的《勇敢的心》產生認同,即使它只不過展現了"故作多情的集體性謊言"。
⑥ 一年級生的電影的作文大全
難忘的小學生活 時間過的真快,一晃眼,六年的光陰就要像雲煙一樣的過去了,我就要畢業了。小學的生活是多麼令人迷戀而依依不捨,現在我們就要分道揚鑣了。 我就要畢業了,在這二千多個日子裡,我們就像一珠幼苗,受老師的灌溉。 似乎在教室里還有我們琅琅的讀書聲,在操場上還有繚繞著我們的嬉戲聲,在校圓里還有我們歡笑的身影。在每一個腳落,我們都曾留下難忘的回憶。 在母校的教育下,我們得到了許多。我們得到了許多朋友,得到了許多新知識,使我們成為彬彬有禮的學生。我們得到了許多美好的回憶和難忘的往事,更多的得到了今後為人處事的指南針。但是我們現在就要畢業了,驀然回首,彷彿督促我們的老師,鼓勵我們的師長,還有可愛的校園,都要從我們的歌聲中消失。而且,不知何時我們已成為校園中的大哥大姐,成為弟妹的榜樣。 如今我們就要畢業了,老師的教誨,我們琅琅的讀書聲,同學們的歡笑聲,都還圍繞在耳邊,把我最後留校的幾天,看一看可愛的校園,看一看教導我們的師長,看一看鼓勵我們的同學,珍惜最後幾天相處的日子。 天下沒有不散之筵席,光陰一去不復返,我們永遠記住師長的教育,作個有作為的人。 2 歲月如歌,小學六年生活,彷彿昨日的雲霞,真美;彷彿一杯淡淡苦瓜汁——苦盡甘來„„ 我的老師,我的同學,我的教室,我的課桌,讓我難以忘懷:小學六年生活中,是他們陪伴我走過來。不管是六年中的風風雨雨,還是到畢業那天和同學們深情地告別,走出校門,腿上像灌滿了鉛:母校,再見! 六年級的拔河比賽,讓我領略了師生情的真諦,師生之間最真摯的愛。往日的一切,並沒有沖淡我的記憶,我清清楚楚地記得那天——12月5日,我剛走進教室,迎面撲來了溫馨的氣息,黑板上寫著四個字:團結一心。同學們個個臉頰像西紅柿一樣——熱血沸騰,我明白這一切都是老師的「煽風點火」——激勵下造成的。當廣播通知去操場的時候,「刷」的一聲大家起身奔向操場,隨即第一場就是我們女生代表隊期待已久的拔河比賽。 我們心中涌動著一股難以言狀的激動。大家直瞪瞪地望著那金光閃閃的獎狀,老師對我們的期望已經成了我們心中的動力,我們渴望拿第一。 「噓——」哨聲響起 ,我們准備好了,大家脹紅了臉,都使出了九牛二虎之力,與此同時,老師大聲地為我們加油,605班的同學也一個勁的給我們助威。繩子啊繩子,你可要給我們爭口氣啊!老師同學們嘶聲力竭,我們一定要取勝!真是「皇天不負有心人」!我們終於贏得了第一場。接下來的一場,也是最重要的一場,比賽愈演愈烈,我們在即將勝利之刻,裁判竟然判我們犯規。我們無言以對,但在接下來的比賽中,我們用實際行動終於拼得了第一,千言萬語化作我們溢出眼眶的淚。 男生代表隊失敗了,老師仍舊不停地鼓勵我們,給我們信心。那一次比賽,成了我腦海中永久的記憶。 想起難忘的小學六年生活,讓我忍不住向昔日的老師同學問一聲;你們還好嗎? 3. 難忘的小學生活 時間如流水,一去不復返。六年的小學生活就這樣一閃而過了。面對即將分離的那一刻,面對傳授給我知識的老師,面對曾經幫助過我的好朋友,我卻怎麼也說不出「再見」這兩個字。幸福的腳步總是那麼短,我時常想可不可以賴著不走,但隨著時間步伐的推動,我不得不離開生活 小學各年級課件教案習題匯總一年級二年級三年級四年級五年級了六年的學校,而留下的只有美好的回憶„„ 忘不了,盡職盡責的李老師。記得一個星期六,老師被摩托車碰了,沒來上課,整整一上午,同學們都很擔心,有的同學怕誤課,有的同學在想老師傷的重不重„„星期一,一個熟悉的身影映入我眼簾-----是李老師。原來老師怕耽誤我們課程,竟然忍著疼痛來上課。老師一瘸一拐的走上講台的那一幕,至今仍清晰地浮現在我眼前。那一堂課,同學們都聽的很認真。李老師嗓子不好,要做手術,我原以為老師早就做了手術,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到了老師們的談話,才知道老師並沒有做手術,醫生說做完手術要休息4個月,我們即將畢業,老師放心不下我們,便准備把我們這一界帶出來再去做手術。這件事深深地感動了同學們。 忘不了,曾經鼓勵我的白老師。一次中期考試,我語文才考了90分。我對自己很失望,一點信心都沒了,學習越來越退步了。這時,老師說:「這次你沒考好,一定是不細心,失誤了,不過沒關系,下次努力。」這雖是簡短而普通的一句話,卻深深的打動了我的心,使我對自己又充滿了自信,從此,我努力學習,考試終於取得了好成績。 我當然也忘不了六年中最好的朋友-----吉悅悅。記得有一次,我們鬧矛盾了,誰都不理誰,我心裡很難受。後來我覺得自己不對,畢竟當我有困難時,總是吉悅悅幫助我,當我傷心時,也是她第一個安慰我。那段時間學校正在整理圖書,我正好和吉悅悅在一個小組,我向她道了歉,我們又成了好朋友。 六年中發生的事說也說不完,那一件件往事已被裝進我的腦海中的一隻只小船上,它們將永遠停泊在我的記憶的海洋邊。 4. 光陰似箭,日月如梭,不知不覺我j就要小學畢業了。在這六年的小學階段里,我發生過許許多多的事。經過這些事我才真正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才真正知道老師對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是非常關心的。 我清楚地記得在五年級的「六一」兒童節。我們學校將要舉辦一個文藝術表演,為了這個表演,學校里的每個班都忙著排練節目。當然,我們班也不例外。我們表演的節目是「無奈的小雞」,我們認真地去排練節目。在排練中,我看到老師和同學們都辛苦了,連我自己也覺得辛苦了,但我常鼓勵自己:「加油!我一定行的!」經過這長久的勤奮地排練,最後在文藝表演中獲得了「第一名」。那時,我才真正體會到--團結就是力量。 我還記得在考畢業試前的一個星期,有一天,我生病了。因為在那天晚上,我同時吃了西瓜和婆婆包的粽,又喝了許多汽水,把肚子給吃壞了。到了第二天,我肚子非常痛,簡直就比死還難受。那時在上數學課,我實在受不了了。我到姚老師那裡去搽葯油和打電話給媽媽,姚老師和藹地說:「怎麼樣?肚子還很痛嗎?來!喝一些溫水。」過了一會兒,老師又說:「怎麼樣?肚子還痛嗎?你媽媽怎麼還不來呀!」姚老師急得像熱鍋上的螞蟻--團團轉,又不停地打電話給我媽媽。那時,我的心裡就像打翻了五味瓶:酸、甜、苦、辣、咸--真不是滋味。我只想對老師說:「謝謝您!」那時,我才真正知道老師對我們每一個同學都是非常關心的。 在這個小學畢業後,我最依依不捨的是老師和同學們。我會永遠記住這難忘的小學生活,這快樂的時光! 5. 小學只有六年。有時候我會想,六年,一眨眼就過去了,卻又好似很長,因為在這六年裡,發生了許許多多令人難以忘卻的事。 陪伴了我們六年的老師是多麼的辛苦呀!老師常會說,我們是她教過的最難教的學生。曾經, 我們讓老師為我們的各種事情操心——學習、值日、做人„„„而我們 又能報以什麼呢?記得有一次,我沒有完成作業,老師發現我沒交,趕快過來問我。我心想,會不會又要挨罵了?我靈機一動,說:「老師,我忘帶了。」老師聽了,叫我下午帶過來。可我並沒有因為老師的話而感到放鬆,反而覺得自己做錯了。於是在課間,我把事實告訴了老師,但令我萬萬沒想到的是,老師沒有生氣,她 語重心長的對我說:「孩子,做錯了事要勇於承認,不要逃避,一味的逃避只會釀成更大的錯誤。」我聽了老師的一番教誨,心裡豁然開朗。老師,永遠是我們最好 的園丁,她把我們這些小樹的壞樹枝,不好看的枝葉剪掉,讓我們慢慢長大。 我的小學生活中還有很多必不可少的同學,他們總是給我很多幫助,很多關心。還記得嗎?我們在一起打打鬧鬧,做著各種有趣的游戲,還有那次,我們在一起滑旱 冰的時候,我不小心摔倒了,摔得很疼,我哭了出來,是你們扶著我去了醫院,並且安慰我,使我忘記了疼痛„„總之,同學們是我最寶貴的財富。 小學生活就要結束了,回憶著曾經美好的每一天,我發現我對小學生活有著深深的不舍和眷戀。 6. 難忘小學生活歲月悠悠,時間悄悄走過,聽風吹過的聲音,突然心就有一點點疼了,因為想起了那七彩魔方般多彩多姿的小學生活„„ 六年啊,六年的小學時光,被輕輕地刻錄成了一盤磁帶,在不經意間,向白色的尾頭轉動著,今天,我在這里輕輕地倒帶。 再回首,還記得不久前的那次美文朗誦比賽。我們竭盡全力,用近乎苛刻的方式要求自己完美、更完美、再完美些„„一遍、兩遍、又一遍„„長時間的站立,我們的腿、胳膊僵硬了沒有一個人叫累;長時間的朗誦練習,嗓子變得沙啞了,喉嚨火辣辣地疼,沒有一個人喊苦;嘴唇磨破了,沒有一個人抱怨。無數次的練習,使得《心靈是一棵會開花的樹》像一粒種子,深深地扎進我們的心裡,再我們的心裡悄悄發芽、長葉,悄悄地長出枝幹,伸展開枝椏,在我們的心裡形成一片只屬於我們自己的綠蔭。 比賽的時候,我們人人手擎一枝代表著純潔的百合花,自如地朗誦著,笑容如百合花般燦爛地綻放在陽光下。「有一種花,每時每刻都在人間開放,當有人在向世界奉獻愛心的時刻,就是花開的時刻„„」我慢悠悠地講完這段話,我們的朗誦開始了„„ 最後,我們雖然沒有獲得第一名,但大家都出乎意料地驚人一致地笑著,「我們盡力了,不後悔!」我永遠忘不了同學們那一雙雙強忍著淚水的眼睛! 別了,老師!不忘您六年的諄諄教導。六年父母兄長一般的愛與呵護,學生感激不盡„„ 別了,同學!不忘你們六年的真摯友誼。六年親兄妹一般的愛與關心,我永遠銘記在心„„ 別了,母校!不忘您五年的辛勤培養。六年家一般溫暖的愛與哺育,學生永生難忘„„ 時間流過去了,它默默地改變著一切。當一切都成為過去,漸漸被遺忘的時候,我用筆淡淡地描繪這幅不願遺忘的畫——六年的小學生活。 7. 一起走過的日子 生活中 ,總有許多人和事在面前來來往往,卻留不下任何的蹤跡。可是,總有些事,伴隨著曾經有過的喜悅與感傷,在記憶的里書頁里永恆著,哪怕千年之後,在翻開這已泛黃的書頁,也 依然親切如初„„ ——題記 還記得,一年級時剛入學的我, 背著新買的書包, 看著新發的書本, 用著新的文具, 結交了 新的朋友, 開始了小學新的生活。 如今,短短小學的六年,我們從幼稚懵懂的小孩子變成了明白事理大哥哥大姐姐。還記得么?我們相逢在鳥語花香的春日, 我們相識在烈日炎炎的夏日, 我們相交在碩果累累的秋日,我們相知在粉妝玉砌的冬日。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是的,該分別了,想起曾經一起走過的日子,原來是那麼快樂、幸福„„ 你還記得四年級的時候,我們一起走過軍訓生活嗎?一次次在烈日下站軍姿,練習軍體拳,我們的揮汗如雨。一次次艱苦的奮斗,讓我們團結一致;一次次刻苦練習,讓我們學會堅強。對了,你還記得怎麼疊被子么?疊、壓、折、修,一塊見棱見角的被子出現在我們面前。看著教官們一張張堅毅剛強的臉,也許經過一番磨煉,我們的意志也會出現同樣的輪廓。 經過七天的艱苦訓練,我們終於回到了已靜多日的校園,往日朗朗的讀書聲再次響徹了校園,直到2年以後的一天。你還記得在小學的最後一天嗎?學校讓每個班組織最後一場聯歡會,也為我們的小學生涯畫上一個句號。 天灰濛蒙的,花兒不見了往日的活力,鳥兒不見了往日歡快的歌唱,就連行人們似乎都垂頭喪氣的。拖著沉重的腳步來到教室里,沒有了以往聯歡會花花綠綠的裝飾,沒有了以往聯歡會歡樂的氣氛,剩下的只有對過去六年的眷戀。節目中少了以往的歡快與祝福,多了一份分離的悲傷與不舍。當聯歡會里的最後一個節目——《友誼地久天長》的樂聲響起時,演唱的已不再是台上的十幾位同學了,所有人依依不捨的情感都迸發了出來,用心共同唱響了《友誼地久天長》!所有人都哭了,老師也哭了,她說:「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今天,我們不得不分離了,也許若干年後,我們會天各一方,也許會再次見到你們,不管怎樣,只要我們的心在一起,我們就永遠是一家人!」 我無意中拉開了那個抽屜,畢業照仍靜靜的躺在那裡,帶著我對小學生活的眷戀,帶著我對好朋友的不舍,帶著我對小學老師的思念,靜靜的躺在那裡„„ 8. 難忘小學生活 時光易逝,轉瞬之間,時間的輪已經轉了六圈,我們在小學的時光也度去了六年。在這即將過
⑦ 這就是我導演的文藝片作文
《鋼的琴》:電影藝術的自覺與自誇
《鋼的琴》和上一部《耳朵大有福》一樣,依然笑點不斷
毫無疑問,《鋼的琴》是今年到目前為止,內地院線公映過的華語片中最佳的一部。無論它的優劣何在,這首先是一部值得討論的國產電影。所有關於它的贊與彈,都值得建立在這樣的基礎上:我花錢買票,進電影院看了這部電影。
這不是廣告,而是對某種藝術自覺的尊重;這話聽起來又確實像廣告,那是因為在還不夠健康的內地電影市場上,《鋼的琴》和它的導演張猛,可能根本沒機會獲得這種尊重。我以為《鋼的琴》最顯著的優點,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台詞和場面調度。
張猛幫趙本山寫過小品,在「本山傳媒」當過副總,他的上一部電影《耳朵大有福》就已經金句不斷。在《鋼的琴》里,王千源扮演的男主角陳桂林,對父親說自己的前妻,「她嫁給了一個賣假葯的,終於過上了她夢寐以求的不勞而獲的生活」;為了讓女兒接受他做的不會發聲的紙板鋼琴,陳桂林用貝多芬舉例,「貝大爺他耳朵就背」這些幽默感十足的台詞,帶著底層生活的氣息,散落在影片的各個角落,把一個其實令人心酸的故事講得淚中帶笑。這也是我敢於向多數人推薦這部電影的原因,《鋼的琴》雖然在藝術上很有追求,但並沒有拒觀眾於千里之外。
在場面調度方面,影片開始的一場送殯戲,已經彰顯了張猛在電影語言上的想法。他用橫移鏡頭,三次拓展畫外空間:開始是一群人吹拉彈唱的橫移加特寫;然後是一群人在中景的畫面內,與畫外的人進行對話至此,觀眾都是莫名其妙,不知道這幫人在干嗎;最後橫移鏡頭交代畫外空間,觀眾之前對這一場景的疑問得到解決,同時歡快的音樂與送殯場景的對比,也凸顯出其中的幽默。這種對畫面內外空間的運用、對電影語言的理解,已經足以秒殺多數內地導演。而這也是《鋼的琴》最大缺點的根源所在。
這部電影里有一種值得警醒的傾向:把對電影的藝術自覺,變成自誇。其實片中似要滿溢而出的配樂,數次舞台化的高光鏡頭,以及若干為橫移而橫移的鏡頭處理,都早已為略顯失控的片尾埋下了伏筆。有人說,感覺影片的最後15分鍾不是張猛拍的;我卻覺得,那正是有點想炫技的導演,玩high了沒綳住的表現。不過張猛還年輕,這部電影也只拍了21天,所以,我還是會期待他的下一部電影。
《鋼的琴》還有其他的一些缺點和優點:劇作上,影片用強盜電影的方式集結了一個「造鋼琴小組」,但每個組員的技能和形象卻稍顯模糊;情懷上,它企圖折射東北工業城市轉型後的落寞,那種loser感讓人想起芬蘭名導考利斯馬基,但其中狂放的童話氣質又讓人想起庫斯圖里卡,這都讓影迷心生親切。此外,片中第一次使用游戲《超級瑪麗》的配樂時,場面設計令人擊節;一眾主角在運豬肉的小貨車里高唱《心戀》的場面,則是近年國產電影里最苦中作樂的一場戲。
一部小投資文藝片卻有著類似《七武士》、《11羅漢》的類型元素和敘事結構。非常本土化、具有現實意義的主題,卻傳遞出超現實色彩的荒誕和幽默。影片既傷感又溫暖,似一首後集體主義時代的精神輓歌。
像考利斯馬基那樣開始,像庫斯圖里卡那樣結束。故事簡單,內容卻豐盈充實。那台純鋼打造、會發聲的鋼琴,它就是一台奇妙的時間機器,引領觀眾,去追憶過去,重溫情懷。
導演釋疑
像《七武士》一樣做鋼琴保衛戰
新京報:片中用了三個超現實的段落,為什麼會這么處理?
張猛:其實沒太復雜的想法,這三個段落分別表現陳桂林對偷鋼琴未果的發泄,酒精對這幫人的刺激,以及工人們的熱情。以公認的熱情為例,來上一段鬥牛舞,一塊紅布,牛就來了,我覺得這總比用鋼花四濺好吧?沒錯,我是用了超現實,但我只是用了一點小小的手法,觀眾並不難理解,我並沒有故意去玩個人式表達,或者想表現出什麼更深的含義。
新京報:業內對該片出現了有庫斯圖里卡、沃爾夫岡·貝克、黑澤明的《七武士》的風格的評論,你有借鑒嗎?
張猛:哈哈,都挺好。我很喜歡黑澤明,我覺得這部片子就像一場戰爭,鋼琴保衛戰,其實在寫劇本時我就曾說過,應該像《七武士》一樣,一幫人走到一起去完成一件事情。你說像庫斯圖里卡、沃爾夫岡·貝克也不錯,我想大家會想到這些導演和片子,可能是在面臨時代變革時期,那種情緒是有的,樂隊也好、儀式感也好,共產主義、社會主義道路就這么一路歡歌地走過來了,但是突然有一天社會變化了,人們從集體變成個體,而片子里的陳桂林則因為一架破鋼琴的事兒,把這些個體又都融合在一塊兒,這是一個凝聚工人力量的東西。在你的成長過程當中,總會有一些經典的片子影響到你,大家給我定了這個調我也很欣慰,但至於怎麼說我都無所謂。其實我不願說這些,因為這只是我內心的東西,觀眾是不感興趣的。
新京報:影片用到了不少前蘇聯音樂,但整個音樂感覺鋪得很滿,為什麼會這樣安排?
張猛:其實在現實生活中,各種聲音是一直貫穿你整個一天的,但有的時候你聽得見,有的時候你聽不見。我喜歡這種特別滿的音樂,其實片中沒有幾段音樂,但因為每段都挺強,所以大家會覺得挺滿。由於歷史的原因,東北老工業基地的建築當中總能有前蘇聯音樂在流動,這些音樂還保持著昂揚的、積極向上的、帶有社會主義色彩的風格,而我們現在的音樂已經沒有這種感覺了。
⑧ 看《封神傳奇》電影作文400字
今天下午,媽媽帶我和爸爸去看電影。
到了電影院,我選了一部電影《封神傳奇》,我和爸爸媽媽到了八號區,電影開始了,我看了紂王和他的愛妃妲己要挖了靈族長老的眼睛。姜子牙來了,靈族的村長挖了一顆眼睛被愛妃妲己拿走了,另一個給姜子牙拿走了,一個白鬍子的姜子牙中了妲己的逆生咒,姜子牙說:「我變年輕了。」姜子牙給雷震子了一個東西,姜子牙施了法術把它給弄出來了,他是個哪吒,他偷了靈族吃的食物,姜子牙給雷陣子說要找光明之劍。雷陣子找到哪吒,他說:活該是不是又偷別人的東西,他把你埋在沙子里,他把哪吒拔了出來,哪吒打了一下雷陣子的臉,我看見哪吒出現了六個手,哪吒打開了那個錦囊裡面是一個小傢伙,他說:哪吒,你這個混蛋,你老是欺負我,害得我永遠長不大。哪吒掐了那個小傢伙一下,結果出現了一個怪物,怪物是吃那個有靈性的植物,那個雷陣子用雷電把他劈死了。然後他被那個龍王的兒子弄暈了,結果長大了,他說我要找風火輪。
哪吒在東海龍宮找風火輪,結果蝦兵蟹將把哪吒給抓住了,他說,我有乾坤圈,大家都笑他的乾坤圈是個甜甜圈,結果他用乾坤圈把蝦兵蟹將、東海龍王打得落花流水,他還給別人的身上尿尿,那些怪物把哪吒擠到裡面哪吒說:「給你們來個妙招。」哪吒給那些怪物放了個屁,那隻東海龍王想哪吒求饒,然後把風火輪給了哪吒了。
雷震子和哪吒救出被困的楊戩,雷陣子找到了光明之劍,而且又有了翅膀。
雷震子、哪吒、楊戩等人一起斬妖除魔。姜子牙變成了一個很年輕的人,申公豹說他要變得更強,妲己給他施了法術,變成了不死的戰士,但是還是被拿著光明之間的人打敗。
那個姜子牙變成了一個三歲小兒,但是那些敵人還沒有死。
我覺得這還沒演完,等下一次有第二部的封神傳奇。
⑨ 「藝術之美」作文,以音樂,畫(油畫、素描),電影
材料有點多,你可以整合你用得到的去寫,希望能幫到你,祝你成功
淺談藝術之美
藝術,是藝術家藉助於一定和方式對現實生活的概括反映,是藝術家創造性勞動的產物。藝術之美,的手段是藝術的核心,它來源於現實美,又高於現實美,是現實美的凝煉化,集中化。藝術之美具有豐富的內容,是中小學生審美素質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
由於藝術之美具有鮮明的個性特徵,所以在現實生活中,人們願意與藝術品接觸。古今中外,不少有成就的人,都曾受到過藝術之美的熏陶。我們說藝術之美有利於青少年的成長,這主要是說藝術之美的意義。
藝術是人們認識與掌握世界的基本方式,其目的在於認識生活,反映生活,並創造生活。要實現藝術的這種目的,就必須能夠欣賞藝術,而藝術之美在培養與提高人們的審美能力方面,具有現實美不可比擬的作用,因為藝術之美比現實美更集中、更強烈、更動人,因而更富感染力。藝術之美使人們的審美能力不斷提高,對美的要求不斷變化,而審美能力的提高和審美需求的變化又促使藝術之美的創造與欣賞向更高級的階段發展,正是在這種互為主客體的交互作用與發展中,藝術的目的才得以實現。
高尚的、健康的感情是人的精神完美的重要條件和標志。而藝術之美對於培養和豐富人的高尚情感具有獨特的作用。美的藝術品無不滲透著藝術家的感情,寄託著他的愛憎。湯顯祖創作《牡丹亭》時,當寫到「賞春香還是你舊羅裙」,不覺傷心落淚。梁斌在創作《紅旗譜》時,也「無數次流下眼淚,是流著淚寫完這本書的」。藝術家的這種充沛而豐富的情感,通過藝術形象傳達給欣賞者,必然
引起強烈的感情共鳴,產生或悲、或喜、或怒、或憤的情緒,進而使感情得到凈化、豐富和升華。藝術之美的情感內容,對於培養人的精神之美是不可缺少的條件。
藝術與科學不同,科學訴諸理智,它對事物的認識不增不減。而藝術訴諸感覺,引起人們對美的感受和豐富的想像。在對藝術之美的感受中,人們就會發揮想像的力量,完善、補充,豐富,甚至改變對象在心目中的性質,重新創造出新的完美意象來。例如,盡管我們許多人沒有到過大草原,但讀過北朝樂府民歌《敕勒歌》:「敕勒川,陰山下。天似穹廬,籠蓋四野。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地見牛羊。」頭腦中就會浮現出一幅草原牧區的遼闊壯美的圖景。當然,這種想像力創造力所引起的結果是因人而異的。無數事實說明,一個人的審美經驗越豐富,文化水平越高,相應地他的思考和理解的能力也就越強,從而他對美的感受、領悟和情感體驗也就越敏銳、越強烈。
藝術之美的基本特徵,是由藝術之美的基本內容決定的。我們通過以往對藝術之美的研究,總結出藝術之美的幾個基本特徵:
藝術之美的第一個基本特徵是它的直觀性。所謂直觀性,就是具體生動性和直接可感性,它能夠直接作用於人的感覺器官而在大腦中產生感覺、知覺和表象,並進而產生聯想或想像。這是因為任何藝術之美總是由形象的美決定的。而一切形象又都是直觀的。有些藝術作品中,藝術之美的直觀性表現得十分明顯。例如義大利文藝復興時期著名美術家達·芬奇的優秀肖像畫《蒙娜麗莎》。在另一些藝術作品中,藝術之美的直觀性雖然不如上面所說的那麼明顯,但是,它們也直接作用於我們的感覺器官,使我們經過聯想或想像,在腦中產生出美的形象。
藝術之美的第二個基本特徵是它的協調性。所謂協調性,最根本的是指內容和形式的統一,也就是說以完全美的藝術形式表現真實的生活內容。藝術作品的美,表現在形式同內容有機地聯系一在起,並且由內容來決定,而內容又僅僅在一定的形式之中。這主要是由任何藝術之美總是生活的反映來決定的。
藝術之美的第三個基本特徵是它的典型性。所謂典型性,就是藝術作品中的形象既具有鮮明獨特的個性又能反映一定社會本質的某些方面,並寄寓著藝術家的審美理想和審美情感。恩格斯要求作家塑造「典型環境中的典型性格」,就是指的這種典型性。毛澤東同志所說:「文藝作品中反映出來的生活卻可以而且應該比普通的實際生活更高,更強烈,更有集中性,更典型,更理想,因此就更帶普遍性。」也是指的這種典型性。藝術之美的典型性這一特徵,同樣是由藝術之美的基本內容決定的,它是人對於美的理想的追求和體現。
在一切藝術之美中,都具有這種典型性。例如,解放初期我國著名舞蹈家戴愛蓮創作的《荷花舞》,既有鮮明的個性,又反映了我國廣大人民在解放後的新中國所過的那種和平幸福、欣欣向榮的新生活。在藍天白雲下,在翠柳環繞的荷塘中,荷花仙子們身著粉紅舞衣和淡綠舞裙,手執長巾,輕盈安詳地婆娑起舞,創造出芙蓉出水的的恬靜意境,深深激發著人們對大自然、對祖國、對和平的無限熱愛的美好感情。
藝術之美的第四個基本特徵是它的愛憎傾向,也就是愛什麼和恨什麼。在階級社會中,傾向性的最主要之點是階級性,在階級雖已消滅但階級斗爭仍在一定范圍內存在的社會中,傾向性也仍然帶有階級性,這是由於藝術家總是從屬於一定的階級、階層或一定的社會集團以及他們的整個素養決定的。
藝術之美的第五個基本特徵是它的民族性。所謂民族性,就是各民族在長期的共同生活過程中形成的各自的審美理想和藝術形式的特點。換句話說,任何一件藝術作品中的美都必然具有產生這種美的各個民族的不同特色。這是由於任何一位藝術家都從屬於一定的民族,他的作品中的美必然不能超脫他所在民族的整個歷史。
經過藝術創造實踐,把現實生活中的自然美加以概括和提煉,集中的表現在藝術作品中的美。在美學史上,由於美學家的哲學觀點不同,對藝術之美的認識也不相同。黑格爾從客觀唯心主義出發,認為藝術之美是歷年在高級發展階段上的美,是美的高級形式;他主張藝術之美高於自然美,宣稱藝術之美是真正的美,它是「由心靈產生的再生的美,心靈和它的產品比自然和它的現象高多少,藝術之美也就比自然美高多少」。車爾尼雪弗斯基則從形而上學唯物主義出發來批判黑格爾,主張自然美高於藝術之美,認為「客觀現實中的美是徹底的美的。」「藝術創作低於現實中的美的事物」藝術只是生活的蒼白而不準確地反映。馬克思主義美學認為,藝術之美是美學研究的主要對象,藝術離不開形象,因而藝術之美主要的是藝術形象的美,它同藝術形象一樣也是源於現實生活,同現實生活中的形象一樣具有生動性和豐富性等特徵,但它又跟藝術形象一樣不同於現實生活,它是藝術創造的人類審美活動的結晶,是現實生活的典型概括,因此現實生活中的美更集中,更典型。在任何一種藝術作品中,我們都能夠領略到它的美。例如,散文中的詩情畫意,小說中的動人情節和人物的鮮明性格,繪畫中的絢麗色彩和精巧構圖,雕塑中的形神逼真和力的體現,音樂中的優美旋律和歡快節奏,舞蹈中的輕盈灑脫和靈活飛動,戲劇中的沖突疊起和妙趣橫生等等,都無不蘊含著豐富的美。甚至在案頭的一件小盆景中,我們也可以欣賞到美不勝收的水光雲影,深壑幽林。所有這一切藝術作品中的美,都是藝術之美。
總之,藝術之美就是藝術作品中的美。離開藝術作品,也就沒有藝術之美。這時的藝術作品既可以是藝術家創作出來、獨立於藝術家自身之外的作品,如劇作家寫出的劇本、音樂家譜出的樂章;也可以是藝術家創作之中、體現於藝術家自身的作品,如演員的表演、鋼琴家的演奏。當然,在根本沒有美的所謂藝術作品中,也就不存在藝術之美。
美的藝術形象不是憑空產生的,它深深根植於生活之中。沒有生活,就沒有藝術形象,也就沒有藝術形象的美。藝術形象的美,歸根結底只不過是生活的反映。
不同的民族不同的時代會有不同的藝術之美。但是,人類也有基於生理的基於地球生存環境的所有共性的共同的審美傾向,藝術作品的特性也能吻合這種傾向形成共同的美。諸如繪畫、音樂、舞蹈等藝術,均能形成被不同時代不同民族共同欣賞的藝術之美。所謂人同此心,心同此理,藝術創造的作品也能具備普遍的永恆的美。
⑩ 我喜歡的藝術作品作文500字電影
我喜歡的藝術品是---風箏。
在我的奶奶家有一隻破舊的不能再破舊的紙風箏,它雖然破舊,但是破舊仍然擋不住它的美麗。
它的形狀像似一隻高傲的老鷹,它的那雙炯炯有神的眼睛,好想在對你說:「我是一隻雄偉的老鷹。」它的翅膀是黑色加上灰色融合成的。它那爪子是金黃色,特別漂亮。
有一次,我到奶奶家去取風箏來玩。奶奶說:「孩子,那風箏很臟,而且又差不多爛了。」我沒有說話,便拿著風箏出去了。我把風箏放的很高很高,我仰著頭,望瞭望天空中飛翔的老鷹,它那頭是側著的,但是它飛得那樣高,好像在望著什麼地方,好像要飛到哪裡,它那灰不溜秋的一身在陽光的照耀下,顯得更加美麗,它雖然是紙做的,但是,在太陽光射到它的身上,就覺得像是一隻真正的老鷹在天上飛翔著。風呼呼地吹著,老鷹越飛越高,越飛越高···
它的特點可以有很多。風箏可以為人類帶來快樂,可以為人類帶來歡笑。我那隻「老鷹」雖然不像那些新的「老鷹」一樣,但是,它有著一種「神秘」的力量。其他的老鷹顏色是黑色的,但是我那隻「老鷹」的眼睛可不一樣,它的眼睛是綠色的,就像一隻「綠眼」老鷹,那些老鷹還不如我那隻老鷹,那些老鷹顯得很死板,我那個是栩栩如生。
我的老鷹,對於我來說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對於我來說它在我的心中是最珍貴的。它是從我六歲的時候開始的,直到現在,我還保留著那高傲的老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