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這是哪部印度電影
好像是首歌,還是神曲
B. 印度歌曲排行榜前十名是哪些歌
《拉茲之歌》、《麗達之歌》、《蘇尼達之歌》、《吉米來吧》、《天使之吻》、《女友嫁人了新郎不是我》、《印度新娘》、《En veetu thotttathil》、《Bindiya chamkegl》。
《拉茲之歌》這首歌是印度老電影《流浪者》裡面的歌曲,主要描述了流浪者的悲慘生活,這首歌引發了人們的共鳴和同情。
《麗達之歌》這首歌也是印度電影《流浪者》裡面的插曲,但是和《拉茲之歌》表達的情緒不同,這首歌配合電影的劇情,表現的是男女主人公重逢的喜悅之情,這首歌經過很多內地的歌手翻唱過,所以也是一首經典老歌。
《Bindiya chamkegl》這首歌是印度一首很老的老歌,後來被新的歌手翻唱,據歌迷們反映,這首歌的歌手的聲音很妖嬈,是對印度神秘女子的寫照。
C. 為什麼《巴霍巴利王2》能成為印度影史票房冠軍
一直覺得,印度這樣一個領國對我們來說,是既熟悉、又陌生的一種存在。
就物質條件來說,他們整體的生活水平遠不如我們。
但神奇的是,就算是客觀條件再差,印度人民彷彿都能保持樂觀隨性、熱情洋溢的態度,無時不刻的散發著極強的生命力。
這一點特質,在印度電影中表現的非常明顯——
快樂的時候,理所當然的唱歌跳舞;
憂傷的時候也會突然畫風一轉,唱歌跳舞。
可以說,印度電影和印度人民一樣,有一種足以將「不高興」變成「沒頭腦」的神奇感染力。
近些年來,印度的電影產業發展的越來越成熟,印度電影也越來越被我們熟知。
第一次在電影院看到《巴霍巴利王:開端》的時候,我還並不是太習慣印度電影的浮誇與戲劇性,最後幾乎是被印度人民的腦洞震驚到扶著牆走出電影院。
他與公主一路載歌載舞,卻絲毫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踏入了兄長布下的陷阱。
接下來的情節,看多了宮斗戲碼、婆媳關系劇的我們應該都不會陌生吧——
由於兄長從中作祟,巴霍巴利在陰謀中越陷越深,直到最後被最信賴的叔叔刺死。
從萬眾擁戴的儲君,到一無所有的平民,再到含冤而死,大起大落的傳奇人生,實在是讓人唏噓不已。
但也正因為有了這些前情鋪墊,使得影片後半段的「王子復仇」更加酣暢淋漓了。
關於巴霍巴利王死亡的真相,兩年前上映的《巴霍巴利王:開端》曾在結尾處埋下了一個伏筆。
而此次的《巴霍巴利王2:終結》中,經由叔叔的角度對巴霍巴利的死做了一個全面的闡述。
因為加入了「宮斗+復仇」雙重元素,相較前一部,我覺得《巴霍巴利王2》的可看性更強一些。
主角開啟開掛模式,外加各種腦洞加成,使得本就沉重、枯燥的歷史故事變得簡單粗暴、妙趣橫生了。
每當我開始有點懷疑導演是不是在拍喜劇片的時候,畫面突然就又變得正兒八經的了。
無論是道具、服裝還是場景,幾乎都做到了細節完美,沒有絲毫糊弄、玩笑的成分:
對母子之間情誼的刻畫也是絲絲入扣。雖說巴霍巴利是養子,但你能很明顯的感受到女王在得知真相時內心的後悔與煎熬:
在逆境中,巴霍巴利能屈能伸、心中充滿大愛的形象塑造的也很成功:
總體來說,這是一部通俗的、接地氣的史詩片。
它融合了太多足以將你逗笑的「印度元素」,但它絕對不會讓你感覺低俗、感覺不舒服。
在嬉笑怒罵中,突然明白了些什麼——這可能就是印度電影最大的魅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