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坦白日本電影
擴展閱讀
香港電影名字里有個男字 2025-10-13 01:40:57
韓國最新電影寄生蟲迅雷 2025-10-13 01:37:46

坦白日本電影

發布時間: 2025-10-12 23:43:46

A. 在乎你電影劇情沒看懂孩子不做掉了嗎

最後的結局出現的孩子是女主幻想出來的,不是真的。

電影的結局很明顯,最後15分鍾大反轉。孩子是不存在,電影中講的明明白白,一切都是因為她太想念孩子,意識到自己的錯誤,把被人認成自己的女兒,幻想孩子一直都存在。直到最後,她的婆婆,丈夫出來證明,孩子從未出現,她確實懷孕了,卻偷偷打掉孩子。

袁和丈夫富哉坦白,當初自己懷孕沒有告訴他悄悄的做掉了孑然一身離開了日本,拋下了富哉,丈夫聽後非常崩潰,如果孩子在的話今年已經18歲了。

袁坦白了糾結了多年的心結,無心戀世,進到大佛身後冰冷的河裡一死了之。這里用了很藝術唯美的處理方式,袁元沉在水中幻想到成為大鳥的女兒來找她,立刻不想死了又游上水面,恰好富哉趕到。

袁元真的去了成人禮儀式現場,找了好久都看不到女兒,找著看著搜尋著竟也看到了穿著成人禮服的惠子。在離開的火車上,惠子在車站飛奔過來隔著車窗袁彷彿見到了自己可愛的女兒。

看完了挺莫名其妙的,到底女兒存不存在,好像不存在全是袁元臆想出來的,那什麼才是真的呢?感嘆導演和編劇的想像力,全是不真實的,卻能說明一個事兒就是,我很在乎你。

故能玄虛並不好:

可是為什麼要用這樣一個真真假假的故事來欺騙觀眾呢,這個讓人匪夷所思。

拋開劇本,看電影的製作還是可以給贊的,電影中的大佛非常有特點令人印象深刻,它應該是一種符號,也是導演想表達出來的一種隱喻或者潛台詞,這是很主觀的東西沒法解釋,只有導演才曉得吧。

專門搜了這尊大佛,它是位於日本札幌的「頭大佛」,它的設計靈感來源於我國佛教的「坐缸」。古時候的僧人圓寂後肉身被放在一口大缸里,眼睛以上的部分露出來,再罩一個小缸在頭上,用泥炭封住,半年後開缸,如果肉身完好則塗成金色,稱為「金身羅漢」。

很長知識,另外影片的音樂、美術、服裝設計等都別有用心,為電影增添了不少亮點。

B. 《22年後的自白》能延續「日本懸疑片」一直以來的高口碑嗎

《22年後的自白》不能延續日本懸疑片一貫的高口碑。但這部日本懸疑片電影在演員表演上,劇情改編上,懸疑感的整體處理上,絕對算得上合格偏優秀的作品。

眾所周知,亞洲懸疑推理文化,不管文學,動漫畫,再到影視劇,日本絕對是亞洲懸疑推理的老大哥,與英國在歐美懸疑推理文化中的地位相當。

所以,《22年後的自白》在懸疑推理感上,相對便要弱上日本經典懸疑片一籌。它最主要諷刺社會現實,但日本加了一些日本電影慣有的人文關懷,相對溫暖了一些。

總而言之,《22年後的自白》懸疑感稍弱,表演和故事劇情還是過關且優秀的。但與日本版或者韓國版相比,總感覺缺少一點驚心動魄的「物哀」感,可能這種感覺只有日本人寫的懸疑推理片,才能做到吧。

更多關於《22年後的自白》的問題,歡迎大家關注和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