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印度電影監獄走一回
擴展閱讀
日本的最早暴力電影 2025-05-09 10:13:11

印度電影監獄走一回

發布時間: 2025-05-09 06:56:16

① 他是一個瘋子,卻贏得了所有人的愛

昨天下午靜下心來看了《小蘿莉的猴神大叔》,又一個沒想到啊,印度又出了一部感人的小老百姓群體之喜怒哀樂。

真善美在這一部影片中刻畫得入木三分。

這部電影沒有玩弄任何的大片特效鏡頭,只有執著的反映普通百姓的真實生活。

用至純至痴的愛來詮釋了生活中的真情,不是親情不是友情也不是愛情,而只是簡單的為了一個不認識的小女孩付出的真愛。同時通過男主人公的情來勾勒出了一個社會里的價值取向與民眾心底的呼聲。

我最近特別喜歡看印度電影,之前的《三傻大鬧寶萊塢》,《地球上的星星》,《摔跤吧,爸爸》,《神秘巨星》都是經典,每一部電影的命題與主題完全不同,我不得不承認,他們的細膩讓我們司空見慣地現實糾著人心一而再再而三的感動。

這部電影是印度票房前五的佳作,網上獲得8.6分的高分。

『    1    』

故事的情節很簡單低調,用一句話就可以完全說完,只不過是一個印度男人為了送一個六歲的巴基斯坦啞巴姑娘回家而己。

男主角帕萬是一名印度大男孩,他和唯一的父親一起生活,帥氣憨厚正直陽光的他單單高考就考了10年都沒有過,從數字看他有一股傻勁,他的父親每一次都抱著希望等著他的好消息,失望10次,結果第11次他通過了的時候,沒想到他的父親太激動居然樂極生悲駕鶴西去。

他從此和父親的好友一起生活在德里,而在比鄰的巴基斯坦克什米爾一望無垠的沃土森林裡,有一個漂亮的六歲小女孩和父母一起放羊,由於是一個啞巴,所以母親聽說去印度德里的大清真寺里朝聖或許可以讓小女孩說話時,獨自一人帶女兒去德里。

可是在夜晚返回巴基斯坦時,由於火車故障停靠時,小女孩看到車窗外有一隻小羊羔陷在水坑裡出不來,她獨自下了火車。可是火車卻開走了,母親睡著了,她追不上火車哭著上了另一輛停靠的貨運火車,卻被帶回了印度德里。

聰明的小姑娘一個人在德里的街頭流浪,遇到了帕萬,無依無靠的她感覺到了帕萬身上的那種親切與安全。她一路跟著他,帕萬為她買吃的喝的,送她去清真寺等父母,最終還是將她帶回了女友的家。

過了一段時間以後,因為一場球賽而得知小姑娘是巴基斯坦人。

『    2    』

送一個陌生的啞巴姑娘回家,他卻經歷了生死。送她去巴基斯坦大使館,正好趕上了兩國爭奪克里米亞地區的非常時期,印度人多次在使館前遊行,甚至引發暴力沖突,無法簽證。

帕萬挺而走險去辦黑證的地方求人送小姑娘回家,他拿出買房結婚的錢交給了那個人,卻沒想到在他離去以後,此人把小姑娘又轉賣到了妓院,幸好他發現得及時救回了小姑娘,正因為不放心,所以決定親自送她。

過境時又一場生死考驗被邊防軍狠揍,邊防軍營長最後無可奈何的同意他過境時說:他是徹底的瘋了。

入了境警察問他什麼他就說什麼,毫不隱瞞,又被當作間諜一路追擊。沒有新聞可拍的小記者本想藉助偷拍間諜獲得存在感時,卻意外的被帕萬的真實所打動,想盡辦法幫他逃脫警察。

當電影的最後帕萬被警察槍傷的同時,小記者錄下了小女孩和媽媽團圓的感人畫面。小女孩在帕萬和記者以及巴基斯坦的小學老師,售票員等人的幫助下回到了家鄉。

只因一個信念:我沒有護照簽證,也沒有任何關系,但是就像哈奴曼神一樣,羅摩神也永存我心,這樣的我,沒有完不成的作任務。

就因為這一股勁頭,在普通人眼裡,他是瘋了,在冷酷的人眼裡,他是傻了。在了解他的人眼裡,他這是愛。

最後他完成了自己給自己的任務,同時帕萬也被關進了巴基斯坦監獄受盡折磨。

『    3    』

縱觀整部影片,無數的小愛與大愛合而為一,比如帕萬的准丈人,女友的理解與支持,在巴基斯坦九死一生的情況下遇到的各階層的普通善良百姓,都因為他的痴傻憨厚真誠而被打動了心靈深處的善良。

為助他一臂之力,付出了不可缺少的小愛,最後集結成大愛。

宗教,種族,矛盾等等在愛面前很微小。

他們兩國的隔閡和仇恨歷來久遠,被恨代替的愛在逐漸泯滅的時候又在帕萬的大愛下得以蘇醒回歸。

主題很明顯,愛可以跨越一切。跨越國度,跨越種族,不需要強調,在故事裡就可以慢慢地呈現。

小姑娘人生中開口叫的第一句話不是爸爸媽媽,而是:叔叔!羅摩神萬歲!叔叔!

影片的最後,當印度人和巴基斯坦人為了帕萬而聚集在邊界的畫面把愛帶上了最高點,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男女老少,都可以因為愛而匯聚一堂。

有的人萍水相逢卻勝似親人,帕萬在小女孩的生命中留下了重要的一筆,如果不是他,小女孩的人生又將是印度現實中的另一個悲劇。

他改寫了她的命運,改寫了她的人生。

當她需要的時候,他伸出了愛的雙手,給了她一個充滿愛的世界。在她長大以後,一定不會忘記那年那一天遇上的帕萬大叔。

現實的生活中,有不少孩子因為各種原因和家人走散,身邊的人們如果多一份愛,他們就多一份安全,多一份回家的可能。

其實每一個人的心底都是人之初性本善的,多一點關愛,多一個疑問,可能就可以把一個可愛的孩子解救出魔掌。

願愛越來越多,願走失的孩子能夠找到回家的路。

② 印度電影《流浪者》結局

《流浪者》結局:男主人公拉茲為救母親,殺死了強盜扎卡。

當拉茲因企圖謀殺拉貢納特,父子出現在法庭上,麗達為拉茲辯護時,揭示了事情真相。

官拉貢納特法官的良心受到了譴責,他荒謬的理論「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也不攻自破。

《流浪者》劇情簡介

印度上流社會中很有名望的大法官拉貢納特(普利特維拉·卡浦爾飾)信奉的是這樣一種哲學:「好人的兒子一定是好人;賊的兒子一定是賊。"這種以血緣關系來判斷一個人德行的謬論害了不少好人。

一天,法院正在審理一件謀殺案件,原告是法官拉貢納特,被告是流浪者拉茲(拉茲·卡普爾飾),罪行是拉茲闖進拉貢納特的住宅,企圖刺死拉貢納特。可是拉貢納特萬萬沒有想到,要想殺死他的拉茲正是他親生的兒子。

③ 求一部印度電影名字 一個男人從監獄走出來 外邊好多黑社會的人對他恐嚇 他與這些黑社會的人對喊

你要的電影是不是《監獄走一回》?

英文名:Jail
導演:馬德哈爾·班達卡
主演:尼爾·尼汀·穆科什,穆格哈·高德絲,米特胡恩·查克拉波爾迪
類型:劇情
上映時間:2009
地區:印度

劇情:
Parag Dixit過著有一份好工作以及他的鍾情女友Maansi夢幻般的生活!然而有些事情發生了不良的轉變,在一系列不幸的事件之後他突然在監獄中醒來,手被銬起來並被警察隨便毆打!

Parag陷入困惑之中同時待在一個遠離他烏托邦生活的地方。他努力地試著不去面對這個可怕的真相也希望這是一場噩夢,但是很快就向監獄混亂屈服了。他在同是罪犯還是管理人的Nawab身上找到了對自己靈魂唯一的拯救,Nawab相信Parag是無辜的。

很快,Parag探明了內部構造、需對監獄內部惡劣狀況負責的科學、絕望的一群人以及掌控在四面監獄牆中尋求慰藉的破碎靈魂。

④ 有哪些評分超高的電影

現在看經典電影的人越來越多啦,今天就說幾部怎麼看都不會厭煩的經典電影!
1.《肖申克的救贖》,這部電影常年占據豆瓣的第一名,想必大家也不會陌生,看完以後大家都產生了對主人公的佩服自己對自己的沉思,如果在這種困境的人是我我會怎麼做呢?我也會為了自己的自由而努力嗎?
2.《這個殺手不太冷》,兩個人之間的相互救贖,結局雖然是悲劇,但是好在他們都找到了自己的家,並且會一直陪伴彼此走下去。
3.《我不是葯神》,這應該是上一年國產電影裡面我的最愛了,對社會的思考和對人性的反思是目前電影緊缺的
還有很多電影,只能說經典永遠不會過時,不同時間去讀,都會有不一樣的感受

⑤ 甘地傳觀後感

[甘地傳觀後感]這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呢?說他是世人所敬仰的神,我搖搖頭表示不同意,因為他比那高高在上不知人間冷暖的神明多了那麼一些的「人情味」,甘地傳觀後感。聖雄甘地,我只能按照電影里的說法說他是一個非常接近神的人。通過《甘地傳》這部電影,我不能說我了解甘地這個人,只能說我從僅僅知道有著甘地這個人存在到認識下甘地而已。 其實很多年前我就曾見過甘地生平的照片,當時唯一的印象就是他是一位面容慈祥和藹的老人家以及他有著一種讓人無法忽視卻又難以言喻的獨特氣質。看過《甘地傳》再現的甘地之後,我隱隱約約明白了當時感到的那種獨特的氣質究竟是什麼了?他是東方神秘文化與西方理性文化互相摩擦產生的火花。甘地早年是一位律師,他相信法理和擁有法理賦予他理性與睿智;同時甘地也是一名教徒,宗教信仰特別是基督教的博愛精神授予了他感性的一面,這兩種看似矛盾的氣質卻極為和諧地融洽在甘地這個人身上,使得他整個人看上去是那麼的獨特,那麼的迷人。 《甘地傳》獲得1982年55屆奧斯卡最佳影片、最佳男主角、最佳導演、最佳創作劇本 、最佳攝影、最佳服裝設計、最佳剪接七項奧斯卡獎。 它只要是講述了甘地是如何從一個凡人成為印度人口中膜拜的聖雄,同時也是他用他獨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帶領著印度獨立,是印度人民擺脫英殖民者的統治的艱辛歷程。自從24歲的甘地因為自己是有色人種而被扔下火車的那一剎那他看到了種族歧視對自己同胞的傷害,而且他也深深地意識到此刻被扔在這南非荒野上的不只是自己的人體和靈魂,還有自己民族的尊嚴。這一行為深深地激起了這位年輕律師的鬥志,他希望自己的民族可以找回自己的尊嚴,堂堂正正地像一個正常人一樣生活著,被人尊重著,自此開始了他一生的事業——從北非到自己的國家,用他那獨特的「非暴力不合作」思想引領印度人民獨立。 身為印度的「國父」,我們很難想像甘地居然一點權力或者一個職位都沒有,這也就是他值得尊敬的地方,他只是單純地想引領印度人民去獨立,去爭取他們該有的權力,因此他沒有想過關於權力關於財富的事情。在「不合作運動」出乎他的預料的時候,他用絕食去喚起那些被仇恨和憤怒蒙蔽了理智的印度人民,再一次將他們引回正軌。當時,我最深刻的就是甘地的那一句:以眼還眼,那隻會讓世界盲目。 印度的獨立離不開甘地的努力,可以說的是當時如果沒有了甘地這個人,印度可能就不能獨立,或者獨立會延誤幾十年或者更長的時間而且其中的過程必將會更加的艱苦,更加的血腥。這一切我只可以用中國的一句古話來說:「英雄造就了時勢!」甘地選擇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面對強權者的打擊,關押,他們不反抗也不妥協,直到強權者心生慚愧,來實現自己的目的。在當時的印度環境,甘地的這一行動的確是高明,直擊人性的脆弱,讓人不得不為他們的行為感到後悔,從而開始煩死自己的行為。正因為如此,他擁有了所有人的心和尊敬,包括他的敵人,就正如那個那位大英帝國的法官所說的,你若有一天能無罪釋放,我將比任何人都高興。印度不像中國,經過洋務運動,戊戌變法等等的洗禮,人民開始接受了西方的民主思想,逐漸解放了被封建禮教束縛的思想,為辛亥革命奠定了基礎,從而開始那一代為了推翻壓在中國人民頭上的三座大山,自強自富的征途。身為中國人我們都知道那段歷史的心酸,可是印度不同於我們,雖然都是淪為帝國主義的殖民地,但是那個程度和同化的深度不一樣,他們人民思想准備還處於以前的那種封建主義思想階段,崇尚宗教主義,所以一開始,甘地和其他的國會成員煽動他們鬧革命,印度的人民就走上了與甘地背道而馳的道路了,幸好當時甘地絕食,才沒有使他們在這條路上越走越歪。由此我們可以知道,印度的人民在當境里只是一個很單純的環境,被奴役,被歧視,他們都向當地習慣,雖然有怨言但是就是不敢說出口,當有一個人煽動他們就會迅猛地爆發,如果印度當局一旦採取了像中國那樣的槍桿子出政權的方法,他們的獨立肯定比中國的八年抗戰和三年內戰所付出的更加慘烈,而且不一定會成功,觀後感《甘地傳觀後感》。民眾的思想沒有準備好,慢慢地這場運動就會演變成中國古代的農民起義,可能會一下子被大英帝國鎮壓下去,畢竟人家的武器裝備不是用來做擺設的,另有一個可能會像清朝的太平天國起義一樣,像一顆新生的明星卻又用及其快的速度隕落,這兩種可能對印度人民來說都沒有好處,因為政局的動盪對經濟的影響是很大,而且一旦引發了戰爭,說要恢復可不是那麼容易,特別對當時那麼貧困的印度,無疑是雪上加霜。 還有一種做法的就是發動政變,但是當時的經濟命脈可都是掌握的大英帝國的貴族上,沒有了雄厚的經濟支持要獲得一個國家的政權談何容易呢?當時巴黎公社也是靠著民眾的一腔熱情取得了當時巴黎的政權,但是就是因為沒有掌握了國家的經濟命脈,幾個月之後還是眼睜睜地把自己辛苦得來的政權還回去。當時,英國的地主在印度有著絕對的話事權,他們說一就一,印度的農民一點都不敢違抗,就像其中有一個地主叫那裡的人民只種某種植物,他們也就只可以種那一種植物,這樣的情況,印度人又怎麼可以把自家的經濟話事權拿回來呢?又怎麼可以輕輕鬆鬆讓人家把印度這一塊肥肉還回來呢》 而說回來,甘地的「非暴力不合作運動」就是最好的辦法,他們沒有搞事,也沒有策劃政變,就算政府那邊想抓他們小辮子也沒有辦法,他們就是沒有配合政府的某些行動而已,政府那邊也不能因為這就把他們全抓起來。他們這種做法直擊了人性的脆弱,看似無用,卻比槍桿子出政權和經濟政變等方法更加地有用,更加地有效率而且更加地被人所尊敬。記得,甘地曾經幾度地說過:「當我絕望時,我會想起,只有真理和愛能得勝。歷史上有很多的暴君和兇手在短期內或許是所向無敵,但是終究總是會失敗的,好好想想,永遠都是這樣。」甘地懂得這個道理,其實所謂的非暴力,也就是和諧,這是人類的最終歸宿,任何因暴力而取得的成果,終會為暴力所奪去,在面對棘手的問題時,暴力往往是人類最先想到的解決方式,但他永遠不是最好的。所以人性的弱點成為了他強而有力的武器。最後他們也開始制衣,開始制鹽,慢慢地滿足自己的生活,是自己脫離了英帝國主義的統治也還是可以活下去,他們想全世界證明他們懂得自立自強,再也而不再是依靠英帝國的施捨才能存活的附屬國。 最後,我想說的是,當時可能會有第二條路可以讓印度獨立,但是我相信甘地所選擇的這一條路是最適合當時的印度。 而我通過了這一部電影,我領略到什麼是偉人的風采。他的一生都是那般的轟轟烈烈,也許在他的眼中沒什麼,自己只是在做一些自己認為要做的事而已,但是我卻對他的崇拜到了極致。他的大半生差不多都是在監獄里渡過的,他的一生都奉獻給了印度的人民,知道死的一刻,他的財產和當時回到印度一樣都是一無所有,兩袖清風,這樣人怎麼叫人不欽佩呢? 最後,我想用某人的一段話來結束我的這一篇觀後感。「當世界橫遭暴力蹂躪之時,甘地建議人們走另一條道路,即非暴力主義。他宣傳非暴力學說,終於發動了印度人民大眾,奮起將英國驅趕出印度半島。於他的努力,精神運動取代了武裝暴動,祈禱取代了槍炮,沉默取代了恐怖分子的炸彈的爆炸聲。在歐洲大陸,正當政客們滔滔不絕地發表蠱惑人心的演說,獨裁者們聲嘶力竭地鼓噪一時,甘地卻靜悄悄地喚起地球上人口眾多的國家的人民群眾。他招賢納士,既不求助於權勢,也不乞靈於錢財的誘惑力,而是以下述教誨號召他們:『願意追隨我的人們,你們必須准備以地作床,身穿粗布,黎明即起,節制食慾,清理廁所。』他建議同夥們身穿用手紡制的土布衣服,作為這支大軍的軍服。顏色淺淡的土布衣服,牢固將印度人民大眾團結起來,正象褐色的軍服把歐洲獨裁者的軍隊聯系在一起一樣。」{引號內文字摘自多米尼克·拉皮埃爾(法) 著《聖雄甘地》}

⑥ 不得不看的喜劇片有哪些

評判一部喜劇片好還是壞,唯一的標準是看能不能把觀眾逗笑,今天給大家推薦幾部經典喜劇電影,有的你可能都沒聽說過,雖然年代比較久遠,但絕對比現在的爛俗喜劇高級得多。

  • 《晚餐游戲》

最後再推薦一部港產喜劇,雖然談不上影史經典,但在以屎尿屁、無厘頭著稱的香港喜劇中,無疑算是一股清流。

彭浩翔在電影中暢快淋漓地表達著自己對馬丁·斯科塞斯的崇敬,一個冷酷的殺手,一個視馬丁斯科塞斯為偶像的無名導演,2人為了滿足客戶需求走到一起,葛民輝飾演的殺手負責殺人,張達明飾演的無名導演阿全負責拍攝殺人過程。

影片對香港黑社會極盡調侃諷刺,結尾高潮部分成了電影片場,從頭笑到尾又能讓人感到新鮮的喜劇片,《買兇拍人》不會讓你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