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日本寫八路軍電影片
擴展閱讀
最新電影穩定資源 2025-05-01 01:04:48
誰有好看的電影介紹下 2025-04-30 23:49:50

日本寫八路軍電影片

發布時間: 2025-04-30 21:17:27

1. 軍教片《地道戰》故事,誰的原型犧牲了

在中國電影歷史上,有一個特有名詞「老三戰」,分別是《地道戰》《地雷戰》和《南征北戰》,

其中,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最熟悉的莫過於《地道戰》了,除了這部電影發行拷貝多(3700個),觀看人數多(超過30億人次)之外,該片還有兩首經典插曲,其中同名主題曲《地道戰》簡直就是每年大合唱比賽的常規曲目。

圍繞著《地道戰》也有很多故事,筆者就借著彩色修復高清版的截圖說一說。

最後,《地道戰》是電影的同時,也是一部軍教片,教學和示範是它的重要任務,因此《地道戰》的拍攝除了要保持客觀真實之外當然還要保證勝利,總不能拿一部結果失敗的作品去當教材吧。

不管怎麼說,《地道戰》這部軍教片性質的電影不論從現實上還是藝術上都已經融入歷史,現在該片也已經發布彩色高清修復版,大家可以重溫一下了。

2. 賀炳炎影視作品


電影《太行山上》以抗日戰爭為背景,以導演韋廉、陳健和沈東的精湛技藝,展現了一幅波瀾壯闊的歷史畫卷。影片集結了梁家輝、劉德凱、王伍福、徐光明、工藤俊作(日本)和安娜(法國)等眾多知名演員,由八一電影製片廠出品。故事以八路軍總司令朱德率領的八路軍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挺進抗日前線,建立太行山根據地為主線,描繪了抗日戰爭民族危亡的關鍵時刻,朱德總司令領導下的八路軍主力部隊與日寇浴血奮戰的英雄業績。



影片聚焦於1937年9月至1940年5月期間的幾場重大戰役,如平型關大捷、陽明堡戰役和黃土嶺戰役等。通過這些戰役,電影正面歌頌了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武裝力量在抗日戰爭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彰顯了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正確性,以及八路軍與人民群眾之間的緊密聯系。影片通過生動的情節和深刻的人物塑造,成功地展現了賀炳炎將軍這一角色,由香港電影演員梁家輝飾演,成功塑造了朱德等老一輩革命家的光輝形象。



《太行山上》不僅是一部展現抗日戰爭歷史的電影作品,更是對英勇抗戰英雄的致敬和對革命精神的傳承。影片通過藝術的手法,將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以生動的影像呈現給觀眾,讓觀眾在欣賞的同時,深刻感受到抗戰時期中國人民的堅韌與不屈,以及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八路軍在抗日戰爭中的偉大貢獻。


(2)日本寫八路軍電影片擴展閱讀

賀炳炎(1913.2.5 - 1960.7.1)又名明言,原名向從炎,是中國人民解放軍著名高級將領。湖北省松滋市劉家場鎮人。1929年參加中國工農紅軍,同年加入中國共產黨。曾任紅軍中隊長、騎兵連連長兼政治指導員、手槍大隊大隊長、團長、師長等職。在戰斗中負傷被截去右臂,被稱為「獨臂將軍」。抗日戰爭時期,任八路軍第120師716團團長,第120師獨立第3支隊司令員、第358旅副旅長兼晉綏軍區第3分區司令員,領導組建江漢軍區,任司令員。解放戰爭時期,歷任晉北野戰軍副司令員,晉綏軍區第3縱隊副司令員兼5旅旅長,西北野戰軍第1縱隊副司令員、司令員。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歷任第1軍軍長兼青海軍區司令員、四川省軍區司令員、西南軍區副司令員、成都軍區司令員等職。1955年被授予上將軍銜。1960年7月1日於成都病逝。[1]

3. 電影太行山上主要內容

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日寇發動了侵華戰爭,華北地區因其戰略位置的重要成為日軍的主要突破口。八路軍總司令朱德奉黨中央命令,率領剛剛改編完的八路軍115、120和129三個主力師東渡黃河,奔赴抗日前線,開辟太行山革命根據地。

朱德見到閻錫山,表明我軍抗日決心,要在平型關打一仗,殲滅日軍一部,並要求友軍配合。只想「抗戰守土」的閻錫山,表面上答應配合卻遲遲沒有行動。

兵力單薄、裝備較差的八路軍將士憑借赤子之心和頑強的鬥志,在朱德總司令的部署和林彪、聶榮臻的指揮下,115師主力在平型關伏擊日軍精銳坂垣師團,打退日寇十一次突圍攻勢,將平型關十里大峽口變成了侵略者的大墳場。

(3)日本寫八路軍電影片擴展閱讀:

角色介紹

朱德

1886出生於四川大巴山區一個貧苦佃農的家庭,5歲起就上山打柴,為家裡干雜活,吃苦耐勞,體魄強健。雲南陸軍講武堂出身,滇軍當過旅長,在德國和蘇聯學過軍事,在南昌辦過教導團,有豐富的軍事理論知識和戰爭實踐經驗。

彭德懷

農民出身,久經沙場,為人耿直,說話率直,不苟言笑,對毛澤東和朱德有很深的友誼和感情,帶領軍隊和朱德並肩作戰。

左權

早年習軍事於廣州陸軍講武學校和黃埔軍校,後留學於莫斯科中山大學和伏龍芝軍事學院,是我軍地道的科班出身的正規軍人和知識分子。他是八路軍總部中最忙的人。他在戰爭中運用現代軍事知識得心應手,對母親、妻子和女兒細致入微、柔情似水。

閻錫山

閻錫山曾在日本士官學校學習4年,岡村寧次曾是其隊長,板垣征四郎是其教官,吐肥原賢二是其同學。蔣馮閻大戰,閻錫山與蔣介石打得昏天黑地,對付共產黨閻蔣又攜手聯合。

衛立煌

他是國民黨軍隊中良心沒有泯滅的高級軍官:在日寇入侵面前,他沒有躲閃和退縮;在他危難之時和大局面前,共產黨不計前嫌鼎力相助,還做出讓步的事實,在他的心中引起了強烈震撼。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太行山上

4. 找一部多年前的老電影 抗日電影 最後日本人的車被炸了 主角小男孩看見日本人車里有大米 就跑

馮小寧導演的《戰爭子午線》。這部影片給我的印象太深了。
當時我和我姥爺一起看的,我問他當年參加抗日戰爭的真實情況。他說這部電影描寫的應該是根據地最困難的時期1942-1943年,日軍為了防止八路軍越過長城進入東北而在長城沿線製造寬120公里長800公里的無人區的戰事。真實情況下比電影里殘酷何止百倍。護送他過平綏鐵路的八路軍一個108人的連最後只活下來6個人。他們路過一個個被日軍屠殺得連雞狗都不剩的村莊,他的布鞋一次次地被地上漫過他的腳面的血泊粘得脫落下來(他說另一次出現這個情況是後來遼沈戰役打錦州時)。同行的一個廣東女幹部看到被日軍扔到大柴鍋里煮死的嬰兒時,當場就精神失常了。從此落下精神病的毛病。

5. 電影《舉起手來1》中主要講的是什麼劇情

電影《舉起手來1》中主要講的是發生在大約1937年的事。在那段血雨腥風的日子裡,日本侵略者在中國大地上橫行霸道,他們燒殺搶掠,無惡不作,片子里有許多地方描述日木強盜強搶中國的寶物和人民財產的情節,以及強迫中國人發當苦工和中華兒女奮起反抗的事跡。劇情在一個女主持的話語中展開了,故事的背景在抗日戰爭年代,一個姑娘在一次意外中捲入了與日軍展開的一次國寶爭奪戰。兩位大學生為了保護那個小本子,因為那裡面寫滿了日本的罪行,兩位大學生為了躲避日本人,不讓日本人發現,他們想盡了辦法來對付日本人,最終消滅了敵人,迫使日本鬼子投降的故事。

當年的抗戰是多麼的慘烈,氣氛是多麼的悲壯,形勢是多麼的危急,那些無辜者是多麼的凄涼。六十年過去 了,以前中國軍民的不畏強暴、不甘屈辱的自強精神,萬眾一心、和衷共濟的團結精神和不屈不撓、同敵人血戰到底的英雄精神依然存在著。

觀點粗略,歡迎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