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掮客》電影劇情介紹
《掮客》電影由日本導演是枝裕和執導,韓國演員宋康昊、姜棟元、裴斗娜主演,講述了那些沒有能力養育孩子的人,將孩子放入特殊的育兒箱並丟棄的故事。
《掮客》電影劇情介紹
IU飾演的是媽媽,宋康昊、姜棟元飾演的是掮客,裴斗娜、李周映飾演的是刑警,劇情由暫存箱里的嬰兒引發,中介人為了無法撫養孩子的人設置了「BabyBox」(寶寶箱子),人們可匿名將孩子放到「BabyBox」中,再由掮客帶給別人,圍繞著這個箱子警察牽連周遭5個關鍵人物,展開一段意想不到的獨特旅程,觸動最微妙的世故人情。
尚賢經營著一家破舊的乾洗店,孤兒院長大的東洙在一家設置有「嬰兒箱」的機構上班。某個大雨之夜,他們把年輕女子素英放進嬰兒箱里的嬰兒偷走了,原來他們是嬰兒掮客。但第二天,素英後悔了回去找嬰兒,發現嬰兒不見了的她報警了,尚賢和東洙只好坦白並謊稱「我們想幫寶寶找到能珍惜她養大她的家庭。」無奈的素英只好跟隨他們一起踏上尋找寶寶收養家庭之路。另一邊,刑警秀珍和她的後輩刑警為了揭發尚賢和東洙,一直跟蹤他們,為了抓住證據,尾隨其後。
生不逢時的孩子們會被丟棄,在各大花園里都會有著棄嬰保護箱,這些沒人認領的孩子們就會被掮客帶走,尋找合適的收養人,這兩個掮客一個是經營洗衣店負債累累的男人,另一個是一直為棄嬰保護箱機構工作的好兄弟。在雨夜中,他們秘密帶走一個男嬰。為了孩子能有更好的成長環境,兩個中間人和年輕生母踏上了尋找收養家庭的路。而這一切,都被刑警們秘密追蹤著。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觸動最微妙的人情世故。
是枝裕和的首部韓語電影《掮客》,入圍今年戛納主競賽。作為如今在中國人氣最高的日本電影導演之一,很多影迷都對他的作品如數家珍。他的電影總是在波瀾不驚的細節里,蘊藏著淡淡的哀傷和治癒的底色。那些簡單的故事隨著時間的流逝歷久彌新、餘味悠長,每次觀看都能品出新的味道。
《掮客》中,他聚焦講述因沒有能力撫養孩子,而匿名將孩子遺棄在育兒箱的人們之間發生的故事。是枝裕和創新的腳步未曾停下,他開始嘗試拍攝非日語電影,講述以陌生文化和陌生語言為背景的故事。在他眼裡,「跟不同的語言相比,大家抱有同樣的世界觀才更重要」。
㈡ 《掮客》電影上映時間
《掮客》電影是一部由是枝裕和執導,宋康昊、姜棟元、裴斗娜主演的電影,講述了一群沒有能力撫養孩子的人,為了能將孩子匿名遺棄准備了「棄嬰保護倉」,並由此發生聯系的故事。電影將在2022年6月8日在韓國上映,6月24日在日本上映。屆時觀眾可以找到相關資源。
《掮客》電影上映時間
尚賢經營洗衣店,可惜生意淡靜更負債累累。好兄弟東洙本身是孤兒,為「嬰兒暫存箱」機構工作。在一個雨夜,他們竟秘密帶走其中一個箱里的男嬰。翌日,年輕的母親素英卻找上門要求領回自己的孩子雨盛!本想報警揭發,但素英最終竟同意讓兩個「中間人」為兒子尋覓更好的父母,並決定跟隨兩人同行。另一邊廂,刑警秀珍聯同後輩李刑警原來一直跟蹤著他們,暗中收集證據,決心拉人定案!劇情由暫存箱里的嬰兒引發,牽連周遭5個關鍵人物,展開一段意想不到的獨特旅程,觸動最微妙的世故人情。
是枝裕和,日本電影導演。1987年畢業於早稻田大學第一文學部文藝科,之後加盟TV MAN UION製作公司,主要拍攝電視紀錄片。1995年首次執導的電影作品《幻之光》獲得威尼斯影展的競賽入圍以及其他影展獎項,開啟了劇情片創作之途。一經推出就引來各界的關注,在日本及海外獲獎無數。
本次入圍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已是導演是枝裕和第八次入圍三大電影節主競賽單元,其執導的電影《距離》、《無人知曉》、《如父如子》、《海街日記》、《小偷家族》五部影片均入圍戛納主競賽單元。2018年,是枝裕和憑借《小偷家族》獲得第71屆戛納電影節金棕櫚獎。成為了第四個奪得該獎項的日本導演,也是繼2010年的泰國電影《能召回前世的布米叔叔》之後,亞洲電影再度風光戛納。
《掮客》入圍了本屆戛納電影節主競賽單元,由宋康昊,姜棟元,裴斗娜,李知恩IU、李周映主演,電影講述尚賢經營著一家破舊的乾洗店,孤兒院長大的東洙在一家設置有"嬰兒箱"的機構上班。某個大雨之夜,他們把年輕女子素英放進嬰兒箱里的嬰兒偷走了,原來他們是嬰兒掮客。為了揭發尚賢和東洙,刑警秀珍等一直尾隨其後,幾個人踏上了一段特別的旅程。
繼港版定檔之後,《掮客》台版海報也發布,宣布定檔6月24日在中國台灣上映,譯名也很相似,台版譯為《嬰兒轉運站》,宣傳語又是諧音梗:孩是要幸福。
㈢ 《白夜行》講述了什麼
《白夜行》故事圍繞著一對有著不同尋常情愫的小學生展開。1973年,大阪的一棟廢棄建築內發現了一具男屍,此後19年,嫌疑人之女雪穗與被害者之子桐原亮司走上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個躋身上流社會,一個卻在底層遊走,而他們身邊的人,卻接二連三地離奇死去,警察經過19年的艱苦追蹤,終於使真相大白。
小說以日本泡沫經濟時期為背景,在文中多次出現「泡沫經濟」一詞。小說開始時的案發地是一座廢棄的爛尾樓,這正讓人聯想起當時日本經濟的衰落和蕭條。泡沫經濟的破滅,大批企業倒閉,致使失業率驟增,據社會學家統計,這一時期日本近1/3的人口是失業者,家庭背負巨額債務,經濟從巔峰跌入谷底,揮金如土的日本人開始體會到金錢的重要性。
為了生存、為了「安全感」,金錢成為凌駕於親情、友情、愛情等人與人之間最寶貴情感之上的東西,人性在金錢的追逐中迷失,個人本位主義、社會無罪感等大行其道。當泡沫經濟壓得人喘不過氣時,日本又相繼發生了阪神大地震和沙林毒氣殺人等重大自然災害和社會事件。日本社會學家普遍認為,這從根本上改變了日本民眾,特別是年輕一代的價值觀和世界觀。
「日本安全神話」從此破滅,日本人普遍感到了對個人、親友的安全上的威脅,社會秩序隱藏下的精神道德危機顯現出來,「日本社會產生了影響范圍更廣、更深刻的『信任危機』,並迅速波及各個領域」。雪穗和亮司愛情悲劇的源頭是家庭的冷漠、社會的冷酷導致的人性扭曲,是雪穗和亮司兒時的不幸讓「恨」的種子在心中滋長,結出「惡」的花朵並不斷蔓延而不可遏制。
(3)日本電影有東洙的擴展閱讀
《白夜行》是日本作家東野圭吾創作的長篇小說,也是其代表作。該小說於1997年1月至1999年1月間連載於期刊,單行本1999年8月在日本發行。
小說將無望卻堅守的凄涼愛情和執著而縝密的冷靜推理完美結合。2006年,小說被改編成同名電視連續劇,一舉囊括第48屆日劇學院賞四項大獎。
《白夜行》成為了東野圭吾小說中被改編為影視作品最多的一部,繼2006年的日本電視劇版,2009年的韓國電影版後,2011年的日本電影版也已上映。
㈣ 朋友電影俊碩為啥要殺東殊
因為東殊殺了俊碩很多下屬,甚至差點也殺了他。
一開始俊碩並沒有指示手下人殺東珠,兩個手下刺殺的時候已經明說了,而且,他也沒有這個意思,中間有段手下問他,他說想都別想。
但是後來,東珠做的那麼絕,殺了俊碩那麼多下屬,甚至差點也殺了俊碩。
丟煙頭的鏡頭已經很清楚的說明俊碩是下定決心要除掉、也知道東洙會被殺了,只不過本來他可能讓手下頂罪,並沒有鐵證證明他是主使者,所以他自己認罪了才讓手下覺得意外,也讓他朋友覺得不可思議。
劇情:
《朋友》觀影人次達到818萬,打破了《生死諜變》保持的韓國票房歷史紀錄。
該電影描述的是 1978年的釜山,東洙是一貧窮家庭的孩子,俊碩則是一黑社會團體老大的兒子,山泰常考全校第一,但四個人卻是好朋友。後來升入中學的東洙和俊碩,因為替山泰出頭而被學校開除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