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外語電影 » 我的兄弟姐妹電影日本評價
擴展閱讀
古時候說的電影是什麼 2025-09-14 16:20:50
地藏電影劉德華 2025-09-14 16:17:06
大尺度電影香港 2025-09-14 16:16:57

我的兄弟姐妹電影日本評價

發布時間: 2023-07-16 10:36:21

A. 《我的兄弟姐妹》影評

手足親情的回放
——評《我的兄弟姐妹》
電影《我得兄弟姐妹》放映後引起了很大的轟動,不是因為它的劇情,也不是因為它的明星效應,而在於它波動了我們心裡那根一度曾被遺忘的手足之情。
比起最具「老崔情節」的《媽媽在愛我一次》,《我的兄弟姐妹》還不最算是最具煽情性,它採用舊酒裝新瓶的手法,將現代社會人們無法顧及的手足情追憶出來,在觀眾的的大腦中重播一次,也是對當代以愛情為主題的影視劇作的一次洗禮,更將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的父母輩童年生活的再現,零碎的同年記憶在此刻得到整合。
比起張藝謀的形式與浪漫,陳凱歌的挖掘深度,俞鍾的作品在情感的渲染傷更是誇張,他的處女作電影《我得兄弟姐妹》,是以「全家福」的老照片為全劇線索的,因為真實接近動情和四個小演員出色的表演讓觀眾記住了它。
開場是以東北某具有有音樂氣息的家庭為背景的,真實的展現了四兄妹快樂爛漫的童年生活,在「哥哥再推我們一次,哥哥再推我們一次……」聲中,大哥大姐推弟弟妹妹滑雪的場景讓觀眾期待;全家人在新年之夜爭相放鞭炮的的歲月讓觀眾熟悉;兄妹四人在未告知的情況下拿別人家雞蛋的可愛相讓觀眾記憶;父親發現後大哥被罰站,小妹偷饅頭給哥哥吃的畫面觀眾也似曾相識;齊天為和姐姐爭饅頭吃睡在地上打滾的樣子讓觀眾鬨堂大笑。在這里我們看到的是愛吃水果罐頭的齊妙,善解人意懂事的齊思甜,會背花非花,霧非霧的齊天。
同時,它接近生活,如此真切的打動了觀眾不免讓觀眾為之擔憂。父母去世後,兄妹四人在表嬸家受到排斥和欺負後毅然帶著弟弟妹妹離去,無路可走之時只能將弟弟妹妹送人,大哥和妹妹給鄰居的大嬸下跪祈求收留妹妹「,求求你帶妹妹走吧,只要你能給她口飯吃,我這有錢,求求你們收留她吧……」聲聲祈求砸在每個觀眾的心上,一時間場內場外聲淚俱下,安排好弟弟妹妹之後他跑出村外大哭,那是發自內心的撕心裂肺的不舍與留戀,是萬般無奈後的決策,最後,他終於沒有 給自己安排好一個明確的去向,有的只是長大後一定要找回弟弟妹妹。
電影一旦有了人情,任務九成了活生生的了,戰士親切喜怒哀樂都成為當下觀眾所關心的。姜武扮演的大哥形象讓眾人為之折服,計程車上永遠的全家福是他永遠的牽掛,凡是坐車的人他必定向其一一打聽弟弟妹妹的下落,為了爭奪登有妹妹消息的報紙被人打傷卻仍不放棄,在此,展現的是一個活生生的有責任心,能擔當起照顧弟弟妹妹的大哥形象。
當談及一部作品的好壞時,我們更多的是看到它的優點,並不代表全盤的肯定。這部作品難免有不足之處,雖然邀請明星出演迎合了青少年的的追求,但是梁詠琪生硬的指揮真的成為作品的一處敗筆,幸好觀眾所稱謂的手足情沒有被覆蓋而找到了歸宿。
兄弟姐妹是天上飄下來的雪,本來互不相識,但落地後便結為一體,結成冰,化成水,永遠分不開了……

B. 請問有沒有特別感人的親情電影

催人淚下親情電影大集合(一)

2004-4-18 CnMDb.com

《媽媽再愛我一次》:九十年代的眼淚

比父女情更動人的一定是母子情。母親被迫與相依為命的兒子分離,變成了瘋子。這部80年代放映的台灣電影讓觀眾們哭濕了一塊塊手絹,母子分離時, 「世上只有媽媽好」的歌聲響起,銀幕上下一片號啕聲。此片讓觀眾第一次有了進電影院帶手絹的准備。

《我的兄弟姐妹》:「催淚彈」讓觀眾「青衫濕」

梁詠琪、姜武、崔健等大牌明星的生硬表演絲毫沒有掩蓋住這部片子的主角———四個孩子的光輝,很簡單,因為他們的表演真實自然。全劇幾處令觀眾的淚腺不停分泌液體的高潮戲也是這幾個毛頭孩子「炮製」出來的。
齊憶苦——楊興偉:「有的戲覺得特別自然就哭了,可有的戲也是被導演逼著演的。」
齊思甜——胡增雪:一雙大大的眼睛會說話。
齊天 —— 高天鴻:笑起來露兩顆門牙,可愛極了。
齊妙 ——那格格:問她是怎麼被導演嚇哭的,她說:「那是我的傷心事,我拒絕回答。」神情儼然一個小明星。

《了不起的爸爸》 (又名《這個阿爸真爆炸》):世上爸爸也好

向來有反社會鬥士之稱的邱禮濤居然「老實」的講起親情故事!梁家輝給人印象最深的便是他娘娘腔的扮相,,蔡卓妍的表演似乎又有了進步,開始學著利用眼神,張柏芝和連久未獻身銀幕的中國星老闆「龍五」向華強居然客串了一個鏡頭。影片割據為兩部分,上半段表面固然充斥著極其肉麻的堪稱全天下父母必學的台詞典範,可是妍妍無聲無息的成長,無形中卻漸漸把任慕英和女兒之間的代溝勾畫出來。年輕孩子的反叛和過度敏感的自尊,長輩至誠的關懷和親情之愛,始終難以逾越兩代人間的代溝,這其實正是社會上最普遍的現象。

《下輩子還做母子》:真實故事感動觀眾

當時廣告上是這樣說的:「帶夠足夠的紙巾,不要哭出聲來影響別人觀看。」 影片講的是阿迪五歲患了惡性淋巴腫瘤,當英語教師的媽媽(宋春麗 飾)和做工人的爸爸在醫生給孩子判了死刑的情況下,背負著希望,用博大的愛心挽救著孩子的生命,使孩子快樂地活到了11歲,最後孩子幸福的死在了媽媽的懷里。
該片深深打動了美國觀眾。美國家長和教師被中國父母對孩子的高度責任感所震撼,這種東方式的親情,恰好與美國回歸家庭的時尚相吻合。

《那山那人那狗》:用腳來衡量心靈的距離

獲得了金雞獎最佳故事片獎和蒙特利爾國際電影節最受觀眾好評獎。影片正是從兒子的一段心理獨白開始的,這段獨白表明了兒子對未來生活充滿了憧憬。然而後來父子之間有關鄉郵員是否國家幹部的簡單對話暴露他們之間的對立和分歧。隨著他們上路,劇情慢慢展開。父子之間的一次正式對話是兩人在山上第一次休息的時候兩人不約而同同時開始問對方累不累,這一次對話已經向觀眾揭示了親情的可貴,也在某種程度上加速了雙方從生疏到熟悉的進程。這樣整個郵路也成了他們慢慢「發現」對方的過程。有一段兒子背父親過小溪,這是第一次的形體語言對話;到後來的兩人一起去保護信件,這從另外一個層面上即雙方在對工作的態度上已經達成了一致;再到最後兩人一起在同一個腳盤里洗腳,並在同一張床上睡覺,十分感人。這其實不光是一部關於父子走郵路的電影,我想應該還是一部「父親尋找兒子,兒子尋找父親」的故事,同時也是「父親尋找自己和兒子尋找自己」的故事,他們最後找到也自己要找的東西。

《洗澡》:傳統文化中的人間溫情

影片很好的展現了老父親和傻兒子夜晚跑步鍛煉身體這一生活場景,並生動的表現了傻兒子每次跑到家門口都要從電線桿和老牆之間的側身穿過這一細節,以最簡單的生活細節刻畫出最真摯的父子深情。
張揚導演把所謂的現代文明和我國的傳統文化之間產生的巨大沖突放在一個澡堂子里來展現給我們,也可說是獨具匠心了。他在表現形式上卻不十分張揚,他似乎是向我們娓娓道來整個故事,最後又留給我們足夠的思考和想像空間。這是部拍的很「暖」的影片,好像寒冬臘月里的一壺熱酒,暖入心肺,回味無窮。

C. 有誰知道講兄妹電影的電影,就是兄妹情深的電影 跪求啊

有一部日本動漫電影《再見螢火蟲》特別好,兄妹的,我都哭啦。
昭和9月21號我死了.
戰時的日本正受到盟軍的轟炸,誠田一家收拾東西躲避戰火,他將一罐物品埋到了園里,准備轟炸結束後再取用。母親讓誠田帶著妹妹節子先走。慌忙中,誠田也不忘把身在海軍的父親的照片也帶走。
誠田一路逃到海邊,目睹了城市陷入火海之中。
轟炸結束後,誠田帶節子返回城裡,整個城市已經是一片廢墟。
誠田在路上聽到有人通知大家到學校集合,他來到學校聽說母親受傷,於是托好心的老師幫幫照顧節子,自己去探望母親。
醫生面色凝重的將母親的戒指交給了誠田,然後帶他去看已經奄奄一息的母親。
出來後,誠田將母親的戒指交給節子保管。節子想去看母親,但誠田害怕她看到母親現在的樣子而沒有同意,並 告訴她母親很快會好起來。
節子被托給了在西之宮的親戚,而誠田則留在學校中。
第二天,誠田看到被爬滿蛆的紗布包裹的母親被丟進了大火里……
誠田帶著母親的骨灰盒來到親戚家,但他不想讓節子知道母親已經去世,便先將骨灰盒藏在了草叢中,等節子睡著後才取回房裡。
在已經是一片廢墟的後院里,誠田將先前埋起的罐子挖了出來,裡面的東西還完好無損,他將一盒糖果留在身上,並將其它東西帶到阿姨家,並將母親去世的消息告訴了阿姨。
夜裡,兄妹來到田間玩耍,誠田捉來螢火蟲逗妹妹玩,並取出糖果喂節子,節子高興的轉著圈歡呼。
因為知道誠田母親去世,阿姨對誠田他們的態度就越來越不好,並經常埋怨誠田。在用餐時,阿姨給丈夫和女兒添的飯中食物較多,而給兄妹兩的碗里則盡是清湯。
兄妹到海邊玩耍,誠田不禁想起了過去的美好時光。
阿姨打算將過去誠田母親的衣服拿去換米,但節子使勁的拉住阿姨,不許她動母親的衣服。
米換回來了,兄妹倆都吃的很開心。
但偏心的阿姨卻將米拿去做的飯團給家裡人,並責備誠田也應該去做些事,不能吃閑飯。節子不服氣的說那些米應該是他們的,阿姨便提出了分開吃飯。
兄妹倆並沒有覺得為難,反而很開心的去賣了炊具自己做飯。
路上,節子又不肯走路,並大哭起來,誠田只好將糖果盒拿出來使勁的將裡面幾顆的糖果拍出來倒在節子手上,節子看到糖果已經不多了,就將手上的大個糖果放回盒子里,舔著手走了。
因為節子經常想念媽媽而在夢中哭喊,所以常受阿姨責備,誠田只好夜裡背著妹妹到外面去。一次,他們發現了一個廢棄的防空洞,受盡了阿姨非難的兄妹倆,決定搬到防空洞里居住
兄妹倆在防空洞里到也自得其樂,夜間他們捉來了螢火蟲,螢火蟲如星星一般,滿天都是那溫馨的光芒。誠田不禁想起了過去和父親參加艦隊遊行的情形。
第二天,節子在地上挖了個坑,她想將死去的螢火蟲埋葬,這時節子詢問哥哥,母親是否被埋葬在墳墓里,原來阿姨已經告訴她母親死了的消息,誠田此時不禁痛哭起來。
時間不長,兄妹倆就衣食艱難,誠田向附近的農民尋求幫助但也無所獲,農民伯伯勸他回去向阿姨道歉,這樣至少有東西吃有地方住,但兄妹倆不想再過寄人籬下的生活,盡管現在的生活很苦,但他們很開心。
一次躲避空襲時,兄妹躲入了西紅柿田裡,他們挨不住飢餓便摘下西紅柿吃了起來。並從地了偷了些菜帶走了。
因為兩人長期營養不良,節子生病了。誠田因為偷蔬菜而被發現,被打的遍體臨傷,還被送到了治安局,警官可憐誠田放過了他。
因為無以為生,誠田只好乘空襲時到民宅中偷些食物和衣服。
節子病倒了,誠田帶她看醫生,但因為缺少葯品無法治療。
誠田決定把銀行的錢都取出來給節子賣東西吃。在銀行里,誠田得知日本已經戰敗投降,海軍已經全滅,而父親也已經不在了。
誠田精神恍惚的回到家了,發現節子拿著糖盒,口裡在咀嚼什麼,他拿過糖盒從裡面倒出的是扣子,他立刻把節子口中的扣子取了出來。而此時的節子已經神志不清,非常虛弱了。
誠田准備拿西瓜給節子,節子將兩塊石頭擺在一起,並安詳說道:哥哥,石頭保護你,再見。
誠田強忍住眼淚將西瓜喂給節子吃,當誠田轉身去煮雞蛋時,節子就再也沒睜開眼睛。
誠田將節子火化了。
夜空中,無數螢火蟲在空中飛舞,黑暗中節子拉著哥哥的手,快樂地吃著糖果,滿天的螢火蟲歡快地飛舞,彷彿在祝賀他們終於找到了幸福。

D. 電影我的兄弟姐妹 影評

我們是天空飛舞的雪——看《我的兄弟姐妹》後之漫想

「你們原本是天上飄下來的雪花,誰也不認識誰,但落地以後,便融為一體,結成冰,化成水,匯集到一起,永遠也就分不開了。」
這是影片《我的兄弟姐妹》中,作為音樂教師的父親對自己的四個孩子所說的。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話語,卻道出了濃濃的親情與愛意。

不僅是兄弟姐妹,不僅是血緣上的親屬。人與人之間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親人們,我愛你們。愛你們曾經和現在以及未來給我的無限的愛與關懷。
陌生人,我也會為你祝福。即使我們從未相遇過,即使我們天涯海角,天各一方。

很久沒有看大陸的影片了。失望和懶惰可能是最好的理由了。
但這部影片不同。起初專門找來,是因為崔健的加入。劇中的父親就是由他出演的。記得在他的第一部影片《北京雜種》里,張元的單一長鏡頭的運用和有意而為之的自然光線,不僅使得影片的畫面昏暗不堪,而且崔健的表演也是形式重於內涵了。但在這部片子中則不同。他出演的父親雖然不是主角,但絕對不是一個簡單的符號,而是整個影片的亮點所在。

這個角色的意義非同尋常,他是一個有精神主張的父親。
有了崔健的存在,整部影片充滿了理想與浪漫的光輝。

四個孩子——在童年時就失去了雙親的孩子——是最最幸運的。他們雖然成為孤兒,但在靈魂的深處並不孤單,因為父親給了他們美好的情感和精神指引,還有就是樂觀向上的生活態度。我們——作為成年人——都說:只有童年的時光最快樂,可我們並沒有在意那些留在記憶中的美好片斷,任由它們浮雲一般掠過就不再出現在幾十年以後的天空。

當所謂的幸福已經成為對物質的佔有和掠奪時,我們的心靈也就更加孤獨了,從未有過的孤獨,即使我們的雙親俱在,我們依然是孤兒——自己靈魂的孤兒。懷念應該是老年人的生活內容,而我們在衰老迫近、華年即逝的當口,若隱若現的迷霧般的惆悵於是就水樣的開始在身體的最深處緩緩蔓延開來。

誰說歷經了兩個世紀的我們已不再需要詩意了呢?雖然我們已經被現實包裝得完美絕倫了。當你覺得擁有了整個世界的時候,其實就距離真正的美麗心情相距甚遠了。有了更多的要求後,你也就偏離了人生下來最初的意義所在,你會忘記當初的基本的選擇,而把人雲亦雲的標准作為自己的努力方向了。

「別問我為什麼,別試著叫醒我,等我做完這個夢,等我唱完這首歌。」
這是作為音樂教師的父親教授學生反復吟唱的歌曲。是崔健專門為影片創作的,歌名叫作——《夢》。

自由而果敢的音樂,是相伴於文字和色彩與我們相親相近的。由於時間,為人生提供的各種各樣的可能性,為我們昭示了不同的方向卻是永遠的宿命。而豐富這漫長而又短暫、殘忍而又溫馨、痛苦而又快樂的過程,惟有音樂了。相信這也是絕大多數人的選擇。

一些藝術形式永遠提供了美妙的夢想和超現實的環境,讓我們在其中獲得與無力和無奈相抗爭的勇氣。這夢不是無根的、無能的力量,它喚起的不止是期待和希望,還有更多更多……

父親在離開學校之前給自己心愛的學生上最後一堂課的時候說:希望你們在任何時候都不要丟下音樂,人生道路上難免會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只要有音樂在,你們的靈魂就永遠不會寂寞。

這話可以看作是他個人的音樂理想,也同樣是我們對音樂的最基本的訴求。

跟隨音樂,不是為了尋找人生的意義。跟隨音樂,不是為了獲取廉價的認同。跟隨音樂,不是為了炫耀塵世的繁華。跟隨音樂,不是為了解脫靈魂的桎梏。

音樂所能提供的真的僅僅只是一個夢,讓我們的靈魂能夠在其中有片刻的安寧和快樂,以驅散沉積在心中許久的寂寞。

孩子們的快樂時光是在東北的雪花飛舞的季節開始的,也是在嚴寒無比的那一個日子結束的。在雪色中,在民房裡,在奔跑時,在喧鬧後,我注意到彷彿這就是我和很多人的童年再現。這讓我想起了許多,又恍惚於這無邊的、肆意的漫遊。

哦,後來我終於找到了答案。資料告訴我,所有的雪景都是在江北太陽島上拍攝的,其中一些鏡頭則是在道外老北三道街攝取的。難怪是如此的熟悉,因為這個故事的背景是距離我們如此近,以至於我儼然已把自己幻化為其中的一個孩子了,或者是和他們一起戲耍玩鬧、一起成長的夥伴了。

那是一個童話一樣的場景。那是一個只有溫暖和溫馨的家庭。那是一個有著音樂和寓言的美麗天堂。

有著100多年歷史的民居,在漫天飛舞的、還未結成冰化成水之前的雪花覆蓋下,呈現出無比漂亮的夢境一般的童話色彩。這與現實的殘酷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讓人不得不又一次相信命運作弄人的無奈和無情。

天真、活潑、幸福與快樂就這么被特定的歷史背景、社會環境和命運的真實徹底地擊碎和肢解了。在春天還未到來之際,離析的家和分散的兄弟姐妹就此適應了這個時代的無情。
我們慶幸曾經歷過那個年代,因為我們還小;我們也慶幸生活於現在的年代,因為我們還在不斷成長。我們還要慶幸或者祈禱,如果還有更好的未來的話……

我們總要做些什麼,即使我們從來就沒有做過,即使我們還需要勇氣,即使我們為的只是一些看起來虛幻的未來……